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孩子逝去的“真”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弱化】
  高兴时总是“一蹦三尺高”,地球永远是“妈妈”,柳枝随风飘荡也永远是“少女在梳理自己的长发”……这一切仿佛都司空见惯了,殊不知,小学生作文中的个性正在一点一滴地逝去。
  笔者在四年级下学期接手了一个新班级,第一天,我便布置了一个日记题目——《新老师,我想对您说……》,并且我还指出:大家可以给我提些建议,或是对我说一些心里话等等。没想到,第二天批完日记,却令我大失所望。学生大都用了比喻句:“老师,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老师,您是帆,我是小船,指引我们前行。”……甚至用这类比喻句堆砌成一首小诗;还有学生描写了老师的外貌,也是千篇一律的“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 ……而真正写出了自己心里对老师的建议、和老师讲讲心里话的却是少之又少。
  这不禁令我感到寒心,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你们的“个性”、你们的“真实”都到哪里去了?
  【诠释目标】
  新课标关于写的总目标的表述就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多么朴实的八个字,不需要堆砌华美的词藻,也不需要布局精妙的构思,重点是要“表述自己的意思”。而现在的习作教学,往往本末倒置,不重在引导学生尽情吐露自己的心声,而是指导学生学会创作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文范式”,以不变应万变。于是,在学校的习作指导课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写作浮夸风”;于是,从小学生到大学生,讲到作文课无不“谈虎色变”。自然,连小学生的习作本上都消逝了那份原生态的“真”。
  【寻“真”方案】
  ——依托日记,梦“想”成“真”——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所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要真正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口”的能力,日记无疑是一个较好的载体。笔者曾对学校的1000名学生做过抽样调查发现:喜欢写日记的占47% ,而喜欢写作文的只占21%。教师首先可鼓励学生在日记本上自由地吐露自己的心里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再逐步引导做到“写得实在而且富有想象力”。小学三、四年级是写作文的起步阶段,怎样让学生想得实在,而不是凭空胡乱瞎想?我尝试了以日记为载体,设计“三想式日记”为助跑器,即“感想式日记”、“畅想式日记”、“幻想式日记”,让学生真实在起跑线上。
  1、 “感想式日记”——我手写我口
  佛洛伊德曾指出,人活着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李白的酒后佳作,都在自己的情感宣泄下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首先要鼓励学生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宣泄在日记本上,培养学生善于把自己的心里话倾吐在日记本上。这类“感想式的日记”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都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事,也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真实性较强,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
  2、“畅想式日记”——尽情地书写
  现在的孩子活动空间狭小,课外实践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大多学生就是“学校——家”两点一线。所以,每每老师布置写日记,“题目自拟”时,学生也没什么题材好写的,不是“体育课”就是“公交车”,再不然就是“天上的云”,学生不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畅想式日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让生活中实现不了的,在笔尖自由地流淌。
  3、“幻想式日记”——插上翅膀的笔
  如果说“感想式日记”和“畅想式日记”还有所保留,那“幻想式日记”应该是天马行空般,随意想象。“幻想式日记”往往是有难度的,没有一定的阅读经验、没有相当的知识积累是很难有与众不同、奇妙的幻想。教师平时要鼓励学生创新型的幻想,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
  “幻想式日记”往往会中心不明确、主题不鲜明,因此,教师在评价方面也要自由一些,以“想象的内容”为主,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想法。“幻想式日记”为培养学生个性化习作、创新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阅读这方面的书籍,鼓励学生写与众不同的、富有个性的幻想日记。
  清代王筠在《教童子法》一文中曾说:“作诗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踢跳跑,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此时加以衔辔,必俯首乐从。”要指导学生写真实的作文、写个性化的作文,首先要培养学生敢想、会想,并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是最“真”的作文。
  ——整合教材,返“璞”归 “真”——
  习作教学 ,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习作教材是“蓝”,那教师指导则是“青”。由于每所学校的情况不一样,每个班级的情况也是大相径庭,教师在实施教材中的习作教学时必须根据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甚至要适当地整合教材,做到“青”胜于“蓝”,才能达到更有效的个性化的习作教学指导。
  [案例一:让习作要求真实起来]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五下习作五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为了使学生的习作能更真实、更典型,对教材作了两方面的整合。首先,课时调整,由原来的“六一”节前完成改为“六一”节后教学;第二,内容重组,把北京市《××报》改成了学生常接触的《××教育报》并细化了投稿地址,使教材更真实、更富吸引力。
  调整后的习作五,第一,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教育报》是我们常看的报纸,而且班上还有好几名学生的佳作曾刊登在该报上,平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比起教材中北京市《××报》来得真实、可靠。这节课仿佛不是作文课,而是一次征文投稿比赛,学生自然就听得格外认真。第二,富有时效性和真实感。由于“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每个学校都会开展一些活动,自然“小能人”就不难找。而且我校在儿童节前夕刚刚举办了“校科技节”,班上好多同学获奖了。身边的小能人自然少不了,比起教材中的“儿童节”前写“身边的小能人”更及时。要让学生写真事、讲真话,就要让学生真正从活动中发现身边的小能人。“儿童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要让教材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贴近生活,让教材真实起来,适当的变化更能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和写作欲望,达到返璞归真的习作指导效果。
  [案例二:让习作范例真实起来]
  苏教版国标本四下习作四的写作要求是:围绕生活中最近发生的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相互间谈谈看法,再写下来。习作教材中举了“非典”的范例,并就此话题展开讨论。“非典”是发生在2003年的五月,当笔者在2006年执教该习作时,当时“非典”也就过去三年,学生还是记忆犹新的,所以当时我沿用了教材中的范例,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在课堂上交流看法,然后再写下来。当时整个“非典”话题谈论很精彩也很成功,自然写起来就真实、丰富了许多。
  可当2008年再教该习作时,此时已距“非典”五年了。课前,我做了一个了解,“非典”发生时,他们大多上幼儿园,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我就当机立断,没有沿用书上的范例,而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西藏打砸抢烧”事件的资料,然后课堂上进行讨论。由于“西藏打砸抢烧”事件是前不久刚刚发生的,报纸、电视、网上都有很多关于此类的消息。这个话题的选择富有时效性,比较真实,学生也有兴趣去关注,课堂的讨论自然很活跃,不仅写起来真实、丰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一种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绝不是圣经,而只是辅助工具,习作教材有时甚至只是个引子。有效的习作教学必须灵活地运用教材,既要走进教材,更要能够走出教材,进行成功的超越,让习作教学更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融入体验,去“伪”存“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只有融入自身的体验,写出来的作文才最真实、最富生命力。
  体验一:观察中发现真实。
  【教学实践举隅】
  1、综合实践课上,笔者布置学生写《粮食浪费知多少》的调查报告。
  一生在“调查小结”中写道:在调查本校食堂学生午餐粮食浪费情况时,还发现教师就餐的浪费现象也很严重。他就此调查发现,写了一篇习作,真实地反映了教师用餐中的严重浪费现象。
  2、在指导教学小语苏教版五上习作一《二八月,看巧云》时,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2周前布置):
  1、学生: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并把观察到的情况全面、细致地记录下来,为写作时能够突出特点、有详有略打下基础,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调查表(调查表略)。
