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问题质量直达物理本质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scotscots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当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在核心素养视域之下,前期准备工作应当向问题教法进行倾斜,使习题教学能够主动适应教学目标需求、学生发展需求.为此,现拟从习题与生活相联,习题形成链条,讲评方式优化等方面,指出改善问题质量、直达物理本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引导;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1-0060-02
  作者简介:王卫锋(1980.2-),江苏省如东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物理核心素养被视作衡量学生接受物理教育所能达到的状态标准,其中涉及到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必须的价值观念、品格与能力等.一般认为,物理核心素养中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几个维度,而学生这几个维度的发展程度,则与教师课堂教法有直接关系.初中物理课堂问题教法是经实践证明,能够起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形式,为此,教师有必要以物理核心素养维度为依据,进行改善问题质量、直达物理本质的深入探讨.
  一、习题与生活相联——优化物理问题的基本方式
  将习题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之后,进行物理问题的思考,是初中物理习题教法中比较实用的策略,这是因为物理和现实生活本来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一些常见的生活物品、一些简易的生活实验,将会催生出更为理想的课堂氛围与学习效果.如果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完成改装设计,那么其作为实验器材的功能,更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主动思考这些物品物理变化背后的原理,另外,这种做法也将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主动地观察物理现象,养成以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举例说明习题与生活相联的方法,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里面涉及到了科学认识摩擦力部分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进入到生活体验状态,分别完成如下几项体验,体验1:把手掌用力按在桌面上,做出向前推动的动作,感受并说明手部的感觉?体验2:把牙刷直立于木板表面,向左或者向右拉动牙刷,观察并说明刷毛的变化?体验3:把牙刷直立于木板表面,向左还是向右拉动木板,才能让刷毛出现向左弯曲的变化?这几个问题以生活体验活动为基础,回答这几个问题,将会为学生科学地认识摩擦力提供方便.比如生活体验1附加的问题,可使学生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存在,生活体验2附加的问题,可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生活体验3附加的问题,又会让学生的认知冲突变一步激发,引导学生思考展开对滑动摩擦力方向的思考与准确表述.
  另外,在平时生活中,有大量丰富的问题资源可被开发出来,随手可得的生活用品、过期的食品、習以为常的儿童玩具等,都是问题关联的后备资源,比如当接触到蒸发的知识时,有教师选择透明塑料袋来取代气球,完成酒精汽化实验,并请学生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效果非常明显;再比如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年四季都会有干瘪水果的出现,可使大家意识到:蒸发现象能够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同时,对水果内部为什么依然保持较好的问题思考,又可使大家进一步明确:蒸发所具有的只在物体表面的特点,等等.
  二、习题形成链条——直达物理本质的必然途径
  问题是思维的重要载体,是素养形成的助力,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问题教法存在的价值,从而真正做到为思维而教,为素养而教,另外,笔者认为,使习题形成链条,同前苏联心理学家利维维谷斯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契合,它坦然承认了“学习与发展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而更适于学习者在其头脑中产生独特的理解”,在习题引导策略中,对链条式问题的解决过程,同学习与发展理想的达成过程是高度统一的.在这样的观点引导之下,教师还应当长期树立习题形成链条是直达物理本质必然途径的意识,主动分清,并引导学生分清何为问题,何为问题链,让问题引导方式的广泛性、层次性等功能有效带入到课堂中来,促进学生自觉提问意识,有序提问能力的形成.应该说,习题形成链条的设计,是一种物理教学思维常态化的表现,这种表现要和学生基本认知规律相统一,由此渐进式地建构学生物理思维意识.
  举例而言,当对蒸发现象进行观察的时候,一方面需要使学生感受到“凉”,另一方面也可以适时追问问题:“酒精去哪了?”以及“夏日里水盆中的水为什么会很快变少?”“在游泳刚上岸以后为什么会有冷的感觉?”这几个问题组合在一起,成为并列的链条,可共同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归纳共同特征前提下,产生对蒸发理论的认知意识与认知能力.
  再比如下面的问题链,问题1:音乐老师拉二胡时,琴弦震动,声音停止时,震动也很快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2:二胡的声音是依靠什么物质传递到学生耳中的?问题3:空气可以传播声音,除了空气以外,举出其他传播声音的物质?问题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问题5:声音传播速度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问题6:小明同学如果在音乐老师100m之外,需要多久才能够听到二胡声音?这六个问题构成的链条,让学生对于声音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认知,同时也非常好地说明了问题链条所具有的直达物理本质作用.
  三、讲评方式优化——改善问题质量最后的保障
  最后,初中物理课堂问题教法,需要以讲评方式优化做为最后的保障,以便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结果,在得到教师的讲评参与后,发挥出更好地知识引导与核心素养培养作用.
