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时候的帝王往往拥有数千的后宫佳丽。这些美女个个艳丽出众,有些甚至具有倾国倾城之姿。那么,帝王从哪些条件去选美女呢?
乌发蝉鬓
它的意思是说,女人的秀发应该像黑漆一般乌黑油亮。站立的时候,长发就像黑瀑布一般直泻而下,不但要有光泽,还要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所谓“蝉鬓”,是指两边的鬓发要薄如蝉的两翼。
“乌发”一词,在《左传》中就曾出现过。而“蝉翼”的起源,则是魏文帝后宫一位叫做莫琼树的美女所梳的发型。她的鬓发梳得像蝉翼一样,薄而且美。宫中其他女性争相仿效她的发型,因此便出现了“蝉翼”一词。
云髻雾鬟
所谓“髻”、“鬟”等都是发髻的意思。而云髻雾鬟,便是形容女人的发髻如云雾一般,高高束起。
相传发髻是由一位叫做女娲的仙女所创的。她以羊毛编结成细绳,结在发后,再以竹枝做成的“笄”把头发盘结成“髻”。西汉成帝的宠姬合德沐浴时,喜欢在发上洒些香水,再把发丝轻轻挽成髻,模样十分迷人,因此很得成帝宠爱。
东汉明帝时的马皇后,头发又长又浓又密。她的头发可以挽成高高的发髻,剩下的头发还可以绕发髻三圈。
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了略为倾斜的“堕马髻”,由于相当优雅美丽,因此这种发型一时蔚为风尚,许多宫女纷纷模仿,使“堕马髻”大为流行。
据说文帝的皇后每天化妆时,都会有一条青蛇钻出来,爬到她的面前盘起身体。皇后觉得青蛇盘身的形态很美,便按着那种形态把头发挽成髻,果然相当神奇而美丽。由于那条青蛇每天都以不同的姿势盘屈身体。皇后每天都会变换不同的发型。当时人们便把皇后美丽的发誓称为“灵蛇髻”。
到了唐德宗时,突然流行起一种“门扫髻”。这种发型就像发髻被风吹乱般,前额还垂着一些刘海,也曾风靡一时。
蛾眉青黛
周朝的女人流行画眉,先把眉毛剃去,再以“黛”来自由描绘眉毛的形态。所谓“黛”就是用笔把眉毛处涂黑的意思。在《诗经》和《楚辞》中,形容美女的眉毛为“蛾眉”。所谓“蛾眉”,就是眉型像蛾的触须一般细而长。这种眉毛,是当时最流行的眉型之一。
汉初有位诗人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她的眉毛如远山般,既长又弯曲,十分美丽,因而赢得了“眉如远山”的美名。
隋炀帝的爱妃吴绛仙也很擅长画眉,因此,颇受隋炀帝的宠爱。不仅如此,隋炀帝还命令宫女们向她学习,画上这种被称为“蛾绿黛”的眉型。当时的宫女都是使用由波斯进口的一种叫做“螺子黛”的颜料来画眉的。可是这种颜料价格昂贵,如果宫中的后妃全部使用的话,一天至少要消耗五箱以上。因此,宫女们只好在“螺子黛”中泡入一种铜的绿粉末使用,只有吴绛仙能使用纯粹的螺子黛来画眉。由此可知吴绛仙爱宠的程度了。
明眸流眄
除了嘴巴以外,眼睛也是传达感情的器官之一。有句成语“眉目传情”,说的就是这回事。一对美丽的眼睛,自古以来就是评价美人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明眸”,指的便是又大又黑亮的眼睛。而“流眄”也就是俗称的“抛媚眼”。试想,一个女人如果用一双美丽的眼睛似笑非笑地向男人抛媚眼,男人还不会受诱惑、不会动情吗?
