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独立和规范,越来越需要专门组织和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群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我的理解来看,辅导员是一个扮演多重角色的教育工作者,他是学生学业的导师,他是学生生活的朋友,他是学生迷惑的解答者,他是学生挫折的倾听者,他是学生成长道路的关爱者。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生的新特点
目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使得大学生群体呈现新特点:
1.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新特点,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800万,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且独生子女占多数的情况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冲击。
2.时代赋予大学生青春朝气、个性鲜明的特点,但同时受挫能力相对较差。日前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校园暴力、枪击案时有发生,这一幕幕令人深思的悲剧,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都证明一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脆弱的。
3.学校性质决定学生特殊性。作为民办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其一,思想上的惰性较重,主要表现为政治敏感性不强、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要求不严格等,其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自信心不强。多数学生自认为是升学考试的失败者,进入民办大学是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对自身评价不高,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新特点
面对这些大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就像一个包治百病的医生,哪里需要救治就赶往哪里。这也赋予了辅导员自身工作的特点:
1.高校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明确,职业声望低。表现在(1)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任务繁重。工作头绪多,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2)高校辅导员的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时间少。由于辅导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工作上,几乎每天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从而导致自己在理论和学术研究方面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3)高校辅导员发展的机会少、收入低。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大多是专职辅导员,很少有向专业教师转行的机会,由于科研成果不多,在职称晋升上很不利。
2.高校辅导员工作难度大,承担责任大。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成多元化发展趋势,个性强、缺乏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责任心较差等;面对这样的学生大大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再加上高校的安全和稳定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许多高校领导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就是千万不能出现不安定和不稳定的情况,更不能出现学生伤亡事故,而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如果没处理好他们的事情,就会招致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误解甚至指责。
3.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失衡,队伍不稳定。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数与学生数的比例关系是1:120-150,但很多高校的比例远远超过这一比例,一般都是1:180-260,压力与责任相对加重,其次在学历层次上,高学历层次的辅导员占学生工作队伍少数。刚参加工作的辅导员凭着一腔热情,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学生身上,但由于种种原因,慢慢失去了动力,便抱着“出路就是转行”的观念,导致队伍流动性强。
三、职业化、专业化是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水平提高的基础,是让辅导员每个人都有自己侧重的研究领域,必须经过有关知识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同时在具体分工时,尽量让辅导员本人所学专业与所负责的学生的专业对口,让每个辅导员都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行家,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化”是使高校辅导员工作成为某些人一种长期的、专门从事的职业,并以此项工作的薪金作为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有其重要意义:1、辅导员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管理体制、培养模式,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演化等发生了很大变化。2、辅导员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
四、对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1.加强学生工作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优秀的辅导员需要汇多“专”于一体,集多“家”于一身,而这些都需要有不同的技术层面支撑。
优秀的辅导员是一名思政专家。在教育环节上,不再局限于学院班级一条线管理教育,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落户宿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薄弱环节。所以我认为辅导员要将重心前移到课前,下沉到宿舍,例如我校一直在实行的一项特色工作就是“宿区化”育人,以寝室为单位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实行学生干部分片管理几个寝室的制度,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身建设。
优秀的辅导员是一名管理专家。在管理的过程中把握三点:一要牢记着眼点,牢记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成才服务。二要关注兴奋点, 密切关注学生的兴奋点,诸如党员发展、评优评奖、综合考评等,才能做到“想为学生之所想,急为学生之所急”。三要抓住结合点,结合点就是指要运用系统的、辩证的方法,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处理同一问题,从而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优秀的辅导员是一名心理专家。现在学生受到学习、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困扰,经常会出现心理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三心:爱心、细心、耐心。爱学生,工作才能认真负责,细致耐心,才能不厌其烦,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向学生提供真正的帮助,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成为求助对象,才可能使学生从自己封闭的小天地中走出,走向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
优秀的辅导员是一名规划专家。首先他是学生成才规划的专家,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辨证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目标,收获成功。其次他是学生职业规划的专家,通过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知识,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就业途径与就业取向。
2.完善管理体制,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1)要建立健全辅导员的聘任机制。严把入口关,将热爱学生管理工作,有志于探讨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的年轻人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2)建立辅导员的管理机制。主要分为日常管理和考核两部分。日常管理主要是辅导员履职情况,平时德、能、勤、绩表现情况的管理。考核可以采用“ 四结合”考核原则: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学生评议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使用待遇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评优、晋升提职的重要依据, 实行奖惩统一,能上能下。(3)建立辅导员培养机制,对政治辅导员不能“重使用、轻培养”,学校要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重选拔、优培养、严管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可见,专业化,职业化是辅导员培养的终极目标。
3.实施职级制度,深入专业教育。国外已专门成立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将辅导员定义为学生事务主管,他们并不是由学工处、学院主管,而是专门的一个部门,专门有相关的发展路线,目前国内高校也有相仿的例子,比如上海大学,他根据辅导员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研究水平和工作实效等因素,学校设置了由低到高一到五级的辅导员岗位相对于专业技术职务的初级、中级、副高、正高相对应,这样一来对辅导员工作设定了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4.创新工作领域,拓宽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学校也因在参与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体现一定的倾斜政策,鼓励辅导员们结合自己工作申报科研课题,能在研究中挖掘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从而创新自己的工作领域。
综上所述,辅导员队伍建设要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辅导员必备的素质需要心里装着学生,凡事想着学生,工作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教育与辅导、管理与引导、服务与指导三位一体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Z].
