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与发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6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该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对全体与个体、课堂与课外有着说明和要求。
  那如何将引导学生个体培养音乐素质融入课堂教学呢?如何让学生学有所用?
  经过调查和探索,将器乐引入到学校常规教学中进行普及教学,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器乐入门的教育,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一定的效果,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因此走入了音乐的殿堂。目前,有多所小学在低年级中进行古筝、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的全员教学、普及教育。学校拿出一节活动课作为器乐课,外请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成立兴趣小组,进行重点培养,从而让这部分“尖子”学生带动其他同学进行学习。进入中年级后,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加入到提高阶段,通过继续学习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这种做法一方面让一些没有机会接受音乐技能训练的学生得到学习,另一方面因为是在学校开展器乐教学,教学内容围绕着学校教学,有别于家教,能很快的用到课堂中,学校也经常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参与校内的各项表演活动,这更加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动力,因此,得到大多数家长的支持。当然,也有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做跟踪调查,比如,要求一些确无音乐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普及教学中,是否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如果学校、教师、家长能够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孩子的需要出发,相信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小学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前者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音乐课不但要教会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还担负着学生对音乐认识与接受的导向的任务。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扩大、补充和提高。但具体来说,衡量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学生音乐水准的优劣往往靠音乐课外活动的成果来体现。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效果一般要通过课外活动来展示。现有的音乐教材中包含了唱歌、唱游、欣赏、器乐、识谱、综合训练等多项内容。这一切不仅有其自身的系统性,而且在每一课中又密切相关、互补互修,同时与其他学科知识均有联系,所以单凭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开展一些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的课外音乐活动,就起不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由此看来,开展课外音乐活动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其活动质量;而这种结合,决不是单纯与音乐课堂相结合,而是以与音乐课结合为主,与其他学科结合为辅的全面结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高,而且能提高他们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达到普遍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那如何来协调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呢?试想,如果我们把课外活动的优势发挥到课堂教学中来,将音乐教学空间逐渐开放,那结果又会怎样呢?比如:在音乐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尽情地表现自己,可以在与同学的合作表演中发现乐趣,取得成功。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音乐教师是否也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表演,诸如设立“精彩瞬间”、“小星星舞台”、“大显身手”等栏目,由学生主持,学生表演,通过唱、跳、奏、演讲等方式,将他们喜爱的歌曲、乐曲、故事等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也享受到了课外活动的乐趣,这不正体现了课内课外的完美结合吗?
  音乐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但课堂教学往往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兴趣以及当时的情绪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而课外音乐活动,虽然它没有系统而严谨的教学形式,但却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学生在活动中能尽情地表现自己,发现乐趣,取得成功,增强自信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能满足师生多方面的社会性需要,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在一起唱歌、跳舞、创作,形成良好的学校心理气氛,增进师生的心理健康,反过来对课堂教学也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在平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课外音乐活动不仅仅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已经发展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音乐活动已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它对活跃校园、净化心灵、陶冶性情、培养能力都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责编夏天)
其他文献
“疑趣”课堂,是指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以“疑”为舟,以“趣”为帆,让学生畅悟“疑趣”、沉浸“疑趣”、享用“疑趣”的一种理想生态课堂。“疑趣”课堂是学生体验数学趣意的过程,是疑中有趣、趣中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趣的过程,是学生在“疑趣”中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让“疑趣”在课堂中相融相生呢?  一、“疑趣”课堂的现实研究基点  1.基于儿童现实和学科特点  有数学知识支撑的“疑”,是引发儿童好奇心
[摘 要]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的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互相支撑、交替前行,使学生更好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关键词]三维视角;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2004201  数学教学中,鲜有教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下面,笔者结合“认识周长”一课
[摘 要]想象力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是人类创新的源泉。阅读既是培养想象力和提高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又是一种具有个性化思想的实践活动。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想象,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  [关键词]阅读教学;想象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15-01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
[摘要]在英语新教材中,每个单元的Rhyme time板块和Song time板块都有不少歌谣,因为歌谣节奏明快、内容生动、句子简短而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在进行歌谣教学时,教师应设计好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歌谣学习中快乐学习英语。  [关键词]歌谣教学;巧用妙学;快乐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7006001  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编
课堂教学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即知识主线和情感主线,前者为明线,后者为暗线。其实两条主线隶属于教学的三维目标中。两条主线相辅相成,不可偏颇,它们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知识主线为情感主线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支撑点,情感主线又促进了知识主线的有效发展。我们的教学是在教室这个空间里,以40分钟为单位时间,培养学生主体的知识构建和伴随着情感交流的活动。我们的教学容易呈现:过重的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甚至有急功
[摘要]小学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经典设计,多点渗透,给学生传递丰富的音乐鉴赏方法,促使学生音乐感知自然升级,形成重要教育力量。教师在鉴赏内容选择、鉴赏方法优化、鉴赏训练设置等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展开多元渗透,倾听学生心中的音乐回响,全面塑造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鉴赏;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4007801
[摘 要]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修改的好处,告诉学生修改的范围,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修改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11  要想把作文写好,修改是关键一环。很多教师只重视指导学生写作,然后帮学生修改,并
[摘 要]示范是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核心手段之一,示错是示范的重要形式,从另一个视角建立多元的美术学习认知。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的示错与试错,转换示错的主体与过程,让示错的目的更明确,方法更有效,从而增强美术教学的实效性与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示范;示错;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校园的一切存在都是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学校应不断重建、转化、提升教育资源。食堂作为一个体验基地,也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学堂。学校通过对教育活动的一次次重建,努力实现“食堂变学堂”的研究活动就是学校创新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成长的一次探索实践。  [关键词]教育资源;食堂体验;教育活动;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理想,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加强英语阅读教学的意识淡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小学生不易于理解所学知识。通过分析现状,提出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能力;教学策略;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5-0057-02  小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