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张纸都由树木做成,每一棵树都刻满年轮,那么,写在纸上的文字,就是你对时间的触摸。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来感知时间。《诗经》有云:“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那时候,没有钟表,日子随着天地一起慢慢流动,时间刻进石头,长进树木,跟随流水从地上走过,和自然万物一样仿佛成了可以触摸的东西。
如今,时间被装进了各式各样的钟表里,变成了一圈圈不断循环重复的指针,时间被记录得更加精细,刻度越来越精准,可人们却越来越无法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指针跑过一圈之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数字跳到了“24”之后一切又重新开始,人们在这不断重复中渐渐麻木。直到突然照镜子看到爬上眼角的皱纹,直到某位亲友突然去世,猛然惊醒,发觉时间并没有随着这些指针做循环运动,而是不回头地流走了。
小时候,门是与打开相关联的。那时候,對门又好奇又害怕,母亲出门前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谁敲门都不要开”,似乎门总是通向了未知的危险。看恐怖电影时门往往与最可怕的情节联系起来,当一扇即将打开的门出现在银幕上时,电影往往推向高潮,所有人屏气凝神,等待着打开的那一瞬间,那一刻是最可怕也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哪怕是被死死锁住,不可能被人打开的门,我在看到它的一瞬间也会想象它打开之后的世界,它在我的想象中被打开了无数回。门通向未知,象征着通道或两种事物的交界处,门的寓意不在于门的形状或材质,甚至不在于门本身的存在,它的奇妙在于它连接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通过它必然会发生空间的转换。因此,门也就包含着生命力与超越性。
印象中,门好像从未离开过锁。打开门的不再是人,也不是想象力,而是钥匙。锁成了门的主人,而钥匙是锁的主人。明明是人的家,人的房子,但如果我没有带钥匙,门是不会把属于我的空间向我敞开的,仿佛钥匙才是里头主人,而不是我。
一个人或许一生都没有办法直接看到或认识真正的自己。镜子被发明了出来,用以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模样。镜子就像在模仿他人的视角,我们照镜子其实是通过他人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然而当镜子变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之后,有人开始怀疑,人怎么证明自己才是照镜子的人,怎么证明自己存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呢?说不定镜子里的世界才是真实存在的,而我们不过是被反射出来的影像?
科学家发现,人脑之所以能够拥有包括记忆和理性思维在内的高级功能,是由于大脑中的蛋白分子会根据不同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由此联想,如果灵魂的真相最后不过是一堆化学反应,那人类的独特性在哪儿?灵魂又是否能够被复制出来?那么时间呢,时间只是一些机械在动?
当人工智能与人的相似性达到什么程度时,人们会与其失去界限感、与其产生共情,并下意识地将其视为同类?它能与人沟通时?它有自己的思想时?
随着相机越来越普及,大部分人都从镜头里观察过这个世界。从镜头里观察事物,与人用肉眼观察是不一样的,镜头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在拍摄过程中,摄影者的眼睛被相机从主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眼球与镜头之间的视角差异便形成了微妙的异质张力,眼球呈现的是生命对生命的凝望,而镜头则是呈现着机械对生命的直视,二者冲突并交融,最终以照片形式呈现出来。照片不过是被相机俘虏的真实。
记忆是个很有趣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对于记忆的存在,总是需要一些物件或者痕迹来佐证。睹物思人一词,似乎表明没有这些记忆的载体,随着岁月流逝,人们很难确信那一个人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真正存在过,抑或仅仅是自己的想象和一场梦。然而,过于依赖记忆的载体,人们又极其容易陷入对回忆仪式化的自欺当中,表面上看人们对某些事物某些人念念不忘,例如每年清明节对亡者的悼念,但将怀念寄托在这样一些载体之下,人们对他人的回忆其实完全建构在外在的实在或形式之上,这实际上却解构了回忆本身。他们本身对于过去的人或事物只存在一种仪式化的回忆或感伤,实际上在感伤面前他们的自我往往是不在场的。
一起干过坏事的小孩儿,往往更加能够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干坏事时共享了一起对抗整个世界的亲密感。这个“坏”,恰恰是他们独有的秘密空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有着人为划分出的边境线,不同性别之间也存在这类鲜明的划分,然而处在划分分界上的自然万物却对分界这件事情毫无意识。人类似乎无知而傲慢,总是喜欢给予事物以类别和分界,但事物本身从来不会听从这种划分。河流会穿过无数国家,生命也创造出了许多无法简单归类的个体。
现代人的一个明显焦虑就是在空间中迷失方位的焦虑。在空间中寻找定位的意识大概是从哥白尼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开始的,这一观念突破了人们的宇宙意识,使得人们在宇宙中重新定位了地球,让人们生活在浩瀚无际的无限空间中有了一个更科学的自我位置概念,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自己生活的星球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多么庞大无垠的宇宙空间。“定位”由此变得更加重要,只有确定了位置,人类才不至于迷失在这庞大的空间概念之中。人类作为生存于一定空间内的主体,不仅通过各种各样的空间体验感知周围世界,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实际上也是建立在“位置”之上的。然而,现代化城市不断建立起来之后,人们反而在钢铁丛林之中越来越有一种无法定位的迷失感。要想确定地理位置,参照物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因素。只有确认了参照物,人类才能确认自己的相对位置,从而对位置有基本的把握。现代化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却越来越使得人类的生存空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加上交通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关系的流动变化愈加剧烈,社会关系也变得更加脆弱。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社会关系中,都更容易处于一种迷失的焦虑之中。不管怎么挣扎,最终还是找不到一个能够安居的定位。在现实空间中不断迷失的焦虑,也无不推动着人们去寻找新的寄托自我的空间存在。
