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行业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启示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p6855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教师培训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究其原因,有制度方面的因素,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问题的影响。但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培训机构所拥有的独特的培训模式,如师徒制、严格的筛选制度、接受市场考验等,这些模式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培训行业;教师培养模式;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培训是指针对教师或准教师进行的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教师培训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趋势,即以教师资格证和教师招聘考试为取向的培训。这一产业面向在校大学生,帮助有意向的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素养,实现教师梦。分析其快速发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培训行业兴起的外因
  (一)国家政策的影响
  教育部2013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认证将逐渐实施全国统考;在校师范生不再发放资格证,和非师范生一样统一纳入考试范围;考试内容新增综合素质、学科知识与能力等科目。总结为一句话:教师资格证通过率降低了,难度加大了。根据教育部此前在浙江、湖北、河北等六个省市的试点结果,得出结论:4次全国性考试中共有28.1万人参加,通过人数为7.7万人,通过率仅为27.5%,远远低于此前各省自主考试时平均70%的通过率。而这一结果给教师培训市场带来了新的商机,很多培训机构在宣传时抓住学生的畏难心理来抢占市场份额。
  (二)传统观念的影响
  综观教师资格证和招教考試市场的情况,不难发现女生的报名比率远超过男生,甚至在一些地区、一些专业,出现了“万花丛中没有绿”的现象,比如学前教育专业。这主要跟我们的传统观念有关,传统观念认为女性要更温柔、细腻、有耐心,适合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再加上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都鼓励女性去考编,用他们的话就是“教师是一考定终身的‘铁饭碗’,收入有保障,工作稳定,还可以照顾家庭”,因此,出现了大量从其他行业转到教师行业的消费主体。
  (三)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不少研究表明,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课多于实践课,实践教学时间短,不能满足培养合格教师的要求等问题。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很多学生选择了效率更高更快的培训机构。
  在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影响下,教师培训机构形成了一套立竿见影的培训模式,这是其迅速发展的内在原因。
  二、教师培训行业的培训模式——以对新员工的培训为例
  教师培训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所需讲师数量的增多,因此,培训机构急需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讲师。
  (一)前期培训师徒制
  俗话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讲师,先要从做学生开始。因此,教育培训机构会完全将新人作为一名学生,安排有资历的讲师进行师徒制的培训。他们了解市场,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阅历,可以根据培训安排严格要求个人轮流过课,并及时做出点评,指出其中不合格的地方,重新再来,如此循环直到合格。在这种模式下,新人感觉自己就像一块“白板”,如海绵吸水般吸取着知识,学到了很多。而除培训讲师点评之外,学员之间还会互评,互相学习,去挖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二)领导过课严格的筛选制度
  在前期的师徒制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学习与合作的关系,而培训机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要培养的是适合市场需要的、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讲师。因此,残酷的优胜劣汰是必经阶段。每年的国考资格证面试环节在1月中旬左右,为了迎接这个高峰期,培训机构内部也在紧锣密鼓地考核着。每次考核都会由新员工直属部门领导、上级主管经理、市场的负责人同时考核,层层打分,最后选出一批他们一致认为较优秀的人“出山”,而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在机构内“磨课”直到获得认可。
  (三)市场考验“回炉重造”
  培训机构“选拔”出来的新人是否合格还得看市场,因此,很多培训机构都制定了一系列考核制度。比如市场评分表,市场负责人一旦发现新人在授课过程中存在问题就会投诉给机构,机构会立即做出调整,将教师调回再训练。这种做法可能会伤害讲师的自尊心,但不得不说这也是培训机构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致力于打造一个符合市场需要的高品质团队。
  正是这样一个“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的模式和严格的筛选制度,才使得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人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反观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太多值得反思的地方,而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经受得住社会、市场的考验。
  三、教师培训模式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启示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由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评估方式等要素组成,它直接关系到师范院校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结合教师培训行业的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
  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法律法规四个板块,这是师范专业必学的科目,而实践中忽视教育理论学习的现象大量存在。部分高校或者没有开设,或者开设了因为不重视或考核不合理而流于形式,比如,一些学校的物理、化学等师范专业,同样开设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但是在考核方式上采取了开卷考试的形式,这就容易使学生轻视教育理论的学习。部分学校公共课占的比例太大,挤占了专业课的时间,如一些学校的公共课占到整个课程方案的30%,有的甚至超过了50%,而专业课还不到10%,这对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而部分专业如学前教育出现了重视技能而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等。
  面对种种问题,高校师范专业一定要严谨规划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合理安排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比重。其次要保证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一般来讲,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师范专业的入门学科,所以尽量安排在第一学年,使学生对教育学有大致的了解,随后再慢慢地深入,保证课程的循序渐进。再次,考核方法也必须随之改变,由考查课变为考试课,使学生从心理上重视教育综合课程。
  (二)注重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在考证和考编的时候,面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主要考察人的综合素质,具体细分为:


