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取材及处理方法对脂肪细胞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取材及处理方法对脂肪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临床行脂肪移植的就医者10名,在同一受术者双侧大腿前内侧分别用20ml注射器及吸脂机(吸脂负压60kPa)抽吸脂肪,吸脂针头直径均为2.5mm,将取出的脂肪经过静置及不同转速和不同时间的离心处理,采用完整脂肪细胞计数及组织学观察脂肪细胞的形态。结果:应用注射器法和吸脂机法吸出的脂肪经静置后,两组在完整脂肪细胞计数上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学也显示两组的脂肪细胞细胞壁均较完整;对比不同转速(1000转2min和3000转2min)完整脂肪细胞计数情况,分别为77%和74.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不同离心时间(2000转1min和2000转3min),两组完整脂肪细胞比率分别为71%和68.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上看到,高的离心转速和长的离心时间相对于低的转速及短的离心时间而言,在脂肪细胞挤压变形及细胞壁受压情况要更加明显一些。离心后与离心前完整脂肪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但组织学切片上仍可观察到离心后较离心前脂肪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形。结论:在一定离心转速及离心时间范围内,离心与否以及不同转速与时间在脂肪细胞完整率上无明显差别,离心与静置相比以及高的离心转速和长的离心时间较低的离心转速和短的离心时间相比,脂肪细胞受压变形更明显一些。
  [关键词]脂肪移植;脂肪细胞;组织学
  [中图分类号]Q8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22-1896-04
  Rearch of the adipocyte injurie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methods.
  ZHAO Yan-feng1,DONG Zhi-ming2,DONG Hong-hua1,TAO Hong-yu1
  (1.Shijiazhuang Xingyuan Cosmetic Hospital, Shijiazhuang,Shijiazhuang 050000,Hebei,China;
  2.Department of Pathology,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to adipocyte of different obtain and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We have choose 10 patients that undergo fat transplantition,liposuction was done with syringe(20ml) and fat attacting machine(60kPa negative pressure ) from bilateral inner thigh respectively,diameter of liposuction needle was 2.5mm. Fat that gained was standing and then centrifugation by different rpm and time. The fat cells were evaluated under microscope and complete fat cell count. Results Ratio of complete fat cell was similar between syringe group and fat attacting machine group.To different centrifugal speed (1000rpm and 3000rpm), ratio of complete fat cell was 77% and 74.5% respectively and h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To different centrifugal time (1min and 3min),ratio of complete fat cell was 71% and 68.7% respectively and h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ut by histological observe, higher centrifugal speed and longer centrifugal time has more obvious deformation of adipocyte than lower centrifugal speed and short centrifugal time. Ratio of complete fat cell h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that before and after the centrifugal. Conclusion Centrifugal or not and different speed and time that within a certain range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on the complete rate in fat cells. higher centrifugal speed and longer centrifugal time has more obvious deformation of adipocyte than lower centrifugal speed and short centrifugal time.   Key words:fat transplantation;adipocye;histology
  自体脂肪移植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项技术,如用于隆乳、额颞部及面颊部填充、各部位凹陷畸形的填充矫正等等[1,7]。自体脂肪移植在临床应用中与效果最密切的就是移植脂肪成活的多少,而影响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就是脂肪细胞的提取和处理过程,目前争议的焦点多集中在注射器手动吸脂还是吸脂机电动吸脂以及过滤离心的应用等,对此学者们各自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和观点[2-10],但均缺乏系统详尽的研究,为进一步明确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临床行自体脂肪移植的就医者10例,均为女性,年龄22~42岁,平均28岁,其中自体脂肪隆乳5例,丰臀1例,额颞部填充4例。脂肪均取自大腿。