朱唇皓齿
顾名思义,朱唇皓齿便是红艳艳的嘴唇和白皙的牙齿。所谓朱唇轻启,贝齿微露,红唇不仅可使牙齿显得洁白,而白皙的牙齿更能衬托出嘴唇的鲜丽色彩。因此这两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玉指素臂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相当重视手指。有一种算命方式“摸骨”,摸的就是手指。一个美女非但要把指甲留得很长,同时还要修剪得很整齐。有人说:“十指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巧拙,同时跟人生的兴衰荣枯也有很大关系。”手指纤细的人多半相当聪颖,指尖尖细表示具有智慧。肘部丰满、手臂圆润的人,容易成功。最理想的手指应该是指头尖,手指细、长、柔嫩。符合这些条件的手指,便是所谓“玉指”。
手指之外,美人的手臂还必须细白、柔嫩,如凝脂般丰满、圆润而富有弹性。这样的手臂,便被形容为皓臂、素臂(皓、素:白皙)。
我国的美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杨贵妃般肉体丰盈的美女(可比喻为“牡丹”);另一种则是汉朝赵飞燕型的纤细美女(可以喻为“杨柳之姿”)。也就是娇艳诱人的贵妃型美人和既理智又有气质的纤瘦美人。在这两种美人中,国人还是比较偏好后者。因此,多半的文学、史书中所称颂的美女,都是属于纤细型的。例如:楚灵王对细腰的女子特别感兴趣,因此,后宫的女性便拼命节食减肥,希望能博得灵王的喜爱,就这样不知饿死了多少人。此外,《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更是这种消瘦、不食人间烟火的代表。
除了纤瘦、细腰之外,肌肤也必须晶莹剔透。最好能像雪一样洁白。“雪肤”,也是成为美人的重要条件之
红妆粉饰
这是指女人抹上白粉、搽上红腮的模样。“白粉”的出现,大约是在商末周初(公元前十世纪);而红粉大约到了春秋时代(公元前五世纪)才被使用。
所谓白粉,就是铅白,铅粉,也有人称其为铅华或直接称为“粉”,据说是夏禹所发明的,不过,也有人说是商纣王,然而,女性普遍地在脸上涂抹白粉,却是在周文王的时候。
至于红妆,最早,女性是将一种被称为“朱”的染料涂在脸上,后来才懂得使用胭脂。据说,胭脂是北方的匈奴所发明的。燕国便栽种了很多制造胭脂的植物。匈奴王称自己的妻子为“阏氏”,也就是可爱如“胭脂”的意思。阏氏不仅和胭脂意义相同,连发音也很相似。
肌肤配薰
肌香配薰,就是肌肤中带有芬芳的香气。不过,并不是胭脂的香味,而是由女性肌肤中自然散发出来的香气。
春秋时代,越王勾践曾把一名叫西施的美女献给吴王夫差,据说,西施的身上能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香气。她沐浴过后的洗澡水,被称为“香水泉”。宫女们都争先恐后地希望得到这种“香水泉”。如果把这种水洒在屋里,整间屋子都会弥漫着迷人的芳香。
除她之外,汉朝的赵飞燕、合德,唐朝的瑶英及清朝的香妃等,据说都是肌肤中带有香味的美女。
(责任编辑/林超)
乌发蝉鬓
它的意思是说,女人的秀发应该像黑漆一般乌黑油亮。站立的时候,长发就像黑瀑布一般直泻而下,不但要有光泽,还要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所谓“蝉鬓”,是指两边的鬓发要薄如蝉的两翼。
“乌发”一词,在《左传》中就曾出现过。而“蝉翼”的起源,则是魏文帝后宫一位叫做莫琼树的美女所梳的发型。她的鬓发梳得像蝉翼一样,薄而且美。宫中其他女性争相仿效她的发型,因此便出现了“蝉翼”一词。
云髻雾鬟
所谓“髻”、“鬟”等都是发髻的意思。而云髻雾鬟,便是形容女人的发髻如云雾一般,高高束起。
相传发髻是由一位叫做女娲的仙女所创的。她以羊毛编结成细绳,结在发后,再以竹枝做成的“笄”把头发盘结成“髻”。西汉成帝的宠姬合德沐浴时,喜欢在发上洒些香水,再把发丝轻轻挽成髻,模样十分迷人,因此很得成帝宠爱。
东汉明帝时的马皇后,头发又长又浓又密。她的头发可以挽成高高的发髻,剩下的头发还可以绕发髻三圈。
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了略为倾斜的“堕马髻”,由于相当优雅美丽,因此这种发型一时蔚为风尚,许多宫女纷纷模仿,使“堕马髻”大为流行。
据说文帝的皇后每天化妆时,都会有一条青蛇钻出来,爬到她的面前盘起身体。皇后觉得青蛇盘身的形态很美,便按着那种形态把头发挽成髻,果然相当神奇而美丽。由于那条青蛇每天都以不同的姿势盘屈身体。皇后每天都会变换不同的发型。当时人们便把皇后美丽的发誓称为“灵蛇髻”。
到了唐德宗时,突然流行起一种“门扫髻”。这种发型就像发髻被风吹乱般,前额还垂着一些刘海,也曾风靡一时。
蛾眉青黛
周朝的女人流行画眉,先把眉毛剃去,再以“黛”来自由描绘眉毛的形态。所谓“黛”就是用笔把眉毛处涂黑的意思。在《诗经》和《楚辞》中,形容美女的眉毛为“蛾眉”。所谓“蛾眉”,就是眉型像蛾的触须一般细而长。这种眉毛,是当时最流行的眉型之一。
汉初有位诗人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她的眉毛如远山般,既长又弯曲,十分美丽,因而赢得了“眉如远山”的美名。
隋炀帝的爱妃吴绛仙也很擅长画眉,因此,颇受隋炀帝的宠爱。不仅如此,隋炀帝还命令宫女们向她学习,画上这种被称为“蛾绿黛”的眉型。当时的宫女都是使用由波斯进口的一种叫做“螺子黛”的颜料来画眉的。可是这种颜料价格昂贵,如果宫中的后妃全部使用的话,一天至少要消耗五箱以上。因此,宫女们只好在“螺子黛”中泡入一种铜的绿粉末使用,只有吴绛仙能使用纯粹的螺子黛来画眉。由此可知吴绛仙爱宠的程度了。
明眸流眄
除了嘴巴以外,眼睛也是传达感情的器官之一。有句成语“眉目传情”,说的就是这回事。一对美丽的眼睛,自古以来就是评价美人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明眸”,指的便是又大又黑亮的眼睛。而“流眄”也就是俗称的“抛媚眼”。试想,一个女人如果用一双美丽的眼睛似笑非笑地向男人抛媚眼,男人还不会受诱惑、不会动情吗?
