浅析经典诵读与提高历史文化素养的相关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e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诵读经典,渗透着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让中小学生从小接受经典诵读,用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经典教育下一代,对全民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经典诵读 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39-02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而诵读经典,正是响应了这一号召,其对个人文化的塑造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历史文化传统,注重对青少年一代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熏陶[1]。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经典的诵读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经典诵读,帮助中小学生实现历史教育的过程,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这正是《在中小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所在,也是本研究的根本目的。
  1.历史教育的价值
  历史教育是以唯物史观以及科学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的,是对公民的基础教育,通过对历史课程内容的精挑细选,并设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历史观的正确培养,促使其能够辩证地剖析历史及现实中的问题,加深对世界的認知,对祖国的热爱,从历史中汲取精华和智慧,为迎接各种挑战而做准备,即现代公民应具备健全的人格及人文素养[2]。历史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以史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人文教育功能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培养,育人是历史教育的最基本功能。
  历史教育不仅仅表现在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给人以人格的熏陶。历史基础知识固然很重要,但绝对不能将此理解为历史教育的全部,必须将历史基础知识“内化”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感受、体验及感悟,并外显于行为上。所以,历史教育除了吸纳历史知识,进行能力训练外,着重在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并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意识,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学生人格塑造的理念决定了历史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进而决定了历史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课程内容选择的性质,决定了对学生历史学习评价的根本标准[3]。贯彻这一理念,最重要的是历史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具有真实内在的爱护。对每位学生的真爱是全面实现历史教育功能的前提。
  1.2公民教育功能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首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历史教育就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因素,历史教育所承载的公民教育功能还不够健全,对于公民教育与历史教育之间的关系,广大历史教师的关注还不够充分。在历史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能够使人们成为健全公民的教育,即为公民教育。最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能够使个人成为一个健全公民的全部教育;次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在形成符合社会所需的品性教育,主要包括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性格教育等;而狭义的公民教育仅指公民意识(包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与其他学科中的公民教育相比,在侧重点上是有所区别的,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更注重公民的素质及意识的培养,而不仅仅是针对公民的知识积累及公民技能训练进行的教育。具体地说,公民意识包括法治意识、道德意识、世界意识、环境意识等。
  2.经典诵读的意义
  2.1诵读经典,促使记忆力增强
  经典诵读具有激发学生潜能与智慧的作用。调查显示,凡能将经典读到倒背如流的学生,在背诵课本知识的时候也用背经典的方法熟读成诵,背得也很快,这正是诵读经典所起的作用——带来了极强的记忆力。据美国医学博士杨定一医师,在台湾进行儿童读经典所经历的身心变化的科学试验,再次证明:读经典的儿童其记忆力更强[4]。
  2.2诵读经典,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
  中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要将经典熟读成诵,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在读经典的影响下恭敬认真地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经典变成自己的,融入到自己的思想里,随用随取。读历史文化经典,耳濡目染,被文化的韵味所感染,陶冶情操,丰富语汇,从而增强文章的文学底蕴;在说话中引经据典,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
  2.3诵读经典,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围绕学校的指导计划,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弘扬和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广读博览而创造环境和条件,进而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人文素养,使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其人格。
  3.经典诵读和历史教育的密切相关性
  3.1经典诵读是历史教育的重要载体
  “经典”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具有可读性和历史性。历史教育除了通过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外,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历史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经典诵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
  3.2历史文化教育为经典诵读提供素材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考证以及文化的传承,将优秀可读的“经典之作”逐渐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断受到历史文化熏陶,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加上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小结
  历史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出历史经验教训,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及健康个性的发展[6]。
  历史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其社会价值,最突出的作用体现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为历史教育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创造了条件。
  总之,通过“经典诵读”实践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及读写水平,探索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从而摸索出具体实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诵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袁英.论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观察(下旬),2014,(11).
  [2]陈荟竹.春风化雨,让经典文化传播语言文字的魅力[J].中国民族博览,2015,(18).
  [3]陈雅琴.浅论经典诵读对提升高中生人文素养的意义[J].学周刊,2015,(36).
  [4]安占海.提升高中生国学素养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下旬,2017,(5).
  [5]冯靖婷.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历史发展[J].福建质量管理,2017,(9).
  [6]屈哨兵,和丹丹.中华经典诵读发展状况与策略建议[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信息化时代正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信息化的高效率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然而口语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十分直接和快捷便利的形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人交流中也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载体。从长远的自身发展考虑,无论是什么工作,什么阶段的人在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时候,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赢得自身的稳速发展。从教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是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曲折性和复杂性实属罕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教育改革现状,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然后从关系网络、考试竞争和区域差异等方面剖析了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路徑,指出教育改革要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以合理的利益回报为保证,以民主推进的方式为实施过程。  【关键词】教育改革 改革现状 制约改革的因素 改革路径  【中
期刊
【摘要】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要求的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 活力 动态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51-01  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教育;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行车组织这几门课程为本专业必须重点学习课程。其中,铁路货运组织课程中分为一般货物运输及特殊货物运输两门子课程。通过对在校学生,在这铁路货运组织课程课中抽问、理论考试情况及货运实习情况的分析,大部分学生对货运实习需要掌握知识不清楚,直接影响货运实习的内容的学习效果;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在货运课程的实习内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影视美学》课程逐渐走入我国各大高校,成为部分高校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影视行业迅速崛起,国家对于学生影视审美的培养问题十分关注。随着我国影视事业的流行与发展,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影视类的课程,其中,《影视美学》课程最为普遍。本文先是对其在高校开设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述,后又对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展
期刊
【摘要】近年来,山西中考改革力度明显加快,在六个维度和核心素养的统摄下,历史教学也正发生着根本性变化,本文以听评课这一教学常规活动为切入点,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挖掘暗线历史,提升阅读素养;渗透学科思维,延伸课堂空间;优化教材结构、突出主线意识。在策略上需要增强自主性、增加情景性、增添趣味性。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 听评课反思 优化和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板式设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板式设计正在发生诸多变化,比如电脑排版取代手工排版,静态表现逐渐过渡为动态表现等,因此版式设计教学应该进行相应创新,以适应客观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板式设计的课程内容以及训练形式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剖析我国高等教育板式设计教学存在的现状,重点探讨板式设计教学的创新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
期刊
【摘要】依据新课标,语文教学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要突出素质教育。而班主任是班组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班主任对于提升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相结合可以产生多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教学,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55-01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我国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能够实现对互联网信息的有效处理,为人们提供更广阔的传播途径。高校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对党建工作的创新与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党政建设水平。本文将探析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党建工作 新媒体 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古人云“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一个懂得礼仪、行为举止得体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更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礼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职业院校 礼仪教育 特点 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26-01  一个懂得礼仪、行为举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