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旱涝之灾?

来源 :资本交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cbr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ive in the era of currency over, both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investors have to keep their wealth safe. To fight the battle, people need "bargaining chip" property which is relatively undervalued or have growth. But Chinese investors have been so confused now by different economic chaos. They ask themselves which one is their true enemy? The "hot money" flood into Chinese market or the capital gush out? The inflation or the deflation? During the turning point, the most dangerous factor is the drought after a flood.
  身处货币超发的时代,无论中美投资人都需要打响财富保卫战。作战要搜集筹码:资产,那些要么相对低估,要么具备成长性的资产。但目前,中国投资人可能正被经济的种种乱象弄得一头雾水,满腹狐疑,要应对的,到底是涌入中国的热钱还是涌出中国的财富?该担心的到底是钱太多而变毛还是钱太少捉襟见肘?这是一场旱灾也是一场涝灾,在转折期并存,长远却需要警惕大涝之后的大旱。中美两国人民近来都很忙:中国人忙着买金、买房;美国人忙着卖地、卖房。
  中国富人热衷海外投资,大笔真金白银进入美国房地产市场;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已注意到热钱涌入中国,正着手治理;一边进,一边出,当然不是来自“别家草更绿”的冲动。一方面,中国货币超发成为巷陌间的热议焦点,另一方面,“缺钱”又成为6月银行间市场的主题词。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成长性不济的当儿,人民币却强势升值,这恐怕更让不少中国人费解。
  而无论是价格节节败退的黄金,还是价格节节攀升的美国房地产,在太平洋两岸各自成为抢购品。
  4月15日,尾随高盛看空黄金,国际黄金价格跌破1500美元每盎司,创阶段性新低。中国大妈反行其道,迅速扫荡黄金现货市场,引起海内外舆论大哗和费解,此后伴随金价一路下行,中国大妈不懈接盘,更成为全球财经评论新热点。
  4月全美房价较去年大涨12.1%,增幅为2006年2月以来最大。随着美国经济好转,就业市场也逐步改善,也带来愈来愈多买家急于购房,而市面上的待售屋存量却较一年前水平低14%。
  6月12日的《今日美国》报道,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迎来了售屋好时机。这项房贷巨头房利美5月所做的最新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认为现在是出售房产的良机,比率不但高于4月的30%,也创下三年最高。去年同期的比率仅为16%。
  稍早前,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宣布在旧金山投资地产,该项目投资高达6.2亿美元,主要从债务渠道融资,万科直接投资1.75亿美元,拥有75%的股份。王石并不讳言,此举也是顺应中国愈演愈烈的移民潮,房地产海外开发项目以中国内地买家为主要目标客户,这些内地买家很多出于同样备战备荒,投资保值增值的目的。另据报道,香港50%的豪华地产为内地买家所购入。
  6月媒体传出消息,中国房地产富豪潘石屹、张欣夫妇牵头成立的一家财团,以7亿美元(约合43亿元人民币)巨资购入美国纽约地标建筑——通用汽车大厦40%的股权,这创下目前中国私人投资者在美国最高不动产投资纪录,当事人表示这并非公司行为,是大股东个人投资行为。
  前所未有的低利率、相对于全球各地都更稳健且富活力的经济、触底后房价未来的成长性,已经让次贷后的美国房地产投资者成了大赢家;而更大的赢家是美国:一切都在刺激海外购买者,中国人、新加坡人、韩国人、以色列人和挪威人加速购买美国房地产。
  曾经弃美国而去的投资者,重新对美国资产趋之若鹜。
  Real Capital Analytics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国际投资者投资79.7亿美元购买商业地产,较去年同期上涨25%。而去年全年的总成交量为275亿美元,几乎是2009年47亿美元的6倍。
  2013年前4个月,国外投资者在美国商业地产交易中占8.8%,高于过去10年平均值8.1%。
  关键是:通胀,不得不说,实力中国买家在美国购地是明智之举。而在这个意义上,客观地讲,中国大妈的选择根本不足为怪。不是不智,也许是无奈。虽然正如之前专栏提到的,最好的投资是顺势而为,目前购入黄金实非顺时而动,但好与不好,只是相对论。
  哪里有增长而又保持着低通胀呢?哪里资产价格没有浮肿却具备价格抬升的经济动能?如果你有答案,你就不难理解“王石们”的聪明之处,但和富人不一样,对中国普通投资人而言确实知易而行难,并不具备太多可操作性,那么,他们可以投什么呢?