责任编辑:江雯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来感知时间。《诗经》有云:“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那时候,没有钟表,日子随着天地一起慢慢流动,时间刻进石头,长进树木,跟随流水从地上走过,和自然万物一样仿佛成了可以触摸的东西。
如今,时间被装进了各式各样的钟表里,变成了一圈圈不断循环重复的指针,时间被记录得更加精细,刻度越来越精准,可人们却越来越无法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指针跑过一圈之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数字跳到了“24”之后一切又重新开始,人们在这不断重复中渐渐麻木。直到突然照镜子看到爬上眼角的皱纹,直到某位亲友突然去世,猛然惊醒,发觉时间并没有随着这些指针做循环运动,而是不回头地流走了。
小时候,门是与打开相关联的。那时候,對门又好奇又害怕,母亲出门前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谁敲门都不要开”,似乎门总是通向了未知的危险。看恐怖电影时门往往与最可怕的情节联系起来,当一扇即将打开的门出现在银幕上时,电影往往推向高潮,所有人屏气凝神,等待着打开的那一瞬间,那一刻是最可怕也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哪怕是被死死锁住,不可能被人打开的门,我在看到它的一瞬间也会想象它打开之后的世界,它在我的想象中被打开了无数回。门通向未知,象征着通道或两种事物的交界处,门的寓意不在于门的形状或材质,甚至不在于门本身的存在,它的奇妙在于它连接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通过它必然会发生空间的转换。因此,门也就包含着生命力与超越性。
印象中,门好像从未离开过锁。打开门的不再是人,也不是想象力,而是钥匙。锁成了门的主人,而钥匙是锁的主人。明明是人的家,人的房子,但如果我没有带钥匙,门是不会把属于我的空间向我敞开的,仿佛钥匙才是里头主人,而不是我。
一个人或许一生都没有办法直接看到或认识真正的自己。镜子被发明了出来,用以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模样。镜子就像在模仿他人的视角,我们照镜子其实是通过他人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然而当镜子变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之后,有人开始怀疑,人怎么证明自己才是照镜子的人,怎么证明自己存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呢?说不定镜子里的世界才是真实存在的,而我们不过是被反射出来的影像?
科学家发现,人脑之所以能够拥有包括记忆和理性思维在内的高级功能,是由于大脑中的蛋白分子会根据不同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由此联想,如果灵魂的真相最后不过是一堆化学反应,那人类的独特性在哪儿?灵魂又是否能够被复制出来?那么时间呢,时间只是一些机械在动?
当人工智能与人的相似性达到什么程度时,人们会与其失去界限感、与其产生共情,并下意识地将其视为同类?它能与人沟通时?它有自己的思想时?
随着相机越来越普及,大部分人都从镜头里观察过这个世界。从镜头里观察事物,与人用肉眼观察是不一样的,镜头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在拍摄过程中,摄影者的眼睛被相机从主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眼球与镜头之间的视角差异便形成了微妙的异质张力,眼球呈现的是生命对生命的凝望,而镜头则是呈现着机械对生命的直视,二者冲突并交融,最终以照片形式呈现出来。照片不过是被相机俘虏的真实。
记忆是个很有趣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对于记忆的存在,总是需要一些物件或者痕迹来佐证。睹物思人一词,似乎表明没有这些记忆的载体,随着岁月流逝,人们很难确信那一个人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真正存在过,抑或仅仅是自己的想象和一场梦。然而,过于依赖记忆的载体,人们又极其容易陷入对回忆仪式化的自欺当中,表面上看人们对某些事物某些人念念不忘,例如每年清明节对亡者的悼念,但将怀念寄托在这样一些载体之下,人们对他人的回忆其实完全建构在外在的实在或形式之上,这实际上却解构了回忆本身。他们本身对于过去的人或事物只存在一种仪式化的回忆或感伤,实际上在感伤面前他们的自我往往是不在场的。
一起干过坏事的小孩儿,往往更加能够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干坏事时共享了一起对抗整个世界的亲密感。这个“坏”,恰恰是他们独有的秘密空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有着人为划分出的边境线,不同性别之间也存在这类鲜明的划分,然而处在划分分界上的自然万物却对分界这件事情毫无意识。人类似乎无知而傲慢,总是喜欢给予事物以类别和分界,但事物本身从来不会听从这种划分。河流会穿过无数国家,生命也创造出了许多无法简单归类的个体。
现代人的一个明显焦虑就是在空间中迷失方位的焦虑。在空间中寻找定位的意识大概是从哥白尼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开始的,这一观念突破了人们的宇宙意识,使得人们在宇宙中重新定位了地球,让人们生活在浩瀚无际的无限空间中有了一个更科学的自我位置概念,也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自己生活的星球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多么庞大无垠的宇宙空间。“定位”由此变得更加重要,只有确定了位置,人类才不至于迷失在这庞大的空间概念之中。人类作为生存于一定空间内的主体,不仅通过各种各样的空间体验感知周围世界,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实际上也是建立在“位置”之上的。然而,现代化城市不断建立起来之后,人们反而在钢铁丛林之中越来越有一种无法定位的迷失感。要想确定地理位置,参照物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因素。只有确认了参照物,人类才能确认自己的相对位置,从而对位置有基本的把握。现代化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却越来越使得人类的生存空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加上交通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关系的流动变化愈加剧烈,社会关系也变得更加脆弱。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社会关系中,都更容易处于一种迷失的焦虑之中。不管怎么挣扎,最终还是找不到一个能够安居的定位。在现实空间中不断迷失的焦虑,也无不推动着人们去寻找新的寄托自我的空间存在。
责任编辑:江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