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但许多教师对有效提问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存在着提问肤浅,形式单调,联系不紧密,要求不明确等等弊端,造成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严重,抑制了学生思维发展,这与开发学生智能的素质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剖析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高提问的技巧策略,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课堂提问;有效提问;策略技巧
  
  一、当前课堂提问的误区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存在以下误区: 
  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提问无目的性,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教学;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无时间思考;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与策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1、把握好 “两度”
  (1)频度。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坡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筹划课堂提问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为了使问题呈现一定的坡度,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而在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各小问题的坡度,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决。
  2、提高提问技巧。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具体而言,有以下四个方面: 
  (1)提问要及时。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设置的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洞然若开”,“豁然开朗”之感。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提问要适当。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动脑就能回答出来,也不能设置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这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差的学生,更应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再逐步培养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会变成一个优秀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难度过大,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
  (3)提问要精炼。要减少重述,一些教师在等候学生回答时,多次重述问题,其本意要么怕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要么想通过重述引起学生注意,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过多的重述容易使学生不认真听讲,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因此,候答时,教师一般不宜重述问题,确有必要的,重述的次数应尽量减少,同时在重述之前要通过各种方法予以明确提醒。
  (4)提问态度要自然。教师向学生发问时,态度要安详而自然,要有耐心,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这样学生就愿意回答。教师发问的态度若含有考问,或严肃的表情,学生就不能安静的思考,因而不能畅所欲言。
  3、提问要做到面向全班,因人而异,正确评价。提问中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要描述一下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应以赞赏和鼓励为主。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回答得到底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抓住时机,步步紧逼,穷追不舍教师采取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使学生触类旁通,将问题推向深入。 回答错误的,就要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其他文献
【摘要】 围绕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这一问题,分析了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生互动、落实“双基”教学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等教学改革措施,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性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素质教育;中小学教学;教学改革    当前,全国中小学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这是教育界讨论和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因为新课程改革
期刊
“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策略是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不重视同伴间相互影响的弊端,着眼于生生之间互动的普遍性,通过组织开展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间的合作性活动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教师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  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仅使学生获得学习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
期刊
高中生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都比初中生成熟。因此,自制力较强,学习相对主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每一个高中教师来说,都值得好好的思索。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怎样把握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以下谈一
期刊
【摘要】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村中学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  【关键词】 英语;学习;掉队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八年级的掉队现象往往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同
期刊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和考试方式发均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传授,而一并呈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应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教师要放下架子,改变学生要绝对服从自己的观念,尊重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其进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和
期刊
【摘要】 为开展好素质教育,中学物理教学应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来进行。  【关键词】 物理教学;方式;角色    传统的物理教学多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能讲清,学生听得懂,教学就算成功。但实际上一些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解决问题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足。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物理课是中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期刊
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的根源复杂,就好像一个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后进生大多为“双差生”,即是思想品德差,学习成绩差。这部分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育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看到优等生,厌恶、放
期刊
为了尽快实现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在充分研究诸多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深刻反思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的基础上,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几年探索,语文课程发生了重大改革,广大语文论文语文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改实验的浪潮之中,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目睹中学语文教学的某些现状,存在的
期刊
在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将实验与科学探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了新课标的主旋律,为此应尽可能将传统的菜单式实验改变为探究式实验。 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探究的实验,并对探究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学生顺利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重视物理实验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促进作用  物理的教学目的,不仅要使中学生知道物理学的昨天和今天,更要培养他们的兴趣,
期刊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