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基本要求与主要作用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2y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个人素养的提升,而个人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交际礼仪的学习与运用。本文探讨的就是个人素养的提升与交际礼仪学习、运用的问题,作者认为,这涉及以下两方面:一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与主要作用;二是礼仪的操作与有效的沟通。本刊相继对其刊登,此为上篇。
  金正昆: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外交学博士生导师,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目前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的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18部,发表论文、文章百余篇。
  
  文字学家许慎在其代表著作《说文解字》中,对“礼”有一个经典的解释:“礼者,履也。”所谓“履”,在此指的是车轮压过的痕迹。可见他所理解的“礼”,就是前人所立下来的待人接物的基本规矩。
  在现代社会中,“家有家法,行有行规”,任何人都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做,才会被别人所接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在其待人接物时,懂不懂规矩,往往会被视为其个人教养问题,而讲不讲规矩,则会被他人看作其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态度问题。
  
  涉外交往中需要具备形象意识和素质意识
  
  一般来说,在涉外交往中,尤其是在外宣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有关礼仪的基本意识:
  其一,是形象意识。在人际交往中,市民的个人形象,代表其城市形象;员工的个人形象,代表其企业形象。平时,企业员工的个人表现,往往显示着其所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水平。比方说,普通的外国人到南京来旅游,通常不一定都要去见市里的高层领导。在他们眼里,普通市民对待他们的态度,就代表了南京人的态度。在涉外交往中,假如某些外宣人员在礼仪方面出了洋相,则必然会影响到其所在单位的形象,甚至是我国的国家形象。
  其二,是素质意识。所谓素质,也就是个人的素养,它指的是人们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具体水平。有道德才能高尚,有素养才能文明。人所共知:在日常工作与生活里,一个人的礼仪水准,往往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其素养,细节决定其成败。
  在待人接物时,我们如果不讲交际规则,也就是不遵守交际礼仪,往往就会带来麻烦,甚至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例如,在招待外方客人时,有人一上来就习惯于询问人家:“想吃点什么”,“想到哪儿去吃”,“想到哪里去转转”?这种问题,其实是所谓“开放式”的,它必然会给客人以无限大的选择空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个问题,其实这样询问客人才好:“想吃盐水鸭,还是烤鸭”,“去故宫玩,还是去长城玩”,“住在北京饭店,还是国际饭店”?主人给出以上一类的所谓“封闭式”问题,才既不至于尴尬,又不显得失礼。
  
  形象建构和交往艺术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体现
  
  就总体而言,交际礼仪的基本内容有二:一是形象建构;二是交往艺术。它们具体运用水准的高低,通常被视为人们个人素养最直接的体现。
  假定有一位30岁左右的外籍女士,约请我去她的办公室座谈工作。她的那间办公室很大,里面只有她和我这位50多岁的中方男士。试问:我们两个人应该怎么就座才符合交际礼仪中对座次的要求呢?标准化做法是:我们应当并排就座。在此情况下,她不论坐在我的对面或是坐在我的斜对面,都是极其不礼貌的。因为从交际的角度来看,我当时算是其客人。而在安排具体的座次时,宾主之间的平起平坐,往往表示双方关系的平等、信任,以及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与友善。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或者新闻采访的现场,大家肯定都会发现:目前各国的国家领导人在会见其外国客人时,必定都是与对方并排就座。
  进而言之,按国际惯例,在一般情况下,接待客人时,主人不能坐在其对面。只有在办公或谈判中,人们为了保持彼此之间的距离才会选择对面而坐。
  一个非常常见的有关座次的具体问题:“如果当时宾主并排就座的话,客人应该坐在左边,还是坐在右边呢?”
  目前,国内的公务活动通常都遵守这样的传统:“以左为大”。我国从秦朝开始到现在经历了20多个朝代,一般都是以“左大”为待客的标准化做法。老子在其《道德经》里有四个字:“吉事尚左”,他所讲的,显然就是“以左为大”。在中文里早就有“前后左右”的习惯说法,它的具体排列方式也说明:前大于后,左大于右。
  具体而言,会客时的“左”和“右”怎么确定的呢?比如,你从正面看,或者从反面看,一个人的“左”和“右”就会根本不一样。按照交际礼仪的规范化做法,在会客时所讲到的“左”和“右”,实际上是指当事人彼此之间的“左”和“右”。
  比如说,在国内的政务性会议中,一号领导通常会坐在前排的中间,二号领导会坐在他的左边,三号领导则会坐在他的右边,以下则以此类推。
  在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知道:现行的国际惯例却是以“右边为大”。当前,中国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一定要遵守国际惯例。所以,我们的中央领导在其会见外国客人时,座次的具体排列都是采用的目前所通行的国际惯例,即“以右为大”。比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席台上,胡锦涛主席右侧所坐的,就是当时最重要的外国贵宾、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讲究礼仪就要懂得尊重别人,并且要按照规矩办事
  
