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时代悄然到来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u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石友,哪年不去参加几个展会呢!在石界的日历里,石展,就是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节日,让人期待,给人希望,并可能带来巨大的收获。在当代奇石几十年的发展中,大型石展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对于有些地区、有些届别的重要展会,石友总是津津乐道。比如,两年一届的柳州展在全国的影响,一年一届的石家庄展对河北、华北乃至整个中国石界的引领作用;比如,2001年深圳宝安展的精品轰动效应,2005年内蒙左旗展将戈壁石推向高峰??这些重要展会成为一个个里程碑,记录着石界的发展步伐。
  然而,奇石行业在发展,石友水平在提升,大家对展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我们发现,虽然每年石展众多(据说全国每年召开的奇石展会有大大小小上千个,有些名号和来头的则至少有二三百个),许多展也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却已难再满足石友的要求。许多展会对石友来说已成鸡肋——不去,似怀希望;去了,难免失望而归。石友期待的精彩展品、高雅展示、有效成交、新鲜信息等等,诸多展会难以满足。相反,展品数量虽多而质量难如人意、展会规格虽高展示却仓促粗糙的现象,比比皆是。走过场的论坛,难公开的评奖,则充斥其间。不少名头响亮的展会,已难当推动石文化之任,反成曝石界之短的集会。
  石展以规模和数量取胜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天,石界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展,展示奇石的艺术魅力,展现石界的水准和高度。
  值得欣喜的是,已经有石友为此做出努力。我们这里介绍的太原、北京、上海三个精品展,都是各地石友以个人之力主办的展览。尽管规模不大、辐射有限,但却真正切合石友的需要。他们大多舍弃了综合展会轰轰烈烈的仪式,不摆花架子,没有官场气。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石头,与会的石友也可以专注于奇石本身。他们所组织的有新鲜度的精彩展品,所达成的有效交流、交易,以及组展、评奖等形式上的创新,都令人眼前一亮,为之欣喜。精致、精彩、有效,成为这几个精品展的共同关键词。
  三个展会所代表的办展走向值得关注。三地精品展,在年中两三个月间接连举办,形成你呼我应之势,可见这种办展方式顺应了石市的需求,在石界渐成趋势。
  或许我们可以说,石界的精品展时代,正悄然到来。
其他文献
闫志强(左):  中国观赏石协会理论研究科普教育  专业委员会委员  宁夏地质矿产局专家顾问  六十余年赏石心路,  使我饱览世间大美。  田军(右):  宁夏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观赏石协会二级鉴评师  静听石语,拥抱自然。  探究石理,丰富人生。  奇石的形成和分布是有规律性的。而对其规律性的研究,将为预测资源量,探索新石种,寻找新产地提供巨大帮助。  宁夏位于中国西部黄河上游,内蒙古高原
期刊
洪水退却后,是它口衔橄榄枝回落在诺亚方舟的桅杆上,在苍茫的海水间找到陆地;二战中平民罹难,是它停驻在毕加索的画布上,呼唤和平归来、把欧亚大陆从纳粹的铁蹄下解救出来。  它静静立在那里,它身上烙下几经变迁的历史印迹,依旧安详宁静、圆融坚定,眺望远方,守花开观日落,看世事平顺。  题名:【和平使者】  石种: 大化彩玉  尺寸: 21×16×9cm  电话: 13457805888  地址: 广西南宁
期刊