  这让人想起《西游·降魔篇》中在狭窄小山洞的孙悟空那句投诉,“看什么看?就这么大点地方,你让我去哪?”
  中国大妈的黄金抢购潮有两大特色:第一是越跌越买;第二是购买力惊人,出手不凡。《China E c o n o m i c Weekly》,描述“她们抢购黄金像买大白菜”。“大手笔抢房”是中国高端投资者顺势而动的明智之举,“疯抢黄金”折射的恐怕更多是中国民众资产保值增值、投资通道的极度狭窄,应对资产变毛的慌乱。


  钱太多,钱太少?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究竟如何?
  观察最新数据,5月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均乏力,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疲弱。
  此外,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的增速稍有回落,但仍处高位,这显示:高货币投放并未带来相应的经济拉动效果。
  央行最新数据,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继2012年中国M2与GDP比例再创历史新高,使“货币超发论”成为当前人们热议焦点。
  都说强势经济才有强势货币,而今经济疲弱不振,货币高发,热钱奔涌,人民币强势,普通投资人困惑在所难免,而事实上,种种让人费解的现象互为因果。
  内部,实体经济大道难行,就难免把企业引向偏门邪道,鼓励“套利”;外部,美联储的低利率和QE给美国经济注入了雨露和活力,却更加重了在中国短线套取利差,长线资金出逃的压力。
  目前的热钱涌入会推高人民币币值,打压“中国制造”的出口竞争力,令经济增长外贸形势不容乐观;长期而言,因为经济形势和外贸不乐观,势必对人民币升值釜底抽薪,让其无以为继,加速资金出逃。
  路透报道称,最近人民币汇率频现“中间价升、即期成交价跌”的现象,多名交易员称,市场购汇盘最近已经多于结汇盘了,不排除市场近期出现逆转的可能性,市场变化很快。外汇局5月份发文从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严查虚假贸易、加大外汇管理核查检查力度等多方面严控外汇资金流入,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外汇市场的供需。另外,中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尤其是出口数据也并不乐观,影响了市场情绪。以上这些因素,短期内限制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幅度。
  6月伊始,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热钱涌动,已引起监管层注意,特别提到对港套利;与此同时,“钱荒”却成为 6月中国银行间市场的主题词。
  而这种钱荒和目前监管机构大力挤出热钱水分难脱干系,不管这是故意惩戒银行,还是挤水不得已的副作用。治理热钱的重点之一的对港套利,如何套利?主要就是借助内保外贷政策。
  顾名思义,内保外贷分两部分,一是“内保”,二是“外贷”。“内保”就是境内企业向境内分行申请开立担保函,由境内分行出具融资性担保函给离岸中心;“外贷”即由离岸中心凭收到的保函向境外企业发放贷款。
  假设国内的公司在海外子公司是自主经营,参与国际间的贸易竞争需要贸易融资额度或者企业周转需要流动资金贷款,亟需银行的授信支持,但是因为公司在海外成立时间较短,或者海外银行对公司有“规模”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得到海外授信的难度比较大,而母公司跟某银行境内行合作良好,且有授信支持。在这样背景下,通过某银行的“内保外贷”业务就可以解决。
  由境内企业向某银行境内分行申请开立融资性担保函,然后由某境内分行出具该担保函给离岸中心,由离岸中心提供授信给海外公司,解决了客户的需求。这样的政策本意是为了鼓励国内企业走出海外,无须逐笔审批,和以往的融资型担保相比,大大缩短了业务流程。而在实体经济不振的情况下,就成了外贸企业“资本操作”的套利工具。
  例如,境内企业存1000万元到银行,开具1000万元信用证;随后,该企业在境外的贸易企业购货,境内企业把信用证交付给境外企业,境外企业就可以凭借这张信用证到境外银行兑现1000万元,而这个资本操作主要就是借助保税区和香港之间的兜圈。
  经香港中转,是因为作为自由贸易港,香港很多进口政策不同于中国,首先大多数产品从国外进口到香港是免税的;其次,对于一些直接进口中国需要进口许可批文的产品,进口到香港则不需要,于是“内保外贷+保税区+香港”,在经济疲弱,生意不好做的情况下,成了外贸企业通过资本操作的“生利法宝”。
  企业从海外进口货物,在国内开设好信用证。货物从香港进口到了保税区以后,相当于完成了进口,海关已经按照进口统计进入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此时,境外的关联企业可以从境内企业手中将这批货买回去,所用的资金就是外贷的资金,于是货物再往香港出口一次,境外的关联企业“名正言顺”地将这1000万元人民币付结给境内的贸易企业。1000万元的资金“兜圈”业务就伴随货物兜圈完成了。那么这种“兜圈”到底可以套出多少资金呢?
