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中的“韵律”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发展的本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使内在思想上的感悟和精神上的自由成为了艺术表现的根本,所以,“形神”、“意境”、“气韵”等美学方面的思想成为了艺术创造的追求目标,也使得艺术家的内在品质与其作品风格相互融合,而且保证“韵律”贯穿始终。文章在理解与感悟范扬先生绘画精神的基础上,对“韻”与“律”的精神内涵进行认识和剖析,以音乐中的“韵律”和美术作品中的“韵律”的共性作为出发点,表达阐述绘画作品中存在的韵律。
  关键词:韵律;绘画作品;绘画意境
  “韵”最早是被运用于音乐中,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神情或者风格。比如,《广雅》中曾说道:“韵,和也。”音乐中的“韵”与绘画中的“韵”其实并无直接关系,但是它们在美学思想和表现意境上却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既然说“乐曲以音传神,犹之诗文以字明其意也”,那么绘画也应该能与其相互协调融合。
  “抒情的、宁静的、乡村风味的、纯朴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果敢的、有力的、急速的、如暴风雨般的”等等这些乐曲中所用到的术语,都是韵律的一种风格,一种形式。它们和绘画相同,都是智慧、情感以及灵性自然的流露。唐代的柳宗元曾对“律”在《非国语上·律》中这样解释到: “律者,乐之本也。”而明代的王骥德叶曾在《曲律·论套数》中指出:“套数之曲,元人谓之‘乐府’,与古之辞赋、今之时义同一机轴。有起有止,有开有阖。须先定下间架,立下主意,排下曲调,然后遣句,然后成章。切忌凑插;切忌将就”。
  绘画和这个也是一样的,比如元代的汤垕久曾在《画鉴》中对吴道子写的字评论说:“方圆、平正、高下。”他将拿笔写字时所注意到的方法和节奏,如:提、按、顿、挫、转、折、轻、重、松、实、速、徐、缓、急等归结于韵律所具有的美感。因此,基于某种意义上来说,“律”指的是一种符合某一特定节奏和美感的形式语言,是一种秩序。由于在表现语言上乐曲中的韵律和绘画中的韵律极为合拍,所以笔者想要通过音乐和绘画之间的共通性来研究探索绘画作品中存在的某种韵律。
  笔者一直跟着范扬老师学画画,因为在老师身边,所以能常常看到老师随性绘画的样子。通过看老师拿笔的姿态,绘画时所表现出来的超凡洒脱的神态,平日里虚心认真地听老师畅谈天南地北古往今来的一些言论,不知不觉中便学到了很多知识,获得了启发。范扬老师是个尊重遵守传统的人,而且常常说老祖宗传留下来的东西不是应该被完全抛弃的。范扬老师深厚的传统工夫由他的《支前》这幅画便可见一斑。但也不能由此便说他是守旧的画家,比如他的《农夫和耕牛》——是大的画儿,画上的牛感觉有真的牛那么大个,充当背景的麦田画得像塞尚的维克多山似的,有远山田野的感觉,但挂出来一看,还是中国式的,乍一看,还有点像徐悲鸿。
  由此,不难看出来,艺术向来都是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成的,古代的人是这样,现在的人同样是这样的。古时候,有谢赫提出的“六法论弦”;荆浩提出的“六要”、“四势”以及郭熙所提出的“三远”、“四法”等,这些所有的东西理论,都是靠一代代得积累传承变化下来的,如果我们将这些经验都丢弃,不知道绘出来的画会变成什么样子来供后人观赏。
  范扬的作品中有很多的山水画,有的描绘的是一幅锦绣山乡孺子牛,细雨山泉人家的美好画卷;有的描绘的则是文人雅士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游山、雪日里出行的景象;还有的描绘的则是于高山流水旁,松荫下悠然抚琴的宁静的氛围。每一幅画面都与音乐中的术语相映衬,或抒情,或淳朴,或具有宗教色彩等。而且画中所包含的起笔走势和提按顿挫都蕴含着特定的节奏,画中的点与线,浓与淡,干与湿都像是乐曲中的音符,以长短不一的线条走势跃然于画纸上,这些自然地协调配合便形成了绘画的“韵律”。艺术的风格多变,有刚亦有柔,其中所蕴藏的动与静则是绘画的内在情绪,也是让观赏者与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交相融合的重要渠道。
  欣赏范扬老师作画时,发现老师每次都像是不经意的随处点戳,然而,在此过程中,有时又像是突然获得了灵感,笔触开始变得忽快忽慢,收放有度,并在逐步的添加后,“成为经得起自己对它的最严厉审核的最终形式”。范扬先生的绘画在风格,技巧以及情感上与明代的徐上赢的《溪山琴况》中所提到二十三字诀甚是协和。
  在近处欣赏范阳先生的画,会发现其中的线条长短多变,张弛有度,其中,长似有龙蛇共舞,正像是《十面埋伏》中时而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时而柔柔软软,令人心生亲近的旋律一般,别具生态。观其墨色的变化,却发现其与乐曲中音律的变化相雷同,忽高忽低——高似青天白云,难以攀登;低似深谷幽兰,暗香细生。观其画,令人心境柔和,感触颇深。范扬先生的画,画中笔墨时浓时淡,不同的笔触勾画出不同的事物与景色,侧锋写山石,体现其姿态的多变,中锋绘巨石大树,展其雄浑的气。
  总的来说,范扬先生的山水画是性灵的流露,而不单单是笔墨的功底,画中蕴含着“沉冥入神,穷元妙于意表,合神变乎天机”的感受。欣赏范扬先生的画,能使人心神激扬,身心获得陶冶。
  参考文献:
  [1]王洋.时代的产物——刘小东的现实主义绘画[J].华章,2011(24).
