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转系周年备忘

来源 :大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9801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9月,全国各大媒体几乎都报道了这样的新闻:97岁的复旦大学迎来一个"惊世骇俗"的开学盛典---244名学生,重选专业到新系。
  很多媒体都用上了诸如:"全国闻所未闻!""奇迹从何而来?"等极具主观色彩的感叹性语句。
  念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转系难,难于上青天", 从高中文理分科开始,到通过高考步入大学,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就好像被领进了一个个小胡同里,分专业进行培养。高考一锤定音,转专业谈何容易,即使对现在的专业感到索然无味,对其他专业情有独钟,但真正转专业的每年又有几个呢?如今竟有如此多的学生同时转系成功,是让人感觉惊世骇俗的。
  复旦大转系已经一周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什么?转系生们有怎样的故事、思考、分析?
  我们特地邀请《复旦青年》的记者们,和我们一道,呈现给大家这份《复旦大转系周年备忘》。
  
  上篇:转专业降低“门槛”
  
  2002年3月17日,复旦大学教务处公布了"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和"本科生学籍管理条例有关转专业的规定"。这些规则规定,各院系将本单位各专业一年级学生不少于10%的人数,作为接收名额。细则还详细说明了转专业的程序和步骤,并要求各院系专门排出时间接待学生咨询,同时公布审核规则。转专业的所有工作必须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下进行,院系必须解释接收和不接收学生的原因。此后,教务处把审核名单在学校的6个教学楼橱窗里公示,同时在教务处网页上发布。
  转专业,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会觉得需要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因为"身体不好、本专业成绩跟不上"之类的原因,而熟悉大学教学制度的人都知道,因为转专业涉及到教学资源使用、各院系学生数目平衡、保证基础学科人才储备等各种因素,在之前的大学校园里往往是可以用 "难于上青天"来形容的。
  在转专业制度实行之前,《复旦大学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条例》是这样规定的:每个专业每年转出的人数一般不得超过该年级学生总人数的5%;该学生当年平均成绩必须较好;平均绩点达到3.0(平均80分左右),而他当年的高考分数不得低于欲转专业当年的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这些规定,特别是最后两条规定,使得转专业的难度大大增加。比如说,相当一部分欲申请转专业的同学都是从所谓"冷门专业"转向"热门专业",一般来说,"热门"的高考录取分数都会相对高一些。
  而新的相关规则规定:凡一年级同学只要平均学分绩点在2.5(相当于70分左右)以上者,均可提出转系。各院系提前两个月,公开考核办法、考核科目,以便转系学生准备,同时成立5至10位专家组成的转系评审委员会,严堵"暗箱操作"。据介绍,放宽转系转专业限制,是复旦党委、行政两套班子共同研究制定的重大改革举措。无疑,这使得转专业的"门槛"大大降低,真正成为面向全校学生的机会。
  据了解,2002年全校共有48个专业提出了接收名额,共有400多人报名,其中244名学生成功地进行了专业再选择,他们中既有理转文的,也有文转理的。经过一系列程序,到9月份开学的时候,这些学生已经在新的院系成功注册,有关课程设置、学分等问题也已妥善解决。
  事实上,一开始,这个转系制度并没有在校园中引起太多关注,也没有想像中的火爆与热闹,因此并没有引起校外媒体的注意,连一直密切关注校园动态的校内各媒体也没有对此进行太多的报道。直到2002年9月份新的学期开始时,随着转专业制度第一次实行后出现的各种新气象,转专业在各类媒体中受到了广泛的报道。而在复旦师生中,转专业也开始产生不小的影响。有的人为自己勇敢走出这一步而展望未来,有的人则为痛失良机而惋惜,也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想法,在bbs、校园报刊等各种意见市场上火热地交流起来:
  
