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pingzh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和B组32例,A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B组只给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_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T_proBNP、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_proBNP、LVEF均较治疗前好转,且A组明显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抗抑郁药物和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比对单纯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帕罗西汀;抑郁症;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前B型钠尿肽;心室射血分数
  中图分类号:R541.6;R9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6_0494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6.17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因有明显的低心输出量和低氧血症,使脑组织供血和供氧减少,从而导致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经常会出现疲劳、呼吸困难、失眠、精神错乱等症状,常导致患者死亡,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1]。且需反复住院,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常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与躯体症状相互作用,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2]。本研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在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老年科收治经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65例。所有患者具有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Ⅲ级不等),所纳入患者均有心情压抑、情绪低落、焦虑、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情绪障碍的表现。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_24)[3]评分≥20分,且≤35分(轻中度抑郁),确定有抑郁障碍。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69~93岁,平均(78.81±11.26)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72~93岁,平均(79.64±12.24)岁。B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69~91岁,平均(78.12±11.2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抑郁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选前未用过抗抑郁药物。A组入院后给予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ACEI及β_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同时服用帕罗西汀片20mg/d;B组入院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及治疗4周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3mL,置入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管中立即送检,同时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Roche公司的Elecsys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和相应配套试剂盒,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清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_proBN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每年增加,由于体能及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导致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低落;病程长,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紧张状态。洋地黄类、β_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力衰竭药物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反复发作及较高的再入院率,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麻烦和负担,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反应,因此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具有的抑郁情绪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故而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较大。长期焦虑、抑郁可加重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平衡的破坏,加重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引起左室收缩功能变化[4]。此外,抑郁情绪使人意志消沉,生理功能下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常出现厌食、焦虑、恐惧,睡眠障碍,易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心动过速,而加重血液动力学异常,使患者易患心律失常和猝死。在抑郁状态下,患者自行活动减少,卧床机会增多,较易出现各种感染;治疗的依从性差,使必要的心血管药物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长期抑郁使心率变异性下降,心脏压力反射调节能力受损[5],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抑郁症的患者,由于抑郁的症状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有重叠,抑郁往往隐匿而被忽视。由于这些患者缺乏抑郁焦虑症状的主观陈述,使抑郁症状隐匿于慢性心力衰竭之中,得不到抗抑郁方面的治疗,反过来抑郁又可通过其伴随的生物学特性如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释放过多或迷走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促使心肌进一步缺血,使心力衰竭的病情加重。抑郁症可加重躯体疾病的发展,延缓躯体疾患的康复,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又可以导致或加重抑郁,两者的相互影响不利于老年慢性心衰的治疗。因此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具有的抑郁情绪进行及早识别并给予有效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阻断抑郁和心力衰竭相互影响和加重的恶性循环,减少患者不良事件,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改善治疗效果。在单纯抗心力衰竭药物积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同时,给予帕罗西汀等抗抑郁治疗,该药是强力、高选择性的5_羟色胺(5_HT)再摄取抑制剂,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对5_HT的再摄取,增高突触间隙5_HT浓度,兴奋所有5_HT受体亚型,发挥抗抑郁作用。能改善抑郁及其植物神经症状[6],可用于各种抑郁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安全有效,与多种心力衰竭合并用药没有相互影响[7],也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NT_proBNP、LVEF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B组,笔者认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给予帕罗西汀等药物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通过抗抑郁治疗改善患者的心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异常,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猝死的发生率[8]。本文结果显示:A组NT_proBNP、LVEF明显比B组好转,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给予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有抑郁症状时,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可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
  参考文献
  [1]刘艳.认知行为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负性自我概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14-16.
  [2]Alosco M, Spitznagel M, Raz N, et al.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erebral perfusion and depress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with heart failure[J]. Psychosom Med,2013,75(7):632-639.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180-182.
  [4]Chapa D, Akintade B, Son H, et al. Pathophysio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rt failure and depression and anxiety[J]. Crit Care Nurse,2014,34(2):14-24,25.
  [5]陈秀琴.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1,4(3A):57-58.
  [6]喻东山.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1.
  [7]陈坚.加用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的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6):437-438.
  [8]Fan H, Yu W, Zhang Q, et al. Depression after heart failur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all_cause mortality: a meta_analysis[J]. Prev Med,2014,63(3):36-42.
  (收稿日期:2014_7_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钠肽(BNP)、白介素-6(IL-6)冰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诊的152例STEMI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70),对照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在心内科低年资护±临床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将28名心内科低年资护±随机分为培训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每月进行分层培训和考核,培训组在分层培训的基础上应用Mini-CEX评价,评价选取六个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健康宣教需求最大的工作场景,包括入院接待、出院宣,教、介入前指导、介入后指导(分为支架植入术后、射频消融术后、起搏器植入术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细胞核因子rcB(nuclearfactorkappaB,NF-kB)活性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在我院治疗的74例AIS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AIS患者的PBMC中的NF-rcB活性,并与健康人群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NSTEMI)患者的预后及休克指数(SI)和修正休克指数(MSI)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0例ANSTEMI患者,并按照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07例和死亡组43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比较心率、收缩压、SI、MSI等相关评估指标,以评估SI、MSI对危重ANSTEM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揭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亲环素A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亲环素A、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B)、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评估患者伤情严重度,统计分析血清亲环素A水平与伤情严重度、上述指标血清水平、30天死亡、急性肺损伤、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和急性进展性出
期刊
2018年第9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刊登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1]。新指南指出,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又称为稳定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通常包括三种情况,即慢性劳累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急性
期刊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同时也是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90%的高血压患者就诊于城镇社区和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是防治高血压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因此,基层高血压的检出、诊断评估、治疗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基层医疗水平和基层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指南从理论到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致使高血压的个体治疗
期刊
2014年10月8日是第17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这一天按照惯例浙江省各地市和各大医院都会举办“全国高血压日”的大型宣传活动,但是今年也有所不同,除了“高血压日”的宣传活动以外,在杭州凤起路上的浙江省联谊俱乐部联谊中心剧场内还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活动——2014浙江省《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宣教小品竞赛活动。这次活动是由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院内发生的或6小时内到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统计,并对原因进行对策分析。结果1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42例接受溶栓治疗,占24.41%。溶栓患者平均到院时间(4.00±1.61)小时。发病6小时内就诊的132例脑梗死患者未接受溶栓治疗,其原因有醒后卒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定)能否更有效地减少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_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方法将拟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患者280例,通过使用数字表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142例)和对照组(n=13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控制血压、血糖及水化等治疗,未服用瑞舒伐他汀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