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校联手、齐抓共管、同心协力,那孩子们的管教问题,必定能迎刃而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营造良好优越的育人环境,让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赢得未来,赢得明天。
关键词:孩子教育; 家校联动
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国家蒸蒸日上、繁荣富强,使中国人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和脊梁,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在此背景下,许多人却忽视了对下一代的可行性管教,下一代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这是我国长盛不衰,以强者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一、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纵容
说到溺爱,人们几乎都懂其含义,也知其害处。但一到实际生活中,就完全另当别论了。说什么“我吃了那么多的苦,可不能苦了孩子。”,这样的家长以为与前些年教育部门提出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中的“苦”一脉相承,涵义一样,其实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其实,教育部门的“苦”是不让孩子们在危险的环境中学习,恶劣的环境下刻苦,要竭尽所能,为他们创设优越、舒适的学习环境,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其铺路搭桥,添砖加瓦。而我们的家长却把“吃苦”、“耐劳”教育弱化,甚至全部淡化。在家里,孩子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呵护得无微不至,包裹得严严实实。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成了至高无上的“小皇帝”、“小公主”,身份尊贵得很,家长对其有求必应。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要想方设法得到,如果稍不顺心就会撒泼打滚、不依不饶,采用绝食、离家出走等极端方式,吓得亲人六神无主,最后一边“小祖宗”、“小姑奶奶”等低声下气的哀求着,一边火烧火燎、一步并作三步的去买来。
很多家长在外面辛辛苦苦,觉得自己挣来的钱就是供孩子花的,所以孩子张嘴要钱,总是痛痛快快,不带眨眼的掏给他,很少问孩子要钱所谓何用,为何钱花的如此之快?因此,有些孩子错误的认为父母的钱就像长流水,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什么时候想要什么时候有,随心所欲,全然体会不到钱的来之不易,勤俭节约的意识荡然无存。娇惯了,奢侈惯了,学习知识有何用?不带劲。倒不如花家长的钱来得快,来得过瘾。于是到了五六年级,有些孩子习惯了聚会,习惯了上网吧,慢慢学会了吸烟;到了初中,便又开始了耍女朋友,早出不一定,晚归是常时。我09年所教的一学生,因为家境殷实,父母对其百般疼爱,整天像供奉财神爷一样,从来舍不得骂一句、打一下。正因如此,他集上述毛病于一身。有一次,我在某中学校门口碰到他,还叼着烟,歪歪斜斜地喊了我一声“李老师!”看着他吞云吐雾、吊儿郎当,丑陋无比却还得意忘形,自以为潇洒的样子我就像吃了死苍蝇一般恶心,匆匆忙忙的低头答应了一声,然后逃也似的飞快离开了。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经商者、爆发户,金钱来得容易,对孩子出手大方,大把花钱,却严重忽视了其思想品德教育,导致其孩子的智商可以,情商低下,在班上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霸道横行,也不能与老师进行沟通,摆出“我有钱我怕谁”架势,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家庭教育一片空白,老师在班上讲的许多做人的道理,回家一趟,再到学校一切等于没谈。正如我校门口虽然明确规定接送孩子的家长不能堵住校门,仍旧有家长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将车子横在校门正中间,被值周生劝阻,家长还扬言,“小孩子家一边去,少管闲事!”试想,这种蛮不讲理、不可一世的家长,会给孩子造成怎样恶劣的影响?中国的家教,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家长们的亲身垂范。
二、学校教育——教师顾虑重重,教育上滋生懒惰思想
现今社会,对老师的指责颇多,要求颇多,稍有不慎,就会惹得学生和家长大动肝火,甚至无理取闹的和你争吵不休,动辄以给上级打电话,告教育局相要挟,添油加醋、搬弄是非,让你百口莫辩、心神俱疲,“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于是,不得已而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如履薄冰,造就了一些无可奈何的“惰”。
1.望而却步
