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熟市地处长三角前沿,以秀丽的山川景色、丰饶的物产资源享誉江南。苏嘉杭、沿江两条高速公路交叉过境,全市所有乡镇十分钟内均可进入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常熟市域总面积为1264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数33.92万户,人口105.48万,流动人口80万,全市人口城镇化程度为51.2%。现有10个镇,1个尚湖虞山度假区,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各1个。
作为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自古崇文尚教,教育事业较为发达。文开吴会、道启东南,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中的言偃就在常熟开坛讲学;在科举时代,私塾林立、书院兴盛,曾走出了8位状元、10位宰相、483名进士:当代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常熟籍的就有李强、王淦昌、张光斗、张青莲等21人。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常熟市坚持加快发展不松劲、科学发展不动摇,牢固确立富民优先、内外并举、城乡一体、亲近自然、诚信至上“五大理念”,坚持工业立市、旅游活市、商贸富市、文化强市、科教兴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面小康如期达标,创造了历史上又一个黄金发展期,荣获了全国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30项先进荣誉。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972亿元、60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多年位居前列。
常熟市于1992年实现“普九”,随后着手部署启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和发展。1994年3月,省教委在常熟召开“江苏省苏南地区教育现代化工程启动工作现场会”,当年下半年,常熟市制定下发了《常熟市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六年计划(1995~2000)》,并从1995年起正式逐步实施。2002年,常熟成功创建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2006年,结合常熟实际,制定了《常熟“十一五”(2006~2010)教育发展规划》。同年9月,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召开了由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参加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教育名城,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掀起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一轮热潮。2006年以来,又相继获得了“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市”、“江苏省普及高中段教育先进市”、“江苏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等荣誉。2007年,接受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评估组专家一致认为。常熟教育现代化水平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一、坚持优先发展,全面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教育现代化是个动态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止。在多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常熟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已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常熟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必然延续,也是常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抓手。在推进过程中,狠抓“三个优先”,努力营造教育现代化发展大环境。
一是教育发展优先谋划。我市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写进了党代会和人代会的工作报告,就教育投入、环境、体制等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坚持把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专门成立常熟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就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等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完善了全市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规划。市政府每年年初都与各镇(场)签定教育目标责任书,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其中的重要指标,年终严格考核。并与奖惩挂钩。目前。我市教育现代化工作呈现了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教育局组织实施,镇(场)、各部门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喜人局面。
二是教育经费优先落实。政府用于教育的财政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004年到2007年,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同期教育预算内拨款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8%。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部门预算,全部由预算内教育经费安排,保证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足额到位,全部超过省定标准。且逐年增长。
三是教师待遇优先保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从1997年开始,中小学教职工全部纳入市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保险,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机制。2002年以来,出台了《常熟市财政统一发放中小学教师工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全市教师工资(包括各类津贴、补贴)全部实行打卡发放,保证了按时、足额到位,并保持教职工收入逐年增长。制定了骨干教师奖励方案,对市级以上教学骨干进行专项奖励;出台了补贴政策,提高农村支教教师各项待遇,教师年收入增长超过了10%。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在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普及了幼儿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各类教育走上了协调发展的轨道,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教育全面创优,全市学前三年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9.5%,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100%、99.9%、99.5%。2004年,在省“双高普九”督查中,我市获得省政府嘉奖。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3%,普职比稳定在1:l左右。高考录取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2007年,全市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63.14%。
