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植“台湾模式”的信用卡产业存在种种硬伤,现在是摒弃盲目追求发卡量的粗放发展模式,打造健康、可持续产业生态的时候了。
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两旁,在客流不断的地铁站口,在生意兴隆的百货商厦前,经常都能看见这样一道“风景”:信用卡营销人员摆摊设点,不遗余力向人们推销各类信用卡。站在精美醒目的宣传海报前,他们或向来往行人分发资料,或大声吆喝“办卡即送精美礼品”。行人只要掏出身份证简单填写一张表格,除了能在自己钱夹里多上一张信用卡,还能领走从玩具熊到电饭煲甚至自行车在内的各种礼品。
当中国的银行还在不计成本的发卡大战硝烟中“拼杀”的时候,在大洋彼岸信用卡发源地美国却是另一番风景。当次贷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后,随着失业人数的攀升,居民收入状况持续恶化,美国信用卡发放机构和银行损失惨重。据统计,由于持卡人违约增多,美国信用卡提供商2008年上半年的呆坏账损失达210亿美元,预计未来一年半中这一数字将达到550亿美元。
中国大多数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都未越过盈亏平衡点。尽管由于行业规模以及国人消费习惯的“防火墙”,中国信用卡产业的风险还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以移植“台湾模式”迅速发展的大陆信用卡行业存在种种硬伤,现在是摒弃盲目追求发卡量的粗放发展模式,打造健康、可持续产业生态的时候了。
台湾模式带来的行业大扩张
信用卡进入中国大陆基本上是与改革开放同步,但信用卡的普及却远远落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在2000年以前,除毗邻香港的广东省内有一定发卡量外,信用卡在国内仅仅是少数大银行高端客户手中的“奢侈品”。而且,银行发行的信用卡要么是使用极不便利的单币种外币信用卡,要么是需要卡内有备用金且仅有小额透支额度的“准贷记卡”。
情况到了2002年开始改变,招商银行于当年12月发行了国内第一张先消费后还款、一卡双币、具有循环信用功能的国际标准信用卡,
招行引进中国台湾中信金控副总裁仲跻伟为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中信金控是台湾地区最大的信用卡发卡机构。台湾地区的信用卡业务比大陆早10年左右,以仲跻伟为首的团队将台湾的行业经验和各种营销手段悉数移植到大陆信用卡市场,拉开了大陆信用卡营销大战的序幕。其他银行迅速跟进,浦发、兴业等银行同样请来台湾职业经理人操盘信用卡业务。大陆的信用卡产业进入以“台湾模式”为主导的时代。
“台湾模式”的营销策略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大幅降低发卡门槛。招行从推出信用卡伊始就强调“免担保人和保证金”,客户只需提供身份证件复印件及有关证明资料,就可以申领信用卡,大大简化了当时业内通行的繁琐复杂的信用卡申请手续。
第二,密集广告宣传。各银行采取“密集轰炸”手段进行信用卡广告宣传。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大客户名单中,招商、民生、交行等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均位列其中。
第三,市场细分策略。除了普卡、金卡、白金卡等品类外,各银行都纷纷推出女性卡、大学生卡、商户联名卡、体育名人卡等。招行目前仅联名卡就达到了数十种,联名企业从百货公司到航空公司甚至网络游戏商。信用卡的外观包装也成为竞争策略,迷你卡、圆弧卡、透明卡、卡通卡、彩照卡等等层出不穷。
第四,大力度优惠促销。台湾市场上使用的各种促销方式和优惠争取客户的方式几乎被全盘复制过来。从办卡即送价值不菲的礼品,到刷卡红利积分、现金回馈、兑换商品、累计航空里程、抽奖出境游等。针对高端持卡客户各银行还推出行车道路救援、医疗关怀、高尔夫会员等附加服务。
第五,低价格竞争。各银行此起彼伏降低或免除信用卡的各种费用以争取客源。年费是国外信用卡公司的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国内各银行均采取刷卡免年费、积分免年费甚至终身免年费的策略。还有的银行推出降低透支利息、免取现手续费、无息分期付款、免费转账等服务,在信用卡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上大打价格战。
“台湾模式”的全面移植,带来了大陆信用卡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从2003年至今,每年发卡量平均增长80%以上,发卡机构翻了两番。截至2008年6月,大陆信用卡发卡量已经达到1.3亿余张,信用卡信贷总额达6931.73亿元(见上页图1)。
四大行业硬伤
