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965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运用题海战术应对考试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下,探究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实验教学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去探究问题。
  
  二、构建和谐互动,精心设计演示实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来,最终达到不教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觉得讲得越细越好,面面俱到,生怕讲漏一个知识点,这其实是对学生不信任的表现。
  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走上讲台,实施兵教兵的方法,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勇于表现以外,也要在教学设计中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事先设计好要求学生上台演示的实验内容。
  
  三、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自发探究能力
  
  验证性实验属于注入式,学生做实验只是被动地验证、机械地重复,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积极思考、讨论、推理,激发其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设计一方案确定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方案1: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学生经讨论得出方案1中的溶液中可能含有Ag ,加入BaCl2也可生成白色沉淀,不能确定一定有SO2-4。讨论后,又提出下列方案:
  方案2: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教师先给出信息:NO-3在H 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再由学生分析讨论后发现,溶液中如果存在SO2-3,可被氧化为SO2-4。因此不能确定有SO2-4。有的学生提出,先用酸酸化该未知溶液,以排除CO2-3、SO2-3的干扰。最后确定用盐酸。
  方案3: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沉淀,无气体,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多数学生认为此方案为答案。有学生提出可否用Ba(NO3)2代替BaCl2,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集思广益,学生既掌握了SO2-4的检验,又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了探究能力。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创新,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加强实验的设计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利用趣味实验,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
  
  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的优势,多增设趣味实验,让学生在乐中学,并不断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乙醇的性质”时,教师可通过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巧妙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拿一块既新又漂亮的手绢,在一个盛有乙醇的玻璃杯中浸泡一下,取出之后挤了挤水,然后用坩埚钳夹住手帕一角,放到酒精灯上点燃。让学生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都会按惯常的思路认为手绢会被烧掉,但实际上手绢会完整无损,不一会儿火渐渐地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之后可以为学生揭开谜底,告知这种未知液体是一种叫乙醇的物质,由此可激起学生对乙醇的性质作进一步了解的求知欲望。之后还可以适时地讲解手帕烧不坏的原因,是因为酒精的燃点很低,它很快地燃烧了,而且酒精的沸点只有78℃,水的沸点是100℃,所以,酒精很容易从手帕中挥发出来烧掉,一部分水仍然留在手帕上,保护着手帕。另外,在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水变成蒸汽挥发了,这些挥发的水汽带走了手帕上的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了手帕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燃点。以上的两个因素保护了手帕的安全。谜团由此解开,乙醇的性质也得到了诠释,这个趣味实验极大地激起了学生探究乙醇性质的兴趣和欲望。
  总之,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创造性,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广大化学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实验教学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究实验教学。
其他文献
文章以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数学阅读能力进行了简要分析,随后分析研究了初中生数学阅读现状,最后提出了一些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以
当今学习理论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倡导学生自主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但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师的角色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也关系到课堂目标的达成。    一、利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县域内初中“分层走班”研究背景和社会发展需要,其次阐述了研究内容和分工,以及研究思路和过程,深入探讨了研究可行性、步骤和方法,总结了在学术思想、学术观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新的特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
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认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在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多个农村教学点整合撤并,大量农村学生转移到城镇学校就读,各种原因造成了农村学生“城市化”后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严重缺乏兴趣,学习有困难.
数学作为高中的重要基础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了高考能考好一点,机械地学习,经常靠教师威逼利诱,成绩才会有所进步。  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从各方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何为有效性?归结起来,有效教学就是指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本文就从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浅谈几点对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认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还要给学生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各种能力,能力的提高远远重于简单的知识的重复,能力的提高将使学生受用一辈子。而了解教科书的特点,发挥教科书所设栏目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教科书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用好它,用活它,搞清教科书中设立各种栏目的用途,发挥教科书所设栏目的作用。  下面结合苏科版物理教材谈一下我的看
近几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当前国家对中职生的教育尤为关注,尤其在心理教育方面,普遍被社会所重视.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团体辅导是重要的一部分,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怎样的形式展开对话,这是每一位教师课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针对学生碎片化阅读、浅层次阅读、文本阅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