  一、关于"冷门与热门"的思考
  自转专业制度推出起,关于冷门与热门专业的讨论就不曾停止过。有人认为,如果高校专业完全放开,有可能引起人才培养的不平衡,最终引发的恶果,必然是两极分化。而这无论是对于冷门还是热门专业都是不利的。
  对于热门专业来说,一方面,过量学生数目的增加会使得教学资源的使用出现 "短缺",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当学生面临毕业时,则可能发生学生求职堵塞,形成新一轮人才就业瓶颈。这是以就业率高、就业前景好来打造"金字招牌"的"热门"专业不愿意看到的。
  而一些学科虽然已经处于学术前沿,但是因为就业等因素的影响被视为"冷专业、冷学科",也会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这就更可能威胁到该学科的正常发展,导致该学科学术水准的下降。
  有报道称,从2002年转专业的情况看,这些引人忧虑的问题并没有出现。
  的确,从数据上看,一些原先担心会被踏破门槛的热门专业,转入的人数并没有达标,反倒是一些并不被看好的基础学科、和线专业,在学生二次选择时成了大热门。比如计算机、电子工程等热门专业要求转入的学生并不多,而要求转入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专业的人数却大大"超载"。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 这一方面本身说明,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冷门和热门专业的区分已经发生变化,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复合型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基础学科的学习必不可少。另一方面,这是复旦大学第一次经历转专业的历程,各专业也根据自自情况制定招收策略。相对来说,热门专业考虑到其本身就已经相当饱和的学生数量和有限的教学资源,会考虑招收少一些的学生,或者把考试标准制定得高一些,例如一些热门专业原本拿出的接收名额低于学校规定的比例,经学校动员后才增加名额;而反过来说,冷门专业则可能会改变策略以招收更多的学生,以保证足够的人才储备,对于那些转出学生颇多的专业就更是如此了。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转专业制度进一步合理化过程中得到新的调整。
  因此,仅仅凭一次的经验并不能让我们"斩钉截铁"地说明或解释问题,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转专业制度的进一步合理化,复旦大学的老师、同学们一定可以更理性地面对机遇、选择和挑战。哲学系莫伟民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他并不担心哲学系的好苗子会流失掉,本科虽冷,哲学系每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考仍然很热,每年哲学系本科招生不过40人左右,而硕士研究生要招80名,博士研究生也有大约40名。招进的这些硕士、博士研究生是真正对哲学感兴趣的人,是哲学研究的主力和希望。历史系章清教授也说:"只有真心热爱历史的人才可以坐下来潜心研究历史学,如果一个学生真的不喜欢历史,硬把他锁在里面让他研究,他也学不好,所以这一部分学生的离开,不但没有坏处,经过这样的选择真正留下来的学生正是将来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这对教学资源的优化也是有好处的。"
  
  二、他们为什么转专业?--转专业目的论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转专业的学生中,确实有不少人是因为自己对新专业有更大的兴趣。转入物理学的小韩原来专业是文科热门的广告学,也是高考录取分数比较高的专业之一。一个文科女生,为何会转投理科基础学科?小韩说,自己当初填写高考志愿时,是按照前一年的招收分数,哪个高就报哪一个的。但读了一学年后,觉得这个专业并不适合自己,相反,自己在高中时就是个理科生,而且一直很喜欢"趴在桌上埋头演算的感觉",所以这次,就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吧。
  新闻学院是转专业中的热门,有关老师也介绍说,这次申请转入的大都是高考第一志愿填报新闻学院而当时未获录取的同学。可以说,转专业给了他们实现梦想的"第二次机会"。
  但还有一些同学,他们之所以选择转换专业,是出于比较功利的目的。复旦教务处郑方贤老师认为,眼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学生们在专业选择上虽然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更多的却是现实地为将来就业作打算。
  比如在大学校园里,哲学、历史等专业还是会吸引很多同学的兴趣,这些专业中的"名师"开设的课程常常会出现"爆满"的场面,连教室外的走廊上都站着不少旁听的同学。但是在转专业中这些专业却不能受到"青睐",相反,申请转出的同学颇多,就是因为许多同学考虑到就业前景的因素。
  一位由力学系转到国际贸易系的徐同学坦然承认,转读贸易,有就业方面的考虑。他认为人往高处走是很自然的,有人甘于基础学科的寂寞,有人适应生意场的谈判交易,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人各有志。
  于是,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出国容不容易,都成了这些同学选择专业的指标。
  特别是第一次转专业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后,转专业更成了不少人眼中进入热门专业的另一种途径--先保证进入复旦大学,再通过转专业进入自己心仪的院系。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陆靖教授说,2002年招生时,许多家长就提起,"我的孩子进复旦大学以后,就是准备转专业的。"用一位家长的原话就是,"我让孩子进复旦是有点'别有用心'的,讲明白了就是想'曲线救国'"。
  为了有更好的前途,这样的出发点本身也许无可厚非。然而,一方面,这使得学习资源被占用乃至浪费,更直接地说,占用了一些原本对该学科有兴趣的同学就读学习的名额。
  02级某文科基础学科的辅导员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他对本班"流失"的几个学生颇为不满。这些学生平时都相当出色,一些还担任了班级干部成为骨干,却都转去了别的文科热门专业。"他们在没转专业以前,就基本放弃了本专业的学习,这样做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都能如愿以偿。一些热门专业招收比例为1:4,这就注定申请转入这些专业的学生中有大约70%的人将回到原专业继续就读。而其中一些同学因为一心"投奔"新专业、准备转专业考试而忽略了本专业的学习,一旦专业没转成,却连累原专业成绩也下降,更有甚者,因为转专业不成后没有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对本专业学习更加冷淡,反而影响了奖学金评定、实践实习机会乃至以后的前途。因此有关老师表示,条条大路通罗马,这种"横下一条心,一定要转系"的想法也是不可取的,"不仅自己蒙受损失,而且还占用了别人的位子(机会),损人又不利己。"
  