  [2]薛书琴.绚烂与平淡——读李木绘画作品[J].名作欣赏,2011(19).
  (作者简介:李 程(1980.1-),男,汉族,徐州人,本科,初级,李可染艺术馆,研究方向:文艺。)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院工作长远发展的理论基础。文学院作为基层二级学院,在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以创新的精神理念进行学习,以健全的组织机构作为平台,以健全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的道路。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  文学院党委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努力成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积极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创造性地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体系
期刊
摘要:文章以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结合多年的党校培训经验,提出要想促进高校党建,充分发挥高校党校的育人功能,只有不断创新党课培训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制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得到切实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党校;培训  党的十八大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
期刊
摘要:文章试图借昆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EXiDEA”之例,借助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与理论,以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考察它的组织建设,从而探究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当下存在与行动的利弊得失,并给出其组织建设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社会公益精神;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组织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推进,社会公益作为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取向中的一种理性和正义追求,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赞同和参与。在这样一个
期刊
资源环境因素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规模、速度和可持续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因此,必须把建设环保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环保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求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证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受到了资源和环境的约
期刊
民俗是人类一种基础文化,在长期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过程中,不断被过滤、筛選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厚文化,是创造民俗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民俗文化在本质上说是一种带有鲜明特点的沟通,是传统与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联系,它反映民间地域社区人群的共同意愿。而不同的城市由于地域风情,民族文化和文明程度的差异,民俗文化也必然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几年来,厦门市翔安区政府为了保护
期刊
摘要:魏燮均是清代中晚期的杰出诗人和书法家,有众多诗集、书法、手稿传世,这些艺术作品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魏公出生在铁岭,在此生活期间他触景生情,写了许多咏歌、咏叹古城的诗。这些诗对了解铁岭历史和魏公的创作思想、心境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通过魏公的诗词从三个方面:一是咏城中之古建;二是临城郊之山水;三是哀城街之灾患,阐述了魏公情系家乡铁岭、关心时政、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魏燮均;情系;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由于交际的需要而逐渐产生的。民族语言是伴随着民族的出现而形成的。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语言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心理,进一步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文化心理。每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都可以通过其民族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在进行民族文化心理分析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对民族语言的
期刊
摘要:临帖是书法学习入门的重要练习手段,在临帖学习意境当中有可分为三个层次:“眼到”、“手到”、“心到”三个层次,其中临帖过程当中的想象和情感就是心到的最高界限。本文就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临贴过程中和想象和情感  关键词:临贴;过程;想象;情感  中国书法是中国最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学习中国书法的过程当中,临帖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临帖的过程当中就是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学规矩
期刊
摘要:基于近年来我国高尔夫运动和专业教育发展实际和研究现状,通过调研和分析,从武汉体育学院探讨高尔夫合作办学的经历出发,探讨体育院校采取合作办学方式设立高尔夫学院、培养高尔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尔夫学院;人才培养;合作办学  高尔夫是一项具有特殊魅力的运动,它是人们在自然优雅的绿色环境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技巧的休闲体育运动,其运动所推崇的绿色、高雅、健康、阳光的独特文化内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关键词:历史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