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后引起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机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x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道粘膜的自身消化、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另外,还和胃十二指肠动力因素异常有关。根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为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药物两大类。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越来越多的临床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在治疗后复查胃镜,很多患者易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现就其发生的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抑酸药物胆汁返流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35-01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道粘膜的自身消化、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另外,还和胃十二指肠动力因素异常有关。根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为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药物两大类。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越来越多的临床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在治疗后复查胃镜,很多患者易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现就其发生的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1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及新的治疗方向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发的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和胃蛋白酶对消化道粘膜的自我消化作用是形成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原因之一;②幽门螺杆菌(HP):HP是一种重要的攻击因子,其可以损伤局部的粘膜屏障,增加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削弱粘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最终导致溃疡的形成。③非甾体抗炎药:其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使粘膜防御和修复功能受损,进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和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有关,并且COX还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1]。④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部分胃溃疡患者有胃排空延迟及十二指肠-胃返流,而十二指肠溃疡有胃排空加快,返流液中的胆汁、胰液、溶血卵磷脂损伤胃粘膜,导致溃疡的发生。
  消化性溃疡一旦确诊后,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如戒烟戒酒、生活规律,药物治疗如抑酸药物、H2受体拮抗剂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及外科手术治疗等,目前采用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近些年来,临床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一些新进展,如改善神经治疗及调节免疫治疗等[2]。
  2相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前仍主要采用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相关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胃粘膜保护的药物,主要是起到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①抗酸药物:抗酸药物对患者的胃黏膜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免受各种攻击因子的损伤,同时,抗酸药物还能够促进患者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当释放的前列腺素达到一定的量,就能够促进患者的消化性溃疡愈合。②H2受体拮抗剂:具有选择性竞争结合H2受体,从而抑制基础及刺激胃酸的分泌,对消化性溃疡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③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该类药物主要为苯并咪唑衍生物,能够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质子泵H+-K+-ATP酶α亚基,使其不可逆的失活,抑酸效果强而持久。另外,还有硫糖铝、胶体铋、蒙脱石散、生长抑素等胃粘膜保护剂。上述药物归结起来,其基本机制是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保护胃粘膜,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
  3关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相关机制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3]。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失调被认为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协调运动失调引起的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幽门关闭功能减弱、胃排空延迟,均可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过量而反流入胃。胰液中的磷脂酶A与胆汁中的卵磷脂相互作用形成溶血卵磷脂,具有极强的黏膜损坏作用。溶血卵磷脂与胆汁、胰酶一起能溶解粘膜,并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H+及胃蛋白酶反弥散入黏膜,进一步引起损伤。由此引起的慢性胃炎主要在胃窦部[4]。
  4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后引起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可能机制
  综上所述,正常情况下,胃内因素促进胃的运动和排空。食物的机械性刺激以及引起胃窦部释放的促胃液素,不但能刺激胃酸的分泌,还对胃的排空有中等程度的刺激作用,使幽门舒张,促进胃排空。而十二指肠内因素延缓胃的排空,十二指肠是通过胃-肠反射来抑制胃酸分泌,此反射对酸的刺激特别敏感。胃内因素和十二指肠内因素在胃酸的直接或者间接调控作用下协调运动,从而保证胃的运动正常。在抑酸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过程中,胃酸分泌被抑制,从而使食物入胃后对胃窦部的刺激作用减弱,易引起胃排空延迟。幽门括约肌运动失常。同时,对十二指肠壁内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胃-肠反射减弱,幽门括约肌提前开放,引起返流。同时,胃酸能刺激十二指肠释放促胰液素等肠抑胃激素,抑制胃的排空,当酸的刺激减弱时,幽门括约肌不适时的开放,导致返流几率增加。即胃和十二指肠二者的协调运动失调,更易并发反流性胃炎以及使十二指肠内胆汁等内容物返流入胃。同时,胃内PH下降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繁殖,更易引起胃肠道粘膜的损伤,因此,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存[5]。   总之,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胃排空延迟,胃肠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胆囊的运动协调失常,幽门松弛过度的胆汁反流,破坏了胃粘膜表面粘液屏障,损伤胃粘膜上皮,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性改变,病理显示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的特征[6]。
  5当前及未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方向
  由上述因素可见,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同时,还应该考虑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疗。对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不仅需改善患者胃肠动力,进而有效促进十二指肠、胃协调运动,降低胃、十二指肠发生反流概率,结合药物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可有效预防胆汁返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产生[7]。