在我国当今教育形势下,一些社会机构、社会人,对我国颁布的《教育法》,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了曲解,一系列的案例也让老师们在教育战线上如坐针毡、惶恐不安。于是乎,为了家人,为了明哲保身,为了“特定”的教育安全,一些平日里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严于从教的老师们变得碍手碍脚,畏首畏尾,谈案例而色变,望生调皮而止步。老师们不敢说了,怕生思想崩溃而寻短见;不敢做了,怕事实证据确凿家长翻脸网络无情墙倒众人推,弄得身败名裂、颜面扫地;于是乎,学生羞辱老师的事屡见不鲜,学生践踏课堂的事时常出现,家长冲击学校的事接连上演,老师迫不得已赔礼道歉的事司空见惯。
老师迷惘了,胆怯了,失去方向了,有些精英转行了。此时期,如何管教孩子成了老师们难解的议题。
其实,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识和力量。因此,恰当、有效地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老师们可以从培养学生体验成功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求知欲,产生动力,进行正确导向,在班上树立正气,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正压邪,以正确的舆论反对、摒弃歪风邪气。让学生由衷的佩服,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喜欢上学习,管教就顺理成章、事半功倍了。
2.都是环境的错
良好的教育大环境,本是全社会人们所共同营造的,来之不易,应加倍珍惜,可就是有少数人利用两部法律来兴风作浪,冷了教师的心,伤了教师的魂。
确实,当前我国的教育环境不容乐观,令人忧心忡忡,令人担忧教育的滑坡。好在09年8月曙光再现,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颁布施行,虽然有些姗姗来迟,有些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毕竟,《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它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老师们也可为之长舒口气、展颜一笑了。有了《规定》,就会有好的教育大环境的到来。 三、家校融合——共同撑起教育的一方晴空
对孩子的管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许多事情不是孤立片面的,往往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一环处理的好,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全盘皆活。
一天,刘志凯的母亲愁眉苦脸的找到我,向我诉说其在家中的表现:刘志凯是家中独子,自然是“小皇帝”一位,都处处依着他,惯着他。哪知后来,他变得古怪刁钻,在饭桌上说不吃马上翻脸,抛洒自己的碗筷米饭。这边辛辛苦苦为他做好了饭菜,他总是挑三拣四,嫌饭菜没有滋味,不合胃口,然后把饭碗胡乱一推,起身从抽屉里摸出钱,不管不顾的径直扬长而去,去下馆子。现在他容不得家长说他一句,一说他就和家长针锋相对,甚至怒气冲冲的甩门而去,天色漆黑也不回家。无可奈何,家人只得四处找寻,等发动左邻右舍,找遍了亲朋好友看到他时,他却若无其事、不屑一顾。
不是刘志凯的母亲亲口诉说,谁人能信。事后,找了个恰当的机会,与刘志凯进行了一次长谈,表扬了他在班上的积极学习,以及作为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钦佩;当谈到他在家中是不是也这么优秀时,刘志凯哑然了,沉默了。临走,我拍拍他的肩头说,“好好想想吧,爸爸妈妈也不容易,老师相信你!”
再后来,我在班上,在与刘志凯的接触中,都有意无意谈到孝顺父母的名人、伟人事例。
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刘志凯的母亲专程到学校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刘志凯变了,在家中懂得疼爱父母了。
刘志凯的母亲是明智的,她求助到了学校,让家校在管理上进行融合处理,既解了自己的围,纠正了孩子的不良习气,又增进了家校的关系,畅通了联系渠道。
在本文中家长将车子熟视无睹、旁若无人的横在校门中间,却向值周生喝斥与威胁,是多么的弱智。该家长的行为,毋庸置疑,他阻碍了家校之间的沟通,设置了障碍,进行了一个错误引导,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还是古人说得好,“润物细无声”,家长的言行,点点滴滴都烙在孩子的脑海里,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孩子仿效的楷模,二者必须融洽关系正面引导,因为它无声无息,陶冶着孩子的情操,滋润着孩子的心灵。
如果家长们在爱孩子的时候有个度,有个以身作则感,对学校和老师多一些理解;老师们也能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避免简单粗暴,相信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心,争取到家长的竭力支持。家校联手、齐抓共管、同心协力,那孩子们的管教问题,必定能迎刃而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营造良好优越的育人环境,让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赢得未来,赢得明天!
