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出自己的心界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agr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家张铭在我的眼里,书卷斯文的背后总带有一点点“酷”。记得他曾有一本印集上的一张作者小照给我印象很深:黑白影像中的他,架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单手夹着香烟作沉思状,一缕青烟绕过他的眼前……若用现代的网络赞语基本就属于“帅呆”和“酷毙”了。当然,张铭的“酷”表现在他的冷静,也表现在他的智慧。譬如众人在一起的桌上,他的声音总是不多也不高,但冷冷的句往往会有出奇的效果,或教人解颐,或让人会心。这就像他印章中的用刀,一刀从斜刺里亮出,方寸之地顿见声色,仿佛不经意间,也就胜券在握了。
  算起来与张铭兄的相识,至少也有十多年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所供职的报社正好暂迁于长寿路,距张铭兄的“三步斋”大概也就隔个三百步之远吧,于是得画友耿兄之介而有幸“识荆”。记得那时,张铭兄曾来过我单位几次,但每每交谈也只是匆匆几句而已。或许他并不是一个滔滔善言的人,然而,他的篆刻“语言”却非常丰富,所以,尽管那几年我们的往来并不多,但他的篆刻作品,却以“丰富的语言”牢牢吸引了我。其实不光是我,那时尚以青年篆刻家身份亮相的张铭,已经在全国大展上屡次获奖,想必他也受到更多同道的关注。
  篆刻虽为雕虫之技,然而方寸间的分朱布白、熔秦铸汉,其道也深。明清以降,流派纷呈,无论如开山祖文三桥,何雪渔,还是浙派的丁砚林、蒋山堂,乃至后来居上的吴缶庐、黄士陵,均称得上是领异标新,移时之风气者。虽然他们都来自于传统,根植于秦汉,但是他们都能融会贯通,既开拓了传统,也走出了新的自我。其实,艺术就像是一座迷宫,而艺术的创作之初,就要经历一段走迷宫的历程,从起点走到终点的通路有千万条,虽说是条条大道通罗马,可也纷繁缭绕、迂回曲折,就看谁有能耐先走出迷宫了。有的人在迷宫里盘桓了大半生,竟又回到了起点;有的人则东奔西突,想走捷径,结果反而迷失了方向……所以,唯有把迷宫走通、走出来,那才会豁然开朗,才会走上自我艺术的康庄大道。
  很多人在谈论张铭的篆刻时,总认为他的章法奇特,刀法新颖,作品中甚至还流露出时尚的气息。所谓时尚,在大多人的思维里,就是现代,就是不够传统。这似乎已将传统和时尚对立起来,而我以为不然。传统和时尚看似艺术的两极,但它并非格格不入,其实传统到了极致就等于时尚。君不见几百年前的古典服饰,稍经改变,即成为巴黎时装T台的走秀经典,这种传统与时尚的华丽转换,靠的就是你妙手去“点化”。这又像是“迷宫”的两端,看你有没有功力,或者能不能凭借毅力和智慧把它打通。这里的毅力和智慧,两者皆缺一不可。若有智慧没毅力,容易投机取巧而后劲不足:而光凭毅力无智慧,又会盲目进取徒劳往返。所以,能在传统中走出来,甚至还披着时尚的外衣,那肯定就是一位:“传统而不失时尚”的聪明人也。
  依我看,张铭兄就是这样一位能从传统中走出来的聪明印家。他的印章,构思大胆,朴茂雄浑,初看大刀阔斧,跌宕淋漓,似有很强的;中击力:细读则线条古拙,生动传神,蕴含丰富的艺术语言。张铭的印师法秦汉,尤从战国、秦玺印中汲取苦华,他基于传统,但又不囿于传统的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心得,对文字的结体、线条、姿态皆作夸张的变革,且食古能化,但化而有度,给人以新的气象,可分明又带有古典气息,这是他作品的可贵之处。加之其刀法奇逸生辣,变幻莫测,读来还真有一种披荆斩棘无往不利的痛快!之所以有人会觉得张铭的印章有现代感,其实就在于他不与人同的章法和线条。他借鉴古玺印中的文字疏密并大块留白,往往将印面处理得颇为险峻:而在文字的线条上,他也舍弃流丽圆润的光滑一路,相反尝试以屋漏痕式的生涩带有顿挫感的线条,似更显张力与趣味,也正好与他那纵横写意的章法浑然一体。