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的珍贵佚诗《呼唤》及《文学修养》杂志

来源 :新文学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阅抗战时期一些文学期刊,偶然在一个很小的杂志上,发现了冯雪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发表的一首短诗,诗题为《呼唤》,刊载于1944年2月15日在重庆出版的《文学修养》第2卷第3期上,署名“画室”。画室为雪峰自1925年起至三四十年代常用的笔名。《呼唤》是雪峰的一首佚诗,应该是确定无疑的。诗是这样的: Reading some literary periodicals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he accidentally discovered in a very small magazine a short poem published by Feng Xuefeng in the early 1940s. His poem entitled Calling was published in Chongqing on February 15, 1944 Published “literary accomplishment” Volume 2, No. 3, signed “studio ”. Studio for Xuefeng since 1925 until the thirties and forties commonly used pseudonyms. “Calling” is an anonymous poem of Xuefeng, which should be certain. The poem is this:
其他文献
在小学自然课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某方面的兴趣,一些学生却有他自己的兴趣,儿童时代感兴趣的事物,常常能对一个人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个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建设者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能准确地、熟练地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从这一点出发,迅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刻不容缓的
过去的2006年,中国诗界有两件大事值得关注。第一件是号称中国当代诗歌第一大流派的第三条道路出现了观念上的分歧:一个以第三条道路论坛为核心,守恒灵动、无限敞开、清流共
给文言文打标点符号,要做到句通意达,否则,令人费解。中师《文选和写作》课本中的《叙事》一文中就有标点不当的句子。原句是:“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
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辖区一超市一名女士的女儿走失了。  事不宜迟,我很快就到了那家超市。尽管天气炎热,那儿还是围了许多人。  一见我们,女士便呜呜咽咽说开了:就在刚才,她和茜茜来超市买了瓶饮料,想边喝边吹吹空调。可付完钱后,茜茜却不见了。之后,又愤愤不平地说:“警察兄弟,你看呀,就那么短时间,茜茜一准是被坏人拐走了。”  这时我问道:“你家女儿多大了?”  女士说:“一岁,才一岁多一点点呀!”  
五十年前,由我省淮安县新安小学的一群少年儿童组成的抗日救亡宣传团体——新安旅行团,从淮安出发,走上了宣传抗日救亡的道路。从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五二年,在十七年的时间里,
小学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在传授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向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我是这样做的:一、列举历史事实对比,增强学
对几篇鲁迅作品的探讨关于《一件小事》中的“风”四川宣汉县南坝中学陈仁发《的“风”》中说:鲁迅的小说很少景物描写,《一件小事》写景极为精炼,只对“风”着力点染,全文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展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苏州市于一九八五年下半年在市区小学先后办起了四个弱智儿童辅读班,入学儿童占市区弱智儿童总数的
在第二个教师节——一九八六年九月十日这天,为了感谢家长和各界人士对教育工作的热忱关心和支持,为了与家长、社会一道培养出“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成都市东城区教育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