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学生课外体育实施调研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衡阳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开展形式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了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体育 影响因素
  
  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是学校体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课外体育开展得如何,不但影响到学校体育目标的良好实现,也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实现的好坏程度,特别是关系到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的健康状况。本文试图通过调查研究,客观了解衡阳市中学实施课外体育的状况,探索影响我国中等城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提出结论与建议,为进一步深化中学体育工作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衡阳市石鼓区、雁峰区等5个市区的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每区发放问卷300份,总计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403份,回收率为93.5%,其中有效问卷1175份(初中男生330份,女生288份,高中男生290份,女生267份),有效回收率为78.3%,对调查结果进行常规的归类统计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97.2%(初男)、96.5%(初女)、81.0%(高男)、79.2%(高女)认为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增进健康、保持良好的体型、对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智力的开发大有裨益、能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点上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差别不甚明显,这说明广大学生对从事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普遍较高,并能与自身的健康联系起来,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较为明确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访谈和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发现中学生大多喜欢课外体育活动,并且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爱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随年级增高有整体喜爱程度不断下降的趋势。男生对课外体育喜爱程度普遍高于同年级女生,并随年龄增长此差距逐渐增大。高中学生不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为初中学生的人数比例的4倍,特别是有25%的高三女生不喜欢课外体育锻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男女生因为性别特征而影响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中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不断增加,使得中学生可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也不敢将课余时间过多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中学生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渐因为压抑而减少,使不喜欢和不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中学生增多。
  2.2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
  2.2.1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
  衡阳市的中学普遍组织学生参加早操、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早操一般是组织到校较早或住校学生进行,对走读学生要求不严格。而眼保健操、课间操是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一般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对学生参与效果进行评定。
  调查对象中平均52.5%的学生每天进行早操锻炼,27.9%的学生每周固定几天进行,14.9%的学生时断时续地进行,4.7%的学生从未参加早练。同时参加早操的学生中,锻炼时间大多为1~10min(占53.8%),锻炼时所选择的运动项目74.8%集中在徒手体操类上(如广播操、健身操等),80.2%的学生锻炼场所在学校。这说明早操锻炼已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和学生的重视,并能有组织、有规律、有规模地进行,但大多数学生反映并不喜欢固定形式的徒手操,而是希望能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去自主锻炼,增加锻炼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有59.8%的中学生有近视,47.4%集中在0度~200度,200度~400度占41.9%,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上占近视眼总比例的1.2%,这说明中学生患近视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但近视程度一般较轻。中学生对眼保健操与课间操的意义认识是:39.8%的学生认为可积极休息、消除疲劳;36.6%的学生认为可促进身体生长发育、保护视力;34.2%的学生认为可调节精神、提高学习效率;9.1%的学生认为作用意义不大;而3.8%的学生认为参加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是完成学校任务等其它意义。而中学生对参加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态度是:积极参加、认真练习(63.7%);视心情而定(21.9%);完成任务、敷衍了事(13.1%);想方设法逃避不做(1.2%)。从以上调查来看当前我市中学生对参加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现状不容乐观,这说明我市大部分中学生对参加眼保健操、课间操的意义有一定认识,但从学生患近视比率来看我市中学生作眼保健操的效果并不太好。为保证学生视力健康和身体良好发育,眼保健操、课间操有待改变组织形式,从学生兴趣爱好和开发更好的组织形式去组织好眼保健操、课间操。
  2.2.2班级体育锻炼
  通过问卷调查中学生对班级体育锻炼的认识结果是:83.6%的同意、14.5%不太同意、1.8%不同意班级体育锻炼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从表1表2可清楚了解到当前我市中学生对参加班级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态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市中学生对参加班级体育锻炼的意义有一个多元化的认识,认为班级体育锻炼可有效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但实际的参与程度却不高。由此,把中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意义认识上升到实际行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将是中学体育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调查结果发现年级越高,学生消极对待班级体育锻炼的人数就越多,这显然与我国中学教育暂时还离不开应试教育有关,许多学生为了应对学习、应对考试只好全部或部分放弃班级体育锻炼。另外中学生在班级体育锻炼过程中:要求增加场地器材(占53.1%);增加教师指导(占25.3%);增加竞赛或表演(占24.7%)。这说明我市中学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乏是影响中学生班级体育锻炼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学生认为要增加教师指导也反映出我市中学体育师资配备不行和教师在学生进行班级体育锻炼时指导不到位的问题。增加竞赛或表演人数比例也较高表示我市中学生对体育美的鉴赏能力在提高、我市中学开展体育竞赛和表演过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多开展中学生可接触到的体育竞赛和表演,让中学生通过欣赏较高层次的体育竞赛和表现来培养和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并带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2.2.3节假日体育锻炼
  2.2.3.1家长支持态度
  从访谈中得知,学生家长对子女在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多数是支持并能直接参与的,仅有极少数家长持反对态度,并且发现持支持态度的家长经济收入和文化层次特别是文化层次较高,大部分家长是从自身对健康和文化学习的切身感受来要求子女加强体育锻炼的,许多中学生也认为自己在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受家长的影响较大。但初、高中学生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的质量有明显的不同。初中学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家长是非常支持并直接参与的,而持反对态度的高中学生家长比初中阶段高出一倍多,这反映出家长对中学生在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态度对于中学生参与节假日体育锻炼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家长对学生年级升高而要求减少子女体育锻炼的问题进行访谈,大多数家长认为过多的体育锻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升学,特别是会影响到子女考好的大学。
  2.2.3.2锻炼时间和形式、锻炼后感觉
  中学生节假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3%,高中3个年级节假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的比例为16:70:14,这说明中学生在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是比较少的,特别是高中学生由于毕业升学等方面的压力而大多放弃了体育锻炼,甚至是从不参加体育锻炼。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是与同学、朋友一起(占50.3%)和个人锻炼(占30.2%),与同家人、亲戚一起进行的很少(占17.4%),这与中学生要求独立和个性发展以及喜欢与同年龄阶段朋友、同学一起活动的心理特征是相吻合的。中学生在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安排一般较短,每次进行锻炼的时间通常是30min以内(36.5%)和3min~1h(32.9%),且每次参加完体育锻炼后的身体感觉大多较好,其中很好(54.3%),较为舒适(28.5%),而感觉疲劳和差的较少(17.2%)。以上说明我市中学生在锻炼时间上安排有较大随意性,并且由于青少年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阶段对疲劳的敏感度较低或运动经验较少还不能很好控制好运动的时间和运动强度来促进身体健康。
  2.2.3.3运动项目选择
