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多是先教后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机械记,只是在复制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学生累,且浪费了时间,收效很低。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互助学、合作学相结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把握学习主动权,成为课堂的主角,真正学得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一、明确自学目的
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明确自学目的,如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从事撞钟一职,每天早上,他准时起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一天,寺庙主持认为小和尚不能胜任撞钟一职,改派他去后院劈柴挑水。小和尚不服气:“难道我撞钟不准时、不响亮?”主持告诉他:“你撞钟虽准时,很响亮,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唤醒沉迷的众生,不仅洪亮,而且要圆润、深厚、悠远……”。故事中的小和尚,只是把撞钟当成任务,而没有用心体味撞钟之目的,工作只是在应付,所以不称职。试想同学们如果不明确自学目的,只是为应付而自学,不光是不称职,还会落伍。学生通过听故事,明白了自学就是自己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学,学习一种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会自学方法
根据课标要求,引导学生梳理初中所要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点,让学生把知识点梳理成知识树,这样,学习文言文时,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就会心中有数。
教会学生朗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唯有多读,方能感悟其内蕴美。可朗读、默读、跳读。朗读时,声音要洪亮,速度适中,停顿恰当,不同的文体,朗读时语气、情感有所区别。朗读时,不要拘泥于小的细节,要通读全文,大体了解教材基本内容,不会字词,不明白的内容可标出;默读,要细致,引导学生要动笔,重点语句用笔画出,做到读书动笔与思考同步进行,默读切忌不能动嘴巴。通过读,学生会自己掌握基本内容,同时会提出问题。跳读,重在加强疑惑处的阅读,并尝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熟练朗读基础上。学会背诵课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说明背诵的重要性。学生阅读乃至背诵时,教师要及时巡视,针对学生阅读、背诵出现的不足,及时矫正,并适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决。
自学中没有掌握的知识及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一般是前后桌为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多数问题,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积极创设情境,适时指点迷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学生确实不会的,教师和学生一块儿分析,教师时刻牢记自己是引导者和点拨者,有意识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有时局限于某一念头而思维定式。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自学中交流,学生敢想了,即敢于提出问题,敢说了,即敢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动了,即学生带着疑惑学习、交流,师生积极互动。
教会翻译方法。文言文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但离现代生活相对遥远,应教给学生相应翻译方法,便于他们快速理解并领悟文章精髓。翻译的原则要做到信、达、雅。信,翻译出来,感到真实可信;达,翻译要通顺、条理;雅,翻译的语句要符合相应习惯。方法有直译、意译。直译,即直接翻译,把句子中的每个词语翻译出来,按现代语序排列起来即可;意译,即根据相关意义来翻译。一般来讲,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如“发闾左讁戍渔阳九百人”应这样翻译:发,征发;闾左,古时贫者居闾左,富者居闾右,用闾左代指贫苦人民。(这里牵扯文化知识);讁通谪,被罚流放或贬职;戍,守卫。把字词翻译完,应直译。译为:征召贫苦的平民强迫守卫渔阳的有九百人。再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个句子关键是“崩殂”的翻译。崩殂,指古代帝王的死亡。翻译时不能译成:刘备创业统一祖国的大业还没有一半就中途死了。这样翻译,缺乏雅,应译成:先帝创建统一祖国的大业还没有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教自学方法,不单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白,还要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领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这样,学生就会由“学会”到“会学”了。
三、自学训练有机结合
学生学会自学了,教师既要考虑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程度,又要预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设计好自学习题,让学生自己出题检测;进而学习小组成员交换检测,加深对知识掌握,对文章理解。检测中,教师根据学生出题及时调控,确保不搞题海战术,多写启迪性问题,做到指导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务实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生的语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四、练习与鉴赏结合
自学中,逐步加大难度,引导学生选择内容、形式相似的古文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并学会鉴赏。鉴赏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可从语言特点、结构章法、技法运用、艺术风格等方面选择来鉴赏。如学习元·王冕的《墨梅》时,可结合他的《白梅》进行比较,通过阅读,发现两者都赞颂了梅的特异与别致。墨梅,朵朵梅花呈现淡淡墨色,融馨香与书香一体,而白梅,纯净洁白,暗香幽幽。结合作者所处时代,进而知晓作者借咏梅来映衬自己脱俗清高的修养。