收稿日期:2014-03-27
关键词:孩子教育; 家校联动
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国家蒸蒸日上、繁荣富强,使中国人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和脊梁,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在此背景下,许多人却忽视了对下一代的可行性管教,下一代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这是我国长盛不衰,以强者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一、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纵容
说到溺爱,人们几乎都懂其含义,也知其害处。但一到实际生活中,就完全另当别论了。说什么“我吃了那么多的苦,可不能苦了孩子。”,这样的家长以为与前些年教育部门提出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中的“苦”一脉相承,涵义一样,其实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其实,教育部门的“苦”是不让孩子们在危险的环境中学习,恶劣的环境下刻苦,要竭尽所能,为他们创设优越、舒适的学习环境,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其铺路搭桥,添砖加瓦。而我们的家长却把“吃苦”、“耐劳”教育弱化,甚至全部淡化。在家里,孩子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呵护得无微不至,包裹得严严实实。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成了至高无上的“小皇帝”、“小公主”,身份尊贵得很,家长对其有求必应。只要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要想方设法得到,如果稍不顺心就会撒泼打滚、不依不饶,采用绝食、离家出走等极端方式,吓得亲人六神无主,最后一边“小祖宗”、“小姑奶奶”等低声下气的哀求着,一边火烧火燎、一步并作三步的去买来。
很多家长在外面辛辛苦苦,觉得自己挣来的钱就是供孩子花的,所以孩子张嘴要钱,总是痛痛快快,不带眨眼的掏给他,很少问孩子要钱所谓何用,为何钱花的如此之快?因此,有些孩子错误的认为父母的钱就像长流水,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什么时候想要什么时候有,随心所欲,全然体会不到钱的来之不易,勤俭节约的意识荡然无存。娇惯了,奢侈惯了,学习知识有何用?不带劲。倒不如花家长的钱来得快,来得过瘾。于是到了五六年级,有些孩子习惯了聚会,习惯了上网吧,慢慢学会了吸烟;到了初中,便又开始了耍女朋友,早出不一定,晚归是常时。我09年所教的一学生,因为家境殷实,父母对其百般疼爱,整天像供奉财神爷一样,从来舍不得骂一句、打一下。正因如此,他集上述毛病于一身。有一次,我在某中学校门口碰到他,还叼着烟,歪歪斜斜地喊了我一声“李老师!”看着他吞云吐雾、吊儿郎当,丑陋无比却还得意忘形,自以为潇洒的样子我就像吃了死苍蝇一般恶心,匆匆忙忙的低头答应了一声,然后逃也似的飞快离开了。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经商者、爆发户,金钱来得容易,对孩子出手大方,大把花钱,却严重忽视了其思想品德教育,导致其孩子的智商可以,情商低下,在班上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霸道横行,也不能与老师进行沟通,摆出“我有钱我怕谁”架势,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家庭教育一片空白,老师在班上讲的许多做人的道理,回家一趟,再到学校一切等于没谈。正如我校门口虽然明确规定接送孩子的家长不能堵住校门,仍旧有家长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将车子横在校门正中间,被值周生劝阻,家长还扬言,“小孩子家一边去,少管闲事!”试想,这种蛮不讲理、不可一世的家长,会给孩子造成怎样恶劣的影响?中国的家教,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家长们的亲身垂范。
二、学校教育——教师顾虑重重,教育上滋生懒惰思想
现今社会,对老师的指责颇多,要求颇多,稍有不慎,就会惹得学生和家长大动肝火,甚至无理取闹的和你争吵不休,动辄以给上级打电话,告教育局相要挟,添油加醋、搬弄是非,让你百口莫辩、心神俱疲,“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于是,不得已而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如履薄冰,造就了一些无可奈何的“惰”。
1.望而却步
在我国当今教育形势下,一些社会机构、社会人,对我国颁布的《教育法》,特别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了曲解,一系列的案例也让老师们在教育战线上如坐针毡、惶恐不安。于是乎,为了家人,为了明哲保身,为了“特定”的教育安全,一些平日里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严于从教的老师们变得碍手碍脚,畏首畏尾,谈案例而色变,望生调皮而止步。老师们不敢说了,怕生思想崩溃而寻短见;不敢做了,怕事实证据确凿家长翻脸网络无情墙倒众人推,弄得身败名裂、颜面扫地;于是乎,学生羞辱老师的事屡见不鲜,学生践踏课堂的事时常出现,家长冲击学校的事接连上演,老师迫不得已赔礼道歉的事司空见惯。