  我市中学生在进行节假日体育锻炼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运动项目的,依次是球类(篮、排、足、乒、羽、网球等)、其它(跳绳、自行车、爬山等)、游泳、体操(徒手操、巧、爬等)、武术,选择田径(包括跑、跳、投等)项目的最少。中学生在节假日体育锻炼项目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性,男生喜欢对抗性强的篮、排、足球和运动量大的田径、竞速自行车等,而女生偏好于对抗性小的乒、羽、网球以及跳绳、自行车、爬山等,但各个年龄段的男女生均不喜欢运动形式较为枯燥的田径运动。球类运动是各个年级段的男女学生深为喜爱的,同时跳绳、骑自行车、爬山等娱乐休闲运动项目在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被选择的机率较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3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从表4看来影响我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的因素最主要的是:缺乏场地器材设施和学习负担重无时间,其次是缺乏练习伙伴、无兴趣、无合适运动项目、家长不支持。这说明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以及学习负担过重已成为阻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这与学校对学生健康的投资过于忽视和对学生学业成绩过于看重有关。而从几个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要因素来看,引起学生认为缺乏练习伙伴、无兴趣、无合适运动项目的诱因主要是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缺乏合理的组织或指导不足和不当有关。
  


  
  3 结论与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切实加强素质教育效果出发加强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力度,从指导思想上保证学生学习与健康并重、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效果、从经费上保障中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
  (2)加大对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特别是运动与健康的宣传力度,使教师、学生、家长明确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他们从思想上转变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原有认识,加深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动员各种力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
  (3)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研究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喜爱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合理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李剑萍等著,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
  [2]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曲宗湖.刘绍曾等,新中国学校体育5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4]任民松著.走向新课程[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4
  [5]陆作生.刘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58-64
  [6]教育部.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9-10
  (作者联通:420001湖南省南华大学体育部)
其他文献
在学校、体育课之所以能受到学生的青睐,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体育课本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无拘无束的发展空间。利用体育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需要。自信心能将一个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在学校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是体育课教学、对培养后进学生的自信心方面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特殊作用。    一、能培养学生
期刊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音乐教师,在培育孩子幼小心灵的时候,不仅需要将音乐的种子播入孩子的心中,更要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觉音乐不是一种无生命的艺术品,而是一种有生命的律动。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是表达人们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不可言传的微妙内在世界情感波动的实存。为此我从中得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调整好心态,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充满激情,才能感染学生的情绪。人们常
期刊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组织,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功能的实施单元,它是教师工作的基本环境单位和对象,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基本环境,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要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班集体的重要作用,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认为班集体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明确“奋斗目标”    开学时,班主任应把班集体在一个学期中涉及到的工作做一个周密、细致的考虑,在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与接收式学习相对的,它是在一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的,有高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从本质上看,它和研究性学习没什么本质区别,然而在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一种特殊形式的课程来进行的。那么,如何理解和看待探究性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呢?    一、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从思维的发展来看,
期刊
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 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一、概念教学中的比较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正确推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是以文章作为语言实体和信息载体,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构建的言语过程。阅读是最直接、快捷获取信息的手段。提问是对阅读材料的进一步分析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安排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保护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以理解为中心的阅读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  【关键词】阅读 提问    阅读是和文字打交道的。英语阅读是以文章作为
期刊
我们贫困山区农村的初中学生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阅读面和视野都比较狭窄,思维显得比较迟钝。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一个“导”字,要用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学如导儿学步”的思想去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打开阅读文章的思路,进而启迪思维,点燃智慧的火花,收到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那么教师如何把学生“导”上阅读之路呢?笔者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阅读“导”法。
期刊
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而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在实践中培养。因而教学中要增加实际练习、自由操作、社会实践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把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变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
期刊
体育课自诞生以来,就与艺术课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艺术与体育的关系为出发点,对体育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艺术化的体育运动形式进行探讨性研究,从而确定体育运动中的艺术性是艺术的新兴门类。    一、艺术与体育的关系    从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二者之间有着共性,即“娱乐”与“审美”。而且体育与艺术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内容。体育与艺术的结合,给体育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
期刊
近年来,由于网吧在城乡之间迅速崛起,加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一些家庭电脑也上了互联网,因此为网络流行语在社会交际中的大量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久而久之,这些网络流行语也逐渐走进了小学生作文。在我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教小学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会碰到小学生不断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尤其是在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作文中,网络语言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为了在课程改革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对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