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遇苦艾酒,是在一个秋天的黄昏。
当时我正在瑞士西部汝拉山区旅行。这天傍晚,乘坐邮政巴士来到一个以传统钟表制造业闻名于世的乡村Fleurier。越过开阔的田野,在山麓的溪流旁,有一座绿阴覆盖的小楼。人们告诉我,那是一个在当地很有名气的传统餐馆:Café de La Raisse。
从凉意渐深的晚风中走进餐厅,在第一瞬间我就被施了“定身法”——不是看到了什么,受到震撼的是我的嗅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非常特殊的香气。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家餐厅在炖什么啊?这么香!但马上发现不对,没有任何肉类蔬菜烹饪的气味掺杂其中。
很难形容这种芳香:它非常浓郁,可又非常纯正;应该是来自多种香料的混合,可整体感又非常强;它让我觉得似曾相识,让我想起童年某些冬日从厨房传来的亲切气味,可我又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是第一次和它相遇……总之,这种美妙的香气就像一张温暖的毯子,立刻把我整个包裹起来。
我不由自主地循着香气一步步走下楼梯,来到地下室——原来,这里是一个小作坊,正在生产传说中的苦艾酒(Absinth)。十来种草药加高纯度酒精进入蒸馏工序正是那迷人香味的源头。
苦艾酒的传奇至少已经流传了200多年。这故事中包含了艺术和风雅、时尚、性、凶杀、医药、毒品等主题。
苦艾酒在1792年诞生于瑞士瓦尔德•特拉韦尔(Val-de-Travers)地区,当时是68度烈性酒,含有苦艾(Wormwood)、茴香、海索草、茴芹等药草,被用作医治百病的药酒。曾被军队当作防疫品发放给官兵。这种有轻度致幻作用的绿色烈酒便很快流行起来,在19世纪下半叶尤其受到欧洲艺术和知识界人士的喜爱,在法国更成为流行时尚,被称作'la fée verte'(绿色小精灵)。
很多大名鼎鼎的画家都与苦艾酒有各种瓜葛。高更在巴黎初见梵高就向他推荐苦艾酒,还说这是唯一适于艺术家喝的东西。而后,苦艾酒成了梵高的至爱。
马奈画了《喝苦艾酒的人》,德加画了《苦艾酒》。两幅画都引起过道德人士抵制的风波,就因为题材问题——在当时正统的社会观念里,这令人上瘾、产生了大量街头醉汉的“绿色小精灵”应该被视为“绿色魔鬼”。
“绿色魔鬼”在传说中还有催欲效果。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享乐主义在法国蔓延,举办波希米亚饮酒狂欢会的红磨坊盛极一时,人们在红磨坊喝得最多的就是苦艾酒。
苦艾酒的致幻作用主要来自苦艾,如果降低其含量,这种副作用就不会出现。不过人们的追求似乎相反:他们喝得越来越浓。英国诗人王尔德津津乐道这幻觉:“酒后走在寒夜的大街上,我却感觉大簇大簇的郁金香在我脚边挨挨擦擦。”又赞:饮苦艾酒如同欣赏夕阳。
但“绿色魔鬼”终于露出狰狞面目。1908年,一名瑞士工人饮用苦艾酒后发疯,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不久,此酒在瑞士被正式禁用。两年后又在美国遭禁。再过三年,法国也终于查禁苦艾酒。
大半个世纪后,苦艾酒在欧盟一些国家陆续解禁。在它的诞生地瑞士,直到2005年,苦艾酒才得以重出江湖,同时瑞士以法规禁止在苦艾酒中使用染色剂,并对酒中药草含量的最大浓度作了严格规定。
