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什么不回家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18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幢很普通的建筑,它坐落在纽约曼哈顿84街东端葛莱西广场10号。清澈的东河水在楼旁静静流过,楼前是美丽的Carl Schurz公园。大楼浅褐色,高15层,外表没有任何装饰,没有阔绰和醒目的门庭,只有街边的一扇小门通向内外。看起来很不起眼,但这里名气很大,人们称它为葛莱西公寓。
  2003年春夏两季,我旅居邻近葛莱西公寓的85街,几乎每天都和妻子去东河之滨的Carl Schurz公园散步,经常路过这幢大楼,或者坐在楼前公园的长椅上休息,观赏江上的游轮和公园的绚丽景色。我的女儿曾告诉我:听说宋美龄就住在附近,不知道她住在哪幢大楼里。当时没有去打听。直到这年10月回到北京不久, 宋美龄去世,才知道我们经常走过、停留、“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这幢大楼的第九、十两层,就是这位世纪老人晚年栖息和辞世之所。
  宋美龄逝世期间,中外媒体连篇累牍刊登有关消息和材料。最吸引我的是窦应泰的《宋美龄最后的日子》一书,展读之余,很有感触,曾即兴写下七律一首:
  
  宋美龄逝世有感
  淡出繁华返朴真,翩翩巾帼百年身。
  豪门显宦联姻日,旷代名姝得意春。
  赴蹈临潼方戚戚,风靡华府自欣欣。
  无缘识得庐山面,有幸天涯共比邻。
  
  离开中国后的两次明智选择
  
  “淡出繁华返朴真”,说的是宋美龄晚年的心态和生活。窦应泰的书里有两件事给我印象很深:
  第一件事,宋美龄不追逐权力。1975年4月15日,蒋介石逝世。谁是蒋介石身后的接班人,人们揣测着可能出现一场权力之争。在这场斗争中,主要对手也就是两个人:宋美龄和蒋经国。对此,蒋经国早已未雨绸缪。蒋介石病故后,蒋经国立即在《中央日报》上发表《病中日记》,记述他在蒋介石病重期间伺奉床前、早晚请安、听候指示等情况,表明只有他最关心病中的父亲,也只有他和蒋介石的关系最密切,以此为上台制造舆论。在和心腹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之后,4月28日举行的国民党十中临时全会上,蒋经国被推选为国民党主席,确立了接班人的地位。当宋美龄得知这些情况,尽管对蒋经国的做法有所不满,但始终采取容忍和退让的态度。她对儿媳邱如雪坦露心迹说:“我不是一个争名逐利的人。如果我有野心,老先生在世时,只要我有话,随便就能得到一个官职的。我年轻的时候不争权,为什么到老年反要权呢。”晚年的宋美龄不愿垂帘听政,更不愿寄人篱下,于是远走高飞,去了美国。
  权力是很诱人的东西。“有权就有了一切”,这是林彪的名言。古今中外,多少人对此孜孜以求,女性也不例外。远者,像武则天、慈禧太后、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内特;近者,像当代的马科斯夫人和江青等人,她们为了争夺权力用尽各种手段,甚至不惜伤天害理,虽然赢得一时威名,却也留下了千古骂名。作为蒋家王朝“第一夫人”的宋美龄,有仪态万方的丽姿、美式教育的底蕴、聪慧善辩的才华和丰富骄人的阅历,在混乱动荡、群雄并起的时代,她如果有野心,完全可以凭借其优越条件爬上权力顶峰。可是,这位最有资格充任权力角色的女性,在权力面前始终采取了克制的态度。退居台湾期间,她逐渐淡出政坛;蒋介石离世后,她更是看破红尘,蛰居异国他乡,净心会神,颐养天年。这是宋美龄政治上的远见豁达,也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件事,宋美龄不写回忆录,不作传记。据宋霭龄之女孔令仪说,宋美龄旅居美国期间,没有留下任何回忆录、日记、手札或重要信函。很多人曾多次向她建议写回忆录,留下历史资料。特别是她的好友、《宋氏三姐妹》的作者美国女作家项美丽,曾两次去长岛蝗虫谷访问,要求宋美龄和她合作,完成这部回忆录。此项工作得到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赞助,该研究所以撰写和出版中国名人(如李宗仁、顾维钧、张学良、胡适)的传记和回忆录闻名于世。宋美龄思前虑后,斟酌再三。当《蒋经国传》作者江南在美被刺的事件发生后,她终于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政治家的回忆录和传记是绝对不能随便写的。江南之所以被刺,就是有人担心书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影响到蒋经国等人的声誉。有关蒋经国的一本书惹来如此多人事和社会纠纷以及美国朝野的共愤,使她不能不有所顾虑;还有宋美龄的宗教信仰,所谓“左手做的事不必让右手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也使得她不愿意再去翻腾陈年往事。她无意为自己树碑立传,最终谢绝了项美丽的要求。
  宋美龄拒绝写回忆录,让历史留下了一段空白,这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无疑是一个难以挽回的损失。例如张学良曾明确表示,他“不会在蒋夫人在世时对当年的西安事变说什么”(注:据唐德刚记忆,张学良还曾表示,他也“不会在蒋夫人在世时”对他和宋美龄的关系说什么),不想他却先宋美龄而去。此前周恩来已作古,宋美龄又离世而去,看来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恐怕要成为一团迷雾和悬案了。然而,对宋美龄来说,却躲过了当世的许多是非纠葛以及后人对她的议论。这是她的又一次明智选择。回忆录和传记本身常常夹杂着作者个人的主观意向,有人借此宣扬自己,甚至歪曲和篡改历史,并不都是那么客观、公正和可信的。何况,历史上的迷雾和悬案本来就很多——让第三者和后人去求证和剖析吧,何必自己出头露面去宣扬和解释一切呢。
  
