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护身符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s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的甲午年为马年。说到马,人们联想最多一定是马背上的民族。马于有形和无形间对中国传统服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耳熟能详的马褂、马甲、马裤、马蹄袖等无不是在表达人们对马的钟爱之情。如果想知道这些名字的由来,大可去查阅史料,如非专业人士的特殊需求,忙碌的现代人没有几个愿意阅读那些枯燥的文字,在此我也就无需赘述。
  人们之所以喜欢以马命名这么多衣裳的名字,其背后无不是被马身上那种高贵的奔放的自由的不可征服的神韵所吸引,被马那种忠诚的奉献精神所折服,被马的优美柔顺给了人类生活的安全和温暖所牵引,总之这些名字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值得纪念的东西,否则不会流传至今。
  在这里以“马蹄袖”为最典型的例证(借引):清代百官的服装,最为典型的是长袍马褂。袍的袖口装有“箭袖”(也称“箭衣”),因其形如马蹄,故名“马蹄袖”。行礼时,要将挽着的袖口打开,礼毕再挽上去,表示尊敬。朝拜皇帝更不能马虎,将马蹄袖打开,下跪,双手撑地,表示一种愿效犬马之劳的姿仪与心意。
  看似小小的衣服背后居然隐藏着一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可见古人之用意何等细微良苦,一切有形的背后都隐于无形,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却是值得我们这些粗制滥造的现代人深思的问题。
  一己之见,每一个受过东方文化熏陶的设计师都不会拒绝精美绝伦的民族服饰的诱惑,一切有关于马的服饰都会自觉不自觉的与博大宽广风情万种的草原文化产生联想,绚丽多姿的蒙古服饰跃然眼前。当然吸引我们目光的不仅仅是因为那美丽斑斓的色彩,而是马所给与我们那无比温暖的感觉,正是人们日益缺失的某种精神,温顺沉默的外表下内在却有着严明的原则。
  太多国人的心早已被囚禁在欲望的牢笼那儿而无自由可言!有谁不向往给自己的心一片草原,找到像马一样自由驰骋的感觉。所以马的精神才是我们需要植入设计理念的精髓。
  既为马年,每个喜欢马的朋友都应该为自己备上一件有关于马的服饰,相信与它结缘的一刻起,马的灵性将于无形中给我们一种正能量的传递。马甲不失为最简单最方便最实用的选择,不但能装点我们的品味,更是怕风怕凉的东方体质最佳的护身符。
其他文献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是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作为一种以化学电池为主要构件的产品,移动电源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正常使用情况下产品保护机制设计不合理,就有可能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针对移动电源可以能存在的危害,质检总局近期阻止开展了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32批次,参照电池类产品检测标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期刊
中国宗教史上有不少关于人和驯化动物之间的故事或传说,其中牛和马这两种动物分别是道教和佛教文化中最著名的意象。牛跟道家(以及后来的道教)的渊源来自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的传说,老子后来被推为道教祖师,青牛自然也就变成“神牛”了。比之牛与道教的关系,或许马与佛教两者相伴相生的关系更为密切。  我国佛教史上年代最早也是流传最广的当属“白马驮经”的故事。这是一个听上去像梦一样的故事,也是一个具有很强隐喻性的故
期刊
初入院落,几声响亮的鸡鸣,和着蛐蛐忽高忽低的叫声,让我的心欢快得像要飞起来了。真有些难以置信,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居然还能捕捉到这样一丝田园风情的余韵。置身于此,你才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里,在这里,不同的生命形态皆能相互包容、和谐共处,一同迸发出跳跃的活力。  看着脚边不紧不慢踱着步的大公鸡,骄傲的扬起小脑袋,不远处的白鹅,伸长了脖子望着天,嘬着嘴“嘎嘎”地叫,几只小鸭子也不甘示弱
期刊
马年春节,红马董事长马新建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而这一切并非出于偶然。“马年、姓马、属马、红马”这几种马集中一人之身,着实少见。这个属于马新建的本命年,他显得格外忙碌,可他的脸上却没有任何倦意,无论走到哪儿,他的脸上永远堆满标志性笑容,淡淡笑容背后藏着一个硬汉内心的执着与沉稳,而背后支撑马新建的不是其它,正是他心中的马精神。’  红马的欢喜十二载  马新建第一次接触红木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期刊
中国人对事物所爱,皆非因一形一体。马作为古人最得力的交通、作战工具,因其神态俊逸、风姿绰约的形神,与勇往直前、忠诚不俞的精神得到人们的青睐。自古名马千金难求,古籍中多记录了他们奔驰的身影,《古今注》中载秦始皇七骏: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只听名字便能想象出那匀称健美的英俊之貌、战场上风驰电掣的飒爽之态。而历史上著名的神骏图,更是留下了这些自然的精灵永恒
期刊
对于在太湖边长大的绣娘来说,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世界。这种世界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年月,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中作为点缀。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可见,刺绣在宋的发展已经达到顶峰。  “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象征江南的符号,以至于无
期刊
编者按:清朝历经近三百年的岁月起伏,经历过繁盛,也遭遇过颓败,但它被人们铭记的绝不止有它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的特殊性,还有它作为少数民族接管整个中华民族后,所带来的深刻的文化碰撞,这种碰撞是多方面的,亦是颇为强烈的。在满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中国文化也悄然改变了。若说其中有一个最不可忽视的领域,那便非服饰莫属。这个民族近乎顽固地在服饰设计中打下了与马有关的烙印,成为了那一时代不可抹去的服饰
期刊
秦观在《鹊桥仙》中写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马跟中国传统音乐的“相逢”,亦近于此。  马,自然界这一野性兼灵性的动物,这一擅长奔驰的动物,在经过驯化之后,开始慢慢融入中华文明,并最终熔铸成中华文明内在气质的一部分,成为永恒的符号、精神的象征。而音乐具有一种天然的属性,就是善于吸纳一切的自然之声化为己用,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仅仅依凭看似简单的某一项乐器便能几近完美地模拟自然和物事之声
期刊
马年说马,我不想赞美生活中的马,而把笔触停留在大潮汕的版图上,寻找与“马”相关的地名、事物与俗语,扬我潮汕之“马文化”。  “马”地名多故事  在潮汕众多“马”地名中,有些地名是因地形肖似马而得名的,如揭阳榕城西南的石马山,就因此处形似一匹临江而立的高头骏马而得名。普宁南阳山与大南山交接处的马鞍山,因山梁低凹形似马鞍而得名。澄海六合围东堤外的马礁,因形似马而得名。达濠岛南侧的马耳角,又称马鹿坑山,
期刊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塞外秋风撕扯起遍地黄沙,叩击着将士们的铠甲,胯下坐骑有些烦躁地踏着步子,敲出一种不规则的节奏,横枪勒马,所有人都目光凝重的望着不远处的军帐。等待着一声令下,一骑绝尘,丈量万里江山。这是一首写在浩渺苍穹间最悲壮的战歌,回荡在耳畔、眼前、心间。  只是,那顶白色军帐里却寂静静的没有一丝响动。掀开帐帘,环视军帐,其中的陈设十分简单,一盆炭火、一张行军桌、一张行军交椅、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