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脾损伤的体会和价值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B超诊断脾损伤的临床价值。通过对本院24例脾损伤患者行B超检查,均作出明确诊断或提示性诊断:初检20例,随防复检4例。由此,总结出脾损伤患者超声图象的一般特征。可见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迅速简便且无损伤,可作为诊断脾损伤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脾损伤;诊断方法;B超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79-01
  
  脾脏是易脆的富含血液的实质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损伤最常见的,约占20%~40%,易引起内出血甚至休克,危及患者生命。B超有助于对脾损伤作出及时诊断,并根据脾损伤类型,指导临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收集的24例脾损伤患者,为1997年5月~2006年1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男18例,女6例,年龄11~65岁,平均年龄32.5岁;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车祸15例,打架斗殴5例,高处坠下3例,刺伤1例;就诊时间最短为20分钟,最长为8天;19例患者在伤后24小时内就诊.大多数患者诉外伤后左上腹痛,部分伴有面色苍白、怕冷等休克症状。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EUB-240和DP-9900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5MHz,患者取仰卧位、右侧卧位等配合体位,于左侧季肋部作肋间横切面,左侧胸腹部采用冠状面、横断面、肋下斜切面等多切面、多方位扫查,重点观察脾脏大小、形态有无变化,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结构有无异常、脾周围有无异常回声区,同时仔细观察下腹盆腔及肠间隙有无液性无回声暗区,并对腹腔其他脏器进行扫查。
  
  2 结果
  
  B超对24例脾损伤均作出明确诊断或提示性诊断,其中初次检出20例(有1例伴肾挫伤),随访复查检出4例。
  总结24例脾损伤患者超声图像特征如下:①4例中央型脾实质性表现为:脾大小正常或轻度肿大,包膜完整,早期脾实质见局部外形不规则的“云絮状”,中等增强回声区,边界欠清晰,或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晰的血肿无回声区;②5例脾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脾轻度肿大,包膜完整,脾实质浅层与脾包膜之间见“月芽形”,或不规则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内有散在光点回声,局部包膜有轻度隆起。有1例表现为典型“被覆征”;③15例真性脾破裂表现为:脾脏肿大,脾包膜中断不连续,破裂处见形状不规则以液性暗区为主杂乱混合回声,脾实质出现延及包膜裂隙无回声区,出血量少的仅仅在脾周围、 肝肾隐窝、子宫或膀胱直肠隐窝见少量液性暗区,出血量多的在下腹盆腔,及肠间隙见多量游离液性暗区,肠管飘动,肠间距增宽。
  