  独自在他乡找好墓地
  
  宋美龄活了106岁,跨越3个世纪,像她这样的名人寿纪,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据孔令仪称,宋美龄一生不问金钱事,身后仅留下12万美元银行存款,此外别无其他资产(注:也有人认为不可尽信)。也许正是宋美龄晚年淡泊名利,返朴归真,过着一种恬静无为、与世无争的生活,才使得她享有“百年身”之幸运吧。
  宋美龄是一位富有魅力的女性。美国《时代》杂志曾用6个字概括她:机智、美丽、风度。她生活在民族危亡、内战不已的动荡岁月,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运用机智、才能,做出了许多蜚声遐迩、利国利民的业绩:当内争激烈时,她“赴蹈临潼”,帮助化解两党恩仇,一同走向抗战;在民族危难时刻,她走出国门,华盛顿国会山的一席讲演,使美国朝野如醉如痴;罗斯福、威尔基、陈纳德、马歇尔、麦克阿瑟,都对宋美龄有着错综复杂、莫可名状的情结。宋美龄逝世时,美国总统小布什称:“美国将永远记得蒋夫人的智慧与坚强。”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发表谈话:“她曾致力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国家分裂,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兴盛。”这是对宋美龄一生功绩的肯定。需要补充的是:1942年宋美龄赴美宣传中国抗战,不仅赢得了国际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援助,而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43年开罗会议上,在让台湾由日本统治回归中国的过程中,宋美龄也扮演过重要角色。
  
