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尼松与环磷酰胺联合临床分组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治疗的随机对照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37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泼尼松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分别为(1.90±0.11)g/24h、(75.83±4.67)μ mol/L,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血白蛋白为(37.13±2.25),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但不及观察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泼尼松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泼尼松 环磷酰胺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为临床常见肾小球疾病,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主要临床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及高度水肿等,病情严重者往往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急性肾衰竭、感染、血栓、脂肪与蛋白质代谢紊乱等[1]。20世纪90年代,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被应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疗效。对常规激素治疗疗效欠佳,或激素耐药性患者,环磷酰胺同样能起到良好效果,并被国内外公认为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本研究在常规治疗联合泼尼松与环磷酰胺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其中观察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15~70岁,平均(35.8±3.2)岁,病程0.5~11年,平均(3.53±0.24)年,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9例,膜性肾病25例,膜增生性肾炎5例,微小病变性肾病1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0例;对照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14~69岁,平均(35.3±2.7)岁,病程0.3~10.6年,平均(3.49±0.28)年,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8例,膜性肾病29例,膜增生性肾炎4例,微小病变性肾病12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地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降脂药等。治疗过程中均保持睡眠充足,严格限盐(<3g/d)、限水,控制体重,对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降压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环磷酰胺0.6~1.0g静脉滴注,1次/月,持续用药6个月后减量,改为1次/3月,目标累积量6~8g;泼尼松1mg/kg口服,1次/d,服用8周后常规减量。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肌酐值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肾功能稳定,尿蛋白转阴或24h尿蛋白定量<0.2g,血白蛋白≥35g/L;部分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肾功能稳定,24h尿蛋白定量0.2~2g或降幅≥50%,血白蛋白≥30g/L;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尿蛋白定量>2g,且降幅<50%,或血浆白蛋白<30g/L。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5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结果
  2.1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分别为(1.90±0.11)g/24h、(75.83±4.67)μ mol/L,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血白蛋白为(37.13±2.25),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肌酐也得到明显改善,但不及观察组(P<0.01)。具体见表1。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t①= 49.07,P<0.01;t②=16.67,P<0.01;t③=13.33,P<0.01。
  2.2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68.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3例脱发,27例恶心呕吐,6例肝功能受损,4例白细胞减少,对照组出现22例恶心呕吐,10例呼吸道感染。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1.83,P>0.05)。
  3.讨论
   肾病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及高度水肿,同时伴有高凝与纤溶异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肾小球病变程度明显相关。目前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仍以激素、细胞毒药物等为主,所选药物、治疗方案、疗程长短等均无统一定论,而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采取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Habashy等[3]通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效果最佳。
   环磷酰胺属于烷化类免疫抑制剂,对肾病综合征可起到显著疗效,可提高泼尼松疗效,对激素依赖型、激素不敏感型或常复发型肾病综合征一般在环磷酰胺治疗1个疗程后开始对激素敏感。环磷酰胺可抑制细胞增殖与免疫,可有效杀伤敏感性小淋细胞,对免疫特异性炎症以及DNA与RNA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环磷酰胺使用时效用缓慢持久。糖皮质激素则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且可诱导肝药酶系统,因此和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后可增加环磷酰胺细胞毒代谢,增强其烷化作用[4]。故泼尼松与环磷酰胺之间可产生协同互补作用,进而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但环磷酰胺治疗过程中可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脱发等,故治疗时需加强胃肠道护理与毒性反应护理。
   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相对于单用泼尼松患者而言,联合使用环磷酰胺后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下降更明显,血白蛋白上升更明显,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可达88.57%,明显高于单用泼尼松组。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泼尼松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24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且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永兵,冯胜.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药的临床研究[J].临床药物治疗,2011,9(4):15-17.
  [2] 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0-954.
  [3] Habashy EM, Hodson D, Craig JC. Interventions for idiopathic steroid-resistant nephritic syndrome in children[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6,19(2):CD003594.
  [4] 张清生,罗和平,杨红霞.来氟米特和环磷酰胺分别联合激素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疗效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9):2873-287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心电图在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断过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18名肺栓塞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查阅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这些患者的早期心电图检查情况和出院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参与本次实验的18名患者中,共有17名患者出院后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明显的改变,15名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发生了好转,并且出院后的复查情况良好,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给予观察组综合推拿手法治疗,给予对照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75.7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观察组增加程度更明显,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01月-2013年12月这三年门诊中药饮片的全部处方信息,对其中药饮片的处方张数、用药频率、超量用药频率以及单张处方的药味数进行结果统计。结果:本次研究的全部门诊中使用中医药饮片的种类非常多,可以达到305种,其中有245种是药典中包含的中医药,剩下的60种是非药典中的中医药品种。其中在这些中
期刊
食管癌全球六大致死性肿瘤之一,我国作为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死亡率占全身各部位肿瘤的第二位[1]。手术目前依然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主要方式。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现食管癌微创手术已在国内外多家医学中开展[2-4]。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的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并且病死率较高。一旦发生,将导致广泛胸内感染,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是食管癌手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6]。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2组,50例施行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神经内镜组),另50例施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组),对两种术式的围术期情况及预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神经内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皮肤切口长度、骨窗直径长度、术中出
期刊
摘 要:目的:讨论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要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10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肝功能检查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门诊查体的儿童,排除肝脏疾病相关因素。 结果:研究组患儿肝功能各项指标升高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研究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重症患儿约半数以上合并有肝功能损伤,对手足口病患
期刊
摘要:神经内科是我院院感发生的高发科室,尤其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多,肺部感染是脑卒中后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大多数是由误吸引起。全面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原因,及早进行护理干预,是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关键。  关键词:脑卒中;误吸;原因  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食物、口咽部分泌物及其其他异物误入气管、支气管及肺内,引起呛咳、气喘甚至窒息。30%-65%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吞咽障碍,而42%-5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椎板开门角度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我院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术后1 周CT 片上测量的椎板开门角度以30°为界限分为两组,A组(>30°)和B组(15°~3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出现并发症病例、C2-C7 Cobb 角度、颈椎前凸指数、颈椎活动度和脊髓后移数值,评价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滑脱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以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变部位、程度及相应CT表现为重点,对23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3例患者,共计25处滑脱,以单发为主(占21例),2个腰椎同时发生滑脱者2例。滑脱分布于L3—L5,主要发生于L4(占17个椎体)。滑脱均未超过Ⅰ度。CT表现有:椎体滑脱所致“夹心征”或“双边征”、椎管变形成“双管状”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