二是职业教育彰显特色。我们从常熟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出发,坚持职业教育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服务,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优质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终身化,不断加快布局调整,促进资源优化组合。2005年,整合“工业职业高级中学”,“农副职业高级中学”等六所职业学校,在东南开发区投资近5亿元,新建“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成为一所拥有1万多名在校学生的大规模职业技术学校。2007年,又在常熟经济开发区投资1亿多元,建成启用滨江职业技术学校,目前,正在谋划依托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新建园区职业技术学校,校企携手、合作多赢的职业教育特色日益鲜明,规模优势逐步体现,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学生职业技能有效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越了95%,每年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4000多名适用型人才。
三是社区教育蓬勃发展。全市1个镇(虞山镇)建成了省级社区教育实验 区,1个镇(尚湖镇)建成了省级社区教育中心,其余镇全部建成了苏州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社区教育优质、资派覆盖率为100%。2007年底,常熟市顺利通过了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验收。目前全市已建立市社区教育培训学院1个,镇社区教育中心10个,全市村(居)委会普遍成立了社区学校,市、镇、村(居)三级社区教育管理网络健全。每个镇《街道》都具有适应需要的社区教育资源并得到充分利用,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6%以上。
三、坚持优质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要不断打造和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适龄儿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一是优化教育资源。“十五”以来,我市启动了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倾力打造现代化学校,使每所新建学校都成为常熟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钱,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十五”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超过60亿元。其中投入校舍建设资金近20亿元。特别是2002年以来,市政府连续六年把教育的重点工作列入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了市中、实验小学、职教中心、孝友中学、滨江职业技术学校、外国语初级中学、世茂实验小学等,并先后改造了尚湖高级中学、实验中学、石梅小学等一批学校。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市省示范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超过6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创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普通高中三星级以上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100%,职业学校全部达到省重点职业学校以上标准,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已顺利接受四星级职业学校验收,滨江职业技术学校即将接受省三星级职业技术学校验收。
二是优化教育手段。截止到2007年,全市信息化总投入超过了2.2亿元。拥有计算机超过20000台,生机比达7.5:1。目前,全市建成有50台机以上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40多个,多媒体电化教室1200余个,90%以上的学校实现了“班班通”。2007年又建成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示范区,教育城域网与全市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实现光纤连通,2006年高标准通过了省“校校通”工程验收。目前,我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学科覆盖率达到100%,课时覆盖率超过20%。2002年以来,全市共创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74所、示范学校9所,居苏州各市(县)区前列。
三是优化师资素质。“十五”以来,我市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教师学历培训与名优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小学、初中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为83.5%和77.83%;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5%,另有57名教师获得了教育硕士的学位证书,153名教师正在攻读教育硕士学位。职业学校中有91名教师已经获得或正在攻读教育、工程硕士学位,总人数达到了301名,在苏州大市处于领先地位。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2.6%。目前,全市在职教师中有特级教师9名,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22名;省特教学科带头人1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99名:常熟市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915名:苏州市十杰校长、十杰教师17名;常熟市名校长、名教师30名,常熟市教学能手1406名,市级骨干教师占全市专任教师的27%。
四、坚持均衡发展。全力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没有教育的均衡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我市主要从三方面人手,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一是村小教育实现现代化。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就启动了“合格完小”、“示范村小”创建活动。到2005年,全市所有村小全部成为“常熟市合格村小”,11所村小成功创建为“常熟市示范村小”。2006年,市委、市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高度出发,制定了《常熟市加快推进农村村小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将村小现代化建设列入了2007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专项划拨了100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还通过设置村校教师岗位津贴、支教教师岗位补贴等多种办法提高村小教师待遇,通过教师轮岗交流、对口支援、送教下乡等活动,提高村小教师业务能力,使村小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达到基本现代化,从而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年底,所有村小全部通过了“苏州市现代化村小”验收。
二是外来工子弟受教育权利有保障。针对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多、外来工子弟多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公办学校吸纳为主,外来工子弟学校吸纳为辅”的普及措施。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工子女为22139人,吸纳比例达到67%。出台了《常熟市关于公办学校与外来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的决定》,在公办学校选派教育骨干到14所外来工子弟学校担任副校长,指导管理和开展教学研究;制订了《常熟市外来工子弟学校常规管理细则》,定期开展督查评估,有效提高了外来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克服学生上学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市政府在进行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方案,拿出专款,于2008年在全市推行校车专业化运营。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外来工子弟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着力优化外来工子弟学校教育条件,全部达到苏州市合格学校标准,让外来工子女接受相对优质的教育。