  大地春回,香尘远去。宋美龄安息在纽约上州芬克里芙墓园,靓丽的身影却没有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2005年3月,我重返纽约,又一次来到葛莱西公寓前。清澈的东河水依旧在楼旁静静流淌,楼前公园里的小草和树木开始吐出嫩芽。周边风景依旧,寓所人去楼空。报载宋美龄寓所已由美国前苏富比拍卖公司董事长的儿子威廉・陶伯曼以1250万美元高价购得。伫立在葛莱西广场,仰望着一代名姝的晚年故居,我思考着一个问题:这位世纪老人在这里度过了整整9个春秋;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她的脑海真的静如止水吗?她在思索些什么?
  不禁想起报上刊载过的一首散文诗《问题编织的花圈》,那一连串的问号,与我此时所思相同:
  她曾经楚楚动人,优雅地穿梭在权力的舞台上;她曾经技压群芳,巧妙地周旋在东西文化之间;她曾经狼狈不堪,面对无法扭转的失败;她曾经心灰意冷,在感情的裂缝中无所适从。在晚年的岁月里,她时常回想呢, 还是努力淡忘?
  她的香艳弥散在混浊的历史隧道,她的爱情交织着政治图谋,她的财富曾经被人诅咒。在临终的时刻,她为自己辩护呢,还是为过去忏悔?有多少将被掩埋,有多少将被揭露,有多少将被宽容,有多少将被拯救?
  她见证了那么多风云际会,她度过了传奇的一生,但她拒绝留下任何传记;她的家族雄霸一方,笼罩一个时代,但她独自在他乡找好了墓地。
  她为什么不说话?
  她为什么不回家?
  (作者系文史学者)
其他文献
高知收入约相当于抗战前的1/5    1955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一个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并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研究知识分子问题十人小组”,负责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12月27日,该小组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高级知识分子待遇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认为:建国以后,知识分子虽有公费医疗等各种福利,但与过去比,工资待遇还是低了很多。如抗战前大学教授最高工资600元
期刊
应试教育:教育领域的癌症  □ 敢峰(北京力迈学校名誉校长,曾任教育部干部,晚年致力于民办教育事业)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规模是空前的,但存在一个严重的危机:应试教育。  中国的教育改革至少滞后于其他改革10年。现在的教育状况可用一段话来描述——“‘三个面向’艳阳高照;应试教育阴云密布;教改之路崎岖难行,而且路上‘行人稀少’”。近年来,应试教育风助火威,愈演愈烈,整个教育生态遭
期刊
一  中国人重“礼”,因为几千年间中国社会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专制社会。为了维系这个社会制度,就得有“礼”,借以处处体现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大到官制设定,小到婚丧觐宴、穿衣吃饭,依人分等,都有规定。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足见繁琐。因为繁琐,所以古代官僚或候补官僚都要专门学习,以“礼”事上,以“礼”治下,免得举措失当,乱了规矩。今天,除了研究古代官制及文化风习,我想是无须修习这些劳什子的。   
期刊
【清寂而欣然】  在《负暄琐话》问世前,没有多少人知道张中行的名字。他的文字很好,静静的,像冬夜悄然落地的雪,安宁里有些清冷。记人记事有古风,像六朝的短章,也夹带明清小品的笔意,很有苍凉的况味。我第一次读到这本小册子,竟如同与民国的旧人相逢。  为书写序的是吕冀平,比他小二十余岁的同事。张中行让友人作序,乃友情使然。吕冀平亦不算名人,张中行却欣欣然,在他心里,也算是对过往生活的纪念。  古人写所见
期刊
至正十年(1350年)阳春三月,杭州西湖烟柳笼堤,青莲映水。临近正午,一艘画舫自湖心驶来,系缆钱塘门外。船上走下几位身着元朝官服的中年男子,走进一家临湖的酒楼。不消片刻,随行衙役已为他们安排好珍馐玉馔、琴师歌女。  湖上风浪骤起,一团铅灰色云团自西北方向涌出,阳光忽被蚀去。一会儿,铅云移至湖心,盘桓少许,复又散去,天空仍清碧如洗。  “好一朵异云哪!”有人赞叹。  “不是异云,是庆云。”有人纠正。
期刊
《同舟共进》2010年6月号上,有一篇短文,是北京陈锋写的《留心朱永嘉们》。我非常感谢这位作者,替大家讲出了几句心里话。我早就为陈锋所说的上海“朱永嘉们”近几年发表的文章感到十分可怕了,似乎一切又要翻回去似的:“文革”前、“文革”后,一切极左的胡行都是对的,他们似乎十分希望“盛大的节日”能够重新回来似的。今日之世,谁的言论自由最多?包括“朱永嘉们”。真是十分羡慕。我今已92岁了,有些糊涂了,要我一
期刊
在大城市,创造财富的主力就是那些训练有素、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华尔街离开那些晚上加夜班、在办公桌底下睡觉的年轻职员就玩不转。如果年轻的白领在大都市都呆不住,中国就不用再谈什么创新型社会了。    在关于住房问题的讨论中,主流意见一直在寻求市场化的解决方案。许多人认为,现在房价暴涨,是市场不够完善所致。其实,即使市场机制“完善”,房价恐怕还是会高速上涨。不久前房产大鳄任志强在比较中美大城市的房价时,称
期刊
作者简介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26年生于安徽芜湖,1946年入读南京金陵大学历史系,1948年奔赴中原解放区。1984至1990年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我生于1926年,用现在的时尚语言,属于“20后”。我特别关注现今刚入学或入学未久的新同学,他们多半属于“90后”,所以题名“20后寄语90后”。  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想来想去,还是首先
期刊
对全国人民来说,1978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形势大好的一年。这一年里,我和我的一家也经历了充满希望的期待和大好形势的喜悦,实现了全家生活的大转折、大变化。    二十年右派生涯    1958年我在中央党校被划为右派,六月间被下放到山西太谷农村劳动。下放干部是劳动锻炼,只劳动半天;我们是劳动改造,全天和农民一起劳动。1959年秋,中央党校恢复招生,被划为右派的32名教职工,包括我在内有12人被带回
期刊
编者按:中央编译局研究员高新军以一个镇为样本,考察了美国地方“人大”审议财政预算案的过程及基层选举的一些情况。和平发展的中国需要对世界的研究。从“勇于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角度,从既要学习借鉴又不要照搬的角度,本栏目刊发了下面两篇文章,供读者参考。    美国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Town Meeting)历史悠久。早在1776年美国建国前,来自英国的早期移民就在北美大陆移植了英国的地方自治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