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的实施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131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断的更新完备、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活动深入开展、促进了教育理念更新,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实验教学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以其生动直观的教学特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意识等。
  (一)实验教学分类
  中学的实验教学通常有物理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和生物教学。
  1、物理实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反复再现,从而进行认真观测,获取大量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物理实验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可控性,二是可重复性。在物理教学中做的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实验,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实质上是注重真正体现物理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占有重要地位。
  2、化学实验是实验者根据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科学仪器和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控制实验条件、变革实验对象的条件下,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各种化学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训练化学实验技能、培养以实验能力为主的多种能力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和方法手段。
  3、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以实验作为重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具体说是指根据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条件,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类似科学实验的模式、程序,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进行实验操作,以达到实验目的要求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实验教学的实施
  实验教学,教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分析研究实验原理;掌握实验的关键、操作的要点;合理地选择实验装置、器材和实验条件;正确地处理数据、估计误差、得出结论。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实施实验教学时应善于引导,方法得当,有利于学生观察、思维,才能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作用,收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1、实验前演示讲解到位 。教师做演示实验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心理状况,适当的启发、引导或讨论,引导学生对演示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认识现象的本质属性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逻辑地得出结论。 演示与讲解应协调一致、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直觉思维。例如:静摩擦力及其方向的判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在有些情况下,相对运动的趋势不明显,学生很难正确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从教师的实验演示逐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2、实验准备充分及步骤明确。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必须明确实验操作的相关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实验的准确和有效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实验原理,对定量或半定量实验,需要分析实验的误差原因及其影响程度,确定实验关键,对实验装置、器材和实验条件提出要求并进行选择,明确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如:导体切割磁场线产生感应电流实验。 原理:切割磁场线 ,产生感生电动势,在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计指针偏转。 关键:①感应电流要大;②电流计的灵敏度、可见度大。 对器材的要求:①增大B,用强磁铁。 ②增大L,可用一个线圈的一条直边。 ③减小R,导线电阻等要尽可能小。 ④减小rA,选内阻较小的电表。 ⑤仪器的灵敏度、可见度大,可选用灵敏检流计、光电检流计,或用电流放大等手段。 对操作的要求:①较快移动直导线切割磁场线。 ⑥使直导线、运动方向和磁场线三者能互相垂直。
  3、实验中及时指导。学生初次进行实验时,对实验仪器陌生,且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在实验中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的给予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实验技巧、和减小误差等方面的指导,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装备发挥最大的作用,使实验取得成功。
  4、实验后拓展运用。根据学生实际适当地引导学生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广度探索。精心设置实验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论证,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义务教育实施水平的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日趋完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已成为广大教师应该掌握的主要技术之一。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认识。  一、信息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美育作用  语文教材中,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童话等不同文体,都蕴含美的因素,而录像、录音、幻灯等等信息技术手段,则以直观、形象、色彩
期刊
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用语言讲授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枯燥乏味,千课一律,教学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学生听讲昏昏欲睡或厌恶于表,那教师就应扪心自问:是否使用了笨涩的语言来施教了名家名篇?是否自己的语言有悖于语文学科的特点?  众所周知,方言土语之所以不许袭入课堂,因为它对汉语的规范化有很大的破坏性;满口之乎者也之所以不
期刊
一节好的语文课,常常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场白,也就是要有一个精彩的导语。导语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重要教学步骤。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就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胡适的《我的母亲》、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茨威格的《托尔斯泰》这些课文时,因为开场精彩,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起了他们
期刊
阅读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之一。这种技能不是先天的,学习者要经历一系列过程才能获得。在这些过程钟,学习者慢慢地对印刷符号熟悉起来,并最终能熟练地使用它们。因此,读是帮助学习者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过程。让我们一步一步地读:  一、读出准声之音  细节决定成败,学语文也该从细节做起,要从学生读准音,把握节奏开始,到读出语调语气,从而理解情意,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家庭,在任何场合能操作自如,随心所欲,从
期刊
什么是幸福感呢?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幸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社会环境,它有着不同的含义;幸福具有个体性的特点,个人对幸福的直接的、个体的感受与领悟就是幸福的个体性。所以,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是不一致的,幸福感也是不同的。没有对幸福的追求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初中语文教材,有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厚实的底蕴,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在课题研究和教学中做了些尝试。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现在的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都比较欠缺,而初中语文课本介绍了许多高深品德和人格魅力的人物,我在课堂
期刊
[考点诠释]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
期刊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努力更新理念,合理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
期刊
语文教育是心灵感化心灵、生命唤醒生命的过程,语文教育的“特质”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期待,那么,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如何拓展,才能成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心灵的教育者。  一、语文教师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要突出“自我发展”意识。  有些语文老师坦言: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的教学,蓦然回首,自己面对的依然是相似的学生、相似的教学,自己的工作好象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于是,有的老师一本书教几年,一个教
期刊
文学的本质,是要表现人的内心,绝不是要表现客观世界。文学中的客观,一定是浸透了作者生命体验之后的客观,或者说只是客观在人心中的映像。教材里所选的文言文是祖国古典文化的精髓,真正的好文章,是从作者的生命中喷薄出来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决不能起于翻译,止于背诵。而“蜻蜓点水式”的点评,无非是隔岸看花,会让学生陷入文言文仅仅是“背背实词,记住翻译”这样的泥沼。因此学习文言文,必须树立这是文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