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历程。阅读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从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习惯和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初中语文教学應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培养 习惯能力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历程。阅读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从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习惯和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初中语文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那么,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此,笔者就初中阅读教学发表点粗浅见解: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把握主流、激发思维的习惯
  从认识的一般规律看,首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笼统认识,然后进入到对事物局部或细节的认识,进而发展到对事物结构的认识,最后进入到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在一气呵成读到底中整体把握阅读内容。
  在语文阅读训练中,经常遇到学生“滞读现象”,学生一看到文章篇幅较长或语言信息传达的事物皆为新生事物而有陌生感时,学生往往产生烦燥不安情绪,导致学生读不进去或“走马观花”,以至不能或不能准确获取语言信息,更谈不上准确解答关于阅读的训练问题——这也是阅读兴趣不高的表现。如果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却无所察觉而津津乐道于答案的分析或忙于赶进度,这样的训练是不会有收效的。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读书养成一气呵成读到底的习惯——要有耐心、一丝不苟地通过阅读感知全文的有用信息。在平时阅读训练时,拿到一篇文章,不管篇幅长短,首先要有时间限制,严格要求学生一定要有耐心一气呵成读到底,哪怕有不认识的字不明确的句都可以“跳过去”一气读完,达到迅速整体感知全文大概内容的目的。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作批注作记录的习惯
  阅读是有方法的,把这些方法变成习惯,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高了。“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阅读时在哪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呢?关键性字、词;重点句、中心句、妙言警句;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等。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阅读与写作的经验之谈。的确,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记,随时记下作品里精美的片言只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好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样,课外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而且是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过程。学生如能把自己与作品、作者之间心灵交流和感情沟通的个中滋味随时记下,这就是心得,也是一种创作。因为读而有了写的动力和材料,因为写更渴望读。这样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帮助。所以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养成边读边写的习惯。
  3.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小结整理的习惯
  这一习惯往往被初中生忽视,阅读过后不会加以小结整理。故而,影响了阅读效果。笔者以为小结整理就是把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再梳理一遍,好似新课上完后,回家及时复习巩固一样,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整理是阅读过程的补充和延续,对阅读有巩固提高作用。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经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语文教师,更要想方设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指导他们选准读物,教会他们课外如何广泛阅读,使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4.培养初中生养成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的讲授“冲”掉学生的各项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自己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主动权,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就少了自己阅读实践。至于课外阅读,要么是被繁重的作业负担挤掉,要么放任自流。要解决这个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顽症”,只有更新观念,优化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养成勤于阅读,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等能力。
  5.培养初中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
  目前的语文教学,重写而轻听、说,故不再赘述“写”。课堂上,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边听边思索,这是每位初中生都能做倒的,但课外的聆听、思考则为我们平素所忽视。胎教的流行,证明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始于听觉。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导学生养成边聆听边思考身边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要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以读书为乐事是阅读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勤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首先,激发兴趣,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多读教材,把握语文的思想蕴含和文化内涵,做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结合与统一。其次,理性升华,阅读是接受人类文明成果,继承精神领域的遗产。前人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交到我们手上,接受这份礼物,在短时间内了解吸取中华几千年精神财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新认识历史,审视历史文化。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品味。再次,以读为乐,学生在阅读中有了许多收获,受到了成功的鼓励,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和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去领悟阅读的乐趣,经过长期的阅读,经过不断地劳动最后品味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在这种乐趣中成长。
  2.发挥学生阅读的独立性
  学生的阅读是教师永远不可代替的,教师只能从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阅读内容上加以指导或引导,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识的活动过程,从而让学生达到阅读的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书库,从学校到社会,博览群书,通观社会,汲取丰富多彩的文化乳汁。
  3.指导学生质疑
  阅读的重点不在读,而在用心思考。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还要不断地穷尽其所以然。完整的阅读过程是感知—感悟—理解—评价—再创造过程。阅读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作为精神的享受,作为对美的追求,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首先是要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其次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思考方式或思维模式,充分发扬课堂民主,给学生思考的权利,创设和睦、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的思考独立化、个体化,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和人生积累去思考,去理解,以获取更多的更高层次的知识以及人生感悟。
  4.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阅读进程中,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大胆新奇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方式,让学生积极地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寻求发现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观念,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进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习惯”。阅读归根结蒂是为了创造,从阅读中获得感悟,超越了自我是创新,超越了前人是创造。要做到继承而超越,借鉴而创新。因此,阅读创造是认识的质的飞跃,是不断想象的心理反映和批判性思维的反映。
  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教学耐心,教育创造,并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与协调学习相结合,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作者通联:532500广西宁明县明江中学)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比如:有些合作小组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
期刊
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有大量的演示实验,需要教师认真演示,精心指导学生观察。同时还有很多学生实验,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深深体会到,科学课中的实验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养成认真观察、勤于动手、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都有积极的作用。    一.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好科学课的兴趣    现在的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课,刚接触这门新课,
期刊
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学生学习法制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什么是犯罪的,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适用法制地对待和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
期刊
【摘 要】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学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尤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德、智、体、美、劳等都得到全面发展。班级是学校的一个细胞,是构成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又是建立良好的平等、和谐的师生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世界上出现了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科学教育最高宗旨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提出,我国社会各界也开始认识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却仍然不被重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
期刊
【摘要】校园周边,人群密集,商贩和摊点频频,社会闲散人员混杂,很多矛盾滋长,环境较为复杂,青少年在这样的周边环境中成长是极其不利。如何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校园 周边环境 治理    目前,校园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如何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学生家长和
期刊
新课改在进一步深入贯彻,课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师要学会反思哪些内容,可以说是作为将来的一名优秀教师所必经的途径之一。那么语文教师课后应进行哪些方面的反思呢?以下谈谈本人的浅见。  一、反思教材的知识点  作为语文教师应知道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并不是同样的重要,它们在整册中的位置是各不相同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把握了每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才不至于走入教学中面
期刊
一.引言    《英语课程标准》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要求教师优化教育教学方式,要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设计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不断使用以前所学内容,其语言能力得到逐步发展。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    任务型教学法,即“有目的的活动”,它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
期刊
【摘 要】合唱是声乐系列中的一种形式。现代的学校音乐生活中,合唱是一种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形式。合唱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凡抱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长期置身于这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学生都能获得这种潜移默化的高能量的教育。  合唱是声乐系列中的一种形式,由多个声部合作,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现代的学校音乐生活中,合唱是一种最受
期刊
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能直接抒发感情、愉悦身心。然而,中学生正处于从童声过渡到成年人声音的变声期阶段。这个时期,学生身上用于学习音乐的“天然乐器”发生了变化,声音由原来的明亮、甜美变得粗闷、沙哑;音域变窄,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音量变弱,嗓子容易疲劳,容易跑调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音乐学习活动。学生生理上的变化也会引发其心理上的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