张铭兄曾对我说,他对线条的处理,得自于国画大师黄宾虹的书法,因为他看黄宾虹所写的篆书,线条藏而不露,徐而不疾,于是他深受启发,借之引用到自己的印章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对于一名中青年印家而言,作品能有自己强烈的面目,保持一个基本稳定的创作水准,张铭在同辈印人中已是相当出挑的一位了,这取决于他对传统的领悟力以及艺术的创造力。正是由于他对传统理解透彻,所以他才敢于探索创新,不惧怕丢掉传统。若是守住传统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恐怕这也不是他的个性了。因此,对于篆刻艺术的个性审美,张铭一直持有自己的见解,譬如他非常认同傅青主的“四宁四毋”,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他说,傅山的观点正确与否只是其次,重要的是要有与众不同的胆识。所以他认为,印章艺术不必以人人看懂为目的,而要刻出自己的心界。这所谓“自己的心界”,也就是“自我的语言”,因为艺术是最讲究个性的,如果没有自我,缺乏个性,刻得再好,那也只是“炫技”,是技术,而不是艺术了。
  和许多印家不同的是,张铭兄在舞刀治印的同时,还不忘握笔著文,这也是我非常佩服他的一点。前几年他的老师韩天衡先生编著《篆刻三百品》,他也是几位得力的作者之一,评析古今不同时期的名印名作,从形式、风格、流派都作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写作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的过程,聪明人会从中领悟,攫取养分,回过来再渗入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假以时日,眼高手高也是必然。在这一本《寿远山房印稿》中,张铭兄每创作一方印,都写下自己的“创作感言”与大家分享,应该说这也是此书的一大“亮点”。字不在多,点到即止。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所以我相信他没写出的还有更多,那就要靠大家自己去感悟了。其实,艺术就贵在感悟,一个印家,能不能悟,往往也是决定他能不能成功的标志之一。张铭兄若没有这些悟性,他的印章能有今天的成就么?
其他文献
苏轼还有一些很好的画家圈子的朋友,我们今天也有很多人说雅集,苏东坡也有他的雅集,地方在当时的驸马爷王诜王晋卿的家里。苏东坡跟王诜的关系非常好,经常到他的一个园子中去聚一聚,这个园子叫西园,后来专门画画的题材西园雅集指的就是这个。苏东坡和这些画家建立了深厚的关系。苏东坡特别喜欢看画、讨论画。我们看到苏东坡的书法里面有一组作品是题画诗,是他题《烟江叠嶂图》。在诗里面、他对很多艺术的观点都有了自己的阐发
期刊
收藏在日本的苏轼画作《枯木怪石图》亮相于佳士得2018年秋季拍场上,起拍价为3亿多港币,以4,1亿港元落槌。这么贵的一张画,它到底贵在何处,我们能在这张画中看出些什么呢?苏轼流传至今的作品寥寥无几,而且真假难辨。较为可信的有两件:一件曾经邓拓等收藏,现存中国美术馆的《竹石图》,另一件即此次现身拍场的《枯木怪石图》,这两件作品的画风差距较大、但在众多美术史论文集或论及苏轼艺术的资料中都会以此作为代表
期刊
晴天霹雳  今年上海的数九寒天,几乎天天下雨。正月二十日(2月24日),好不容易等来一个大晴天,屋里酒满了久违的阳光。九时许一位好友发来一则“李学勤老师逝世”的微信,顿时令我目瞪口呆。还未回过神来,几个朋友陆续发来同样微信。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我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尊敬的李学勤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悲从心生,遂口占一首小诗发往朋友圈寄托哀思:‘驾鹤西去何猝然,师恩如海未能还。千古流芳文脉情,哀思痛彻清
期刊