那天,在诞生苦艾酒的瑞士瓦尔德•特拉韦尔地区,在那家乡间餐馆的地下室里,我见到人们制作的苦艾酒是55度的,无色透明,不复百年前神秘的绿色。
但人们还是要为苦艾酒保留一些特殊,例如,喝苦艾酒要有特别的酒具,特别的勾兑步骤,显示出一种向传统致敬的仪式感。
瑞士人通常使用一种特制的、带数个水龙头的大玻璃水壶来勾兑苦艾酒:先倒一份苦艾酒在酒杯里,然后放在水龙头下,拧开——这水龙头很特别,开到一半时只是慢慢滴水,当水一滴一滴落进杯中,酒中晕开一丝丝白雾,最后完全变成乳白色,这才可以喝。
后来我在法国乡下看到人们喝起苦艾酒来更折腾:先倒一些苦艾酒在专用的杯子里;再拿出一把专用的勺子架在杯口上,放一小块方糖在勺上,然后用两三倍冰水慢慢浇那方糖,让它溶解在杯子里……最后用勺子搅匀。这被称为传统的“波希米亚(Bohemian)调酒法”。城里的人们则多用“巴黎调酒法”,即将糖先溶在冷水里,然后慢慢加入苦艾酒中。
苦艾酒现在又开始流行了,尤其在法国的时尚酒吧和餐厅
一些法国著名厨师还特别创制了配苦艾酒的菜单。但要我形容它的味道……我只能说,成品酒闻起来远没有它在生产过程中那么美妙,喝起来似乎有点儿像中药的什么“正气水”,又有点像某种金属的味道,还有种隐晦而固执的甜,让人即使不立刻喜欢,也长久不忘。
不过,苦艾酒被称为“男士酒”,我的评论算不得数。那晚,我喝第一口时就不觉得好喝,但过了一会儿,就像嗑瓜子一样又忍不住频频伸手拿杯子,最后还要求添杯。想这苦艾酒,大概就是欧洲男人们嗑的瓜子吧。
Tips
瑞士很多超市都可买到苦艾酒,瓶装规格从100毫升到750毫升不等。以瑞士西部汝拉地区钟表谷乡村的出产为最好。具体信息可登陆www.watchvalley.ch查询
苦艾酒是一种“情调酒”,也可用作保健。它的驱寒作用很强,伤风感冒初起时饮用有偏方效果。据说它还有健胃和驱虫作用,但多饮会上火。
当时我正在瑞士西部汝拉山区旅行。这天傍晚,乘坐邮政巴士来到一个以传统钟表制造业闻名于世的乡村Fleurier。越过开阔的田野,在山麓的溪流旁,有一座绿阴覆盖的小楼。人们告诉我,那是一个在当地很有名气的传统餐馆:Café de La Raisse。
从凉意渐深的晚风中走进餐厅,在第一瞬间我就被施了“定身法”——不是看到了什么,受到震撼的是我的嗅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非常特殊的香气。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家餐厅在炖什么啊?这么香!但马上发现不对,没有任何肉类蔬菜烹饪的气味掺杂其中。
很难形容这种芳香:它非常浓郁,可又非常纯正;应该是来自多种香料的混合,可整体感又非常强;它让我觉得似曾相识,让我想起童年某些冬日从厨房传来的亲切气味,可我又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是第一次和它相遇……总之,这种美妙的香气就像一张温暖的毯子,立刻把我整个包裹起来。
我不由自主地循着香气一步步走下楼梯,来到地下室——原来,这里是一个小作坊,正在生产传说中的苦艾酒(Absinth)。十来种草药加高纯度酒精进入蒸馏工序正是那迷人香味的源头。
苦艾酒的传奇至少已经流传了200多年。这故事中包含了艺术和风雅、时尚、性、凶杀、医药、毒品等主题。
苦艾酒在1792年诞生于瑞士瓦尔德•特拉韦尔(Val-de-Travers)地区,当时是68度烈性酒,含有苦艾(Wormwood)、茴香、海索草、茴芹等药草,被用作医治百病的药酒。曾被军队当作防疫品发放给官兵。这种有轻度致幻作用的绿色烈酒便很快流行起来,在19世纪下半叶尤其受到欧洲艺术和知识界人士的喜爱,在法国更成为流行时尚,被称作'la fée verte'(绿色小精灵)。