三是帮困助学实现全覆盖。我们积极实施了“关注弱势群体,推进教育公平”的阳光工程。各校建立了“奖、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利用社会各界的捐助建立了“帮困助学”基金,利用教师、学生的爱心捐款,建立了“爱心基金”,落实了特困学生“两免一补”等政策。近三年,资助贫困家庭子女经费达2714万元,确保我市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实行特殊学生免费就读,通过扩大特殊教育学校规模,普通学校采用随班就读或开设特教班的办法保证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五、坚持和谐发展,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严格执法纪律,推行政务公开,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法治基础。我们深知,只有在人事、收费、招生、教育教学管理、督导检查等工作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依法办事,才能实现常熟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是规范权力运行。我们把教育局行政职权进行了全面梳理,完成了《常熟市教育局职权目录》的编制工作、列出了42项行政职权,明确了执法主体,执法依据,编制了相关的行政执法流程图,既 方便了群众办事,也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通过教育局《办事指南》和常熟教育信息网上《政务公开》栏目,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务的办事规则、程序及监督途径向社会公布,增强了局机关工作的透明度,方便了群众办事和监督。
二是实行阳光招生。招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我们将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招生时间、程序、条件等都在常熟教育信息网公布,并要求各校都在学校网站和按门口公布。中等学校招生工作,从计划、方式、时间到分数等重要信息,都通过市内各新闻媒体向社会作广泛宣传,让考生、家长都明明白白。中等学校招生以网络为载体,实行网上市场化招生,使招生工作更加透明公开,招生过程更加快捷便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是推行明白收费。我们在每学期初都召开专门会议,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各校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按章收费:任何学校不得擅自增设收费项目,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将“常熟市中小学收费卡”印发给每一位学生(家长)。将学校的收费项目、标准明明白白地告诉每一位家长。同时要求学校利用校务公开栏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教育局和市广播电台联合制作教育收费专题节目,通过媒体将新学期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家长的咨询和监督。
四是打造平安校园。市政府经常性组织教育、公安、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检查整治,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十五”以来,政府对校舍维修投入资金超过1.5亿元。制定了“常熟市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学校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在提高人防工作的同时加强技防,完善学校监控系统,组织学校安装视频监控。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
六、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深化素质教育
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指硬件建设现代化,更要实现教育软环境的现代化。我们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全市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建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体系。
一是不断深化教改研完。组建常熟市高中、初中、小学学科研究中心组,发挥骨干学校、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等的学术引领和示范作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市科研、教研部门坚持每周两次的常规教学调研,关注常态课的教学质量:组织课改联合展示活动,教学开放日活动,数学计算教学、练习课、解决问题等各类专题研讨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展示等,规范了教学管理,促进了智慧碰撞,深化了教改研究。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多年来,在全国或省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生竞赛中。我市选手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推广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大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职校学生在参加各级技能竞赛中捷报频传,获奖数量和档次在县级市中遥遥领先。
二是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紧扣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突出育人为本,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完善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交叉的德育网络,在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全市各中小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以“中小学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月”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既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更让民族精神在青少年学生中得到继承发扬,让学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思想境界得到自我提升。全市各中小学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努力开发地方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如,自2006年我们在全国文明村——支塘镇蒋巷村建起“常熟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以来,先后组织近2万名学生进入基地开展社会实践。通过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拓展了德育课程的实施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常熟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三是全力打造教育特色。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办有特色的学校,育有底气的学生”,明确了“常规加特色”的办学要求,指导学校以特色建设为抓手,根据“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到“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实施“品牌制胜策略”。经过十多年的积淀,特色优势逐步显现,教育品牌日趋鲜明。实验小学、义庄小学的生态环境教育,石梅小学的劳技教育,练塘小学的国防教育,花溪小学的科技教育,徐市中学的灯谜教育,颜港小学、实验小学分校、徐市小学、沙家浜小学、赵市小学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等等,都丰富了内涵,提升了档次。杨园小学的戏曲、白茆小学的山歌多次到北京城、进中南海演出,唐市小学的足球队在江苏省“省长杯”足球赛中夺冠。这些处处绽放的常熟特色教育之花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常熟教育的品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重点,充分体现了党既高瞻远瞩又以人为本,也充分体现了教育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常熟教育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8~010年,是常熟教育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向全面实现现代化跨越的关键阶段,在这三年重,常熟教育将紧紧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教育名城”的总体目标,突出“整体均衡、高位提升、内涵发展”三大重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快名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优质化内涵,全面提升常熟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的整体实力,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幸福指数,为常熟创建省科学发展示范区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自古崇文尚教,教育事业较为发达。