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道粘膜的自身消化、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另外,还和胃十二指肠动力因素异常有关。根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为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药物两大类。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越来越多的临床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在治疗后复查胃镜,很多患者易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现就其发生的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抑酸药物胆汁返流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35-01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道粘膜的自身消化、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另外,还和胃十二指肠动力因素异常有关。根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为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药物两大类。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越来越多的临床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在治疗后复查胃镜,很多患者易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现就其发生的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1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及新的治疗方向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发的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和胃蛋白酶对消化道粘膜的自我消化作用是形成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原因之一;②幽门螺杆菌(HP):HP是一种重要的攻击因子,其可以损伤局部的粘膜屏障,增加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削弱粘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最终导致溃疡的形成。③非甾体抗炎药:其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使粘膜防御和修复功能受损,进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和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有关,并且COX还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1]。④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部分胃溃疡患者有胃排空延迟及十二指肠-胃返流,而十二指肠溃疡有胃排空加快,返流液中的胆汁、胰液、溶血卵磷脂损伤胃粘膜,导致溃疡的发生。
消化性溃疡一旦确诊后,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如戒烟戒酒、生活规律,药物治疗如抑酸药物、H2受体拮抗剂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及外科手术治疗等,目前采用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近些年来,临床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一些新进展,如改善神经治疗及调节免疫治疗等[2]。
2相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前仍主要采用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相关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胃粘膜保护的药物,主要是起到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①抗酸药物:抗酸药物对患者的胃黏膜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免受各种攻击因子的损伤,同时,抗酸药物还能够促进患者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当释放的前列腺素达到一定的量,就能够促进患者的消化性溃疡愈合。②H2受体拮抗剂:具有选择性竞争结合H2受体,从而抑制基础及刺激胃酸的分泌,对消化性溃疡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③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该类药物主要为苯并咪唑衍生物,能够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质子泵H+-K+-ATP酶α亚基,使其不可逆的失活,抑酸效果强而持久。另外,还有硫糖铝、胶体铋、蒙脱石散、生长抑素等胃粘膜保护剂。上述药物归结起来,其基本机制是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保护胃粘膜,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
3关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相关机制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3]。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失调被认为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协调运动失调引起的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幽门关闭功能减弱、胃排空延迟,均可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过量而反流入胃。胰液中的磷脂酶A与胆汁中的卵磷脂相互作用形成溶血卵磷脂,具有极强的黏膜损坏作用。溶血卵磷脂与胆汁、胰酶一起能溶解粘膜,并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H+及胃蛋白酶反弥散入黏膜,进一步引起损伤。由此引起的慢性胃炎主要在胃窦部[4]。
4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后引起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可能机制
综上所述,正常情况下,胃内因素促进胃的运动和排空。食物的机械性刺激以及引起胃窦部释放的促胃液素,不但能刺激胃酸的分泌,还对胃的排空有中等程度的刺激作用,使幽门舒张,促进胃排空。而十二指肠内因素延缓胃的排空,十二指肠是通过胃-肠反射来抑制胃酸分泌,此反射对酸的刺激特别敏感。胃内因素和十二指肠内因素在胃酸的直接或者间接调控作用下协调运动,从而保证胃的运动正常。在抑酸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过程中,胃酸分泌被抑制,从而使食物入胃后对胃窦部的刺激作用减弱,易引起胃排空延迟。幽门括约肌运动失常。同时,对十二指肠壁内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胃-肠反射减弱,幽门括约肌提前开放,引起返流。同时,胃酸能刺激十二指肠释放促胰液素等肠抑胃激素,抑制胃的排空,当酸的刺激减弱时,幽门括约肌不适时的开放,导致返流几率增加。即胃和十二指肠二者的协调运动失调,更易并发反流性胃炎以及使十二指肠内胆汁等内容物返流入胃。同时,胃内PH下降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繁殖,更易引起胃肠道粘膜的损伤,因此,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存[5]。 总之,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胃排空延迟,胃肠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胆囊的运动协调失常,幽门松弛过度的胆汁反流,破坏了胃粘膜表面粘液屏障,损伤胃粘膜上皮,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性改变,病理显示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的特征[6]。
5当前及未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方向
由上述因素可见,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同时,还应该考虑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疗。对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不仅需改善患者胃肠动力,进而有效促进十二指肠、胃协调运动,降低胃、十二指肠发生反流概率,结合药物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可有效预防胆汁返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产生[7]。
另外,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了新进展。经研究发现,改善神经机制治疗神经传入反射在浅表粘膜损害中发生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消化性溃疡损害中,有些较为敏感的患者,神经传入反射受损,就会改变患者上皮“泄漏”异常症状,导致增加酸逆弥散,或者增加一些患者上皮细胞无法耐受的酸。所以,采用改善神经机制治疗,作用于患者体内,能够使患者粘膜的保护作用得到增强,能够起到防治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另外,临床治疗上,给予患者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粘膜上的抗原有效清除,从而抑制抗原的发展,临床上,能够促进抗原愈合的药物较多,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转移生长因子等。消化性溃疡的新型治疗有待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进一步研究证实其临床治疗价值,其是否会产生胆汁反流性胃炎及其他并发症有待于证实。
参考文献
[1]张小燕.IL-10、COX-2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9月第20卷第9期
[2]邓世发.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中国保健营养,2013·01(上)
[3]向建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论治.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第10卷第19期·总第147期.2012年10月·上半月刊
[4]姚秀娟.胆汁反流性胃炎186例临床分析.临床研究.2012年6月