  由此可看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有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能力、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心态和语言表达能力。基于此,高校师范专业的人才方案除重视“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之外,还要增设一些如“教师口语”“社会礼仪”“课程设计与实施”“社会心理学”“板书设计”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增加实践课时,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目前,很多师范专业都安排有实习课,有的集中安排在毕业学年的第一学期,有的随着课程进行。但在具体实施上很多都流于形式。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高校最后推向社会的是一个半成品或者是瑕疵品,而带着高校印记的“产品”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又加深了社会上关于“上不上大学都一样”的感慨。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高校得从自身做起,多带学生去教育一线观察、学习、交流,之后要督促学生写感悟和反思;也可以让学生组织课堂,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体验学校所学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育是服务于社会的,只有敏锐地觉察社会所需的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才会有的放矢。在国家统考政策的影响下,高校师范专业也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做出调整,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一线教育教师岗位素质要求的衔接,实现课程设置与教师专业成长之间衔接。
  参考文献:
  [1]袁东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 (5).
  [2]于黔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要回归原点[J].江苏教育,2012, (4).
  [3]袁东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5, (5).
  [4]黎大志,刘洪翔.论师范生培养与基础教育的“五个衔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 (5).
其他文献
4月15日下午,省政府与教育部在郑州举行省部联席会议,就持续深化省部合作、推进河南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会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省长陈润儿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表示,河南省在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益上,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上,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在着眼制度建设、制度创新推进教育改革上,均取得了良好成效,教育部将继续坚持与河南省的省部会商模式、持续深化省部合作,共同推进河南教育改革发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环境背景下部分大学生会出现无所适从、压力增大等情况,对未知的变化充满不安和恐惧,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基于此,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密切关注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适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
期刊
摘要: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体现了高校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决定着支撑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课程群建设方向。不同办学层次的财政学人才培养目标应有所差别,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大多比较“年轻”,办学历史较短,财政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须采取措施进行克服,以提高此类层次院校财政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实现地方性院校开办财政学专业的目的。  关键词:地方性
期刊
摘要:特色校园文化是高校彰显办学特色,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也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客观要求。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简称“郑州航院”)为例,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提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投入、相互融合,做好软硬件设施建设,整合资源、拓展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等措施,以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等
期刊
摘要:近年,国家越来越强调高校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农业高校具有鲜明的产业性,地方农业高校是一定区域内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科技支撑和人才来源。通过梳理河南农业大学近年办学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农业高校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供给,重要途径是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给,直接途径是提供公益性持续性的转化推广服务。  关键词:农业高校;服务社会;路径  随着我
期刊
编者按:  日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颁布,并于9月1日起施行。《规定》的颁布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其新理念、新思想必将对30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原《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21号令)自2005年9月1日实施以来,对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权益、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期刊
摘要:在以古代诗歌研究课程为例的教学实践研究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存在课程顶层设计呈现固化态势、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考核方式偏单一化等问题。以地方文化融入教学体系,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构成,推进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性,结合项目及实训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有利于优化课程体系,也是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地方文化;教学改革;人才
期刊
一  3月27日晚,忽然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布时勇老师去世的消息,同事们都感到震惊和惋惜。  是的,时勇老师身体一直不错,平时又特别注意锻炼,曾骑车到青海湖,后来不知怎的竟得了失忆症,但退休两年便匆匆离去,确实令人唏嘘。看着他搜集的老照片,翻开他整理的与校史有关的图书,眼前不由得浮现出那张熟悉而和善的面孔……  时勇老师在部队11年,退伍后先是到河南大学人事处工作,1988年调到学校党委宣传部,20
期刊
河南中医药大学“医法擎梦”医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7年间,法治教育工作室定期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一理论课程相结合,成为学校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实践性教学探索  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工作之一。当代医学生担负着保护人民生命的神圣使命,是实施依
期刊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影响力的群体,本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分析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方面进行的实践与探索,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地方高校育人中的作用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地方高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辽宁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