  3 讨论
  
  (1)根据典型声像图特征,超声诊断脾损伤并不困难,但并不是每例患者都有典型的超声表现。本组有1例曾因外伤在外院超声检查脾脏未见异常,1周后,突感左上腹痛,来我院超声诊断为迟发性脾破裂。有4例患者第一时间检查见脾实质、脾周及脾肾隐窝探查为阴性,但随着病情进展,左上腹痛等临床表现明显,其中2例分别于2h、5h后超声复查出现脾周围、腹盆腔积液等脾破裂间接征象。另一例患者因在私人诊所针灸治疗过程中出现左上腹痛,来院第一次检查未见异常,于第二日超声复查见脾包膜下血肿,脾周围少量液性暗区,手术证实为脾上极小破裂口。余一例在第三天复查发现,中央型脾质血肿。由于超声检查距受伤时间短,或受非直接暴力、破裂口小、出血缓慢,或脾上极被含气肺组织遮盖,加上探查时肋骨声影影响等诸多原因,早期检查可能不会及时发现脾损伤的直接或间接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脾脏探查技巧,对于早期检查外伤患者为阴性者,需作动态超声检查,以便得到及时诊断。超声对腹腔积血较为敏感,诊断准确率很高。尤其在患者刚躺在检查床上时,腹内积血由于直立位重力积聚于下腹部,此时快速探查下腹部,积血很容易检出。如发现外伤后超声检查左上腹脾周围、腹盆腔有积液等间接现象,结合受伤着力部位、临床表现、腹穿抽出不凝血等,需及时作出提示性脾破裂诊断。本组一例脾损伤同时伴有肾挫伤,提示我们腹部损伤可伴有脏器复合伤,要拓宽诊断思维,检查不应满足于一处受伤部位的发现,而遗漏其他脏器的损伤。对于腹外伤病人检查范围不能局限于申请单上所列部位,应当全腹检查。
  (2)真性脾破裂腹内出血较快、较多,病情发展危急,B超能快速准确诊断,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这在基层医院尤为重要。本组发现15例真性脾破裂均急诊手术治疗,其中6例脾修补术,9例脾切除术。5例脾包膜下血肿和4例脾实质血肿均住院采取保守治疗,并多次B超复检,观察血肿吸收情况,2例脾包膜下血肿病人分别在第3、5天出现腹痛加剧、大汗淋漓等表现,B超急诊检查,脾包膜连续性中断,腹盆腔多量液性暗区,提示血肿破裂,随即剖腹探查证实。5例在保守治疗2~5个月过程中,血肿区慢慢缩小,至完全消失,另2例中央型脾实质血肿在一年后复查无回声,暗区未完全消失,变为假性囊肿。超声能及时对脾损伤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作出判断,为临床选择最佳处理方案,如剖腹探查或争取保守治疗提供影像诊断依据,并动态监测保守治疗患者的病情变化进展和判断预后。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以其迅速简便、无损伤、可重复、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脾损伤首选方法。
  (责任编辑:姜付平)
其他文献
摘 要:水针刀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集小针刀和药物注射于一体的治疗方法。此法的运用较之传统的保守疗法如针灸、理疗、拨罐、手法复位、推拿按摩、牵引、药物穴位注射或局部封闭、中药的内服外敷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要好得多,同时可避免了外科手术容易导致的风险和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水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5-0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R与PR、pS2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判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53例术前未接受过化疗的原发性乳腺癌中ER与PR、pS2、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S2、ER、P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随乳腺癌分级级别升高而降低;随乳腺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延长而升高;pS2的表达与ER相关。结论:ER、PR、pS2联合运用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诊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136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方法:136例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急检肌钙蛋白T,常规做18导联心电图,入院后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观察心律失常及心衰的发生率。结果: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心衰发生率(36/92)39.1%,心律失常发生率(64/92)69.6%,多支血管病变占(86/92)93.4%;ST段抬高急
期刊
摘 要:乙肝血清标志物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日常工作中,影响其检测的因素较多,常出现一些临床和实验室解释困难的结果或者在不同的医院甚至同一医院内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保证ELISA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现就其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在实际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质量控制措施加以分析。  关键词:乙肝血清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质量控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病程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6月~2007年1月我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强化组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普通组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两周后停药,观察分析病程转归。结果: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时间短(6.3±1.6),普通组血糖达标时间(8.3±1.7);强化组停药后4周80%不用药物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停
期刊
摘 要:采用关节内封闭与中药烫熨治疗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8例,经1周至1个月的治疗后,68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18例,显效27例,有效23例,愈显率66.18%,总有效率100%。  关键词: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烫熨疗法;关节内封闭疗法  中图分类号:R68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36-02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确诊哮喘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上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可比特雾化剂,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观察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对观察的数值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100%,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期刊
摘 要:本篇报道骨质增生引起腰痛的诊断依据,以温肾通络、宣痹为治疗原则,拟用温肾宣痹汤合物理因子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84.3%;具有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疗效较好等优点。  关键词:温肾宣痹汤;理疗;骨质增生;腰痛  中图分类号:R3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55-01    骨质增生症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骨关节边缘增生、滑膜肥厚形成渗出、粘
期刊
摘 要:观察一贯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运用该方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0例,总有效率85%,提示本方对乙肝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药疗法;一贯煎  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53-02    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臔的《续名医类案》,由北沙参、麦门冬、生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组成,具有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2年间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128例,其中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82例(输卵管开窗术70例,输卵管伞端妊娠物挤出术12例),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43例,腹腔镜下卵巢妊娠物清除术2例,腹腔镜下腹腔盆壁妊娠物清除术1例。结果:128例中119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失败9例为盆腔粘连严重无法进镜,中转开腹手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