  2、教师:准备1~2篇经典的描写自然现象的范文并制作成幻灯片。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让学生走进自然,触摸春天,感悟周围事物的变化和更新。学生有了自主体验,实际写作时就能够有的放矢,不致于为应付任务而凭空捏造、东拼西凑,让学生真正“有话写”。)
   体验二:小制作融入真感情。
  “体验式作文”是极富情感性的习作指导方式,是通过记录自己的活动体验来写自己的感想。因为自己动手做了,切身体验了,习作的语句也就更丰富、更生动具体。比如“三八”妇女节,可以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事,把妈妈的表情以及当时你的心情写在日记本上;在上《苹果里的五角星》之前,可以布置一个这样的家庭作业:用两种方法切苹果,一种是竖切,一种是横切,边切边注意观察,写下过程,并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及想法写下来。
  融入学生观察和体验的习作,能够防止学生“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能够真实地写出自己的想法。苏霍姆林斯基规定儿童在小学阶段要进行300次观察,而我们实际做得远没有这么多。要想学生写得真实,就要指导学生多体验、多观察生活,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去“伪”存“真”,而不是凭空捏造、无病呻吟。
  “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面对孩子们逝去的“真”,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写真话,讲实事”。习作教学要从源头开始设法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负性情绪”,唤醒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乐于写、有话写、写真实”,并以“三想式日记”为契机,引导学生“充分地想”;习作教学中要注意整合教材,成功地运用习作教材,真正让学生写得真实;要注重指导学生课外的观察体验,培养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作,寻回孩子们逝去的那份“真”,让学生的习作回归原生态。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中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远远高于专科大学、本科大学,但是中职生高就业率的背后,却存在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率低、劳动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职业生涯发展难以取得成功等隐忧,中职教育仍然是学生和家长的次等选择,中职教育仍然面临发展的困境。本文分析了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其社会吸引力低下,并从国家的中职教育政策、法律、劳动制度等宏观层面与中职教育加强自身发展的微观
期刊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的延伸,是“大语文观”的集中体现,有机地将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就课外阅读指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自主、投入、清醒的阅读氛围  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种消遣调剂,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作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
期刊
语言是人类“表达和接收思想”的工具,它所体现的那种泛意识形态的信息交流具体到英语实践上的应用,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英语互动”。《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让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实际就是让学生形成英语素质,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都告诫英语课堂要全面注重素质教育。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呢?  第一,在英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英语教学中,要树立人本主义教育观,把学生
期刊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对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政治教师个人魅力的问题,需要做新的思考和探索。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美的追求和利用很不自觉,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教学方法简单灌输,教学手段陈旧单调,学生的情绪体验很不愉快,致使他们逐渐滋生了厌学、弃学的念头。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有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在教学中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艺术、美的方法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期刊
摘 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大课堂信息量的输入,有利于查漏补缺,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教学 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校成功学习并尝试运用的各种英语教学模式,无论是杜郎口教学,还是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以及最近要学习的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都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生本教育,利于学生短时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生本教育为
期刊
与学生交流谈心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专利”,更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与学生交流沟通呢?  首先,聆听学生的心声。  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的聆听,了解学生心中的感受。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地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耐心聆听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和奖赏。学生在教师的倾听中发现了自己受到重视并肯定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于是精神得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教育者要重视倾听,加强课堂教与学的新策略——倾听的运用。本文从目前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课堂教与学的新策略——倾听,阐释了倾听的教学内在意义以及倾听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倾听教学策略的运用与提高,将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和完善。  关键词:倾听 课堂教学 倾听习惯培养 倾听有效策略提高    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高中英语课程标
期刊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决定他今后的发展,中国早就有“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孔子也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诸多实践证明,凡是在各个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在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个学龄阶段都有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同其它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一节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熟练操作,深刻理解,并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我多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拟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仍然是主流,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当然被视为“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在很多地方,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美术教育始终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陈旧。学生本身并不喜欢美术, 却被怀着各种功利心的家长逼着去学习,美术带给孩子整整一个少年时代的只是痛苦,已经不再是享受和快乐了。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 问题 策略    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