  中篇:转系生观察
  
  2002年9月,所有转系的学生开始了新的学习。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同学,都开始了二年级的学习(极少部分学生因一些原因根据一些新专业的要求,随同大一年级的新生"重新开始"大学生活)。
  到十一、十二月份的时候,媒介的热度已经渐渐冷却,周围好奇的目光也已经变得平淡。对于转系生来说,真正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很难就此归结出,这244名学生各自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有人深感作出了不亚于高考的人生重要抉择,也有人开始怀疑自己当时是否是一时冲动,或者就此发现,事实上,原以为换了个新环境的世界并没有什么变化。如前所述,虽然要获取完整的材料与分析需要更多细致的访问、调查与分析,但是借复旦校内媒体《复旦青年》开设的"我是转系生"专栏,让我们走进这些转系生的生活。
  
  高嫄奕
  原:01力学系
  现:软件学院爱尔兰班
  "其实挺怀念原来班级的。"高女原奕斜倚着墙,淡淡地说,"虽然力学蛮苦蛮难,但大家相处得比较融洽。"她回忆起一次非正式的集体活动:"那回团学联组织了一个测试相互间信任度的心理游戏,大家都玩得很高兴。"说到这儿,高女原奕笑笑,带着些许回味,"现在的班级,大家都跟原来的同学走得比较近。我至今只认识自己单元的人,连对面寝室的都不太了解。"
  "可能过段日子会好些吧。" 记者说。
  "或许。"这个长发女生倒也不"一杆子打到底","上一届软院就很好,经常组织集体活动。或许等到课程深入下去,我们班也会有更多的交流。"
  "当时为什么要转系呢?"
  "软院更有前途吧,况且我本来就是被调剂进力学系的。我们系转出来的人比较多,有十几个,可能因为大四的工作分配情况不太好,这对学生影响挺大的。"
  "现在班里的人都来自哪些系呢?"
  "什么系都有。不光是理科生,文科生也有一二十个。医学院来的人最多,占了将近一半。"
  "当时的入学考试是什么样的?"
  "就考数学和英文。数学的考题趣味性较强,主要是考察你的逻辑推断力。英语要求比较高,相当于六级考试。我们的英语很难,上课教材是研究生用的。"她想了想,继续说:"后来为了进爱尔兰班,我又参加了一次考试,还是那两门,不过要考高数(第一次考的是初等数学)。"
  "什么是爱尔兰班?"
  "这是爱尔兰和中方合办的一个班,出来后能拿到两个文凭。一个是软院的,还有一个是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计算机系的学位。"
  "现在学习忙吗?"看着她轻松闲适的表情,记者问。
  "我们的科目比较少,没力学系难,不过还是挺忙,经常要编编程什么的。老师都比较年轻,有些是TA(助教),给我们上习题课的大多是研究生。"
  "你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记者很想了解年轻的软院与计算机系有多大差别。
  "这个......"听到这个问题,一直谈得很顺畅的高女原奕拍拍脑袋,忽然有些语塞。恰好这时走来两个软院的同学,她跑去求助:"哎,我们出来是干什么的?"
  集体智慧使她很快给出了答案:"搞计算机编程吧,如果比较优秀就能做系统架构工程师。"
  