  央视稍早就此进行了专门调查其提供的数据称,香港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一般为2.25%~2.5%,而内地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3.25~3.3%,可套的利差接近一个百分点;此外,境内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境内银行年利率高于4.3%的理财产品进行质押担保,那么利差还可以扩大。如果用美元付汇再以人民币收汇,还能赚取0.48%的汇差。那么每次兜圈的利润就可以达到2.48个百分点。以1亿元本金计算,兜圈200次,就能套入资金200亿元,一年下来套利就可达4.96亿元。仅在今年一季度,至少就有400亿美元的境外资金通过“兜圈”方式进入了内地。那么如此大规模的贸易套利,背后的推手到底是谁?
  银行是其中被愚弄的对象吗?恐怕不是这么简单。目前进出口业务萎缩、商业银行继续逐利,换言之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有逐利的冲动,而导致贸易套利频发。有外资银行预估,中国1~4月贸易顺差实际数额只有官方公布的610亿美元的十分之一。目前,海关发布新闻稿称已基本得到遏制。
  5月进出口同比增幅由前月的15.7%猛跌至区区0.4%。5月出口同比仅增长1%;进口同比下降0.3%,不难看出套利之巨。
  5月中国大陆对香港地区出口279.7亿美元,较4月的394.8亿美元下滑29%,而3月出口高达483.7亿美元。1~5月累计对港出口同比增长54.9%,低于1~4月的69.2%,以及一季度的74.2%。
  大涝之后必有大旱?
  中国有句俗谚,“大涝之后必有大旱”。如果缺乏实体经济活力的支撑,再加上美国经济回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舵的预期日渐加大。在流动性泛滥的涝灾中煎熬的新兴市场国家,恐怕目前更要警惕的是一场更大的旱灾来袭的风险。   全球资金追踪机构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公布的一期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5日的一周内,有超过40亿美元的资金从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中撤出。与此同时,从中国股票基金中撤出的资金量达到了2008年第三周以来的最高,从香港股票基金撤出的资金则达到了近十年最高。
  资金正在从新兴市场国家撤出的迹象远不止如此。MSCI新兴市场指数目前已跌至自去年9月6日以来低点,该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了9%,而同期MSCI全球指数上涨10%。据彭博社报道,海外热钱的回流在近期给新兴市场带来恐慌,泰国股市近日暴跌4.97%,菲律宾股市暴跌4.64%,印尼股市暴跌3.9%。
  “海外投资者不惜任何代价要将资金从泰国股市和其他金融资产中抽走,资金流已经发生逆转,由内流变外流,虽然泰国经济和收入增长仍然良好。”曼谷Kasikorn证券公司投资策略师Kavee Chukitkasem说。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币值也在急速下跌。印度卢比最近对美元暴跌至接近1美元兑59卢比的历史新低,南非兰特和巴西雷亚尔兑美元也触及四年来低点。而为了阻止热钱的快速回流,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近日,印尼央行宣布将隔夜存款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25%,旨在缓和印尼盾面临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对中国而言,前期较大规模的资本流入趋势能否持续也存在不确定性。外汇占款被视为观察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指标。今年截至4月底,央行口径新增外汇占款已超过1.2万亿元,而全口径外汇占款新增量已超过1.5万亿元。5月份的数据尚未公布,而业内分析认为,伴随着QE退出预期的增强,人民币升值趋势的放缓,“热钱”流入动力也在减弱。
  官方媒体则报道,中国财政的“富裕”状况也不容乐观。经历了罕见的负增长后,5月中央财政收入的增幅由负转正。不过,鉴于中央财政收入持续的较低增幅,财政部今年来首次公开表示,随着营改增试点扩大到全国,将使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预计全年中央财政收入增幅有可能低于增幅7%的预算目标。
  不过,在发布前四月数据的同时,财政部表示,制约后几个月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仍然较多,主要是受工业增加值增长趋缓、PPI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房地产成交量下降以及实施结构性减税等影响,全年财政收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
  分析指出,中央财政收入吃紧从去年下半年来就已显现出端倪,去年全年财政数据显示,中国高达两位数的财政收入增速已经不再。
  不过,有专家认为,不必过于担心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速的下滑,因为其绝对数值仍是高的,且下滑幅度仍是可以承受的。且GDP变动1%对中央税收的影响比地方大,所以经济低迷时期,中央财政收入减少的幅度比地方大但同时中央财政也有更多渠道如举债、贷款等方式弥补收入下滑。
