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2、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其能力?笔者的心得为:一、人无我有、巧变形式,趣为主式;二、人有我优、巧妙扩展,练为主线;三、人优我精、巧设疑难,思为主攻。现简述如下:
一、人无我有 巧变形式 趣为主式
青少年的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好学、好问、感觉敏锐,富于幻想。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物理是有趣的,利用教材和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和实验、实例等对学生进行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但这种兴趣是“直接兴趣”,在学习中不够自觉,不够主动,不够稳定持久。因此,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讲大气压强时,可以演示试管自动上升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较细的空试管插入粗试管里一半深处,当试管倒置后,学生看到细试管缓缓上升,甚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讲授大气压及其应用时,可让学生思考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为什么在倒置的液体瓶上多插一个针头?它起什么作用?等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类似这样的例子甚多,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方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绪,把一般所谓“平淡”、“枯燥”的内容处理得当,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产生非学不可的愿望,为进一步发展思维和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人有我优 巧妙扩展 练为主线
“练”为主线:做、看、听、读、议和写。
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指学生做实验,是一种五官并用的训练。要实现学为主体,则要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除了课堂学生实验外,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开展探索性学生实验。另外,还包括第二课堂中的小发明、小创造、家庭小实验、生活实践等。
看,就是观察。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演示实验、录像、电影等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状态、过程等,通过视觉获取丰富的感性形象,为形象思维准备加工材料。还要善于从某类个别事例的观察中,掌握特征,发现规律。
听,是指听教师的讲授,依靠听觉获取信息。教学中虽然反对满堂灌,但并不反对教师的讲授,这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但要注重讲授的质量。“多讲而切中要害,多也无妨;少讲却不得要领,少又何益?”关键是要把讲授纳入启发教学的轨道,讲述思路,教给方法,启迪思维,步步深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通过听觉获取丰富的信息,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能力的培养。
读,是指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学生独立进行的阅读训练。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核心,一个不会读书的学生永远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将来进入社会也难以发展。
议,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相互讨论,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思维相互撞击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学生之间他们的思维特征相协调,语言特点相接近,相互讨论有利于开阔思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活跃气氛,提高时间利用率,增强协作精神等,关键是教师要及时反馈,调控好讨论目标与方向。
写,是指书面训练,包括作业、读书笔记、听课笔记、观察日记、实验报告、小论文等。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写章节或学习总结等,促进知识结构的系统化。习题教学要把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放在首位,要精选习题,多采用变式,要着重分析物理变化过程及运动规律。
三、人优我精 巧设疑难 思为主攻
孔子早就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手脑并用,全身心真正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才能使外界信息纳入主观世界,再通过信息加工与贮存,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从而使自己获得新知,并使自身得到发展。
所以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为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主攻方向,即“思为主攻”,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多渠道互相作用的过程。这些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发展规律而精心设计的。都具有预定的具体目标和教学功能。如在浮力教学中的引言提问“船,木块为什么浮在水面上?皮球,乒乓球为什么能从水里浮上来?”“那么在水里要下沉的铁球、石块受不受到水的浮力呢?”“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呢?”“为什么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有的要上浮,有的要下沉呢?”等等,以及让学生亲自做乒乓球从水底上浮实验,石块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实验等。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启迪思维,层层推理,步步深入,茅塞顿开,使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等各个品质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锻炼。
在以上练的任何一种形式中,都必须贯穿着“思”,因为思维加工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体现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标志,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最根本途径和保证。可见,任何一种训练,都必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在实施“趣为主式”“练为主线”“思为主攻”的教学实践中,同时要注意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思维起点的迷茫,思维形象的模糊,思维方向的偏离,思维逻辑的混乱,思维展开受到干扰等现象,从而造成思维过程的中断或不能得出正确思维成果。排除学生思维障碍的关键要搞清产生的原因,要有的放矢的正确启迪与诱导,教师步步诱导,学生不断深思,在诱导和深思的不断转化中展开全面训练,这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认知活动的主体,也必然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本文的“三巧”“三主”则是保证这一主体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海阔天空。
