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本篇论文从小学科学的教育任务出发,以《植物的叶(二)》为例,阐述了小学科学课程是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德育一体化;科学素养
我们的教育,无论种类多么繁多,形式怎么多样,都要服务于道德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科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它对道德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帮助。
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向善的活动,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撑,要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科学教育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要创设机会,抓住具体事例,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体验与内化,讲好“故事”“新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得到“理”的启迪,“情”的感染,做好“实事”“小事”,导之以行,抓住“常事”持之以恒,强化学生的“行”,实现德育的到位,做到教书育人,完成科学学习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目标。
小学科学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善于观察,通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知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通过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例如学习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植物的叶(二)》,首先了解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以及光合作用的意义,知道人和植物的关系,让学生保护植物,保护环境。将本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主要让学生针对“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一实事思考。首先用问题导入:我们的食物来自于动物和植物,但归根结底是来源于植物。那么,植物的养料来自哪里?是谁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让学生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爱脑筋的习惯,善于观察,用已知的事物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另外去假设和猜测,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让学生去猜测,植物的养料可能与植物的叶子有關,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研究叶子的结构与组成。让学生观察去掉叶子绿色的实验: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过一会儿,观察绿叶和酒精颜色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留在酒精中的绿色是什么?先让学生进行假设、猜想,任由学生自由想象,发散思维。出示绿叶和叶绿体的课件,发现绿叶与叶绿素有关,一旦去掉了叶绿素,叶子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第二个环节:了解科学家的实验。这就给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让学生养成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人们对植物的养料来自哪里以及是谁为植物制造了养料始终感到好奇,很想弄明白,很想探个究竟。[1]1642年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特用柳树苗做实验,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养料很少是从土里吸收来的。当时海尔蒙特还不知道光合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后人继续探究,[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用放入绿色植物里的老鼠做实验,放在光照条件下的老鼠能正常生活,而没有光照条件下的老鼠很快死亡,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生活需要光。这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植物的养料究竟来自哪里,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到了[3]1782年,瑞士科学家谢尼伯实验得出浸入水中的叶片在光照条件下产生助燃的气体,说明绿叶在光照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科学研究,用实验证实:植物的养料来自于绿叶,是绿叶中的叶绿体制造了养料。在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家的事实验证的同时,不要迷信权威,还需要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科学的探究。课本中用卡通的形式,形象地描述了光合作用的定义:植物的叶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在光照的条件下,制造出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后又用资料卡的形式给光合作用形象具体地下了定义。
第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让学生学会活学活用,用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科学的最终目的。先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播放课件自然氧吧,最后总结出植物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养料和氧气,而人和动物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人类和动物的生存制造养料和氧气。而人和动物排出二氧化碳供植物吸收利用。从而使学生知道,动物、植物和人类相互依存,和谐相处。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植物存在的价值,从而唤醒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第四个环节:拓展活动。这一活动将学生由课内领到课外,是知识的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自用实验去验证光合作用的存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并且学会好好利用光合作用,同时让学生知道科学是需要不断去探究的。
总之,学习探究科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学生在智育得到提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的熏陶,这也是教育的宗旨。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科学就是以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行为习惯。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实践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广泛的德育能力。
参考文献:
[1][2][3]出至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植物的叶(二)》资料卡。
关键词:小学科学;德育一体化;科学素养
我们的教育,无论种类多么繁多,形式怎么多样,都要服务于道德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科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它对道德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帮助。
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向善的活动,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撑,要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科学教育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要创设机会,抓住具体事例,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体验与内化,讲好“故事”“新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得到“理”的启迪,“情”的感染,做好“实事”“小事”,导之以行,抓住“常事”持之以恒,强化学生的“行”,实现德育的到位,做到教书育人,完成科学学习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目标。
小学科学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善于观察,通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知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通过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例如学习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植物的叶(二)》,首先了解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以及光合作用的意义,知道人和植物的关系,让学生保护植物,保护环境。将本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主要让学生针对“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一实事思考。首先用问题导入:我们的食物来自于动物和植物,但归根结底是来源于植物。那么,植物的养料来自哪里?是谁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让学生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爱脑筋的习惯,善于观察,用已知的事物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另外去假设和猜测,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让学生去猜测,植物的养料可能与植物的叶子有關,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要研究叶子的结构与组成。让学生观察去掉叶子绿色的实验: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过一会儿,观察绿叶和酒精颜色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留在酒精中的绿色是什么?先让学生进行假设、猜想,任由学生自由想象,发散思维。出示绿叶和叶绿体的课件,发现绿叶与叶绿素有关,一旦去掉了叶绿素,叶子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第二个环节:了解科学家的实验。这就给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让学生养成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人们对植物的养料来自哪里以及是谁为植物制造了养料始终感到好奇,很想弄明白,很想探个究竟。[1]1642年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特用柳树苗做实验,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养料很少是从土里吸收来的。当时海尔蒙特还不知道光合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后人继续探究,[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用放入绿色植物里的老鼠做实验,放在光照条件下的老鼠能正常生活,而没有光照条件下的老鼠很快死亡,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生活需要光。这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植物的养料究竟来自哪里,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到了[3]1782年,瑞士科学家谢尼伯实验得出浸入水中的叶片在光照条件下产生助燃的气体,说明绿叶在光照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后来经过人们的不断科学研究,用实验证实:植物的养料来自于绿叶,是绿叶中的叶绿体制造了养料。在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家的事实验证的同时,不要迷信权威,还需要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科学的探究。课本中用卡通的形式,形象地描述了光合作用的定义:植物的叶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在光照的条件下,制造出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后又用资料卡的形式给光合作用形象具体地下了定义。
第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让学生学会活学活用,用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科学的最终目的。先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播放课件自然氧吧,最后总结出植物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养料和氧气,而人和动物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人类和动物的生存制造养料和氧气。而人和动物排出二氧化碳供植物吸收利用。从而使学生知道,动物、植物和人类相互依存,和谐相处。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植物存在的价值,从而唤醒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第四个环节:拓展活动。这一活动将学生由课内领到课外,是知识的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自用实验去验证光合作用的存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并且学会好好利用光合作用,同时让学生知道科学是需要不断去探究的。
总之,学习探究科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学生在智育得到提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的熏陶,这也是教育的宗旨。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科学就是以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行为习惯。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实践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广泛的德育能力。
参考文献:
[1][2][3]出至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植物的叶(二)》资料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