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教视域的大学文化实践

来源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诗教”,原意是以《诗经》为教材进行教育,而今延伸为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开展诗教工作,不仅为拓展素质教育、培育人文精神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回归教育本源、进行大学文化实践开辟了崭新的视域。大连大学丰泽之轩工作室,以工作室模式开展诗教工作,为厘清大学教育与文化实践关系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关键词]诗教;工作室;文化实践
  “诗教”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它原来的意思是以《诗经》为教材进行教育。而今延伸为:以中华传统诗词为内容,通过诵读、吟唱对国民进行理想志向、道德品质、爱国情感、公正诚信、关爱他人、奋发进取等人文素养教育,使之成为既正直敢为,又温柔敦厚的公民,逐步形成建设和谐社会所应必备的品格素养。而在高等院校中开展诗教工作,不仅能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文化建设的创新方面独辟蹊径,开启了大学教育文化实践的新篇章。文化是可以实践的,文化实践是源于社会全面生产理论中的精神生产。当然,文化实践不仅仅是生产,它包含了继承、传播、融汇、整合等等,对于校园诗教的践行,不仅仅是诵读、吟唱,还包括了体现精神生产活动特性的对中华传统诗词的借鉴与尝试创作,这正是我们十几年来在开展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升华出的文化实践的理论火花。
  一、秉承诗教归旨,传承优秀文化
  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文化陶染功能不可忽视。中国远古乃至先秦时代的古歌谣可以证明,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国的元典文化。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经典需阅读,诗教应先行。”学校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场所,读书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读书主要就是读母语、诵诗文,这是中国教育的根本。
  大连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历经合校、搬迁、评估,在20多年的大发展过程中,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精神及刚健有为、革故鼎新等思想,在校园文化、尤其是大学精神及物态文化建设方面,独辟蹊径,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大连大学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近100个大学生工作室,使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几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丰泽之轩书法诗词工作室就是一个秉承诗教归旨、传承优秀文化的典型的代表。
  丰泽之轩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5月,以“传承优秀文化、倡导主流意识、树立科学理性、凝炼育人宗旨”为工作理念,通过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诗词书法艺术品位来弘扬优秀文化,营造高雅、勃发、进取的校园文化。数年来,摸索出通过秉承诗教——勃发激情——引导理性——深化育人的工作思路和模式,不仅深化和升华了诗教的意蕴,还在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塑造出可贵的人文精神。一方面,以“诗词、书法文化论坛”为平台,传承、融汇优秀文化,尤其注重与书法作品相结合,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逐步掌握如何用形式去表达内容等等;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如:“古典诗词爱国主义情怀赏析”、“传世书家诗文漫谈”、“丰泽之轩工作室书法诗词作品汇报展览”以及“弘扬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传统格言书法篆刻展览”,并连续数年参加辽宁省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激发了工作室成员及广大诗词、书法爱好者的兴趣,调动了他们钻研传统文化、深化诗教工作的积极性,引领了校园的文化风气。
  二、深化诗教意蕴,倡导诗联创作
  在诗教的视域中,文化实践应该是一个系统,至少在被界定于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之中时,它表现为继承——融汇——整合——革新——创造(或生产)的过程,而文化的创造(或生产)是这个系统的核心,正是这种文化的创造,才促成了大学教育的高端、精深与对全部社会文化的引领。也正是在大学教育中诞生的新文化,与其他既存的优秀文化一起,成为下一个循环中被继承的对象,在新一轮的融汇、整合与革新中孕育着新的创造,从而实现大学教育作为文化实践系统在社会进步当中的引领与推动作用。
  所以在大学教育当中践行诗教理念,就不应仅仅局限于对中国传统优秀诗词的背诵、吟咏,而要借助这种传统的形式,表达时代崭新的风貌与蓬勃的精神。即借助于诗词、书法的形式,倡导主流意识、讴歌鲜活的现实生活,进而逐步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社会先进文化。
  (一)凝聚主流意识,以诗联创作为载体建设校园文化。大连大学建校发展的23年,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乃至国家改革开放大发展的缩影。凝聚主流意识、弘扬主流文化,为经济建设及高等教育大发展服务,这既是教育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义务。在大连大学的文化建设中,物态文化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每一座建筑、每一个景点都凝聚着我们要传达的大学精神和文化模式、文化理念。在这些校园物态文化建设中,标志性建筑极为醒目,如纪念园、博物馆、钟楼、音乐厅、回归园、希望墙、迁苑广场等,这些文化景观不仅在视觉上强烈吸引着师生员工,对于校外的参观者也起到了尊崇文化、净化心灵的感染效用。丰泽之轩工作室师生饱含热情,创作了大量诗词、楹联,赋予了文化景观崇高的人文内涵,使物态文化在环境育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把握发展契机,在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中深化诗教理念。大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地方院校,几十年来,在大连市每年高等教育招生及就业总量中,大连大学均占四分之一左右,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0月,以大连大学校庆20周年为契机,丰泽之轩工作室邀请大连大学校友共同举办了“迎校庆20周年连大毕业生书法作品回顾展暨校友作品邀请展”,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影响,一位工作室成员即兴吟咏出“一江春水绿,满目山花红。婆娑旧时景,依依故园情”的诗句,真切地表达了大连大学校友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2008年,丰泽之轩工作室出版了“大连大学十二文化景观诗联书法”工作台历,全部作品由工作室师生集体原创。诗联内容以大连大学文化景观为题咏对象,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升华了爱校、爱家园、爱祖国的精神情怀。在诗教的文化实践中做出了又一个新的尝试。