  桂 林
  原:01医学院法医系
  现:02哲学系
  复旦园里,当有人睡眼惺忪地去晨跑时,已经有人在草坪上怡然自得地打太极拳了;
  当有人排长队借了运动器械后提着水壶去打水时,有人已经大汗淋漓地从球场上回来了;
  当有人为即将来到的八百米测试心跳不已时,一些身影已经在黑夜里绕着操场奔跑到了第十圈;
  当有人窝在寝室里动也不想动时,有人早已将运动视为自己大学生活的一个部分。有人因为转系而过上了他想要的生活。
  2002年11月8日, 时间:下午1:30, 地点:5301教室
  第一次见到桂林是在王德峰先生的哲学导论课上。那天的讲课内容是:哲学证明人性的理想。我们在教室的中心地带找到了桂林。他翘着脚,捧着本书,一个人坐着。
  转入哲学系的学生,久负盛名的教师,深奥的课题,这一切汇聚在偌大的略显空旷的5301教室,使得此次采访颇显玄妙。
  在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后,桂林有所保留地笑笑。前排的女生好奇地转过脸来:"要采访王德峰吗?"桂林的回答带着自嘲的口吻:"不,是采访我,我要变成新闻人物喽。"
  "为什么要转系?"
  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刚出口,桂林就反问道:"为什么要问我原因?是不是如果我转去经院,就不这样问了?"
  很显然,他对类似的问题早有心理准备:"很多同学也这样问我。我是冲着哲学来的。听听王德峰的课,你就会明白了。"
  "我是被王德峰'骗'进来的。"桂林的眼里满是调皮的孩子气,"在大学里,有些人想的是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
  "走出常识的框架"--讲台上,王老师的话极富深意。桂林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在想什么呢?转入基础学科,勇敢走出常识框架的他,看到的是一片怎样的天空?
  11月8日 时间:下午5:30 地点:文科大楼五楼哲学系会议室
  桂林与他的新同学一起为"一二·九"歌会(复旦大学每年于12月9日举办的全校歌会,参加者以一年级学生为主,是大一学生重要的集体活动)进行第一次排练。
  桂林到得比较早,在走廊里和同学笑闹着,开着专属男生的玩笑。
  "跟同学相处得不错嘛。"
  "其实我和他们是一样的。对于哲学,我们都是新生,在一起混混就熟了。"桂林不假思索。
  "和以前的同学还有联系吗?"
  "有呀。现在他们搬到枫林路校区去了,我就经常和他们通通电话,随便聊聊,毕竟共同生活、学习了一年。"
  "转系有没有压力?你父母不觉得法医更有前途吗?"
  桂林笑了,有些得意地扬了扬眉:"我们家里很民主,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父母很支持我的决定。"
  排练开始了。自称不通音律的桂林被安排唱男高音。他似乎有些不解,但还是很认真地和大家一起练习。
  11月9日 时间:下午4:30 地点:桂林的寝室
  记者刚一落座,就看到了桌上一本记满化学公式和难以理解的医学名词的笔记本,在这个哲学系的男生寝室里。
  "这是我以前的笔记。"
  "还留着?"
  "以后可能还用得着。"
  "转系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今后的就业?"
  "没有。你想想,法医的就业多好,很稳定。哲学系的工作就没那么好找。我只是喜欢,就过来了。"
  "其实,今后的事谁也说不准,不一定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我可能还是会回到理科上的。你看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前都是学哲学的,半路才转到经济领域。"
  桂林对转系政策十分感激:"转系是很好的政策。特别是农村里的学生,当初根本不知道志愿该怎么填。有人甚至把考分最高的系填在最后面。我当时的志愿也是瞎填的,第一个......好像是微电子。"
  谈起转系后的生活,桂林说:"其实和以前没什么区别。在医学院的一年,上的都是些理科通用的基础课,不觉得有多忙。现在呢,也不觉得有多闲,我想哲学大概是文科中最不闲的系了。"
  对面床上还窝在被子里的同学表示"反对":"谁说的闲呀!你看我的生物钟都颠倒了。"
  "就是不闲嘛。"桂林坚持着,"一是有很多书要看,比如我们现在学的'先秦诸子',你要理解就得看什么《老子》《庄子》,一大堆的书。另一点就是难。像哲学导论,就经常会听不懂,不知道老师云里雾里讲的什么,只觉得很高深、很精妙。"
  "那么,有没有过退缩的念头?"
  "退?往哪里退......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最后,桂林向记者推荐了王德峰先生的课。室友说:"他的课不太听得懂。"桂林解释了一番,大家不得要领。室友感叹:"桂林的话也越来越听不懂了,高深!"
  
