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为政以民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g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备受瞩目的“两会”期间,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也明确表示:今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达到1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中央财政将支出三分之二用于民生问题的解决。“站在新的发展的起点上,我们的党和政府如何将巨大的经济成就更多地转变为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幸福,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与人民共享,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祈盼。
  一、现阶段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我们的国家能否平稳过渡、能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所以现阶段我们党和政府必须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核心的问题。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构建和谐社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实现执政兴国战略目标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其根本在于坚持民生为本。民生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好,群众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无法体现。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诉求。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既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着眼点,也是奉行党的执政理念的着力点。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只有把全面改善民生的要求,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筑牢我们的执政基础,巩固我们的执政地位。
  二、现阶段我国民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既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五年,也是民生得到明显改善的五年。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全面取消农业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新农保试点启动,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年年上调等一系列惠民之举使民生问题大为改观。但由于解决民生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及政策调控不到位,当前民生状况与经济发展仍然显的不协调。1、就业问题亟待解决。就业是解决国民生计的根本。有就业就有收入来源,有收入来源就意味着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解决就业问题是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但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持续,稳定就业的基础尚不稳固,新增就业还未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国企关闭破产、淘汰落后产能、困难企业解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职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仍十分突出。2、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目前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城市地区,实行城乡不同标准,原本需要扶持的农村教育得到的资源远远少于城市。医疗卫生发面,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于是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奔,造成“看病难、看病贵”。3、收入差距问题成为焦点。世界银行报道也显示,中国的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两级分化严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并仍呈扩大的趋势,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落后地区收入差距最为明显。4、社会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立法不是很健全、立法层次比较低;制度覆盖的范围还比较小,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尤其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甚至有些农村社会保障还处于“真空”状态。
  三、现阶段存在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利益格局进行了调整,思想观念有了变化,旧的体制不断解体,而建立和完善新的体制需要一个过程,这也必然會加剧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1、经济投入和民生投入的比例不合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都远远高于其他支出,最高年份达56%。一直到2005年,我国财政总支出中占第一位的仍然是经济建设,占27.5%,用于保障民生的资金较少。从发达国家来看,它们用于社会保障上的资金占GDP的25%到30%,财政收入中的40%甚至更多的份额用于社会保障,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全口径支出大概占GDP的6%左右,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不到12%。2、城市和农村分配结构的不合理。中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在这种结构制度的制约下,国家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优先支持城市的发展,在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较多,而对农村的投入和重视相对较少,由此造成城市发展迅速,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由此造成了城乡之间从经济到社会、从收入到消费等各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3、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背离。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指导下,政府官员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对干部和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唯“GDP论”,这使得许多地方官员将主要资源和精力用在了经济发展方面,而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对民生问题关注不够。4、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过大。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群体的利益结构和社会地位不断进行调整,由于所处社会阶层不同,出现了一方群体利益增进,另一方群体利益受损的局面,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社会结构正在快速形成。强势的社会阶层在社会生存、收入、地位、尊严等方面拥有更大的权利和优势,这些占据优势地位的社会群体能依靠自己的优势去追求更大的社会利益。处于社会中低层弱势群体由于缺乏这种社会优势和社会的强势群体在社会地位、收入分配、财富积累等方面的差距愈来愈大,从而两级分化严重,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5、精神利益追求的严重缺失。随着当前社会很多民众基本生存得到了保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是有了更高层面上的追求,希望社会公平正义、人格得以尊重、生活质量得以保障。而当前社会还存在着一夜暴富、贪污腐败、收入差距悬殊、官民不同等待遇等个别的现象。“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这些现象就造成了普通民众精神利益追求的严重缺失,从而产生寻求公平正义的迫切愿望,是当前社会民众普遍产生浮躁心理的重要原因。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措施和方法