  为此,教师首先应当注意问题的归类分析,使讲评目标更加明确,也就是在统合班级学生整体及个体解题状况的前提下,结合习题分类,利用恰当的讲评形式,从习题的数量、难度、解决方法、错误原因等方面,发现学生认知缺陷,并及时弥补这些缺陷.比如在某个问题里面,把杠杆一端和墙壁相连接,另一端在杠杆垂直方向用力 F,将某标记为G的重物缓慢提升,达到杠杆的水平.在此过程中,力F变化情况是怎样的?教师应当将学生对于该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归类于是否能够集中表明其对杠杆平衡原理的认知状态.相应的问题讲评也要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穿插变式训练,纠正方法错误等.   其次,教师应当避免按部就班的习题讲评形式,而是要有所侧重,特别是关注学生对于重难点物理知识的理解效果,引领学生进入到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状态,而不能将问题和重难点割裂开来.因此教师在讲评过程中,所做的指导工作针对性一定要强,要有衔接学生既有知识和经验的意识,以因势利导的策略化解学生所普遍存在的记忆不准确、理解不到位等障碍.例如在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中有如下问题: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写道,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原是大禹治水时的一根“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有二丈长,碗口粗. 如果改用国际单位制,该棒的体积约为 0.2m3,质量约为 6750 kg.你能推测出“如意金箍棒”大概是用什么物质做成的吗?对作者的这一说法,你有什么看法?这个问题的原始色彩浓厚,教师应当意识到该问题的重难点在于使学生在原始问题中,掌握物理建模必要的数学工具及方法,让原始客观问题以抽象物理知识表现出来,因此在进行讲评时,便应当将重点置于密度的计算,并继而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鉴别物质物理方法,给接下来的密度应用学习指明方向.对于初中物理教材之中与教材之外所出现的习题,应当如何处理,教师应当注意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忙乱习惯,而是要如中医治病一般固本培元,补血补气,也就是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使学生拥有坚实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只有这样,在面对复杂多样、变化万千的习题时,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出适时的思维与方法调整.笔者在文中所论及的习题与生活相联,习题形成链条,讲评方式优化等策略,正是经过实践证明,能够适应上述要求的有效做法,这些做法可在参考学情、题情和课情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改善问题质量、直达物理本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乐.对初中物理常态课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苏科版教材《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教学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9,34(11):14-16.
  [2]吕玲.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与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12).
  [3]文双.定性关系实验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探索[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八)[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作为门基础性学科,其通常在初中阶段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且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又存有一定差别,其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实验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动手操作的意识,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化学能力提高.基于此,主要以“二氧化碳制取”为例,对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探究意识进行培养,从而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探究实验;二氧化碳制取;教学策略;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期刊
摘 要:以“学材”为主线,需要立足学生来重构教学材料,主动挖掘和整合教材知识点.具体操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互动讨论,在讨论中揭开教学要点的面纱.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在质疑中牵连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教学反思,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融会贯通,从而激活探究式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讨论;质疑探究;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3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探究了函数概念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发现”的模式,通过创设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常量和变量的意义.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揭示变量的变化规律与对应关系,进一步归纳出函数的概念.关于函数概念中“唯一对应”的理解,课堂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思考.  关键词:变量;函数;唯一对应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各种新颖别致,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逐渐因为信息技术融入而成为现实.在新课改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学课堂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式方程;个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1-0022-02  作者简介:程勤(1990.11-),女,江苏省淮安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学者指出让课堂“慢下来”,提高例题教学在课堂上的有效性, 进而推动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获取.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呢?这是一个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例题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
期刊
摘 要:对中学物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物理严谨的学习态度、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渴望等方方面面中渗透核心素质的培养,最终使学生得以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研究;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1-0062-02  作者简介:张双红(1974.10-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我们学校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十五年前,多媒体设备开始在学校推广,如果那个时候说是辅助的话,那么,2020年的今天,“互联网+”改变了知识创生、传播、获取与应用方式,学校和教室未来可能不再是主要的知识获得场所,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已经从辅助迈向主体之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融合;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画图属于非常有效的解题策略之一,画图能够将题目中一些较为复杂的数量关系直接提取出来,由此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迅速理清解题思路.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恰当进行画图训练,深入浅出的挖掘教材中的图形资源,使学生能够快速且准确的作图,通过画图来解决数学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画图解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越发显得重要了.人们逐渐明白学术、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而身边的热点事件是作为教学案例模板的最好例子,以其足够的生活化、实事化,让学生更具有带入感的进行学习.同时也是广受师生们喜爱且便捷的教学素材之一.  关键词:热点;数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研究前沿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1-
期刊
摘 要: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构建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各类学科的基础,至关重要,但是由于课程枯燥,很难受到学生的喜爱.基于此,必须对初中数学课堂进行尝试性改革.本文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为目的,以“学趣”体验式教学为策略,以八年级上册“1.1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为例,进行课堂模式的探索,以期能够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趣;体验式;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