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呼唤人文素养,语文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语文教学应加强它的文化内涵,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升教育品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加强 人文教育
  
  曾在报纸上读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刚走出名校大门的大学生到某公司应聘,几轮下来,只剩下他和另外一个人,于是进入最后一轮考试。当他走进办公室时,发现地上躺着一把扫帚,他看了看,毫无反应地迈了过去。这时经理没让他答题,而是让第二个应聘者进门。第二个人发现地上躺着一把扫帚,便捡起来放好,然后走向经理。经理当场宣布第二个人被聘用了。第一个人吸取这次教训,第二次应聘时,发现地上躺着一个空饮料瓶,于是他捡了起来,没想到经理却让他回去等通知。他走出办公室后,越想越气,当他走到一楼时,把手中的饮料瓶狠狠地扔向了墙壁。追赶他的经理秘书正准备告诉他被聘用的消息,却看到如此一幕,只好遗憾地返回。
  谁能想得到呢?就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社会,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
  当学校一味追求学生分数、升学率的时候,是否想过学生走向社会所面临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呢?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关心社会的病痛,不关心人民的苦难,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能说他们接受的是合格的教育吗?美国著名教育家、素质教育的倡导者詹姆斯·多姆逊认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同仅仅是学业成绩优异的百分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因而,我们需要更多快乐而健康、能够从事各项工作的普通人,而不是病天才。”过分关注学生分数、升学率,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灵和精神的影响,这是当前教育亟待重视的问题,加强人文教育势在必行。语文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中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语文教学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目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由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社会、人的共同发展。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引导、指导学生成为完善、和谐的社会人。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有着特殊的优势。
  从语言的眼光看,语文充满了工具性,从文化教育的角度看,语文又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学习尤其是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就应增强它的文化内涵,弘扬人文精神。没有这种升华,语文学习就不可能实现它的终极目标,不可能走向社会,不可能使学生学会用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来对待我们这个世界,知识也可能因此失去它的价值导向,这将与素质教育相悖。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必须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人文教育
  1、勤于修身,塑造高尚人格。在实现人文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漠,没有追求,必然影响到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弘扬,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严于律己,勤于修身,远离庸俗、远离低级,以人类智慧、知识发展、社会发展的薪火传递者的身份来做本职工作,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办法。
  2、重视文学教育,注重情与美的熏陶与感染。文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能给予人心灵的慰藉,拓宽人的精神空间。文学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是情感和美感,而语文教材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情与美,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美文,注重情与美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新课程资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文化窗口,语文课堂中就应该是春风荡漾,有美的震憾,有情感的激荡,有想象和顿悟。教师要以学生的感悟代替冷静的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揣摩、体味的同时,涵养人文素养,化育人文精神。语文教师应通过对语文中文化内涵的整合,实现语文能力的综合,从而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完善、和谐、发展的人,使文学教育真正富有成效。
  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材的更新永远赶不上时代的节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走出庸俗。所以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教育,是要把人文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而不是搞成两张皮,甚至停下语文课来进行思想教育;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教育,是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而不是进行枯燥、空洞的口头说教。
  另外,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从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找切入点、突破口,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感化。
  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对人文素养的呼唤越来越强列,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的教育教学体系,把“教文”纳入“育人”的大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在今天,想在明天,要以明天建设者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促进今天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教育者要重视倾听,加强课堂教与学的新策略——倾听的运用。本文从目前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课堂教与学的新策略——倾听,阐释了倾听的教学内在意义以及倾听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倾听教学策略的运用与提高,将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和完善。  关键词:倾听 课堂教学 倾听习惯培养 倾听有效策略提高    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高中英语课程标
期刊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决定他今后的发展,中国早就有“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孔子也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诸多实践证明,凡是在各个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个学龄阶段都有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同其它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一节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熟练操作,深刻理解,并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我多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拟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仍然是主流,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当然被视为“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在很多地方,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美术教育始终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陈旧。学生本身并不喜欢美术, 却被怀着各种功利心的家长逼着去学习,美术带给孩子整整一个少年时代的只是痛苦,已经不再是享受和快乐了。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 问题 策略    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
期刊
【个性弱化】  高兴时总是“一蹦三尺高”,地球永远是“妈妈”,柳枝随风飘荡也永远是“少女在梳理自己的长发”……这一切仿佛都司空见惯了,殊不知,小学生作文中的个性正在一点一滴地逝去。  笔者在四年级下学期接手了一个新班级,第一天,我便布置了一个日记题目——《新老师,我想对您说……》,并且我还指出:大家可以给我提些建议,或是对我说一些心里话等等。没想到,第二天批完日记,却令我大失所望。学生大都用了比喻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依据课程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  关键词:高中数学 观察 猜想 质疑 统摄 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忽视翻译能力的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提出融翻译教学于英语教学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加强翻译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生 翻译能力    一、引言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翻译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目前英语教材都没有系统介绍翻译基础知识,教师又缺乏系统的翻译培训,课堂上不注意
期刊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我们知道知识与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相对容易量化的,本文对此不再多加论述。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潜性的、难以量度的,我们以前对它重视得不够,或者说未能很好地落到实处,但在知识观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如何把这些内隐的东
期刊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教师指定,内容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比如写影评必须是当场看过的电影之类),“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拟出的几种模式。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内容相似,写法相近,小孩子说大人话,缺乏儿童生活气息,创新意识少有。许多场合的作文教学成绩,只以“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获奖或发表过多少篇学生习作”来定。这样出现了一种假象:有作品获奖或发表的学生,作文水
期刊
在当今音乐课堂上,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重视“教会”,忽视“学会”。许多教师在歌曲教学中游于表面的演唱,不重视内在美的挖掘,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演唱,被动地体现教师设计的教学意图,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个人认为,对于歌唱教学中的歌曲,也要像其他学科一样,教会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分析、领悟所学歌曲的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