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的力量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alen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是孩子们最后一次坐在初中校园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谆谆教导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最后的叮咛告别中,郑重地对全班同学说了一句谢谢,谢谢他们让我学会了“妥协”。
  曾经,我的字典里没有“妥协”二字。因为年轻和性别的关系,为了赶走胆怯和心虚,我照搬前辈所教的“不苟言笑、端起架子”,以“霸气”“无敌”的姿态,出现在每一届刚接手的孩子们面前。
  每一次接手新班级,我总是自信又强势地对学生说:“遇见我,是你们的幸运。我不在乎你们的过去,无论你从前的起点如何,只要你到了我的班,我就可以让你变得优秀。但前提是你必须听我的,我的话就是班规,必须绝对服从。不要用你的任性挑战我的底线。我宁可不教书,也不会跪着教书!”所以,只要我的身影在校园里一出现,本班的学生就纷纷狂奔而散;走廊上我的高跟鞋声音一响起,教室里立马鸦雀无声;课堂上我的冷眼一横扫,同学们不禁胆战心惊。在这种强大的气场下,再顽劣的学生都能被我收拾得服服帖帖。所以,我带的班级秩序井然,学生的成绩一向靠前,家长对我心服口服,领导自然也称赞有加。我沉醉在这毫不妥协、永远霸气的管理模式中。
  就在我自信感爆棚的时候,却遭遇了从教近20年来的最大困境:中途接手的毕业班,学生学习习惯不佳,不做作业的人近半数;留守孩子、隔代监管的学生超过一半;对学习不感兴趣,喜欢哗众取宠、惹是生非的孩子成群结队。我感觉自己接手了一支“野战部队”,任凭我使出十八般武艺,也实现不了最初的豪情壮志。接连几次的战绩挫败,再加上与十几个怎么也“逼”不上正道的熊孩子们斗智斗勇,我变得黔驴技穷,身心憔悴,甚至一度心灰意冷。
  可我不能当逃兵。当我的强势气场再也镇压不住孩子们时,与家长联手也都无济于事时,我只有无可奈何地选择妥协!
  我不再坚持“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而是“锁定目标突出重点”;我不再“眼里容不得沙子”,而是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不再戴“有色眼镜”看学生,而是尽量找寻闪光点;我不再声色俱厉,咄咄逼人,而是不动声色,和风细雨;我不再下达任务一刀切,而是承认差距,分层要求;我不再严防死守总担心,而是自主管理送祝福……总之,我的管理思路变了,从霸气十足的强势监控,“无奈”地转型为妥协宽容的成全包容。
  我以为,我输了。可万万没有想到,当我卸掉“端着的架子”,学会心平气和地做班主任时,孩子们竟然安分下来了:月考的成绩开始有了起色,对着干的学生似乎少了一些,整个班风也纯正了许多,班干部越来越得力了,让我烦心伤神的事好像越来越少了……
  原来,我没有输!学会了“妥协”的我,不仅没有输,而且还赢了:我赢得了更多孩子的尊重和敬爱,赢得了更多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赢得了更多同事的帮助和关心,赢得了更多朋友的祝福和关注,更加赢得了自身修养的加强和提升。
  所以,我感谢即将毕业别离的孩子们,是我们教学相长,相互成全!
  (作者单位:湖北省云梦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你的同学,你了解吗?有多了解?创造沟通的机会别让学生彼此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期刊
学生自主开班会,需要科学的引导,第一次班会课的示范效果,可以起到抛砖引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期刊
谁的青春不奋斗,再高远的目标,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前行。
期刊
班会只为一个人开?意义不同寻常,触动的并不只是一个人的心灵,这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
期刊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时常遇到学生犯错。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待犯错的学生?  人人都会犯错,学生自然也难以避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等错综复杂的矛盾。虽然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成人感”,可是还不具备成人的自我管理、约束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难免会出现错误。而对于不同的错误,我们要学会“退步”,智
期刊
期末复习阶段,看着孩子们下课还辛苦地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身为班主任的我略感心疼地说:“大家先下课休息一下吧!”没想到,我得到的回复居然是异口同声的拒绝:“不行,数学老师说要做完才准下课!”  多么听话的孩子啊!我是不是应该发出如此感叹呢?可他们才小学三年级啊,我心中没有一丁点因为他们听话而产生的成就感。  忽然想起了上届教过的小涛同学:“老师,我要去上厕所!”“老师,我先玩会再做作业吧!”“老师,
期刊
前几年,“听话”教育仿佛成了“落水狗”,人人都想“痛打”而后快。批判者认为,“听话”教育让孩子缺乏主见,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听话”教育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这些批评有一定的道理,但“听话”教育和让孩子听话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在跟着批判“听话”教育的同时,或者在面对绝大多数人都在批判“听话”教育时,我们是否还应该做点什么?比如,融入自己的思考,更多地反思“听话”教育这一教育现象问题之所在
期刊
一个“会”听话的孩子,是带着思考在“听话”,他知道何时该听,何时不该听,何话该听,何话不该听。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个“会”听话的孩子。
期刊
对于“听话”与“个性”,界定不一,态度也不同。追求两者互惠共存,不必强求,而要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师生的共同成长。
期刊
“老师,张同学把人撞倒了。”“老师,李同学忘值日了。”“老师,刘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我刚处理完这个“事故”,那个“事故”又出现在眼前,我不停地教导着,苦口婆心地讲着道理。那段时间,我真的好辛苦,班级里总是有学生向我报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告状的学生越来越多,我疲惫地应对着,不时地向同事们抱怨:做一年级班主任真是不容易。  一天,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平时总是关注孩子的错误,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