  另外,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了新进展。经研究发现,改善神经机制治疗神经传入反射在浅表粘膜损害中发生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消化性溃疡损害中,有些较为敏感的患者,神经传入反射受损,就会改变患者上皮“泄漏”异常症状,导致增加酸逆弥散,或者增加一些患者上皮细胞无法耐受的酸。所以,采用改善神经机制治疗,作用于患者体内,能够使患者粘膜的保护作用得到增强,能够起到防治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另外,临床治疗上,给予患者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粘膜上的抗原有效清除,从而抑制抗原的发展,临床上,能够促进抗原愈合的药物较多,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转移生长因子等。消化性溃疡的新型治疗有待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进一步研究证实其临床治疗价值,其是否会产生胆汁反流性胃炎及其他并发症有待于证实。
  参考文献
  [1]张小燕.IL-10、COX-2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9月第20卷第9期
  [2]邓世发.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中国保健营养,2013·01(上)
  [3]向建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论治.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第10卷第19期·总第147期.2012年10月·上半月刊
  [4]姚秀娟.胆汁反流性胃炎186例临床分析.临床研究.2012年6月
  [5]毛美绒,杨红武.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2年7月第41卷第7期
  [6]王力勤.浅谈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国中医药指南.2013年1月第11卷第1期
  [7]黄美联.3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第29期(总第181期)2012年10月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在颈部阿是穴注射不同药物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70例颈椎病颈源性头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1%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穴位注射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4采用1%利多卡因加VitB12局部穴位注射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头痛程度评分变化。  结果:两组疗法均能降低颈源性头痛的VAS评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痛必定注射液对癌症痛大鼠痛行为和肿瘤生长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初步探讨了痛必定注射液缓解癌症痛的机理及对和肿瘤生长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结果:在成功造模后,痛必定组(52.68%±18.25%)、塞来昔布组(46.58%±19.84%)和吗啡组(13.28%±15.67%)大鼠左侧足底对2g yon Frey纤毛刺激的缩足反应百分率与
期刊
武鹏,主管技师。  摘要: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非糖基碱性蛋白,在人类大多数组织中能稳定表达。分子量小,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和分解,不再回到血液循环中去,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此物质,是较为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内源性标志物而受到临床重视。总之,随着对Cysc研究不断深入和方
期刊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自0832183);广西卫生厅课题(Z2007012,Z2012210,重200947,重2011065)。  周红(1970-),女,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摘要: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助孕经过及效果观察,探讨其助孕过程中降低卵巢过激风险的临床策略。  方法: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期刊
项目名称: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干预的研究。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干预措施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治愈率的影响。  方法:随机筛查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2000例,发现有生殖道感染者782例,感染患者被分成两组并实施不同干预管理,分析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治愈率。  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一个月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X2=0.66,P=0.41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降低产后出血率。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卡贝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对照组应用缩宫素联合葡萄糖酸钙,观察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产妇产后2h及24h出血量、出血发生率、给药前后产妇心率及产后24h Hb下降值。  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医院开展产后避孕宣教对流动人口产后意外妊娠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685例流动人口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785例和对照组900例,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试验组在产后42d由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避孕宣教。随访两组产后避孕及意外妊娠情况。  结果:截止产后15个月,试验组避孕措施使用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7.7%,P<0.05;试验组产后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的影响及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的干预作用。  方法:随机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45例作为亚临床甲减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亚临床甲减组给予小剂量LT4替代治疗,至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再次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  结果: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早期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2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片及检测外周血、血生化检查、检测血清抗体等实验室检查确诊。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  结果:10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据胸部X线征象显示:支气管肺炎改变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乳房良性肿瘤诊疗中乳腺微创旋切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乳房良性肿瘤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均采用乳腺微创旋切除诊疗。  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共切除85个肿瘤,平均手术时间(10.3±0.3)min,术中局部瘀斑5例,不行处理自然吸收。4例局部血肿,平均直径(1.3±0.3)cm,自然吸收3例,1例穿刺抽液治愈。平均随访1年,成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