  大家在观看北京奥运会的具体比赛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过:当时我们的礼仪小姐给获奖运动员所献的花是什么品种?是什么颜色?是几朵花?正确的答案是:红色的,九朵,月季花。
  按国际惯例,献给获奖者的鲜花必须是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市花,而北京市的市花就是月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通常表示喜庆。“九”则是一个意味着圆满、吉祥的数字,所谓“九九为高”。
  但是,有人可能知道,其实北京目前的市花是两种。除月季之外,另外一种则是菊花。众所周知,菊花并不适合送给外国客人。虽然菊花在中国很受欢迎,很多人家里养着菊花。除观赏外,菊花在国内的许多地方还被作为菜肴。可是欧美人却往往不能接受菊花。尤其在欧洲,菊花通常是祭祀专用的,送菊花给别人,往往就等于送花圈。
  概而言之,要在日常工作与生活里讲究礼仪,首先就是要求大家懂得尊重别人;而要真正做到尊重别人,就必须要按照规矩去办事情。
  举例来说,领带与西装二者之间的色彩搭配,通常也有其许多具体的讲究。假定一位男士要接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或是到高级饭店与一位意大利或德国商人进行商务洽谈,该男士穿一身灰色西装、一件白色衬衫,那样的话,他应该打一条什么颜色的领带呢?
  按照服饰礼仪的具体规矩,领带颜色的选择有以下四种可能:
  其一,在穿制服的时候,要打本单位规定色彩的领带。工商、税务、警察、军人,以及航空公司、银行等行业的工作人员往往要穿制服,他们那时所打的领带的具体色彩通常都是统一规定的。即:男兵有男兵的色彩,女兵有女兵的色彩;武警有武警的色彩,海军有海军的色彩。按照专业的讲法,它所采用的,通常都是本单位的标志色。
  其二,在吉庆活动或节假日之时,要打紫红色的领带。在奥运会、博鳌论坛,或者其他的庆典、仪式等重大活动中,主人的领带往往都是紫红色的。
  其三,在悲伤时刻,要打黑色领带。按照国际惯例,黑色是表示悲哀的颜色。参加追悼会、慰问逝者的家人时,打着黑色的领带,通常就表示着自己的悲伤。
  其四,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自己所打的领带的颜色应该与西装的颜色同色。但其花纹可以自由选择,格子、条文、点状图案都可以。这其实是国际交往中着装的一种惯例——“三色法则”。它是指在比较正式的场合里,一个人的全身上下的具体着装的颜色,总数上通常不能多于三种。要想郑重其事地着装,色彩就要一定少。曾有一位著名的美学家讲过:“美的,往往就是最简单的。”即简洁为美。既然一个人在其正式场合穿着打扮的具体颜色应该限制在三种之内,男士在穿深色西装时,由于往往只可以选择黑色鞋袜、白色衬衫,故此他的领带的具体色彩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和他当时所穿的西装同一个颜色。
  再举一个礼仪的案例。如果有一位外籍客人请一位女记者吃西餐,外国人的习惯是女士优先,他要求这位女记者先点酒水,那么后者应该如何点酒水呢?标准答案是:不能够点任何带有甜味的饮料。这是因为吃西餐像吃粤菜一样,讲究原汁、原味,除了干红、干白葡萄酒之外,就只能够点冰水、柠檬水,否则西餐的原汁、原味可能就被毁了。
  
  学习与运用交际礼仪的主要作用是“内强个人素质,外塑组织形象”
  