[5]毛美绒,杨红武.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2年7月第41卷第7期
[6]王力勤.浅谈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国中医药指南.2013年1月第11卷第1期
[7]黄美联.3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第29期(总第181期)2012年10月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抑酸药物胆汁返流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35-01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道粘膜的自身消化、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另外,还和胃十二指肠动力因素异常有关。根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为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药物两大类。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越来越多的临床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在治疗后复查胃镜,很多患者易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现就其发生的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1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及新的治疗方向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发的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和胃蛋白酶对消化道粘膜的自我消化作用是形成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原因之一;②幽门螺杆菌(HP):HP是一种重要的攻击因子,其可以损伤局部的粘膜屏障,增加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削弱粘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最终导致溃疡的形成。③非甾体抗炎药:其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使粘膜防御和修复功能受损,进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和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有关,并且COX还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1]。④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部分胃溃疡患者有胃排空延迟及十二指肠-胃返流,而十二指肠溃疡有胃排空加快,返流液中的胆汁、胰液、溶血卵磷脂损伤胃粘膜,导致溃疡的发生。
消化性溃疡一旦确诊后,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如戒烟戒酒、生活规律,药物治疗如抑酸药物、H2受体拮抗剂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及外科手术治疗等,目前采用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近些年来,临床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一些新进展,如改善神经治疗及调节免疫治疗等[2]。
2相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前仍主要采用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相关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胃粘膜保护的药物,主要是起到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①抗酸药物:抗酸药物对患者的胃黏膜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免受各种攻击因子的损伤,同时,抗酸药物还能够促进患者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当释放的前列腺素达到一定的量,就能够促进患者的消化性溃疡愈合。②H2受体拮抗剂:具有选择性竞争结合H2受体,从而抑制基础及刺激胃酸的分泌,对消化性溃疡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③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该类药物主要为苯并咪唑衍生物,能够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质子泵H+-K+-ATP酶α亚基,使其不可逆的失活,抑酸效果强而持久。另外,还有硫糖铝、胶体铋、蒙脱石散、生长抑素等胃粘膜保护剂。上述药物归结起来,其基本机制是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保护胃粘膜,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
3关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相关机制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3]。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失调被认为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协调运动失调引起的十二指肠逆蠕动增加、幽门关闭功能减弱、胃排空延迟,均可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过量而反流入胃。胰液中的磷脂酶A与胆汁中的卵磷脂相互作用形成溶血卵磷脂,具有极强的黏膜损坏作用。溶血卵磷脂与胆汁、胰酶一起能溶解粘膜,并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H+及胃蛋白酶反弥散入黏膜,进一步引起损伤。由此引起的慢性胃炎主要在胃窦部[4]。
4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后引起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可能机制
综上所述,正常情况下,胃内因素促进胃的运动和排空。食物的机械性刺激以及引起胃窦部释放的促胃液素,不但能刺激胃酸的分泌,还对胃的排空有中等程度的刺激作用,使幽门舒张,促进胃排空。而十二指肠内因素延缓胃的排空,十二指肠是通过胃-肠反射来抑制胃酸分泌,此反射对酸的刺激特别敏感。胃内因素和十二指肠内因素在胃酸的直接或者间接调控作用下协调运动,从而保证胃的运动正常。在抑酸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过程中,胃酸分泌被抑制,从而使食物入胃后对胃窦部的刺激作用减弱,易引起胃排空延迟。幽门括约肌运动失常。同时,对十二指肠壁内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胃-肠反射减弱,幽门括约肌提前开放,引起返流。同时,胃酸能刺激十二指肠释放促胰液素等肠抑胃激素,抑制胃的排空,当酸的刺激减弱时,幽门括约肌不适时的开放,导致返流几率增加。即胃和十二指肠二者的协调运动失调,更易并发反流性胃炎以及使十二指肠内胆汁等内容物返流入胃。同时,胃内PH下降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繁殖,更易引起胃肠道粘膜的损伤,因此,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存[5]。 总之,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胃排空延迟,胃肠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胆囊的运动协调失常,幽门松弛过度的胆汁反流,破坏了胃粘膜表面粘液屏障,损伤胃粘膜上皮,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性改变,病理显示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的特征[6]。
5当前及未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方向
由上述因素可见,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同时,还应该考虑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疗。对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不仅需改善患者胃肠动力,进而有效促进十二指肠、胃协调运动,降低胃、十二指肠发生反流概率,结合药物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可有效预防胆汁返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产生[7]。
另外,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了新进展。经研究发现,改善神经机制治疗神经传入反射在浅表粘膜损害中发生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消化性溃疡损害中,有些较为敏感的患者,神经传入反射受损,就会改变患者上皮“泄漏”异常症状,导致增加酸逆弥散,或者增加一些患者上皮细胞无法耐受的酸。所以,采用改善神经机制治疗,作用于患者体内,能够使患者粘膜的保护作用得到增强,能够起到防治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另外,临床治疗上,给予患者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粘膜上的抗原有效清除,从而抑制抗原的发展,临床上,能够促进抗原愈合的药物较多,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转移生长因子等。消化性溃疡的新型治疗有待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进一步研究证实其临床治疗价值,其是否会产生胆汁反流性胃炎及其他并发症有待于证实。
参考文献
[1]张小燕.IL-10、COX-2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9月第20卷第9期
[2]邓世发.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中国保健营养,2013·01(上)
[3]向建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论治.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第10卷第19期·总第147期.2012年10月·上半月刊
[4]姚秀娟.胆汁反流性胃炎186例临床分析.临床研究.2012年6月
[5]毛美绒,杨红武.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2年7月第41卷第7期
[6]王力勤.浅谈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国中医药指南.2013年1月第11卷第1期
[7]黄美联.3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第29期(总第181期)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