文言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自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原本索然无味的语文课堂,变得兴趣盎然。优化了课堂学习方式和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明确自学目的
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明确自学目的,如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从事撞钟一职,每天早上,他准时起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一天,寺庙主持认为小和尚不能胜任撞钟一职,改派他去后院劈柴挑水。小和尚不服气:“难道我撞钟不准时、不响亮?”主持告诉他:“你撞钟虽准时,很响亮,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唤醒沉迷的众生,不仅洪亮,而且要圆润、深厚、悠远……”。故事中的小和尚,只是把撞钟当成任务,而没有用心体味撞钟之目的,工作只是在应付,所以不称职。试想同学们如果不明确自学目的,只是为应付而自学,不光是不称职,还会落伍。学生通过听故事,明白了自学就是自己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学,学习一种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会自学方法
根据课标要求,引导学生梳理初中所要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点,让学生把知识点梳理成知识树,这样,学习文言文时,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就会心中有数。
教会学生朗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唯有多读,方能感悟其内蕴美。可朗读、默读、跳读。朗读时,声音要洪亮,速度适中,停顿恰当,不同的文体,朗读时语气、情感有所区别。朗读时,不要拘泥于小的细节,要通读全文,大体了解教材基本内容,不会字词,不明白的内容可标出;默读,要细致,引导学生要动笔,重点语句用笔画出,做到读书动笔与思考同步进行,默读切忌不能动嘴巴。通过读,学生会自己掌握基本内容,同时会提出问题。跳读,重在加强疑惑处的阅读,并尝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熟练朗读基础上。学会背诵课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说明背诵的重要性。学生阅读乃至背诵时,教师要及时巡视,针对学生阅读、背诵出现的不足,及时矫正,并适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决。
自学中没有掌握的知识及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小组(一般是前后桌为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多数问题,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积极创设情境,适时指点迷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学生确实不会的,教师和学生一块儿分析,教师时刻牢记自己是引导者和点拨者,有意识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有时局限于某一念头而思维定式。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自学中交流,学生敢想了,即敢于提出问题,敢说了,即敢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动了,即学生带着疑惑学习、交流,师生积极互动。
教会翻译方法。文言文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但离现代生活相对遥远,应教给学生相应翻译方法,便于他们快速理解并领悟文章精髓。翻译的原则要做到信、达、雅。信,翻译出来,感到真实可信;达,翻译要通顺、条理;雅,翻译的语句要符合相应习惯。方法有直译、意译。直译,即直接翻译,把句子中的每个词语翻译出来,按现代语序排列起来即可;意译,即根据相关意义来翻译。一般来讲,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如“发闾左讁戍渔阳九百人”应这样翻译:发,征发;闾左,古时贫者居闾左,富者居闾右,用闾左代指贫苦人民。(这里牵扯文化知识);讁通谪,被罚流放或贬职;戍,守卫。把字词翻译完,应直译。译为:征召贫苦的平民强迫守卫渔阳的有九百人。再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个句子关键是“崩殂”的翻译。崩殂,指古代帝王的死亡。翻译时不能译成:刘备创业统一祖国的大业还没有一半就中途死了。这样翻译,缺乏雅,应译成:先帝创建统一祖国的大业还没有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教自学方法,不单让学生从理论上明白,还要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领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这样,学生就会由“学会”到“会学”了。
三、自学训练有机结合
学生学会自学了,教师既要考虑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程度,又要预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设计好自学习题,让学生自己出题检测;进而学习小组成员交换检测,加深对知识掌握,对文章理解。检测中,教师根据学生出题及时调控,确保不搞题海战术,多写启迪性问题,做到指导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务实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生的语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四、练习与鉴赏结合
自学中,逐步加大难度,引导学生选择内容、形式相似的古文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并学会鉴赏。鉴赏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可从语言特点、结构章法、技法运用、艺术风格等方面选择来鉴赏。如学习元·王冕的《墨梅》时,可结合他的《白梅》进行比较,通过阅读,发现两者都赞颂了梅的特异与别致。墨梅,朵朵梅花呈现淡淡墨色,融馨香与书香一体,而白梅,纯净洁白,暗香幽幽。结合作者所处时代,进而知晓作者借咏梅来映衬自己脱俗清高的修养。
文言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自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原本索然无味的语文课堂,变得兴趣盎然。优化了课堂学习方式和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