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习能力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mingming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协作组、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八次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讨会暨第四届“学会学习”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22-2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一、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探讨
  
  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协作组理事长、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沙学院副院长屈林岩教授在“学习型社会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大会报告中指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通过学习发现和发展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也是一个需要对学习与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社会。学习型社会教育的变革不仅仅是某个原理或某种方法的改变,而是一种在教育主体、教育重心和教育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根本变革,而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终身学习与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学习型社会教育变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屈林岩教授认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既需要教师“教的创新”,更需要学习主体的“学习创新”。要通过教与学的创新,特别是学习创新,改变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发现和发展学习者的潜能,促进学力形成和人格成长,使学习者在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深层的认识能力”或“终身学习能力”。这种“深层的认识能力”或“终身学习能力”不仅要表现在学习者掌握知识的终结表现——学业成就上,也要表现在掌握和解决新的知识与问题的潜力上;不仅要表现在以记忆和再现为特征的基础学力上,也要表现在以问题解决和创造性为核心的发展性学力上;不仅要表现在通过考试测验之类的手段能够测定的知识和技能等“显性学力”上,还要表现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动机、态度等“隐性学力”上,从而为每一个学习者的发展奠定学力与人格成长之基础。
  武汉理工大学刘智运教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内化与外化双向建构的学习观,即学习者在与外部世界的主动建构中,内化是基础,外化是目的;内化表现为认知结构,外化表现为学习者的能力和素质。
  西安交通大学李德昌教授从势科学视域出发,对学习能力进行了新的阐释与探讨。学习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信息势,即学习者对具有差别的知识之间的有序结构或融会贯通程度;二是信息阻尼,即学习者对有关知识的兴趣,也就是对相关知识信息的情感阻尼(黏性)。这二者的积就是学习者所具有的内在信息力,即学习能力。在学习型社会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就是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的内在机制就是信息势达到临界值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
  另外,一些专家还对学习兴趣及学习素质、学习力的构成要素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与会代表还提出要进一步拓宽学习理论研究的视野,例如,加强学习道德研究、重视学习问题研究、重视学习环境研究、注意国外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本土化研究,等等。
  
  二、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调查与分析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的基础和前提。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教授对本校3125名新生实施了一次大学生学习风格测量,经过聚类分析发现,意义导向学习风格的学生约占32.2%,再现导向学习风格的约占34.1%,情景导向学习风格的约占33.8%。为了促进学生采用意义导向的学习风格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提出以下建议:帮助学生由知识吸收学习观向知识建构和知识应用学习观转变,由证书取向向兴趣、意义和成就取向转变,由表层加工向深层加工转变,由缺乏管理或主要依赖外部管理向强化自我管理转变。
  北京化工大学王秀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杜智敏教授等通过对北京15所不同类型高校的本科生按专业分层整群抽样统计分析后认为,从整体而言,其学习现状如下: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学习目的明确具体,但相对浅近;学习态度较端正,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对考试作弊等行为态度暧昧;学习策略水平不高,利用学习资源的意识不强;上网对部分学生有负面影响;在学习中探索和在研究中学习的观念不强;对教学工作的评价不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加强对大学生及其学习的研究,全方位开展学习指导,同时要加强对学习问题学生的关注和指导。
  中国计量学院赵春鱼采用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量表测量了本校6个二级学院的学生,采取SPSS13.0进行探索性方差分析,发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性别、年级、专业三个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针对女生、低年级学生在行为的积极预期和环境干扰感方面都劣于男生、高年级学生的情况,要多促使女生积极地自我预期,多创造机会引导她们健康向上发展,要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转变学习方式,降低焦虑。针对工科学生在结果信念方面低于理科学生的情况,要及时把学习结果反馈给他们,引导他们体验更多的成功。
  