  南涝北旱曾经是中国长期以来的灾害分布,近年正在发生变化;而中国目前货币超发涝灾态势,恐怕也正在悄悄转换,其是旱还是涝某种意义上都不是最根本的,治灾治本更多的问题恐怕还要追溯到经济的水土保持和平衡发展。
  经济学是人的学问,而人象、天象、地象从来都是相合的。当美国从次贷为继华丽转身,我们的问题是,旱涝之灾,手里还剩多少可以打出,进退自如的牌?
其他文献
从北京的东长安街正义路往南走几百米,在一段单调的灰砖墙中间,有一扇灰砖砌筑的大门,这就是1900年后经过改造的英国驻华大使馆的正门。围绕这方圆几里地,曾经是外国驻华公使馆区。和正义路九十度相交的一条街叫东交民巷,是二十世纪前半期北京的银行街。辛亥革命后,熟悉公使馆地区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三馆”、“三行”,即英国、法国与日本的驻华使馆,及英国的汇丰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和美国的花旗银行。“三行”完全
期刊
On November 28, at “the Tenth China M&A Annual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CMAA in Hong Kong, seven major awards, including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of the Year Award, M&A Legal Service Award, M&A Financ
期刊
On June 7, the first China Chief Economist Forum was held at Tianjin Meijia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State Department Counselor and Chairman of Chief Economist Forum Xia Bin, together with a
期刊
On May 14, Chinese Museum of Finance Academy Council’s 32nd book club event was held in Beijing. Renowned author Yan Lianke and "New Weekly" Deputy Editor Jiang Fangzhou were the guest speakers at thi
期刊
On May 19, hosted by Chinese Museum of Finance Academy Council, the eighth underworlds (Jianghu) salon was held at Museum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Renowned economist Professor Zhang Weiying was the k
期刊
On May 31, Chinese Museum of Finance Academy Council’s 33rd book club event was held in Beijing. Ctrip Board Chairman James Liang and Phoenix TV host Lyuqiu Luwei were guest speakers at this book club
期刊
The study objects of "100 Years of Global Business" are almost all in the category of world top 500 enterprises. The book dedicates much content recording their growth paths in the past 100 years. The
期刊
As an economist, he proposed many theories on national reform,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terprises that not only set off waves in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but also generated profo
期刊
On June 6, the sixth annual China Private Equity Conference was held at Tianjin Meijia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Cui Jindu, a member of Standing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Vice Mayor of Tianjin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有人将之称为国际并购元年,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资本频频在国际市场出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以中海油公司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为标志,中国人进入了百亿美元并购俱乐部,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标志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中海油先败后胜的两次震动世界的收购行为,最清楚地显示了中国资本发力国际市场的攀升轨迹。在这次收购过程中,整个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