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1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SS]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临床效果。方法:[SS]抽取康复科收治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例。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运动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运动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SS]治疗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GMFM)评分显著提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结论:[SS]对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效果突出,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并作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穴位埋线;运动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076-01
  脑性瘫痪是指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临床多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或姿势异常,同时会并发智力低下或感官功能障碍[1]。采取中医治疗可降低治疗风险性,治疗效果也令人满意。运动治疗是临床较常用治疗方式,但一般治疗时间较长,起效缓慢。本文主要研究穴位埋线法治疗效果,特选取3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JP3]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年2月我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30例,患儿入院后接受相关检查,其结果满足相关诊断标准。患儿中,有12例伴有语言障碍;4例伴有癫痫;2例伴有听力障碍;其余12例伴有智力低下。观察组患儿平均年龄(13±2.3)个月,男患儿8例,女患儿7例;对照组患儿平均年龄(12±2.1)个月,男患儿9例,女患儿6例。两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经均衡性检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JP]
  [JP3]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运动治疗,主要以躯干、四肢功能训练、粗大运动为主,选用神经发育学治疗法(Bobath法)[2],采用抑制性手法对相关关键部位进行控制,运用促进手法帮助患儿头直立、坐位平衡立直、独立行走等,每次40min,每周共进行次,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接受上述治疗同时对患儿进行穴位埋线治疗。首先在所选取的穴位上做好标记,进行常规消毒后铺洞巾;在腰椎穿刺针管前段放置1~2cm消毒过的羊肠线,连接针芯;持针刺入所需深度,一边推进针芯一边退出针管;在皮下组织亦或是肌层内埋好羊肠线;按压针孔片刻后贴上创可贴以进行相关保护。此次埋线治疗每10d进行一次,持续治疗30d;穴位埋线选择的穴位有:曲池、外关、肩髎、手三里、肾俞、脾俞、肝俞、阿是穴、腰阳关、足三里、风市、承山等。[JP]
  [JP3]1.3 观察指标 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对治疗前后患儿粗大功能进行评分,同时根据其变化情况判断治疗效果。临床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其中评分超过1%表示显效;评分有提高,但不足1%为有效;评分未见提高表示无效[3]。[JP]
  [JP3]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显著提高,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详见表1。
  [6][JZ]表1 两组治疗前后GMFM评分比较表 (分,x±s,n=1)
  [SS][BG(][BDFGmm,WK7,WK10,WKW]组别治疗前GMFM评分治疗后GMFM评分
  观察组22.6±3.737.42±.8*
  对照组22.49±3.228.6±4.6
  [BG)F]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K*2D]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详见表2。
  [6][JZ(]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JZ)][JY,1](例)
  [SS][BG(][BDFGmm,WK6,WK。3,WKW]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9193.33*
  对照组66380.00
  [BG)F]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K*2D]
  3 讨论
  [JP3]小儿脑瘫西医治疗主要以脑活素、胞二磷胆碱药物治疗为主,但存在较严重的毒副作用;对于病情严重患儿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一般较为复杂、风险系数比较高,适用性不强。穴位埋线治疗结合传统针法及针具的作用特点及操作手法,使用特制器具在人体穴位内埋入生物蛋白线或羊肠线。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穴位埋线治疗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具有通经活络、调和血气、平衡阴阳等作用,对小儿脑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该治疗方法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软组织系统等均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JP]
  综上所述,对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并作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凡.穴位埋线治疗小儿脑瘫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2,27(6):77-776.
  [2]闫炳苍,赵宁侠,张丹,等.穴位埋线配合运动疗法提高148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肌力观察[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10中国(西安)中医药国际论坛论文集,2010:10-108.
  [3]张继华,马彩云,尚清,等.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血精氨酸代谢与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6.
  [4]王建文,陈寄婧,萧玉婷,等.综合疗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28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1,07(2):42-43.
  (收稿日期:201.04.2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螺旋C扫描技术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脊柱骨折患者4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40例患者均在收治后24h内分别应用X线方法以及双排螺旋C方法进行检查诊断。将通过X线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将通过双排螺旋C方法得到的诊断结果作为观察组。以手术证实结果作为评估标准,对不同诊断方法下脊柱外伤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双排螺旋
期刊
【摘 要】 目的[SS]:比较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SS]: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和模拟吡格列酮片,观察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和模拟二甲双胍片,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SS]:除oma-β外,观察组胰岛素和C-肽、oma-IR的变化程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胃肠道喂养方式。方法:将126例早产儿按照喂养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研究组产后24h内开始早期微量、低浓度缓慢加奶喂养;对照组则待其吞咽、吮吸功能协调时再经口常规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研究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24.19%;早产儿达到肠内喂养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短于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入
期刊
【摘 要】 目的:[SS]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SS]选取108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辨证施用中药复方小青龙汤治疗,两组均用药3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SS]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具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压疮中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压疮患者4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4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为96.29%,对照组满意度为8.18%,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例初产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例。观察组给予产后个性化的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及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盆底肌肌力达到3级以上的例数、压力性尿失禁改善情况以及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目的:为制定紫苏梗光谱鉴别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备样品溶液;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测定。结果:三批紫苏梗的石油醚和95%乙醇提取液在紫外-可见光区有特征吸收峰;不同溶剂提取液的特征吸收峰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本方法可为紫苏梗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紫苏梗;紫外-可见光谱  【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广藿香油及其主要成分广藿香醇、广藿香酮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方法:分别将发育10h的胚胎置于梯度浓度的广藿香油、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中培养,于24h、48h、72h、96h观察和统计各组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畸形率、胚胎形态、摆尾次数和心率。结果:随作用时间延长,三种药物毒性表现越明显;24h时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对斑马鱼的LD50分别为503、129mg/L,广藿香油组无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牵引及电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牵引及电针疗法治疗,随访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6例病例中,治愈30例,好转48例,无效8例,治愈率3846%,总有效率9070%。治疗2个月后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疗效评定,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