  (三)拓展诗教活动,在广泛参与社会文化实践中实现人文价值。在文化实践的系统当中,文化传播贯穿于文化实践从继承到创造整个过程的始终,是文化实践系统一定意义的外化。而对于特定的校园环境而言,这种传播,就是文化实践所体现出的根本意义——教育及其效果。由此可以看到,在大学教育中突出诗教活动,具有必然的拓展性,这正是文化传播的具体体现。数年来,丰泽之轩工作室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拓展诗教工作,自2006年以来,连续多次在大连市举办“服装节”、“赏槐会”期间,联合其他高校,组织举办“中外友人诗联书画交流展”,进行书画创作、古诗词吟咏。同时,组织参与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展赛、全国师范生书法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以及省市纪念“一二·九”运动、师范系统“三笔字”比赛等,都取得了佳绩。2010年,在“第19届中韩书画名家艺术交流展”活动期间,丰泽之轩工作室作为协办单位,圆满完成大量工作,受到广泛肯定与赞扬。
  三、提升诗教理性,蕴育学科情结
  校园诗教工作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所谓提升诗教理性,即是指对这种规律的遵循。丰泽之轩工作室在校园诗教工作中,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科学理性。这种科学理性的树立,不仅为诗词、书法的学习研究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由校园文化向学科迈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创办了“丰泽之轩——诗词书法文化论坛”。将历史史实、文论经典、文人轶事与艺术审美相结合,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得到启示,在启示中逐步深刻,在深刻中探索理性,从而树立了科学研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在传承书法诗词艺术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了使理性认识向学科方向转化,还在工作室活动中培养科学研究意识,由指导教师带领,分别在《羲之书画报》、《文化学刊》、《前沿》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2006年6月,公开出版了书法诗词类专著《丰泽诗艺法帖》。这些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理性的提升,为学生树立科学研究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蕴育学科情结,还体现在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上。2006年,大连大学迎来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在迎评促建过程中,丰泽之轩工作室积极开展了以“深化评估理念,建设文明团队”为主题的迎评促建工作。在工作室内部开展了“校史、校情知识竞赛”,通过对大连大学20年来跨越式发展的回顾,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另外,还结合评估体系中有关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迎评促建杯”原创诗联书法作品大展赛,以展示诗教工作的优秀成果。
  四、厘清诗教源本,凸显育人宗旨
  “诗教”,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它原来的意思,是以《诗经》为教材进行教育。周王朝采集编纂《诗》,其中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统治阶层要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今之所谓校园诗教是诗教的主要部分。它是以落实素质教育为目的,让大、中、小学生在校园内通过较系统地学习、诵读、演唱集中体现中华文化声情意象品德之美的中华诗词来陶冶灵性,培养气质,塑造出具有高尚品格与价值观念的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厘清诗教的源本,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培养“温柔敦厚的贵族子弟”,还是培养“具有高尚品格与价值观念的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是以人为本,以“育人”为目标和宗旨。
  丰泽之轩工作室一贯强调诗教工作的思想性,在文化实践中凝炼“育人”宗旨。在深化诗词书法理论、强化创作技能的同时,通过参加比赛以增强信心、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把理想和目标化为操作性强、可行性强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深化诗教理想,进而达到文化化人、道德教育之根本目的。
  工作室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学生作品参加省、市乃至国家级的各类比赛和展览。数年来,有100余人次获奖,成绩显著,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工作室更加注重“育人”工作的目的——人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探索中,以工作室模式培养出书法专业研究生一名,实现了“育人”工作的新飞跃。丰泽之轩工作室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不仅为高等院校开展校园诗教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在回归教育本源、体行文化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责任编辑/文 森
  
  收稿日期:2010-12-27