天津在金代称为直沽。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燕王朱棣率兵由北平沿运河南下,在直沽渡河,不久即攻陷南京,夺得帝位,改元永乐。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直沽设天津卫并建天津城,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天津因运河而兴盛,借盐业而富甲,居京畿而与皇家联姻,由租界而成名门隐居之所。皇家、官僚、文人、民俗等文化融汇于津门,形成独特的收藏氛围,赏石文化也在其中。  园林始于山水,赏石出自
期刊
亿万年水蚀风砺而成的山子,线条硬朗,结构致密。巍然不为所动,露峥嵘之刚毅,大气感极强。又有粗粝石块相互层叠而上,色彩深浅不一,于静谧中彰显变化,此石似乎也有了动感。整体令观者有游放山水不知倦的壮美。  主人仅以简单线板仿山子底座衬托,与主石相辅相成的同时又不喧宾夺主,简单干净的构成,仍然能一眼分辨主题所表达,这大概就是极简设计的魅力所在 。  陈时洪  上海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上海“时时红:木石传
期刊
奇石要进拍卖场,是当前许多石友对奇石走向的期待。业界对奇石拍卖的尝试也非一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型拍卖公司对石头的认可仅限于古石,而业内自行组织的多数奇石拍卖,要么沦为某次活动的鸡肋,要么成为某些主办方的噱头,本应是公开、公平的交易平台的拍卖,其规范性、真实性却屡受质疑。拍卖,似乎成了石友一次次期待与失望的循环。  奇石拍卖究竟能不能搞,怎么搞?今年四川长江石赏玩区的做法令我们眼前一亮。  
期刊
东子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十几年前,他居无定所、给人干零工,给谁干就住在谁家;没活干就没有钱,上顿吃饱了,不知道下顿在哪里。只有一辆破摩托车,老婆孩子、所有的家当都在车上了。  给人背石头,让东子认识了石头,也知道了石头能卖钱。满滩的石头都能变成钱,激励了东子。他也没辜负老天给他的机会,捡石头勤快、做生意机灵。  十几年过去了,东子一步步做成了老板。那些之前看不起东子的人还在牧区放羊,东子却在旗上买了
期刊
北京焦洪光先生《奇石是一种表达的艺术》一文自本刊1月刊刊登以来,在国内石界引起强烈反响,李炳秋、陈砚农、吴玉伟等18位先生,先后在2至6期刊文阐述各自观点。还有更多的石友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进行交流探讨,在此,我们对参与争鸣的所有读者、石友、老师表示感谢。  当代奇石的发展中,多次出现理论争鸣的热潮,如观赏石与奇石概念的争论、传统赏石与现代赏石观的碰撞、奇石是否是艺术品的定性、奇石鉴赏标准的
期刊
2002年,台湾著名赏石家苏先生到我地考察交流。采购了大批本地特色石种以后,座谈中又相中石友小文的一块山形石。此石系50元购得,小文考虑到苏先生已经购买了他几块石头,便大方地说:这个石头送给您。苏回到:不可不可,这样吧,给你这个数好了。说时伸出五个指头,小文只得默许。  稍后结款时,苏的助理从包里拿出五沓一万元的人民币递给小文,小文一时错愕。那一天我们看到小文的手一直都是微微颤抖的。后来小文说:我
期刊
石兵先生的这几个组合,都创作于十多年前,从时间上讲,一点儿也不“新”了。但今天重新关注这几组作品,其创作思路之超前,组件选择之大胆,在小品组合盛行的今天,依然令人耳目一新。  当前的小品组合,多强调组件的形象与场景的具象,不仅人物、动物、桌子、茶壶……越像越好,一些难以用石表现的元素,也要想办法用木雕、瓷器等等加以补足。石兵先生的创作却另辟蹊径,对抽象造型给予了更多关注。  抽象,是相对具象而言的
期刊
在上海开花  在江西省内,虽有买家在四五年前就认识潦河石并零星购买,但潦河石真正走出产地,是在去年5月的南昌石展上。上饶的几位买家在展会上看到几块不错的潦河石,随即与产地石友进入奉新干洲和靖安,之后两个月持续频繁地购买潦河石,购买数量、频率以及注入资金量都刺激了产地市场。产地石农对本地潦河石的价格有了比以往更有根据的认识。  潦河石对外形成影响,是在去年9月的上海万春园石展上。上饶的付先生将几块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