  张心芹
  原:01新闻学院广告系
  现:01中文系
  这里的同学似乎更热衷于抢位子,往往是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那些好座位就已经占满了;更有甚者,第二天三、四节才上的课头天晚上就贴满了标签:"××课这里有人,谢谢合作。"多媒体教室还没有开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在门口游荡。所以去迟了就只能坐在角落里,站在过道上,甚至呆在教室外--这也叫"隔墙有耳"吧。
  现在的很多课程其实就是讲座。老师在台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学生在台下激动、慨叹,乃至于鼓掌、泣下--当然,打瞌睡云游千里之外的也有。曾有人说,中文是一门贵族式的学科,中文系的学生是幸运的。我也时常感到幸运,能够经常享受这种贵族式的生活,看见一扇扇门在我眼前打开,一座座高山耸立着,等待我去攀登。或者,大学的真谛也就在这里吧。
  但我还是要泼点冷水。这样的课堂有时会有捧角的成分。于是我想,在捧角之余,我是不是应该去聆听一下那些言辞并不慷慨的老师们的声音;在享受这些精彩的讲座之余,我是不是应该多思考点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是不是应该守住本分,多读点书,练好内功,要知道中文关注的是作家作品,而非讲台上的领路人。
  事实上,中文系开那么多精读课程也就表明,读文学经典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了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可是我过去读的书太少了,跟同学谈论时常常要闹点不大不小的笑话。因为所学非所好,过去的一年懒得很,现在竟然变得浮躁起来。眼看着那份长达10页的书目,不免"以手抚膺坐长叹"。每一本书似乎都是那么有趣,然而书一多,又觉得"包子"太大了,不知从哪儿下口。《李太白全集》《杜诗镜铨》摆在面前,按老师的要求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的。可疏通一首《大雅·文王》就得查一节课的字典。我只能读点算点了。课间抽空看一段,晚上回到寝室安顿好了,打开台灯接着读。一行行、一页页,从我眼前慢慢地滑过,时间的河流也在旁边慢慢地流淌。只是仍然觉得压力很大,又向往起小时侯看小说的情景来:随便地坐在稻草堆里,让午后的阳光涂抹在身上,暖洋洋的,一遍又一遍地翻着本残破的小说。
  阅读是中文人的天职。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同班同学有着各方面的兴趣:有钻古籍的,有喜爱西方艺术的,还有爱看地图的。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被冠以"有病"的名号。所以这是一个多元的集体,让人感到自由。
  只是这学期的活动还不是很多。我选的课比较分散,一半01级课程,一半02级课程,英语课则继续留在原来班里上。因此与班上同学还不怎么熟悉,常常觉得自己是一只不伦不类的蝙蝠。不过蝙蝠倒挂在石壁上睡大觉倒也是悠哉游哉。如果有人问我:"哪个系的?"我会骄傲地宣称:"我是复旦人!"
  曾经有同学问我转系后是否后悔过。我的回答是:没有。自从上学期看到新出台的转系政策后,我就决定转系了,基本上没有什么思想斗争。转系使我得以继续思考从前所关注的东西。虽然中文并不能涵盖所有这些东西,但其他学科没有比中文更合适的了。在这个系里,我做着喜欢做的事,想着关心的问题,领略着各个领域的风光。我想,这就是我找了许久的大学的感觉吧。
  