文开吴会、道启东南,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中的言偃就在常熟开坛讲学;在科举时代,私塾林立、书院兴盛,曾走出了8位状元、10位宰相、483名进士:当代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常熟籍的就有李强、王淦昌、张光斗、张青莲等21人。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常熟市坚持加快发展不松劲、科学发展不动摇,牢固确立富民优先、内外并举、城乡一体、亲近自然、诚信至上“五大理念”,坚持工业立市、旅游活市、商贸富市、文化强市、科教兴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面小康如期达标,创造了历史上又一个黄金发展期,荣获了全国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30项先进荣誉。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972亿元、60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多年位居前列。
常熟市于1992年实现“普九”,随后着手部署启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和发展。1994年3月,省教委在常熟召开“江苏省苏南地区教育现代化工程启动工作现场会”,当年下半年,常熟市制定下发了《常熟市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六年计划(1995~2000)》,并从1995年起正式逐步实施。2002年,常熟成功创建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2006年,结合常熟实际,制定了《常熟“十一五”(2006~2010)教育发展规划》。同年9月,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召开了由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参加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教育名城,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掀起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一轮热潮。2006年以来,又相继获得了“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市”、“江苏省普及高中段教育先进市”、“江苏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等荣誉。2007年,接受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评估组专家一致认为。常熟教育现代化水平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一、坚持优先发展,全面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教育现代化是个动态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止。在多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常熟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已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常熟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必然延续,也是常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抓手。在推进过程中,狠抓“三个优先”,努力营造教育现代化发展大环境。
一是教育发展优先谋划。我市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写进了党代会和人代会的工作报告,就教育投入、环境、体制等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坚持把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专门成立常熟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就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等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完善了全市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规划。市政府每年年初都与各镇(场)签定教育目标责任书,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其中的重要指标,年终严格考核。并与奖惩挂钩。目前。我市教育现代化工作呈现了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教育局组织实施,镇(场)、各部门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喜人局面。
二是教育经费优先落实。政府用于教育的财政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004年到2007年,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同期教育预算内拨款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8%。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部门预算,全部由预算内教育经费安排,保证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足额到位,全部超过省定标准。且逐年增长。
三是教师待遇优先保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从1997年开始,中小学教职工全部纳入市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保险,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机制。2002年以来,出台了《常熟市财政统一发放中小学教师工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全市教师工资(包括各类津贴、补贴)全部实行打卡发放,保证了按时、足额到位,并保持教职工收入逐年增长。制定了骨干教师奖励方案,对市级以上教学骨干进行专项奖励;出台了补贴政策,提高农村支教教师各项待遇,教师年收入增长超过了10%。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二、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在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普及了幼儿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各类教育走上了协调发展的轨道,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教育全面创优,全市学前三年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9.5%,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100%、99.9%、99.5%。2004年,在省“双高普九”督查中,我市获得省政府嘉奖。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3%,普职比稳定在1:l左右。高考录取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2007年,全市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63.14%。
二是职业教育彰显特色。我们从常熟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出发,坚持职业教育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服务,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优质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终身化,不断加快布局调整,促进资源优化组合。2005年,整合“工业职业高级中学”,“农副职业高级中学”等六所职业学校,在东南开发区投资近5亿元,新建“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成为一所拥有1万多名在校学生的大规模职业技术学校。2007年,又在常熟经济开发区投资1亿多元,建成启用滨江职业技术学校,目前,正在谋划依托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新建园区职业技术学校,校企携手、合作多赢的职业教育特色日益鲜明,规模优势逐步体现,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学生职业技能有效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越了95%,每年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4000多名适用型人才。