福州中山路可谓是热闹非凡,车水马龙,人流如梭,两旁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常令靓女俊男流连忘返于其中,然而屹立于道路正中的纪念堂却显得肃穆,超俗。然而在古代,此处却是八闽学子魂牵梦萦的圣地,是他们踏上青云的必经之路。    纪念堂原为福州贡院,贡院为古代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为唐明皇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创设立,唐代官府为防止考生翻爬,于是在四周围墙遍插荆棘,因此贡院又有“棘院”之称。北宋元祐五年
期刊
方去疾(1922-2002),原名文俊,字正事,改名痃,字去疾,以字行,号四角亭长。精鉴赏,擅篆刻,兼工书法。经多年考订编有《明清篆刻流派印谱》出版,填补了中国印学史上的空白。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社长兼篆刻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书协副主席等。  在现今,每当梳理现当代的书法、篆刻发展史的时候,人们总会想起敬重一位这个领域中杰出的、造诣深厚的艺术家一方去疾先生。方去疾先生一生致力于印学研
期刊
前两期介绍曹素功墨业350年发展史中七个高潮期。毋庸讳言,高潮之间存在低谷,但无论潮起潮落,始终不变的是其对传统文化的忠诚,对制墨技艺的传承,对墨品质量的坚守。曹素功闻名于世、非因其老,而因其优。  对墨品优劣之评估和鉴赏,大致包含四个方面:  一是实用价值。即其物理性能、书画功能。曹素功墨,原料”烟细胶轻”,制作技艺“十万杵”,故而墨品。坚如玉、纹如犀、黑如漆、声如  用时"闻来馨、研无声,一点
期刊
上海自开埠后,逐渐成了中国的经济中心,同时造成了艺术中心的转移,形成了所谓的‘海派”。在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段,权威地引领着中国的艺术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客观上成为南北两大画家群的南方大本营。济济的人才,多样的风格,承韵传风,继往开来,为中国画在新时代发展上,做出了有目共睹的不朽贡献。  作为,上邦大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的中国画,从来就是世界艺术高峰。它具有无可替代的自我完善系统和特立独行品
期刊
顷游武当山,逢一道人,相与论道家修持法。道人颇以其体验修证自矜。谓历来丹书所载均不可靠,世上修练者光从书本子上修,难怪会误入歧途。其实真正诀法皆不录文字,只由师徒口授心传,再经修练者实修实证而知。一旦真正实修有得之后,身外化身,回看现今人世各种争论,益觉无谓,自然也就不会再与人言说辩说之了。因此,总括来看,凡真诀皆不录于文字,也不必录于文字,修道者若依文字书本,亦不可能真正得道。  这样的修证者,
期刊
20世纪的海上书坛,群英汇聚,碑学巨擘康有为、沈曾植,融碑帖一炉的曾熙、李瑞清,取石鼓文入书的吴昌硕,以晋唐为宗的沈尹默、白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构筑起海派书风曾经绚丽的风景线。进入中華人民共和国,继前辈大家而起,活跃于20世纪后半叶的赵冷月先生,则是又一位具有代表地位的书法家。  在其漫长的八十载笔墨生涯中,赵冷月先生经历了由唐人楷书上溯晋代二王的帖学探索,又深入学习北朝碑版、尝试融入汉碑和简
期刊
时间流转回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在南方,有位老人画了一个圈,从此,大陆迎来经济发展的蓬勃热潮。也就是在那一年,为了生存和养家,曾经是诗人和小说家的张小波决定弃笔从商,开始书商生涯。他与太太何蓓琳在江苏丹阳开了一家书店,卖一些温瑞安的武侠小说。正是温瑞安的武侠小说为他们带来人生的“第一桶金”,才有后来的“鸽与鹰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前进到2003年。那一年新闻出版总署给民营书业带来些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