  胡小童
  原:01基础医学
  现:生物科学
  既高兴,也有后悔。
  基医专业在院中属于精英集团,师资配备都是最好的,生源也很好,对学生专业上的要求也较高。基础医学招的人很少,以前只有十几个,后来扩招,可01级也只有31个人。以前是本硕博十年连读,现在也改为五年了。
  基医待遇也很好的,每年有900元补助,60%的奖学金率,60%的人可以直研。到了生科,发现这里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前几天"一二·九"歌会,医学院的也过来参加,于是跑去找以前的同学,走的时候依依不舍,觉得有些难过。回来以后,感觉很"冷"。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觉得后悔的。那个集体很团结,自己却与他们分开了。
  虽然生科的同学也很好,但总觉得融进去比较难。因为有些课已学过,所以只有一门大课是和大家一起上的,班里同学很少认识。我们寝室里都是转系生,班里的其他寝室都在楼道另一头。
  我现在觉得,以前做转系的决定时可能太草率了,对原先的系太不了解。因为大一是在邯郸校区上的,跟院里的老师、学长都没什么接触。本来基础医学可能更适合我,我却与它失之交臂了。所以上次一个想转系的学弟来征求我意见时,我警告他说,一定要了解所转系的发展前途,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自己的人生计划,不要太盲目。
  为一种基础教育,很多学生毕业后就业不一定强求专业对口,现在我们的毕业生中不从事本专业的人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学生最后能否成才,恐怕很大程度上不在于他所学的专业而在于学校培养他所具有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显然,学校里老师的眼光不可能那么长远,不可能把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遇到问题所需的一切解决方法都教给你。给你们最可贵的是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教会你将来在面对一个未知问题的时候怎么由你自己来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或许是你发展中一个重要因素,但绝不会是惟一因素。因此看待转专业这个问题,要认清转专业也非决定成功的惟一因素。就是说最后成功的机会还在你手上,而不在专业上。
  转专业本身是一次机会,但对每个人也是一种责任,又是一次考验。学校培养目标首先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这种素质培养不仅要落实在每门课上,而且要落实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上。包括这次转专业也是一次素质教育,为什么这样说呢?你在转专业时做出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是对自己的估计,第二是你对所希望转入专业的认识怎样,这就在考验你的眼力,判断后做出选择。同时参加转专业的每个同学也在承担一份责任,即你在获得选择权利的同时,也得承担由于自己做出选择所带来的一切结果。这不是吓唬大家,而是提醒大家。一旦转入了自己所选专业,后来发现读不下去怎么办?这是有先例的。但这是没有回头路的。这一点必须想清楚。对一个同学,上100门责任教育的课程不如一次错误的选择给他的切肤之痛来得深刻。我这里强调的是,给你机会的同时,也意味着给了你责任。
  另一点要说的是,现在在教学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占当届学生10%的名额给大家提供转专业的机会,学校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大家不要看复旦是这么大的学校,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和教学资源是非常紧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争取了当届学生的10%作为转专业的名额,给了大家这样一个机会,希望大家都能够珍惜。
  复旦每一个专业都能成才,你去看各个专业的招生广告,每个专业都会有他们叫得出来的品牌人物,这说明复旦的每个专业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都产生过有代表性的人物。那么该怎么来看待专业的问题?需要全面地看。举一个例子,去年复旦转专业取得很大成功以后,台湾的记者打电话采访我。她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这次转专业,哪些专业冷门,哪些专业热门。我告诉她,热门的专业中有新闻,大概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是4:1,比较冷门的专业我举的例子是护理。当时这位台湾记者很吃惊,她说在台湾情况恰好相反。这个事情说明什么?就是不能完全从现在的社会环境状况来决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大家把目光放得远一点,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对每个同学来说,转专业不是惟一成才途径。复旦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环境里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培养,所以学校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包括第二专业、暑期开课(正常学期中有同学选不上而需求量又很大的课程,我们计划在暑期开课)等等,还包括高校之间的跨校辅修,途径多得很。条条道路通罗马,如果你不能在转专业上得到满足的话,通过其他途径也能达到希望的彼岸。
  