老师迷惘了,胆怯了,失去方向了,有些精英转行了。此时期,如何管教孩子成了老师们难解的议题。
其实,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识和力量。因此,恰当、有效地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快乐,能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老师们可以从培养学生体验成功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求知欲,产生动力,进行正确导向,在班上树立正气,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正压邪,以正确的舆论反对、摒弃歪风邪气。让学生由衷的佩服,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喜欢上学习,管教就顺理成章、事半功倍了。
2.都是环境的错
良好的教育大环境,本是全社会人们所共同营造的,来之不易,应加倍珍惜,可就是有少数人利用两部法律来兴风作浪,冷了教师的心,伤了教师的魂。
确实,当前我国的教育环境不容乐观,令人忧心忡忡,令人担忧教育的滑坡。好在09年8月曙光再现,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颁布施行,虽然有些姗姗来迟,有些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毕竟,《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它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老师们也可为之长舒口气、展颜一笑了。有了《规定》,就会有好的教育大环境的到来。 三、家校融合——共同撑起教育的一方晴空
对孩子的管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许多事情不是孤立片面的,往往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一环处理的好,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全盘皆活。
一天,刘志凯的母亲愁眉苦脸的找到我,向我诉说其在家中的表现:刘志凯是家中独子,自然是“小皇帝”一位,都处处依着他,惯着他。哪知后来,他变得古怪刁钻,在饭桌上说不吃马上翻脸,抛洒自己的碗筷米饭。这边辛辛苦苦为他做好了饭菜,他总是挑三拣四,嫌饭菜没有滋味,不合胃口,然后把饭碗胡乱一推,起身从抽屉里摸出钱,不管不顾的径直扬长而去,去下馆子。现在他容不得家长说他一句,一说他就和家长针锋相对,甚至怒气冲冲的甩门而去,天色漆黑也不回家。无可奈何,家人只得四处找寻,等发动左邻右舍,找遍了亲朋好友看到他时,他却若无其事、不屑一顾。
不是刘志凯的母亲亲口诉说,谁人能信。事后,找了个恰当的机会,与刘志凯进行了一次长谈,表扬了他在班上的积极学习,以及作为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钦佩;当谈到他在家中是不是也这么优秀时,刘志凯哑然了,沉默了。临走,我拍拍他的肩头说,“好好想想吧,爸爸妈妈也不容易,老师相信你!”
再后来,我在班上,在与刘志凯的接触中,都有意无意谈到孝顺父母的名人、伟人事例。
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刘志凯的母亲专程到学校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刘志凯变了,在家中懂得疼爱父母了。
刘志凯的母亲是明智的,她求助到了学校,让家校在管理上进行融合处理,既解了自己的围,纠正了孩子的不良习气,又增进了家校的关系,畅通了联系渠道。
在本文中家长将车子熟视无睹、旁若无人的横在校门中间,却向值周生喝斥与威胁,是多么的弱智。该家长的行为,毋庸置疑,他阻碍了家校之间的沟通,设置了障碍,进行了一个错误引导,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还是古人说得好,“润物细无声”,家长的言行,点点滴滴都烙在孩子的脑海里,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是孩子仿效的楷模,二者必须融洽关系正面引导,因为它无声无息,陶冶着孩子的情操,滋润着孩子的心灵。
如果家长们在爱孩子的时候有个度,有个以身作则感,对学校和老师多一些理解;老师们也能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避免简单粗暴,相信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心,争取到家长的竭力支持。家校联手、齐抓共管、同心协力,那孩子们的管教问题,必定能迎刃而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营造良好优越的育人环境,让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赢得未来,赢得明天!
收稿日期:201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