“大陆银行卡产业营销与拓展模式和台湾地区高度雷同,令我们对银行卡产业的未来怀有某种忧虑。”在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看来,“台湾模式”带来的过度营销、发卡价格战、行业利润下滑等等已经开始困扰大陆信用卡产业。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也认为,国内信用卡产业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明显的规模、质量、效益失衡的问题,信用卡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并没有得到同步的改变,最直接的结果是成本失控,风险上升,效益降低,盈亏平衡点不断上升。
概括起来,市场急剧扩张下的国内信用卡产业目前存在以下几大硬伤。
发卡成本畸高 根据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杨科透露的成本支出,国内银行发行一张信用卡需要的成本有:卡片制作费、广告费、促销活动及赠品费、印刷费、账单邮寄费、系统运营费、网点处理交易成本、还有客户代表佣金等等,平均下来每张卡大约需要60元。由于没有发卡规模进行成本分摊,民生银行卡中心成立之初,每张卡的发卡费用高达200多元。
睡眠卡数量惊人 由于各银行目前信用卡发行扎堆集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客户群体高度重叠,一人多卡、一户多卡现象普遍,相当比例的持卡人均持有3张以上的信用卡,而真正经常使用的仅有1张。保守估计,目前国内1.3亿张信用卡总量中 至少有三分之一为睡眠卡和不活跃卡。
不良率隐忧 国内的信用卡不良率在1%~2%之间,属于低风险资产类别。但由于大学生、刚工作人员、“临婚族”等财务质量一般的持卡人是使用信用卡循环信用的活跃人群,加上屡禁不止的信用卡套现,国内信用卡的不良率呈逐步上升的势头。以招行为例,招行2007年信用卡不良应收账款率呈现“双升”,占比提高0.39个百分点,绝对额增加2.54亿元。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杨科预测,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国内经济形势可能持续低迷,如银行风险控制不严,国内信用卡行业的不良率可能会上升到3%~4%,
单卡成本收益比低下 各银行在发卡大战中奉行“先把客户抢到手”的策略,坚信所谓的二八法则,即20%的客户能产生80%的利润,如果客户基数够大,自然利润也越多。但是大量睡眠卡和不活跃卡的存在却造成银行资源的巨大浪费和
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两旁,在客流不断的地铁站口,在生意兴隆的百货商厦前,经常都能看见这样一道“风景”:信用卡营销人员摆摊设点,不遗余力向人们推销各类信用卡。站在精美醒目的宣传海报前,他们或向来往行人分发资料,或大声吆喝“办卡即送精美礼品”。行人只要掏出身份证简单填写一张表格,除了能在自己钱夹里多上一张信用卡,还能领走从玩具熊到电饭煲甚至自行车在内的各种礼品。
当中国的银行还在不计成本的发卡大战硝烟中“拼杀”的时候,在大洋彼岸信用卡发源地美国却是另一番风景。当次贷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后,随着失业人数的攀升,居民收入状况持续恶化,美国信用卡发放机构和银行损失惨重。据统计,由于持卡人违约增多,美国信用卡提供商2008年上半年的呆坏账损失达210亿美元,预计未来一年半中这一数字将达到550亿美元。
中国大多数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都未越过盈亏平衡点。尽管由于行业规模以及国人消费习惯的“防火墙”,中国信用卡产业的风险还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以移植“台湾模式”迅速发展的大陆信用卡行业存在种种硬伤,现在是摒弃盲目追求发卡量的粗放发展模式,打造健康、可持续产业生态的时候了。
台湾模式带来的行业大扩张
信用卡进入中国大陆基本上是与改革开放同步,但信用卡的普及却远远落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在2000年以前,除毗邻香港的广东省内有一定发卡量外,信用卡在国内仅仅是少数大银行高端客户手中的“奢侈品”。而且,银行发行的信用卡要么是使用极不便利的单币种外币信用卡,要么是需要卡内有备用金且仅有小额透支额度的“准贷记卡”。
情况到了2002年开始改变,招商银行于当年12月发行了国内第一张先消费后还款、一卡双币、具有循环信用功能的国际标准信用卡,
招行引进中国台湾中信金控副总裁仲跻伟为信用卡中心总经理,中信金控是台湾地区最大的信用卡发卡机构。台湾地区的信用卡业务比大陆早10年左右,以仲跻伟为首的团队将台湾的行业经验和各种营销手段悉数移植到大陆信用卡市场,拉开了大陆信用卡营销大战的序幕。其他银行迅速跟进,浦发、兴业等银行同样请来台湾职业经理人操盘信用卡业务。大陆的信用卡产业进入以“台湾模式”为主导的时代。
