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6例,随机均分成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以及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均<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可快速控制病情,疗效显著,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30-02
  重症肺炎是多因素所致的严重肺部疾病,患者常伴有呼吸衰竭以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等,病死率较高,及时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1]。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用于治疗重症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是指在治疗初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抑制所有可能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并在获得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或者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后,针对性地应用窄谱抗生素继续治疗。本研究分析了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6例,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在1-10岁之间,平均为(54.6±4.3)岁;其中,36例为单侧肺部病变,50例为双侧肺部病变。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予以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广谱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予以静脉滴注,10-20mg/kg/q12h,待得出细菌培养结果以后,视患者的病情予以调整给药类型,针对性地应用敏感窄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细菌培养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的患者,在治疗3-5d如观察到患者的病情缓解,则将药物更换成为其他更窄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连续治疗7d以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指标 痊愈: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且体温恢复正常,经血常规检查显示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经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或者完全吸收,经下呼吸道痰培养显示阴性;显效:患者的病情好转,上述指标中有3项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四项指标中有1项以上未恢复正常;无效:各项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的变化甚至是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以(χ±s)表示计量资料,并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并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重症肺炎的病情危重,发展较快,病死率较高。传统序贯疗法主要是早期根据临床经验用药,当疗效不明显或者病情恶化时才升级为其他的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2]。应用该法治疗往往难以及时控制感染,如用药不当甚至可导致病情进展、恶化,病程延长,并产生耐药性,影响临床疗效[1]
  降阶梯疗法主要是针对重症感染者,初期结合临床经验应用强效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尽可能覆盖所有的致病菌。然后再根据微生物学检查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明确感染细菌的类别,并针对性地应用窄谱抗生素治疗。降阶梯疗法可提高用药的针对性,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可避免因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2-3]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观察组,在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由于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且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以及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提示对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可快速控制并稳定患者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等.老年重症肺炎降阶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2):956-957.
  [2] 苏春燕,张宏伟,袁宝生,等.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8,24(3):239-240.
  [3] 张篙.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8):60-61.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木僵;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43-01  多参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一种利用短暂适量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短暂的意识丧失,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MECT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兴奋躁动、抑郁症及木僵的疗效更好[1]。我病区于2013年6月采用MECT治疗1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木僵患者,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随机抽取10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采用肺力咳合剂口服,另100例为对照组,未服用肺力咳剂,对两组咳嗽排痰、喘息、肺部罗音缓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80%,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率56%,总有效率84%。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效率差异极其显著(P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疾病已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但创伤却有增无减,而且已成为继心脏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原因,创伤性休克是创伤的严重并发症,且患者伤情重,抢救时间短,所以,尽快尽早给予紧急恰当的处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急救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41-01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机制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973例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紧急处理,实施快速有效的护理,大部分患者能够顺利进行充分透析。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关键;快速纠正低血压,即能够保证透析充分性,又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血液透析;低血压;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在分娩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采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开解劝导等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剖宫产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1.7%,自然分娩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1年7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50例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对50例老年突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50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动态护理、营养护理、胃肠护理、导管护理、伤口护理、结肠造瘘口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护理。结果 50例患者均经过了手术治疗,在手术中发现患者腹部内有肿瘤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患者采用相关的护理措施,探讨和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36例新生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成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8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试验组患者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期刊
【关键词】 乳杆菌;阴道炎;乳酸杆菌制剂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26-01  在育龄期健康女性正常阴道菌群中,乳杆菌占优势。乳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乳杆菌形成的菌膜可保护宿主的阴道壁,使其不受其他微生物的侵害。以乳杆菌活菌制剂为主的微生态疗法则是通过扶植乳杆菌等正常菌群,拮抗治病或条件致病菌,来调整和恢复生态平衡的一种预防和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期刊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心理治疗;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49-02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认为,老年痴呆症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12例围术期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凝血功能特点以及对围术期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以我科2011年11月05到2013年05月05日收治的12例围手术期老年(年龄大于60周岁)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称为实验组;12例中青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特点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老年组手术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0.23±0.12微克每毫升,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