[2]来永宝.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
[3]王铁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光明日报,2006.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周新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初探[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陆莹,浙江大学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在职研究生,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思政助教。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群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我的理解来看,辅导员是一个扮演多重角色的教育工作者,他是学生学业的导师,他是学生生活的朋友,他是学生迷惑的解答者,他是学生挫折的倾听者,他是学生成长道路的关爱者。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生的新特点
目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使得大学生群体呈现新特点:
1.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新特点,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800万,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且独生子女占多数的情况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冲击。
2.时代赋予大学生青春朝气、个性鲜明的特点,但同时受挫能力相对较差。日前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校园暴力、枪击案时有发生,这一幕幕令人深思的悲剧,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都证明一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脆弱的。
3.学校性质决定学生特殊性。作为民办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其一,思想上的惰性较重,主要表现为政治敏感性不强、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要求不严格等,其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自信心不强。多数学生自认为是升学考试的失败者,进入民办大学是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对自身评价不高,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新特点
面对这些大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就像一个包治百病的医生,哪里需要救治就赶往哪里。这也赋予了辅导员自身工作的特点:
1.高校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明确,职业声望低。表现在(1)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任务繁重。工作头绪多,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2)高校辅导员的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时间少。由于辅导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工作上,几乎每天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从而导致自己在理论和学术研究方面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3)高校辅导员发展的机会少、收入低。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大多是专职辅导员,很少有向专业教师转行的机会,由于科研成果不多,在职称晋升上很不利。
2.高校辅导员工作难度大,承担责任大。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成多元化发展趋势,个性强、缺乏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责任心较差等;面对这样的学生大大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再加上高校的安全和稳定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许多高校领导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就是千万不能出现不安定和不稳定的情况,更不能出现学生伤亡事故,而高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如果没处理好他们的事情,就会招致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误解甚至指责。
3.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失衡,队伍不稳定。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数与学生数的比例关系是1:120-150,但很多高校的比例远远超过这一比例,一般都是1:180-260,压力与责任相对加重,其次在学历层次上,高学历层次的辅导员占学生工作队伍少数。刚参加工作的辅导员凭着一腔热情,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学生身上,但由于种种原因,慢慢失去了动力,便抱着“出路就是转行”的观念,导致队伍流动性强。
三、职业化、专业化是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水平提高的基础,是让辅导员每个人都有自己侧重的研究领域,必须经过有关知识培训,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同时在具体分工时,尽量让辅导员本人所学专业与所负责的学生的专业对口,让每个辅导员都努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行家,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化”是使高校辅导员工作成为某些人一种长期的、专门从事的职业,并以此项工作的薪金作为他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有其重要意义:1、辅导员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管理体制、培养模式,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演化等发生了很大变化。2、辅导员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
四、对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1.加强学生工作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优秀的辅导员需要汇多“专”于一体,集多“家”于一身,而这些都需要有不同的技术层面支撑。
优秀的辅导员是一名思政专家。在教育环节上,不再局限于学院班级一条线管理教育,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落户宿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薄弱环节。所以我认为辅导员要将重心前移到课前,下沉到宿舍,例如我校一直在实行的一项特色工作就是“宿区化”育人,以寝室为单位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实行学生干部分片管理几个寝室的制度,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身建设。
优秀的辅导员是一名管理专家。在管理的过程中把握三点:一要牢记着眼点,牢记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成才服务。二要关注兴奋点, 密切关注学生的兴奋点,诸如党员发展、评优评奖、综合考评等,才能做到“想为学生之所想,急为学生之所急”。三要抓住结合点,结合点就是指要运用系统的、辩证的方法,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处理同一问题,从而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优秀的辅导员是一名心理专家。现在学生受到学习、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困扰,经常会出现心理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三心:爱心、细心、耐心。爱学生,工作才能认真负责,细致耐心,才能不厌其烦,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向学生提供真正的帮助,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成为求助对象,才可能使学生从自己封闭的小天地中走出,走向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
优秀的辅导员是一名规划专家。首先他是学生成才规划的专家,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辨证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目标,收获成功。其次他是学生职业规划的专家,通过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知识,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就业途径与就业取向。
2.完善管理体制,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1)要建立健全辅导员的聘任机制。严把入口关,将热爱学生管理工作,有志于探讨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的年轻人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2)建立辅导员的管理机制。主要分为日常管理和考核两部分。日常管理主要是辅导员履职情况,平时德、能、勤、绩表现情况的管理。考核可以采用“ 四结合”考核原则: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学生评议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使用待遇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评优、晋升提职的重要依据, 实行奖惩统一,能上能下。(3)建立辅导员培养机制,对政治辅导员不能“重使用、轻培养”,学校要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重选拔、优培养、严管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可见,专业化,职业化是辅导员培养的终极目标。
3.实施职级制度,深入专业教育。国外已专门成立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将辅导员定义为学生事务主管,他们并不是由学工处、学院主管,而是专门的一个部门,专门有相关的发展路线,目前国内高校也有相仿的例子,比如上海大学,他根据辅导员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研究水平和工作实效等因素,学校设置了由低到高一到五级的辅导员岗位相对于专业技术职务的初级、中级、副高、正高相对应,这样一来对辅导员工作设定了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4.创新工作领域,拓宽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学校也因在参与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体现一定的倾斜政策,鼓励辅导员们结合自己工作申报科研课题,能在研究中挖掘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从而创新自己的工作领域。
综上所述,辅导员队伍建设要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辅导员必备的素质需要心里装着学生,凡事想着学生,工作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教育与辅导、管理与引导、服务与指导三位一体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Z].
[2]来永宝.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
[3]王铁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光明日报,2006.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周新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初探[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陆莹,浙江大学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在职研究生,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思政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