朱唇皓齿
顾名思义,朱唇皓齿便是红艳艳的嘴唇和白皙的牙齿。所谓朱唇轻启,贝齿微露,红唇不仅可使牙齿显得洁白,而白皙的牙齿更能衬托出嘴唇的鲜丽色彩。因此这两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玉指素臂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相当重视手指。有一种算命方式“摸骨”,摸的就是手指。一个美女非但要把指甲留得很长,同时还要修剪得很整齐。有人说:“十指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巧拙,同时跟人生的兴衰荣枯也有很大关系。”手指纤细的人多半相当聪颖,指尖尖细表示具有智慧。肘部丰满、手臂圆润的人,容易成功。最理想的手指应该是指头尖,手指细、长、柔嫩。符合这些条件的手指,便是所谓“玉指”。
手指之外,美人的手臂还必须细白、柔嫩,如凝脂般丰满、圆润而富有弹性。这样的手臂,便被形容为皓臂、素臂(皓、素:白皙)。
我国的美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杨贵妃般肉体丰盈的美女(可比喻为“牡丹”);另一种则是汉朝赵飞燕型的纤细美女(可以喻为“杨柳之姿”)。也就是娇艳诱人的贵妃型美人和既理智又有气质的纤瘦美人。在这两种美人中,国人还是比较偏好后者。因此,多半的文学、史书中所称颂的美女,都是属于纤细型的。例如:楚灵王对细腰的女子特别感兴趣,因此,后宫的女性便拼命节食减肥,希望能博得灵王的喜爱,就这样不知饿死了多少人。此外,《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更是这种消瘦、不食人间烟火的代表。
除了纤瘦、细腰之外,肌肤也必须晶莹剔透。最好能像雪一样洁白。“雪肤”,也是成为美人的重要条件之
红妆粉饰
这是指女人抹上白粉、搽上红腮的模样。“白粉”的出现,大约是在商末周初(公元前十世纪);而红粉大约到了春秋时代(公元前五世纪)才被使用。
所谓白粉,就是铅白,铅粉,也有人称其为铅华或直接称为“粉”,据说是夏禹所发明的,不过,也有人说是商纣王,然而,女性普遍地在脸上涂抹白粉,却是在周文王的时候。
至于红妆,最早,女性是将一种被称为“朱”的染料涂在脸上,后来才懂得使用胭脂。据说,胭脂是北方的匈奴所发明的。燕国便栽种了很多制造胭脂的植物。匈奴王称自己的妻子为“阏氏”,也就是可爱如“胭脂”的意思。阏氏不仅和胭脂意义相同,连发音也很相似。
肌肤配薰
肌香配薰,就是肌肤中带有芬芳的香气。不过,并不是胭脂的香味,而是由女性肌肤中自然散发出来的香气。
春秋时代,越王勾践曾把一名叫西施的美女献给吴王夫差,据说,西施的身上能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香气。她沐浴过后的洗澡水,被称为“香水泉”。宫女们都争先恐后地希望得到这种“香水泉”。如果把这种水洒在屋里,整间屋子都会弥漫着迷人的芳香。
除她之外,汉朝的赵飞燕、合德,唐朝的瑶英及清朝的香妃等,据说都是肌肤中带有香味的美女。
(责任编辑/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