三是社区教育蓬勃发展。全市1个镇(虞山镇)建成了省级社区教育实验 区,1个镇(尚湖镇)建成了省级社区教育中心,其余镇全部建成了苏州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社区教育优质、资派覆盖率为100%。2007年底,常熟市顺利通过了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验收。目前全市已建立市社区教育培训学院1个,镇社区教育中心10个,全市村(居)委会普遍成立了社区学校,市、镇、村(居)三级社区教育管理网络健全。每个镇《街道》都具有适应需要的社区教育资源并得到充分利用,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6%以上。
三、坚持优质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要不断打造和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适龄儿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一是优化教育资源。“十五”以来,我市启动了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倾力打造现代化学校,使每所新建学校都成为常熟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钱,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十五”以来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超过60亿元。其中投入校舍建设资金近20亿元。特别是2002年以来,市政府连续六年把教育的重点工作列入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了市中、实验小学、职教中心、孝友中学、滨江职业技术学校、外国语初级中学、世茂实验小学等,并先后改造了尚湖高级中学、实验中学、石梅小学等一批学校。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市省示范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超过6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创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普通高中三星级以上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100%,职业学校全部达到省重点职业学校以上标准,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已顺利接受四星级职业学校验收,滨江职业技术学校即将接受省三星级职业技术学校验收。
二是优化教育手段。截止到2007年,全市信息化总投入超过了2.2亿元。拥有计算机超过20000台,生机比达7.5:1。目前,全市建成有50台机以上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240多个,多媒体电化教室1200余个,90%以上的学校实现了“班班通”。2007年又建成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示范区,教育城域网与全市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实现光纤连通,2006年高标准通过了省“校校通”工程验收。目前,我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学科覆盖率达到100%,课时覆盖率超过20%。2002年以来,全市共创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74所、示范学校9所,居苏州各市(县)区前列。
三是优化师资素质。“十五”以来,我市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教师学历培训与名优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小学、初中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比例为83.5%和77.83%;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5%,另有57名教师获得了教育硕士的学位证书,153名教师正在攻读教育硕士学位。职业学校中有91名教师已经获得或正在攻读教育、工程硕士学位,总人数达到了301名,在苏州大市处于领先地位。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2.6%。目前,全市在职教师中有特级教师9名,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22名;省特教学科带头人1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99名:常熟市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915名:苏州市十杰校长、十杰教师17名;常熟市名校长、名教师30名,常熟市教学能手1406名,市级骨干教师占全市专任教师的27%。
四、坚持均衡发展。全力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没有教育的均衡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我市主要从三方面人手,着力推进教育公平。
一是村小教育实现现代化。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就启动了“合格完小”、“示范村小”创建活动。到2005年,全市所有村小全部成为“常熟市合格村小”,11所村小成功创建为“常熟市示范村小”。2006年,市委、市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高度出发,制定了《常熟市加快推进农村村小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将村小现代化建设列入了2007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专项划拨了100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还通过设置村校教师岗位津贴、支教教师岗位补贴等多种办法提高村小教师待遇,通过教师轮岗交流、对口支援、送教下乡等活动,提高村小教师业务能力,使村小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达到基本现代化,从而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年底,所有村小全部通过了“苏州市现代化村小”验收。
二是外来工子弟受教育权利有保障。针对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多、外来工子弟多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公办学校吸纳为主,外来工子弟学校吸纳为辅”的普及措施。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工子女为22139人,吸纳比例达到67%。出台了《常熟市关于公办学校与外来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的决定》,在公办学校选派教育骨干到14所外来工子弟学校担任副校长,指导管理和开展教学研究;制订了《常熟市外来工子弟学校常规管理细则》,定期开展督查评估,有效提高了外来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克服学生上学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市政府在进行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方案,拿出专款,于2008年在全市推行校车专业化运营。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外来工子弟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着力优化外来工子弟学校教育条件,全部达到苏州市合格学校标准,让外来工子女接受相对优质的教育。