  三、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教学和学习创新
  
  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渠道。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让学生的才智早点发光”的观点:一是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各种学生参与科研的平台;二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三是学生要以学习为首任,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重视创新思维与研究能力的养成。
  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许晓东教授报告了该校本科研究性教学的4种实践模式:工科基础物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CCPP、电子学科课程的研究性教学——面向大班的合作式学习群体创新实验区、通信工程专业教育阶段的研究性教学——基于项目的专业教育试点班、基于自由探索的自我发展模式——大学生研究发展计划。同时,还提出应加强基于学科大类平台的课程体系改革、大力度的专业实验室建设、专业教育阶段的多模式设计、研究性教学的制度建设等研究性教学的条件与环境建设。
  复旦大学乐毅副教授介绍了该校新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与路径:常规研究方法导航,指点入门迷津和培养研究兴趣;建立核心课程课外讨论班,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成立经典读书小组,夯实研究所需基础;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自主研究与实践能力,等等。
  武汉大学郭昊龙博士认为,大学学习与教学改革必须大力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并在体制上真正引入文化传统中的书院传统(自由讲学,学习氛围宽松,重质不重量)、师承传统(强调导师作用,一家深入,不是受制于一个量化的课程拼盘)和自修传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只有这样,学习改革与创新才能真正获得制度保障,才能真正深入和持久。四、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大学学习指导
  正如屈林岩教授在大会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学习指导是体现教师的外部引导与学生主体自主行动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学习改革与创新的有效实施途径,也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林毓锜教授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我国学习指导的现状。他认为,越来越多的高校给新生开设学习指导课程和讲座,在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促进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林教授还指出,分科学习指导具有提高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思想水平与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等功能。然而我国分科学习指导还缺乏系统性。
  针对当前学习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会代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一是要加强学习指导的理论研究,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学习指导理论体系,建构学习指导的模式与内容。二是要加强学习指导队伍建设,选择一批优秀的课程与教学论、学习心理、认知科学等专业人才充实到学习指导队伍中来,还要对任课老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让他们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学习该课程的学习策略与思维方式。三是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把学习指导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四是要重视除新生以外的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五是要开拓除学习指导课和讲座以外的其他学习指导途径,如学习指导中心、学习指导网站、研讨会、同伴互助等。
  全国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于德弘教授作了会议总结。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艺术表现形式依托技术手段呈现,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本科专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传媒大学本着“艺术为本,技术为用”的原则,较早地进行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本科专业建设。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演化为例,结合北京地区和全国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提出了该类专业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关键环节。  关键词:艺术;技术;专业建设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网络技
期刊
摘要:通过对安庆师范学院108名教师和73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认为目前启发式教学的比例较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理解并欢迎启发式教学。调查研究认为,教师和学生接受启发式教学的态度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良好前提,转变教师和学生对启发式教学的观念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首要条件,通过行为示范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策略,确立新的评价标准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措施。建议学校在推动启发式教学
期刊
摘 要:本科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与创新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师资及资源优势,开展对本科生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训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必要的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发展观,是培养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与创新;探究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对我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电工电子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资源库组织机构情况、内容设计、素材设计、素材內容,资源库技术规范、特色、资源应用情况,以及专家的评价。  关键词:电工电子;资源库;素材;资源应用    为了加快高等学校电工电子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推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优秀教学资源共享,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科学与
期刊
摘 要:根据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本文以“艺科交融、创执并举”为特征,探讨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这对我国不同类型的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艺科交融;创执并举    一、我国开办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的宏观分析    1 虽属热点,却非重点  客观分析我国不同门类院校举办的艺术设计类专业,
期刊
摘 要:VB程序设计是许多专业的必修课,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项目,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设计对如何教好该课程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计算机语言;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一门构造性的技术,将其纳入课程体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
期刊
摘 要:大学本科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一个挑战。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探寻高教实践情境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和已有问题,是我们在真正意义上构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起点与实践根基。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本科教学;问卷调查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本科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提升大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和人才
期刊
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是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以生物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本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创新与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包括以学生能力成长为核心的人才规格定位与培养体系的设计、专业与行业结合的课程设置、大容量与前沿性的教学内容选择和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等。文章同时介绍了该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与成功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培养体系;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研究式学习;项目化训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教学实践中构建的“1+2+3”模式,并就相关的教学规划以及课程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1+2+3”模式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面的3个二级学科之一,涵盖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的许多知识和能力。按照国内外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规划,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的相关课程主要是解决计算机硬件的描述、
期刊
摘 要: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基于一定的条件假设。案例教学在我国高校尤其是在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它无法实现与地方院校基础教育阶段的对接,无法完成本科生阶段的教学任务,地方院校教师队伍的形成机制无法实现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目前的教学案例材料尚存在一个科学性、适应性、适用性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地方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材料    案例法教学(Ca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