  男士在重要场合特别是在重要的涉外活动中的打扮,往往需要注意以下一点:在其腰带上,不能悬挂任何东西。一位男士腰带上所悬挂物品的件数,通常会和他的社会地位成反比。那种打扮,会使自己看起(下转页)(上接页)来邋邋遢遢。
  女士平时在夏天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穿露脚趾的凉鞋的话,就不能再穿袜子。穿露脚趾的凉鞋,主要是为了透气的。如果再穿上袜子,那就等于煞有介事地宣布自己的脚上有着“极其严重问题”。
  荀子曾经说过:“礼者,养也。”这句话出自《荀子》的《礼论篇》。许慎讲的“礼”,是基本的规矩,是对做人的外在形象方面的要求,它包括穿着打扮、言谈话语、举止行为,等等。荀子讲的“礼”,则是对做人的内在修养方面的要求。有道是:“内强素质,才能外塑形象”。在荀子看来,做人不仅要讲规则,而且还要拥有良好教养。学习与运用交际礼仪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规范我们的个人行为,进而提高我们的个人素养。
  如果采用规范的学理性的语言来表述,我们学习与运用交际礼仪的主要作用,就是“内强个人素质,外塑组织形象”。(未完待续)
  责编:谭 震
其他文献
近来,美国一些政府高官妄称中国等国家高储蓄率和贸易顺差要对金融危机负责,认为是这些原因制造了美国房地产泡沫膨胀。这是一种逃避责任、混淆视听,这是一种寻找“替罪羊”的做法。  国际金融危机的病根在哪里?中国受到哪些威胁?我们的机遇在哪里?从亚洲金融危机,到今天受美国金融风波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是怎样起着从“定海神针”到“稳定之锚”的作用,也希望能从金融危机中,看到中国经济的走向和发展。    国
期刊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2009年3月28日—4月1日在无锡和台北举行,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开幕式当天,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古杰布在大会发言中“出人意料”地使用英语进行演讲,此举“震撼”四座,新华社记者敏锐地在“第一时间”紧紧抓住这一“突发事件”,迅速对十一世班禅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进行解读,时效领先于其他境内外媒体,对国际舆论产生了积极有效的影响。  在佛教论坛开幕当天,所有媒体记者都已提前获悉
期刊
财经评论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世界进入全球化之后,人们对于经济规律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国经济政策对全球政治、文化、国际交流都是通过哪些方式产生影响,也正在成为普通大众阅读的兴趣。公众对阅读财经评论的渴求,成为当前财经评论数量不断增多、花色品种不断创新的重要支撑。假如说全球资讯传播中哪天失去财经评论,每日新闻传播必将失去色彩。  财经评论所
期刊
一、英国出版业的市场规模与零售格局    根据英国政府制定的标准产业代码分类,在目前的英国国内出版市场上共有图书和报纸期刊出版商7700余家。其中,图书出版商2720家,报社540家,期刊出版商2086家,其他出版商1500余家,报刊代理机构880余家。英国出版商协会(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的相关统计数字表明,作为英国最具活力的文化产业之一,2007年英国图书出版业
期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能通过对“美”的报道,引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关注,让我们的对外传播达到最佳的效果,应该是一件乐事。  2007年12月1日,来自北京的张梓琳成为了第一位戴上世界小姐桂冠的中国人。时值中国奥运年前夕,加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外界对中国的关注正逐步升温。作为世界小姐,集美丽、优雅、智慧于一身,再加上是来自中国北京——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张梓琳受到的关注就格外多。意识到美丽的世界小姐将
期刊
温家宝总理今年2月在访问欧洲四国期间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的独家专访,集中回答了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主要关切,包括中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经济下滑是否威胁社会稳定、中国政府是否操纵人民币汇率、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社会主义能否救世界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推进等。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不断扩散的背景下,温总理就这些问题阐明中国政府立场既有助于海外研判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动向,也有助于澄清海外对中国经
期刊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世界关注中国、聚焦四川。统计显示,超过32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家媒体入川采访,登记注册的记者人数多达800名,其中包括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CNN、《朝日新闻》等世界著名媒体。这样大规模、突袭式的境外媒体聚集采访,在中国内地尚属首次。  良性互动关系是把握危机传播的前提条件。震后三小时,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牵头,设立了四川省抗震救灾新闻中心,并设有外事、涉台部
期刊
认真抓好奥帆赛新闻工作的过程,也是同步推进青岛对外传播工作的过程。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一直坚持把奥帆赛作为窗口、载体和平台,积极向上和对外推介,全力协调发稿,全面扩大青岛的影响,主动展示城市形象。    7年前后正负面报道比例的变化    以22家境外主流媒体(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日本共同社、印度报业托拉斯通讯社,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国际先驱论坛报》、《洛
期刊
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各种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要想了解什么信息,只要上网一搜,什么都可以轻松找到。在对外报道中,如果你想报道什么,在网上可以找到大量的相关资料,编辑一篇文章不会有问题。但是,对外报道不应该靠这个去完成,要写出有生命力、有感染力的好文章。还是要深入一线采访,掌握大量一手材料才能做到。    采访能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一篇对外报道就好像一座高楼,基础要打好,才有可能建造一座高质量的高
期刊
新北川中学工程将开工建设    2009年5月12日,由中国侨联负责援建的新北川中学将破土动工。工程将于2010年9月1日投入使用。  新北川中学选址位于北川新县城城区内,由中国侨联投入重建经费,工程预计两亿元人民币。老北川中学学校遗址将开建地震博物馆。    首届“海峡论坛” 将在福建各地举行    2009年5月15日至22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台办等部门举办的首届大型“海峡论坛”将在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