“台湾模式”的营销策略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大幅降低发卡门槛。招行从推出信用卡伊始就强调“免担保人和保证金”,客户只需提供身份证件复印件及有关证明资料,就可以申领信用卡,大大简化了当时业内通行的繁琐复杂的信用卡申请手续。
第二,密集广告宣传。各银行采取“密集轰炸”手段进行信用卡广告宣传。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大客户名单中,招商、民生、交行等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均位列其中。
第三,市场细分策略。除了普卡、金卡、白金卡等品类外,各银行都纷纷推出女性卡、大学生卡、商户联名卡、体育名人卡等。招行目前仅联名卡就达到了数十种,联名企业从百货公司到航空公司甚至网络游戏商。信用卡的外观包装也成为竞争策略,迷你卡、圆弧卡、透明卡、卡通卡、彩照卡等等层出不穷。
第四,大力度优惠促销。台湾市场上使用的各种促销方式和优惠争取客户的方式几乎被全盘复制过来。从办卡即送价值不菲的礼品,到刷卡红利积分、现金回馈、兑换商品、累计航空里程、抽奖出境游等。针对高端持卡客户各银行还推出行车道路救援、医疗关怀、高尔夫会员等附加服务。
第五,低价格竞争。各银行此起彼伏降低或免除信用卡的各种费用以争取客源。年费是国外信用卡公司的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国内各银行均采取刷卡免年费、积分免年费甚至终身免年费的策略。还有的银行推出降低透支利息、免取现手续费、无息分期付款、免费转账等服务,在信用卡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上大打价格战。
“台湾模式”的全面移植,带来了大陆信用卡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从2003年至今,每年发卡量平均增长80%以上,发卡机构翻了两番。截至2008年6月,大陆信用卡发卡量已经达到1.3亿余张,信用卡信贷总额达6931.73亿元(见上页图1)。
四大行业硬伤
“大陆银行卡产业营销与拓展模式和台湾地区高度雷同,令我们对银行卡产业的未来怀有某种忧虑。”在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看来,“台湾模式”带来的过度营销、发卡价格战、行业利润下滑等等已经开始困扰大陆信用卡产业。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也认为,国内信用卡产业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明显的规模、质量、效益失衡的问题,信用卡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并没有得到同步的改变,最直接的结果是成本失控,风险上升,效益降低,盈亏平衡点不断上升。
概括起来,市场急剧扩张下的国内信用卡产业目前存在以下几大硬伤。
发卡成本畸高 根据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杨科透露的成本支出,国内银行发行一张信用卡需要的成本有:卡片制作费、广告费、促销活动及赠品费、印刷费、账单邮寄费、系统运营费、网点处理交易成本、还有客户代表佣金等等,平均下来每张卡大约需要60元。由于没有发卡规模进行成本分摊,民生银行卡中心成立之初,每张卡的发卡费用高达200多元。
睡眠卡数量惊人 由于各银行目前信用卡发行扎堆集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客户群体高度重叠,一人多卡、一户多卡现象普遍,相当比例的持卡人均持有3张以上的信用卡,而真正经常使用的仅有1张。保守估计,目前国内1.3亿张信用卡总量中 至少有三分之一为睡眠卡和不活跃卡。
不良率隐忧 国内的信用卡不良率在1%~2%之间,属于低风险资产类别。但由于大学生、刚工作人员、“临婚族”等财务质量一般的持卡人是使用信用卡循环信用的活跃人群,加上屡禁不止的信用卡套现,国内信用卡的不良率呈逐步上升的势头。以招行为例,招行2007年信用卡不良应收账款率呈现“双升”,占比提高0.39个百分点,绝对额增加2.54亿元。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杨科预测,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国内经济形势可能持续低迷,如银行风险控制不严,国内信用卡行业的不良率可能会上升到3%~4%,
单卡成本收益比低下 各银行在发卡大战中奉行“先把客户抢到手”的策略,坚信所谓的二八法则,即20%的客户能产生80%的利润,如果客户基数够大,自然利润也越多。但是大量睡眠卡和不活跃卡的存在却造成银行资源的巨大浪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