很多大名鼎鼎的画家都与苦艾酒有各种瓜葛。高更在巴黎初见梵高就向他推荐苦艾酒,还说这是唯一适于艺术家喝的东西。而后,苦艾酒成了梵高的至爱。
马奈画了《喝苦艾酒的人》,德加画了《苦艾酒》。两幅画都引起过道德人士抵制的风波,就因为题材问题——在当时正统的社会观念里,这令人上瘾、产生了大量街头醉汉的“绿色小精灵”应该被视为“绿色魔鬼”。
“绿色魔鬼”在传说中还有催欲效果。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享乐主义在法国蔓延,举办波希米亚饮酒狂欢会的红磨坊盛极一时,人们在红磨坊喝得最多的就是苦艾酒。
苦艾酒的致幻作用主要来自苦艾,如果降低其含量,这种副作用就不会出现。不过人们的追求似乎相反:他们喝得越来越浓。英国诗人王尔德津津乐道这幻觉:“酒后走在寒夜的大街上,我却感觉大簇大簇的郁金香在我脚边挨挨擦擦。”又赞:饮苦艾酒如同欣赏夕阳。
但“绿色魔鬼”终于露出狰狞面目。1908年,一名瑞士工人饮用苦艾酒后发疯,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不久,此酒在瑞士被正式禁用。两年后又在美国遭禁。再过三年,法国也终于查禁苦艾酒。
大半个世纪后,苦艾酒在欧盟一些国家陆续解禁。在它的诞生地瑞士,直到2005年,苦艾酒才得以重出江湖,同时瑞士以法规禁止在苦艾酒中使用染色剂,并对酒中药草含量的最大浓度作了严格规定。
那天,在诞生苦艾酒的瑞士瓦尔德•特拉韦尔地区,在那家乡间餐馆的地下室里,我见到人们制作的苦艾酒是55度的,无色透明,不复百年前神秘的绿色。
但人们还是要为苦艾酒保留一些特殊,例如,喝苦艾酒要有特别的酒具,特别的勾兑步骤,显示出一种向传统致敬的仪式感。
瑞士人通常使用一种特制的、带数个水龙头的大玻璃水壶来勾兑苦艾酒:先倒一份苦艾酒在酒杯里,然后放在水龙头下,拧开——这水龙头很特别,开到一半时只是慢慢滴水,当水一滴一滴落进杯中,酒中晕开一丝丝白雾,最后完全变成乳白色,这才可以喝。
后来我在法国乡下看到人们喝起苦艾酒来更折腾:先倒一些苦艾酒在专用的杯子里;再拿出一把专用的勺子架在杯口上,放一小块方糖在勺上,然后用两三倍冰水慢慢浇那方糖,让它溶解在杯子里……最后用勺子搅匀。这被称为传统的“波希米亚(Bohemian)调酒法”。城里的人们则多用“巴黎调酒法”,即将糖先溶在冷水里,然后慢慢加入苦艾酒中。
苦艾酒现在又开始流行了,尤其在法国的时尚酒吧和餐厅
一些法国著名厨师还特别创制了配苦艾酒的菜单。但要我形容它的味道……我只能说,成品酒闻起来远没有它在生产过程中那么美妙,喝起来似乎有点儿像中药的什么“正气水”,又有点像某种金属的味道,还有种隐晦而固执的甜,让人即使不立刻喜欢,也长久不忘。
不过,苦艾酒被称为“男士酒”,我的评论算不得数。那晚,我喝第一口时就不觉得好喝,但过了一会儿,就像嗑瓜子一样又忍不住频频伸手拿杯子,最后还要求添杯。想这苦艾酒,大概就是欧洲男人们嗑的瓜子吧。
Tips
瑞士很多超市都可买到苦艾酒,瓶装规格从100毫升到750毫升不等。以瑞士西部汝拉地区钟表谷乡村的出产为最好。具体信息可登陆www.watchvalley.ch查询
苦艾酒是一种“情调酒”,也可用作保健。它的驱寒作用很强,伤风感冒初起时饮用有偏方效果。据说它还有健胃和驱虫作用,但多饮会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