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战败:日本战后社会转型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后日本社会的复苏与重构,来自于国民文化与心理的转变,而共同的民间社会体验彼时也正在形成
  日本最早大规模流行情色杂志,是在二战结束初期。
  情色杂志对应的是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特有的“粕取文化”。“粕取”是一种劣质烧酒,据说最适合捏着鼻子,一口灌下。而粕取文化对应的,则是人们颓废绝望的心灵:酗酒、招妓以及看情色杂志。情色杂志因此也有个别名,叫“粕取杂志”。
  在这些粕取杂志中,一份名叫《接吻》的尤其特别。《接吻》被视为摆脱过去压抑的军国时代的自由象征,杂志大量刊登接吻的图片,与此同时还登出大量色情故事:未亡人、近亲相奸、自慰……熟悉未亡人题材的AV狼友也许不知道,未亡人这个色情类型就是在战后大规模流行的。当时日本充斥着大量因战争失去丈夫的年轻女性,她们悲伤的表情下却藏着年轻的欲望,而情色也由此获得湿润的想象空间。
  粕取文化流行的同时,作家坂口安吾的《堕落论》成为当时社会的极强音:“堕落吧,只有穿过地狱之门,才能到达天堂,对于活着这件事所拥有的诡谲力量,我只是觉得非常茫然……践踏秩序,颓废道德,为了活下去,只能堕落”。坂口安吾高声呼告,要求日本人“彻底堕落”,因为唯有“彻底堕落”,才能回归真正的人性;唯有“正确地堕落在正确的道路上”,人们才能真正发现自己、解救自己。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复苏、政治进步,粕取文化也渐渐变得不那么颓废,连情色与堕落也开始有点儿朝气了。比如在新宿举办的女孩子裸体COSPLAY西洋名画的比赛。姑娘们裸体或半裸站到画框中去,摆出西洋名画中女子的造型,相当香艳。
  由感官刺激到心灵激荡,爱与革命渐被强调,社会开始复苏与重构。小说家太宰治《斜阳》女主人公和子的一段话说出了当时不少日本国民的心声:“我从未渴望过革命,甚至对爱也一无所知。直到现在,我们的长辈还在教导我们,革命和爱是最愚蠢、最可鄙的事情。在战争之前和战争中,我们相信情况就是那样。但是在战败之后,我们变得不再信赖我们的长辈们,而且开始感到生活的真正道路,就存在于他们所反对的事物之中。我们开始相信革命与爱,实际上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事,而且正因为它如此美妙,长辈们才顽固地撒谎说它们是酸葡萄。我确信这一点:人是为爱与革命而生。”
  战后日本社会的复苏与重构,来自于国民文化与心理的转变,而共同的民间社会体验也正在形成。
  首先是家族式家庭解体,核心家庭成为主要模式。所谓核心家庭,就是两代人组成的家庭,爸爸妈妈和孩子。其中夫妻关系是最核心的纽带。日本的家庭模式是顺应社会观念与社会结构变化而转变的,不像中国是由政治力量强行让家族解体的。与家族式家庭相比,核心家庭更加开放,也更具自由色彩,从而使作为社会单位的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更加通畅,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也更容易达成。与此同时,妇女权利也更容易得到尊重,男女之间更加平等。
  在家族家庭解体的同时,传统的“家庭国家观”也随之消散。所谓家庭国家观,是将日本社会视作一个大家庭,而天皇是老爸。因此,对双亲的孝和对天皇的忠是紧密一致的。有学者认为,这种以“国体论”为核心的家庭国家观,与日本法西斯有着强烈的内在联系。
  家庭国家观是前现代的产物。战前日本正是靠这种家庭国家观与天皇制意识形态的魔咒,实现了国民统一的国家。可是,中了魔法符咒的战前日本人的国家观,与现代化精神是完全相悖的。
  战后的日本不再是由“国体论”的魔法力量奠定基础的国家,战后宪法让天皇从神变成人,国民主权也由天皇归还给全民。天皇还发表著名的《人间宣言》:嗯,天皇也是人,不是神。
  正是由于天皇制的衰落与变革,天皇从神变成人,战后日本才终于成为现代国家。不仅如此,战后的日本人由于对战前中魔状态的反抗,连国家意识都降到最低点。战前日本人的勤奋是为国家,战后日本人的勤奋则是为实现自己的幸福。日本人终于与西方人一样认识到了自我利益的珍贵。其实,不论哪一个国家的人,如果不能先回到个体与自我的原点,就永远找不到自由的通道。
  让日本人形成共同社会经验的还有全民教育。日本在战后极度重视教育,大力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其实日本明治时期就已经有了义务教育,不过没有九年。最初推义务教育的时候,在全国各地居然引起了不少骚乱和暴动,上千所小学被捣毁。因为当时办学经费来自地方,而地方为此又增加了特别的税收,有时高达10%。民众不理解,就捣毁学校报复。
  战后日本财政并不宽松,但仍从1947年就毅然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陆续建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中国现在的义务制教育体系,应该借鉴了日本的经验。
  战后日本大力发展全民教育,到1955年其高中入学率就超过半数,到1970年代则增至82%,而这些高中生中有三分之一都能升入大学。这不仅在当时的亚洲领先,而且在全世界都领先。
  总之,战后日本国民社会,是伴随着村落共同体解体、城乡差距缩小、核心家庭取代家族式家庭、男女日趋平等、全民教育普及以及个人主义取代国家主义等进程而形成的。