  1.2 方法:将就医者依手术时间标记为1~10号,奇数号左侧用注射器手动抽吸(20ml 抽吸前预抽5ml盐水),右侧采用电动吸脂机抽吸(负压60kPa);偶数号者反之。术前注射同样配比的肿胀液(500ml盐水+2%利多卡因15ml+0.5ml肾上腺素),在同一受术者双侧大腿前内侧分别用注射器及吸脂机抽脂,吸脂针直径均为2.5mm。分别静置10min,对比注射器和吸脂法脂肪细胞的情况,然后进行离心,注射器法分别用1 000转2min及3 000转2min进行离心以比较不同转速的影响,吸脂机抽吸的脂肪静置后分别用2 000转1min和2 000转3min进行离心以比较不同离心时间的影响,以上分别标记为A~F组(见图1),脂肪细胞提取和以上处理均由同一术者完成。然后分别计算每组的平均完整脂肪细胞比率并对每组的脂肪细胞进行组织学观察。组织学观察由同一病理医师完成。对完整脂肪细胞比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
  1.3 完整脂肪细胞比率的计算方法及实验步骤
  1.3.1 完整脂肪细胞比率的计算方法:显微镜下选取脂肪组织完整的部位,在高倍镜(×400)下计数500个脂肪细胞,以完整脂肪细胞数/总脂肪细胞数×100%得出完整脂肪细胞百分率。
  1.3.2 实验步骤:①应用不同方法采集的脂肪组织经OTC包埋,连续5um冰冻切片;②冰冻切片经吹风机吹干,双蒸水浸泡2min×2;③苏木素染色1min,双蒸水洗1 min×2,盐酸酒精分化,双蒸水洗1 min×2;④伊红染色30s,梯度酒精脱水;⑤树胶封片,显微镜观察。
  2 结果
  2.1 各组完整脂肪细胞百分率见表1。
  2.2 脂肪细胞组织学观察:A组:细胞壁完整,有血管、纤维,发育尚未成熟的脂肪细胞,脂肪细胞无变形(图1);B组:脂肪细胞基本完好,部分细胞壁受挤压有破裂(图中右侧)(图2);C组:部分细胞壁受挤压有破裂,呈现融合(图3);D组:细胞壁完整,脂肪细胞无明显变形及破裂(图4);E组:细胞形态虽然有挤压、变形,但基本完好(图5);F组:细胞有较明显的受挤压,呈现细胞影(右下方呈现破溃)(图6)。
  3 讨论
  整形美容外科临床中自体脂肪移植应用范围广泛,但脂肪移植后的吸收是一个影响术后效果的决定因素,移植后的吸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取过程脂肪的破坏情况,对于提取和处理方法目前探讨较多的是注射器和吸脂机吸脂的不同以及离心与否和离心速度及离心时间的不同对脂肪细胞的影响[2-6]。通过笔者本次研究,注射器法吸出脂肪静置后(A组)和吸脂机吸出脂肪静置后(D组)两组在完整脂肪细胞计数上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学也显示两组的脂肪细胞细胞壁均较完整,脂肪细胞无明显变形及破裂(图1、图4)。进一步研究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对脂肪细胞完整率的影响情况, 对比B(1 000转2min)和C组(3 000转2min)完整脂肪细胞计数情况,B组为77%,C组为74.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提示离心转速对脂肪细胞完整性无明显影响(转速过大的情况除外),然后对比E组(2 000转1min)和F组(2 000转3min),E组为71%,F组为68.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离心时间对完整脂肪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但同时在组织学上笔者看到,虽然完整脂肪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但高的离心转速(C组)和长的离心时间(F组)较低的转速(D组)及短的离心时间(E组)在脂肪细胞挤压变形上还是有组织学差异的,前者情况脂肪细胞细胞壁受压情况要更加明显一些(图2~3;图5~6)。同样离心后与离心前完整脂肪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但组织学切片上仍可观察到离心后较离心前脂肪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图2、3Vs图1;图5、6Vs图4)。而对于变形但细胞壁尚完整的脂肪细胞在移植后的成活是否会明显低于无变形的脂肪细胞尚需进一步研究。
  张新合等[2]曾对比减碎法、注射器法及吸管法三种方法对脂肪细胞的损伤程度进行了研究,得出剪碎法对脂肪细胞损伤率为8.6%±1.8%;注射器法为15.7%±2.4%;吸管法为76.4%±8.7%,而得出结论剪碎法对脂肪细胞损伤程度最轻,注射器法居中,吸管法损伤最重。但他们用吸管法吸脂的吸引头直径8mm,负压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01kPa),而笔者采用的吸引头直径是2.5mm,负压是60kPa,吸力过大笔者认为是实验中造成脂肪破坏过多的重要原因,而注射器法的研究中,他们应用的是22号钝头抽吸针和20ml注射器,与笔者应用的2.5mm直径抽吸针和注射器大小基本一致,故得出的注射器法的脂肪细胞破坏率基本一致。根据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只要在低负压和同样吸脂管径的情况下,注射器法和吸脂机抽吸对脂肪细胞的完整性无明显影响。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对于只进行面部填充等需要小量脂肪时可采用注射器抽吸,根据笔实验结果,笔者推荐还是进行离心,这样可以使水和油滴进一步分离,提高有效脂肪细胞数量同时减少油滴注入后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离心速度和时间笔者推荐3 000转3min。对于如自体脂肪丰胸需要大量脂肪时笔者推荐还是吸脂机低负压吸引。   本次试验中笔者还看到个别病例(病例3,见表1红色斜体)完整脂肪细胞比例在各个处理环节都比较少,而部分病例(病例10,见表1绿色斜体)则情况相反,提示在相同提取和处理条件的情况下,脂肪细胞完整性还因个体差异而有明显不同,鉴于此,术前与就医者沟通时应予以提示。
  [参考文献]
  [1]王阳,戚可铭,马越波,等.我院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十年回顾[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2):95-97.