一、人无我有 巧变形式 趣为主式
青少年的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好学、好问、感觉敏锐,富于幻想。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物理是有趣的,利用教材和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和实验、实例等对学生进行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但这种兴趣是“直接兴趣”,在学习中不够自觉,不够主动,不够稳定持久。因此,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讲大气压强时,可以演示试管自动上升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较细的空试管插入粗试管里一半深处,当试管倒置后,学生看到细试管缓缓上升,甚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讲授大气压及其应用时,可让学生思考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为什么在倒置的液体瓶上多插一个针头?它起什么作用?等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类似这样的例子甚多,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方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绪,把一般所谓“平淡”、“枯燥”的内容处理得当,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产生非学不可的愿望,为进一步发展思维和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人有我优 巧妙扩展 练为主线
“练”为主线:做、看、听、读、议和写。
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指学生做实验,是一种五官并用的训练。要实现学为主体,则要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除了课堂学生实验外,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开展探索性学生实验。另外,还包括第二课堂中的小发明、小创造、家庭小实验、生活实践等。
看,就是观察。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演示实验、录像、电影等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状态、过程等,通过视觉获取丰富的感性形象,为形象思维准备加工材料。还要善于从某类个别事例的观察中,掌握特征,发现规律。
听,是指听教师的讲授,依靠听觉获取信息。教学中虽然反对满堂灌,但并不反对教师的讲授,这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但要注重讲授的质量。“多讲而切中要害,多也无妨;少讲却不得要领,少又何益?”关键是要把讲授纳入启发教学的轨道,讲述思路,教给方法,启迪思维,步步深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通过听觉获取丰富的信息,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能力的培养。
读,是指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学生独立进行的阅读训练。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核心,一个不会读书的学生永远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将来进入社会也难以发展。
议,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相互讨论,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思维相互撞击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学生之间他们的思维特征相协调,语言特点相接近,相互讨论有利于开阔思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活跃气氛,提高时间利用率,增强协作精神等,关键是教师要及时反馈,调控好讨论目标与方向。
写,是指书面训练,包括作业、读书笔记、听课笔记、观察日记、实验报告、小论文等。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写章节或学习总结等,促进知识结构的系统化。习题教学要把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放在首位,要精选习题,多采用变式,要着重分析物理变化过程及运动规律。
三、人优我精 巧设疑难 思为主攻
孔子早就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手脑并用,全身心真正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才能使外界信息纳入主观世界,再通过信息加工与贮存,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从而使自己获得新知,并使自身得到发展。
所以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为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主攻方向,即“思为主攻”,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多渠道互相作用的过程。这些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发展规律而精心设计的。都具有预定的具体目标和教学功能。如在浮力教学中的引言提问“船,木块为什么浮在水面上?皮球,乒乓球为什么能从水里浮上来?”“那么在水里要下沉的铁球、石块受不受到水的浮力呢?”“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呢?”“为什么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有的要上浮,有的要下沉呢?”等等,以及让学生亲自做乒乓球从水底上浮实验,石块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实验等。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启迪思维,层层推理,步步深入,茅塞顿开,使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等各个品质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锻炼。
在以上练的任何一种形式中,都必须贯穿着“思”,因为思维加工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体现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标志,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最根本途径和保证。可见,任何一种训练,都必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在实施“趣为主式”“练为主线”“思为主攻”的教学实践中,同时要注意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思维起点的迷茫,思维形象的模糊,思维方向的偏离,思维逻辑的混乱,思维展开受到干扰等现象,从而造成思维过程的中断或不能得出正确思维成果。排除学生思维障碍的关键要搞清产生的原因,要有的放矢的正确启迪与诱导,教师步步诱导,学生不断深思,在诱导和深思的不断转化中展开全面训练,这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认知活动的主体,也必然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本文的“三巧”“三主”则是保证这一主体获得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