  (作者为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专栏作家)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性的启蒙课程,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小学生对于世界有非常大的好奇心;同时还具有比较良好的认知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加强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培养,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小学生的将来发展做好准备。  现代化的社会中,对于人们的科学素养的综合发展已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门启蒙学的课程,主要就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
<正>政治看似正在走向退出,而经济正在走向融入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24日上午综合全部计票结果显示,"脱欧"一方支持率为51.89%,而赞成"留
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就是“自主学习”。它是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反的一种较为现代化的学习方法。从字面上理解,其是以学生个体或群体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分析、探究、实践、思考等路径来达成学习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充分认识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内涵与本质,采取有效的、适合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实现数学自主学习的高质量、高效率,从而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的有效提高。那么,
蔡东藩的解释非常“网络化”,像写段子一般,虽有些歪理的成分,但又实在无法反驳  西晋五胡乱华之后,老牌贵族集体走出江南,偏安一隅也算悠闲。但他们留下的权力真空,需要有新的力量来填补。于是,经过北魏150年的更新与换代,到了六世纪中叶的西魏时期,以宰相宇文泰为首的“八大柱国”,势不可挡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建立隋唐大帝国,谱写了中国贵族政治的最后一个华美乐章。  西魏的八大柱国里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过几套管理软件共用的经历。往往造成在企业内部形成信息孤岛,无法统一管理的窘境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作为经典名著代表的四大名著也被搬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很多卓有成就的名人就是小时候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而后潜心研究,最终成为该领域的大师。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作为一名老师,应立足课堂,多渠道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供适当的环境,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兴趣的小种子茁壮成长。  莎士比亚认为:“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可见兴趣是发动机,为人们探索事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一线的老师,课堂就是我们的阵地,
本刊讯 台湾青枣在鲜枣市场里虽然有响亮的名字,这两年来价格也回落到正常水平,但由于口味比国内其他鲜枣差一些,和梨枣一样,虽然便宜仍不受重视。然而12月后.其他鲜枣几乎没有卖
《小学新课标》要求现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以形成各自独特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围绕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  教育家说:“一切思维能力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都来源于兴趣。”学生对感兴趣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贯彻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需要,更是增强数学教学实效的手段。本文从自主提问、激发兴趣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这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等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知识准备、家庭背景、思维方式不同,导致学生的个性特征鲜明,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