三是帮困助学实现全覆盖。我们积极实施了“关注弱势群体,推进教育公平”的阳光工程。各校建立了“奖、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利用社会各界的捐助建立了“帮困助学”基金,利用教师、学生的爱心捐款,建立了“爱心基金”,落实了特困学生“两免一补”等政策。近三年,资助贫困家庭子女经费达2714万元,确保我市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实行特殊学生免费就读,通过扩大特殊教育学校规模,普通学校采用随班就读或开设特教班的办法保证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五、坚持和谐发展,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严格执法纪律,推行政务公开,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法治基础。我们深知,只有在人事、收费、招生、教育教学管理、督导检查等工作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依法办事,才能实现常熟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是规范权力运行。我们把教育局行政职权进行了全面梳理,完成了《常熟市教育局职权目录》的编制工作、列出了42项行政职权,明确了执法主体,执法依据,编制了相关的行政执法流程图,既 方便了群众办事,也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通过教育局《办事指南》和常熟教育信息网上《政务公开》栏目,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务的办事规则、程序及监督途径向社会公布,增强了局机关工作的透明度,方便了群众办事和监督。
二是实行阳光招生。招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我们将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招生时间、程序、条件等都在常熟教育信息网公布,并要求各校都在学校网站和按门口公布。中等学校招生工作,从计划、方式、时间到分数等重要信息,都通过市内各新闻媒体向社会作广泛宣传,让考生、家长都明明白白。中等学校招生以网络为载体,实行网上市场化招生,使招生工作更加透明公开,招生过程更加快捷便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是推行明白收费。我们在每学期初都召开专门会议,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各校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按章收费:任何学校不得擅自增设收费项目,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将“常熟市中小学收费卡”印发给每一位学生(家长)。将学校的收费项目、标准明明白白地告诉每一位家长。同时要求学校利用校务公开栏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教育局和市广播电台联合制作教育收费专题节目,通过媒体将新学期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家长的咨询和监督。
四是打造平安校园。市政府经常性组织教育、公安、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检查整治,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十五”以来,政府对校舍维修投入资金超过1.5亿元。制定了“常熟市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学校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在提高人防工作的同时加强技防,完善学校监控系统,组织学校安装视频监控。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
六、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深化素质教育
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指硬件建设现代化,更要实现教育软环境的现代化。我们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全市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建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体系。
一是不断深化教改研完。组建常熟市高中、初中、小学学科研究中心组,发挥骨干学校、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等的学术引领和示范作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市科研、教研部门坚持每周两次的常规教学调研,关注常态课的教学质量:组织课改联合展示活动,教学开放日活动,数学计算教学、练习课、解决问题等各类专题研讨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展示等,规范了教学管理,促进了智慧碰撞,深化了教改研究。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多年来,在全国或省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生竞赛中。我市选手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推广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大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职校学生在参加各级技能竞赛中捷报频传,获奖数量和档次在县级市中遥遥领先。
二是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紧扣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突出育人为本,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完善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交叉的德育网络,在发挥学校德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全市各中小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以“中小学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月”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既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更让民族精神在青少年学生中得到继承发扬,让学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思想境界得到自我提升。全市各中小学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努力开发地方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如,自2006年我们在全国文明村——支塘镇蒋巷村建起“常熟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以来,先后组织近2万名学生进入基地开展社会实践。通过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拓展了德育课程的实施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常熟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三是全力打造教育特色。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办有特色的学校,育有底气的学生”,明确了“常规加特色”的办学要求,指导学校以特色建设为抓手,根据“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到“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实施“品牌制胜策略”。经过十多年的积淀,特色优势逐步显现,教育品牌日趋鲜明。实验小学、义庄小学的生态环境教育,石梅小学的劳技教育,练塘小学的国防教育,花溪小学的科技教育,徐市中学的灯谜教育,颜港小学、实验小学分校、徐市小学、沙家浜小学、赵市小学各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等等,都丰富了内涵,提升了档次。杨园小学的戏曲、白茆小学的山歌多次到北京城、进中南海演出,唐市小学的足球队在江苏省“省长杯”足球赛中夺冠。这些处处绽放的常熟特色教育之花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常熟教育的品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重点,充分体现了党既高瞻远瞩又以人为本,也充分体现了教育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常熟教育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8~010年,是常熟教育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向全面实现现代化跨越的关键阶段,在这三年重,常熟教育将紧紧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教育名城”的总体目标,突出“整体均衡、高位提升、内涵发展”三大重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快名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优质化内涵,全面提升常熟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经济的整体实力,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幸福指数,为常熟创建省科学发展示范区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