  下篇:如何看待转系
  
  2003年7月,根据复旦大学教务处公布的转系名单,共有240多位02级学生转入新的院系。本年度转专业过程中,各院系提供的名额为337人,报名申请人数为481人。这240多位同学已经从9月开始新的学习。
  根据教务处提供的专业招收名额与报考人数,可以看出本年度转专业中,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新闻系、外文系、经济学院的金融学、数学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院的生命科学等专业相对较为热门,招收名额与申请转入人数之比大多为1: 3到1:5,少数甚至达到1:8的高比例。而一些文科基础专业则相对冷清,虽然提供了3至6个名额,但只有1、2人申请转入,比例大致为3:1,而法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等学科则无人申请。
  
  链接:放开转系的背后
  
  自从去年复旦大学的244名学生成功转系以来,"转系"就成为提及高校本科教育时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不仅如此,转系的自由度似乎还俨然成为了评判一所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水平的尺度之一。转系,真有如此大的力量?
  
  专业的选择是社会问题
  在我国,虽然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总体上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每年高考,考生们都要为有限的学校和有限的专业进行激烈竞争。考生们往往对一些冠以高科技名称的专业,如生物、电子、信息等趋之若鹜,而对一些同样包含很高科技含量,为国计民生所必需,但名称上相对老化的专业嗤之以鼻。一些"市场性"不够强的长线专业、基础性专业也多少受到了冷遇。对于刚刚从中学走出来的考生来说,理智选择专业似乎是个过高的要求。
  那么,中国的学生为什么不能在进入国内高校后再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系科和专业?清华大学教务处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袁德宁教授认为:"最根本的就是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市场经济的水平。我们需要在个人的志趣和社会的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此外,中国高校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相对数目巨大的学生的需求,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问题的凸显意味着对改革的强烈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转系自由,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对于学生,转系首先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在你充分掌握使用方法的时候才能用它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如果盲目为之,反而会伤了自己的手。
  
  转系是把双刃剑
  清华大学教务处常务副处长汪蕙认为,专业兴趣的存在有利于成才,而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使很多学生的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这一点来说,转系更易发挥其潜能。现在,在许多高校,只要学生本人提出申请、转出系和转入系同意,就基本可以完成转系。
  一位从清华人文学院申请转到经管学院学生的话,可以代表很多理智对待转系的同学的心理。她说:"在我看来,各个学科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发展,并且有着越来越显著的交叉的趋势,所以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和感不感兴趣的区别。我一直就很想学经济管理,为了将两个学科进行比较,我选了很多经管的课。我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包括转系对考研和出国的影响,但最终我认为如果能够在经管学院学习,我会有更大的热情,我希望我的生活有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如果这次转系不能成功,我会通过学校提供的其他途径和我的努力去实现我的志向。"
  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转系的动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追求热门专业的心理,缺乏深思熟虑。一位清华传统工科的学生说,同学们往往是在大三和大四才渐渐喜欢上自己的专业,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低年级的时候对本专业并不了解,再加上受社会上的冷门和热门等思想的影响,他们中就会有一些人选择转系。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学生因想申请转系,为了使成绩达到优秀的标准,深入钻研本系课程,反倒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潜力所在,最后留在系里并成长为骨干。
  一位教授说:"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我对转系有两方面的想法,一是要尊重学生的意志和想法,二是要引导和教育学生让他们能够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
  中国科技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程艺教授则表示: "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平衡的基础知识平台,学生在校期间的转系、转专业无非是从一个'胡同'跳到另一个'胡同' 而已。"
  在一些高校,部分转系成功的学生因为在课程衔接上出现问题而导致成绩下降,学业和心理压力都比较大。程艺表示,这取决于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办学理念。
  