  1、合理的政策体系促进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也是一项需要依赖于政策来解决的社会问题。政府在针对民生问题进行政策制定和落实时,要改变原有的政策模式,增强政策的协同性、针对性、稳定性,同时要把政策落到实处,构建责任体系,强化地方和职能部门责任制。2、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型,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实际上是体现了我们的政府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在经济建设和政府职能双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党更应该不断提高民生在财政支出的比重,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以此破解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的难题。3、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就业范围,减少贫富差距。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把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完善职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中低收入者增加收入。4、提高领导干部的为民意识,民生问题和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挂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深刻的认识到我党执政的宗旨和基础,要求他们要“蹲下来,走下去”,要深入基层,走到群众之中,沉到群众之中,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在了解社情民意上下功夫,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5、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的基本社会保障。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对落实民生举措具有最基本的保证作用。当前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和立法进程,落实立法规划,扩大实施范围,力求使每个保障项目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尽量减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的优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救助全覆盖。6、针对民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控。我们的政府部门要针对这些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对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政府要在宏观进行政策调控,微观落到实处。基层政府出台的重大决策、财政预算和惠民工程,务必让百姓有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在百姓的参与、监督和认可下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贯彻到基层中去,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法律逐步健全,人们对法律认知度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国有企业及私有企业要逐步完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本文就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劳动规章 程序 公示效力处理  劳动规章制度指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相关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的内部规则。建立劳动规章制度既是用人单位的权利又是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指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
期刊
摘要 :粤北深塘锑矿产于上泥盆统天子岭组灰岩地层中的构造有利部位,与硅化岩密切共生。矿床为低温热液层控型。矿区圈定的两个主矿体V2-1、V2-4矿化不均匀,平均品位分别为Sb2.58%、2.61%。矿体长度为38-355m,厚度为3.45-22.50m。通过对深塘锑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矿体严格受地层、岩相、构造等因素控制,在区域内地质条件相似部位为有利的成矿远景区。  1区域地质  深塘锑矿
期刊
自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执政之道,要在用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就需要有正确的干部政策以及建立相应的干部制度,并使制度法制化。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为分水岭,对我们党的干部制度建设历程进行回顾,并总结干部制度建
期刊
摘要: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的一项日常工作和基础建设,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法宝,本文从机构健全、人员培训、培训形式、组织和管理、权利和义务、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记录、措施保障落实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体会  关键词:企业 职工教育培训管理  由于工作关系,接触到了许多培训案例,深刻体会到对员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 搞好企业职工培训,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的提高,这就要求学校加大了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因此,加强中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信息社会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必然之举。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创新教学理论实践 教师素质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计算机基础教学有着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特点,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
期刊
在住宅小区开发过程中,室外管网和配套工程施工是确保开发项目按期交付的关键点,通常涉及雨水、污水、供电、供水、煤气、电信、电视、智能化、路灯、景观、绿化等多个单位,施工环节多、交叉施工协调量大。本人通过尚城住宅小区一期、二期工程的实施,认为在室外管网和配套工程前期准备阶段,系统、合理的优化管理方案,可有效的减少实施阶段的工作难度,并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造价,现总结以下几方面心得与大家交流。  一、
期刊
摘 要:本篇以学习借鉴别人有关资料而用来分析工地T梁横向裂缝的实际问题,并非全为自己实作感受所得,仅为在工地相互交流,共同学习认识提高之用,此整理仅作记。  一、高强混凝土裂缝成因涉及的范围: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体积变形引起。体积变形可分为膨胀变形和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主要又有沉降收缩,自缩(也称“自收缩”),碳化收缩,温度收缩(简称“冷缩”),干燥收缩(简称“
期刊
摘 要:一台计算机的性能和工作寿命是有限的,如果维护的不好,那么计算机的性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预定的工作也无法完成,更重要的是将会大大降低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本文重点研究计算机软、硬件的日常维护,使计算机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寿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 维护和保养 硬件和软件 性能充分利用  如何保养和维护好一台计算机,最大限度的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這是我们非常关心和经常面临的问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提出了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介绍了激励的五种措施,最后指出了因为措施不当和认识原因造成的种种激励误区。通过这八种误区来告诫我们只有采取正确适当的激励措施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有效作用。文章最后指出一个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和员工需求的科学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需计算机知识的状况,分析了信息化社会对各种人才在计算机方面的需求,并由此分析了目前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网络技术;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由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势必要求高校各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得到与之配套的前瞻性发展。但是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缺乏计算机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