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r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讲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习惯。自主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老师们思考讨论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人看来,所谓“自主学习”,通俗地说,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把学习当成学生自己的事。教学实践中,本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下面谈一下具体做法,以抛砖引玉、互相探讨、互相学习。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
  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二、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就论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须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应通过适当的启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学生的思维焦点,引向知识的明处。如教《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问题:(1)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2)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怎样理解?(3)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4)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5)“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要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
  三、开展多样活动,树立学习信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初中学生好动,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能力。活动可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不一定只指课外活动,课内也可以开展一些小型的活动。比如课堂的查字典比赛、书法活动、仿句练习、网络资料搜寻、网页制作等活动。专门开设语文活动课,分小组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比如自我介绍、家庭介绍、宠物介绍、家乡介绍、民居介绍;自创相声小品表演、自创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节目主持、社会热点评论、小辩论……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成功,进行个别化或群体激励,特别是后进生,多给表演的机会,即使答非所问,老师都应耐心引导着意扶助的学生再三思考,并适时表扬。老师激励的评价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而且能交流师生感情,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坚定学习自信心。
  总之,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我们只有把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资料
  [1]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初探.
  [4]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 要: 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承载着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素质基础的重任。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创新理念,通过观念转变和教法革新以及质疑求异、创设情境等途径和方式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落实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关 键 词:创新教学实践 创新素质培养       在科技飞快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的主
【摘 要】班风是一个班级的整体风气,是凝聚一个班级的黏合剂。它是衡量班级建设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准。良好的班风,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风貌以及全面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只有注重班风这个大环境的建设,才能在这个大环境下顺利、自然的解决,而如果抛开班风这个大环境的建设,只盯住个别性的问题试图逐个解决,势必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注重班风建设对于达到德育目的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
【摘要】英语课前领读是上好英语课的重要步骤,搞好课前领读可使学生提前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之中;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英语课前领读步骤领读的好处    本学期初始,教务科要求每位代课老师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基础进行摸底调查。我对自己所带班进行了一一摸底,经过细致的询问,发现每个班的情况几乎大同小异。每个班有4---6个高中生,甚至还有1两个大学生,另外还有4---6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以难以想象 的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才资源已成为当今最宝贵的财富,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面对新的形垫,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不断深人,素质才面推进,探究教学到重视,在最新的生物教材中,探究教学中已置于突出地位,本文粗浅地谈一下看法。   一、探究教学的含义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探究,对生命和事物的认识都属于探究的范畴,
【摘 要】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通过掌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通性、通法,在理解数学的本质上下功夫,做到“练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是十分重要的策略,也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本文谈了数学通法的重要性及特点。  【关键词】通法 高考 解题方法 数学思想  数学通规通法是研究数学乃至解决数学问题的得力工具,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摘要】英语有其自身的学科文化特点,如何将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将教材和教法有效结合起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将教材与教法有效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英语学科文化的几点尝试。  【关键词】学科文化;教材;教法;有效结合    一、什么是英语学科文化?  根据新课标,英语学科文化可理解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摘 要】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职业学校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技术性人才,如何以共青团工作为抓手,促进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实践的命题。  【关键词】职校 共青团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正式成为一项教育基本国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旧人教版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的第二节。  二、设计思想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在本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学习本课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与认识,具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教育意义。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本课
《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结合即:知识与能力结合,过程与方法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它体现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听说的素质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听说训练与“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新需要。那么,如何将听说训练与“三维目标”结合呢?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依托教材,立足课内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新教材内容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创作素材选取及政治立场的影响对沈从文的作品分析研究只偏重于人物人性分析。立足沈从文创作的社会背景, 客观历史地分析其作品中蕴藏着的真正思想内涵——将人的生存权看得高于一切, 以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沈从文。  【关键词】沈从文;作品; 内涵    早在1936年, 沈从文在《从文小说习作选集代序》中就不无隐忧地写道:“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