  作者简介:张乐农,男,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通过对英国剑桥移民企业主采访及观察,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探讨移民企业创建和增长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国际移民企业不仅面临移居国主体人群创业所面临的共同障碍,还面临着因移民身份和地位所带来的额外困难。移民企业面临企业主自身能力和素质、经营管理、资金支持、移居国法律法规、移居国移民政策、移民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大企业对移民企业的挤压等多重障碍。移民企业的创建和增长,困难重重。  [关 键 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5)01—047—14  [内容提要]本研究借助流动人口分析理论—推拉理论,选取了30名来辽宁省大连市务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作为调查样本,并依据本研究设计的理论框架及测量指标对他们进行了深度访谈调研,分析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所遇到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依据访谈调研所得到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3)03—056—15  [内容提要]简要阐释社会思潮的基本内涵、本质及主要类型,进一步厘清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性质,评介当代中国几种非主流社会思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以辽宁省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和研判当前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从增强高校统战活力的目的出发,提出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期刊
[内容提要]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相关课程目前尚有提升空间,教师仍可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拓展。即追踪学界近来研究热点和前景,在选题上更具导向性;强调写作规范,引导学生遵循编辑出版规则;适当介绍论文投稿的技巧,提高学生未来投稿命中率。作为写作者、教学者、编辑者三方之间沟通的桥梁,编辑视角的介入,能促使论文写作教学与研究实际更有效结合。  [关键词]编辑;论文写作;教学;选
期刊
[内容提要]抓好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党外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基础,主要是做好多渠道选贤纳才,多形式培训锻练,多层面跟踪管理这3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抚顺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1—0017—03  近期,我院组成课题组对全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外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期刊
[内容提要]加强和改进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要从选、育、用3个环节入手。选,即拓宽渠道,不拘一格;育,即注重培养,加强锻炼;用,即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关键词]葫芦岛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1—0039—04  一、党外干部队伍发展情况    (一)2000年底,担任地市级实职的党外领导干部为7人,处级的
期刊
[内容提要]通过对沈阳市沈河区非公党建工作的深入调研,着重探寻这一新型非公党建模式,力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一般规律,为非公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取得更大成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非公经济;楼宇党建;新模式  非公党建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建领域的新课题,同时也是一个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非公党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期刊
[内容提要]大连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呈现出:党外干部的安排进展较快;党外干部的任职领域和层次有较大突破;党外干部的结构有较大改善,知识层次明显提高;新一代党外干部思想观念开放、思维活跃,作用发挥较好等特点。党外干部关心社会经济政治问题,参与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民主管理的意识增强。党外干部大多在人大、政协和党派兼任职务,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面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连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期刊
[内容提要]锦州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各级党委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重视支持进一步提高;抓住源头,完善管理,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基础进一步巩固;健全机制,提高素质,党外干部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特点是: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进展较快;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多措并举;党外干部的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有较大改善;党外干部的作用发挥较好。    [关键词]锦州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3)04—061—05  [内容提要]高校是孕育党外知识分子的源头活水和主阵地,转型期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肩负特殊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发挥着先锋模范引领的突出作用。当前,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深水区、攻坚区和矛盾凸显期,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多元化冲击、碰撞和侵蚀着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取向,在主体稳定的情况下呈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