  [2]张新合,郭东来,高建华.取材方法对脂肪细胞损伤程度的人体观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5):290-291.
  [3]李青峰.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临床应用回顾与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17-18.
  [4]Boschert MT,Beckert BW,Puckett CL,et al.Analysis of lipocyte viability after liposuction[J]. Plast Reconstr Surg,2002,109(2):761-765.
  [5]Botti G1,Pascali M,Botti C,et al. A Clinical Trial in Facial Fat Grafting:Filtered and Washed versus Centrifuged Fat[J].Plast Reconstr Surg,2011,127(6):2464-2473.
  [6]高明英,李禹楠,孙晓杰.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4):719-721.
  [7]司义湘,曾诏群,梁晓媚.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整形美容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0):796-797.
  [8]陈苑雯,钟鸿展,刘宏伟,等.颗粒脂肪体外处理方法对其存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04-207.
  [9]李雅进,马桂娥.提高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881-1883.
  [10]杜川,邓凡,周维忠.低速离心对面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率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1688-1690.
  [收稿日期]2014-09-16 [修回日期]2014-10-29
  编辑/张惠娟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锥体束CT预测颌骨囊肿骨量缺失的新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颌骨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拍摄锥体束CT,利用eXamVision软件进行测量,采用公式V=X*Y*Z对颌骨骨量缺失进行预测。结果:该方法所得数据能近似得出颌骨囊肿骨量缺失体积。结论:对颌骨囊肿缺失骨量的术前预测有助于术中植骨及手术方案的选择,锥体束CT能较准确的预测骨量的缺失体积,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对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耳再造术后耳廓多毛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美国科医人(Lumenis)公司Lightsheer 800 nm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耳再造术III期手术后1~3个月开始行激光脱毛治疗。结果:19例患者通过1~7次的脱毛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期间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Lightsheer 800 n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口轮匝肌重建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矫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患侧上唇直线、弧线或“T”形切口,同时行裂隙侧口轮匝肌重建。结果:采用此方法对52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进行矫正,术后随访3-9个月,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口轮匝肌重建是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矫正获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口轮匝肌;重建;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骨性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中肌功能训练的依从性分析,为正畸临床探索行之有效的肌功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骨性错牙合伴口周肌功能异常患者78例(男35例,女43例),年龄16~39岁。进行相应的肌功能指导与训练,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评价表,每1~2个月正畸复诊时检查、记录患者肌功能训练的进行和配合情况,连续记录6次。结果:6次均能按要求正确、熟练进行者(依从性好)15例(占19.2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TMP)在长波紫外线(Utraviolet A,UVA)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is fibroblasts, HDF)发生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DF细胞,用不同浓度TMP分别作用未经UVA照射以及经UVA多次照射的HDF细胞24 h,48 h,72 h,CCK-8法检测TM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腭帆提肌重建术式对大龄单侧完全型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大龄单侧完全型腭裂患者,随机分成A组(腭帆提肌重建组)、B组(兰氏法组),再设定C组(正常对照组)。按分组分别采用腭帆提肌重建术、兰氏法修复腭裂。应用计算机语音工作站(computer speech lab, CSL),对A、B组手术前后及C组的语音情况进行检测、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A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核在楔缺露髓基牙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1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楔缺露髓牙(上颌45颗,下颌56颗),经纤维桩修复后患者经过3、6、12个月随访,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修复后3、6、12个月复查随访发现,上颌前牙11颗,前磨牙27颗,磨牙6颗,下颌前牙15颗,前磨牙33颗,磨牙8颗冠桥无脱落,桩核无脱落及折断,牙齿无折断,X线检查无根折;上颌前牙1颗,桩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中药软膏在猪断层皮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制备猪断层皮创面模型,创面深度至真皮深层,深度达真皮厚度约3/4。实验分为复方中药软膏组(A组)、斯丽凯纳米银抗菌凝胶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创面分别用复方中药软膏、斯丽凯纳米银抗菌凝胶、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定量涂抹上述药物。每天一次观察三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及不同时间点愈合情况。伤后每隔5天取上述三组创面组织,测定猪皮肤转化生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临床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具体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矫治拥挤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90例患者均实现了牙齿排列的整齐并有效关闭了拔牙的间隙。观察组在疗程评估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应用。方法:以乳头为中心设计两个环形切口,去除环形切口间的表皮,根据乳腺肥大情况在乳腺的上下垂直反向设计两个“V”形乳腺瓣,“V”形切除乳腺组织,在乳腺基底部适当分离后拉拢缝合乳腺。将去除表皮的真皮帽边缘与乳腺基底部筋膜缝合固定于胸大肌筋膜,留置负压引流管,沿外环内侧在真皮深层行连续荷包缝合,最后间断缝合切口皮肤。结果:所有受术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