  自主选择的能力是对学生的考验
  拓宽学生选择专业的空间,实行宽口径培养人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致力实践的方向。
  清华大学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来拓展学生选择专业的空间,转系、转专业只是其中的两个方面。其他措施包括辅修;免试直读研究生的学生会有10%左右到别的院系进行学习,交叉学科的背景更有利于知识创新;一部分院系已经或正在准备实行按院招生、大类培养。
  此外,本科生还有门类众多的选修课程可以选择。清华还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本科可以在4-6年内毕业,以适应学生转专业学习、跨专业辅修课程及攻读辅修学位等多样化的学习要求。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也给学生提供了广阔天地。在大二、大三通过参加第二课堂的各类实践活动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阶段在清华校园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些举措都为学生学有所好、学有所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实施类似举措的并不只是清华一家。在其中某些方面,甚至有高校走得更远。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过去我们教学的弊病是专业面太窄,使学生的发展受到了束缚。现在,我们的方向是进行专业的横向拓宽,并夯实基础,这些措施都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举措。"
  但同时,学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加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各种教学改革措施的出台,除了带给老师和学校在教学、管理等方面更多的挑战之外,最受挑战的还是学生自己,每一个学生都要设计自己的前程,选择自己的道路。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邓丽曼说:"我们给学生配置好了各种学习的'营养餐',但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学生去选择。自主选择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大学生必须完成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转换,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同学们不仅要拥有知识,还要有能够自主选择的能力。"
  
  转系带给各院系的是紧迫感
  程艺介绍,在中国科技大学的转系学生中,虽然存在追求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专业的倾向,但也有不少学生确实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并不介意专业的"热门"或"冷门"。
  但毕竟,当系与系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学生流动的可能性大起来,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被挤破门槛,一些传统学科转出学生大于转入学生的现象不可避免。有些问题和观念的产生固然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并不是依靠学校和院系的能力就可以解决的,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不理解的产生呢?
  袁德宁教授表示:"清华非常鼓励各个系采取各种措施,保持本系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教学投入,积极进行本专业教育。学校鼓励各院系在大一给
  学生开专业概论课,介绍本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很多知名的专家和院士在上这个课,如信息学院的院长李衍达院士、环境系的钱易院士。"
  邓丽曼说:"一些专业的魅力和前景没有在教学和学生工作当中体现出来。大一的学生专业的东西接触得不多,各个院系应该努力地让学生去了解本专业。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要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要求,还要把系与学科发展和学生成长、系里的发展前景、就业的情况介绍给学生,老师要和学生很贴近,要让学生感觉到他的成长是一件非常有希望的事情。大部分系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一方面呼吁学校充分考虑国家建设的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支持这些传统学科和基础学科,另一方面加强了专业介绍、学生教育等工作。我觉得转系对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是一件好事情。"
  宽口径培养方案的出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促进了各院系的学科建设。我们期待着新的培养方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出更多适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
  
其他文献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利用录音、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學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那么,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体现在
期刊
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美术课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美术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可使我们美术教师成为掌握先进教学方法的施教者。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
期刊
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切实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从实验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探究性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实验中来。    一、可探性原则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不同于实验改进,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变,也是教育理念的改革。这种教学模式所要求实现的目标是: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结论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的方
期刊
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意识是创造精神的主体,是创造能力的心理基础,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做为以培养学生精确的运算能力、丰富的空间想像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研究的热门课题。其中改革课堂教学又是教师必经之路。    一、恰当处理“
期刊
【摘 要】語文教学客观的蕴含着审美教育,担负着艰巨的美育任务。好的语文老师是一位美学大师,他的教学艺术不仅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的心灵美,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所以语文教学是一种有创造性的精神生产,也是一种艺术性的求美劳动。  【关键词】教学艺术 渗透 美育目的    一、美的教学语言    一节语文课上的好坏,往往与教师的语言有很大关系。高尔基说过:“只有用合适的美的衣裳包裹了您的思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与兴趣有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    初三思想品德课《面对责任的选择》,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社会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期刊
说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是近年来由实施《课程标准》强化教师教学基本训练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讨模式,但说课说什么?说课应该注意那些问题等,有些教师对此尚不清楚,因此,笔者仅就说课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    一、什么是说课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以口头(现场说课展示)或书面(撰写说课稿)的形式,向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阐述某一节课的教学设想(或教
期刊
【摘 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主动探究    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
期刊
学校对学生教育的实施,主要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应具有崇高的素质、创新的能力。因此,数学教育中应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以此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下面就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从生活实际联想、类比,培养学生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人们在实践中,对某一具体事物进行多次的观察、实验并加以科学的分析,从而抽象出数学概念、方法等。这一过程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但使学生
期刊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目标是通过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和职业技术方面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和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使他们在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综合人文素质方面进一步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语言学习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