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343243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夜,万籁俱寂。月光下,一对对雁儿交颈而眠,远处的芦苇在夜风中摇曳。
  沙洲上,一派静谧安详。
  一只大雁却大睁着双眼,没有入睡。它是一只孤雁,父母在一场抗击外敌入侵的战斗中牺牲了。是老雁王一直呵护着它,关爱着它,将它抚养长大。成年后,它就自觉地承担了夜晚守更的任务,它感激着老雁王的养育之恩,它爱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爱这片美丽的家园。可是,自从老雁王过世,年轻的新雁王继位后,它总是喜欢对新雁王的观点和决策提出不同的意见,惹得年轻的雁王很不高兴,甚至怀疑它心怀叵测,图谋不轨,如果不是看在老雁王临终嘱托要好好照顾它的份儿上,早就拿它治罪了。
  它内心万分的委屈,有谁能够理解它呢?其他的雁儿见大王不待见它,生怕受牵连,也都纷纷对它疏远了。
  月亮升上了中天,夜风中有了丝丝的凉意,它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忽然,它发现芦丛后似乎有火光一闪一闪的,不好,有危险!它不假思索,立即引吭高呼。
  熟睡的雁儿们被惊醒,年轻的雁王飞上空中四下查看,沒有发现任何异常,便生气地责骂了它。于是大家继续睡觉,一切重又归于平静。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它心里仍感到一丝隐隐的不安。
  第二天晚上,它便对芦丛那一片格外的注意。果然,它又看见了那一闪一闪的火光,这次它没有立即报警,而是冷静地观察了一小会儿,它看见那火光正慢慢地朝雁群这边移动!再不报警就来不及了,它果断地再一次高声呼叫示警,可也奇怪,它一发出呜叫,那火光就不见了。
  睡梦中的雁儿们再度被惊醒,发现平安无事,便认定是它存心捣乱,纷纷都指责它,雁王更是大怒,将它赶到了一片小树林里,下令不准它再来营地这边。
  第三天晚上,它待在小树林里,虽然不需要守夜了,可它还是无法人眠。脑子里老是浮现着那一闪一闪的火光,搅得它心神不宁。它决定悄悄飞到营地那边看看,如果没有问题,再回来。
  它来到营地,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猎人举着火把,拿着罗网,站在雁群面前!而此时,雁儿们正酣睡沉沉,毫无知觉。
  它的心紧张得快要跳出胸腔,它迅疾升到空中,拼命地叫唤,疯狂地俯冲,升起,回旋,可是,来不及了,悲剧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它眼睁睁地看着猎人伸出了残酷的手,将一只只熟睡的雁儿放进了罗网。
  年轻的雁王也未能幸免。
  猎人满载而归,火光映照下,面容邪魅而狰狞。
  没有了家园,没有了同伴,什么都没有了,自己苟且偷生于这世上,又有什么意义?
  它飞到父母葬身的那个小沙丘上空,一声悲鸣,朝着下面的一块岩石奋力俯冲过去……
  呜呼,孤雁!
  责任编辑:子 非
其他文献
橘黄色的灯光洒满了整个咖啡小屋,恰似遗落的金,或明或暗。  桌、椅错落有致,布置很有情趣,三三两两的情侣倚窗而坐,细语呢喃;窗外灯火阑珊,车流如梭,这种由内而外的环境落差,映衬得小屋更加静谧、柔和、温馨。  我们没有说话,沉默着,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起来,氤氲着深沉、压抑,我有点局促不安,不敢正视她,手心似乎在冒汗。她似乎注意到了,矜持地将目光转移,端起了咖啡,轻轻呷了一口,随后拉开背包的拉链,取出
期刊
吼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境内,近万亩的桃林,在桃花节时成了宠儿。为一睹其风采,我也匆匆前往。  中午的阳光,暖暖的,从棉絮般的云朵里直射下来,和着春风,透过村舍、树木洒落下来,形成一束束光柱,成了片片金色的光斑。走过放生池,穿过花廊,虽然一些开幕节活动已结束,但并不影响我赏花的兴致。“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古老的石阶分布着各地游人的呼吸,大家开心地前行,默默地与桃花、与自然对话。  
期刊
母亲已年近八十了,晚年寡居在老家,平时总是沉淡少语。我常年居住在外,对于自己的50岁生日,本不想铺排的,但母亲执意要替我操办,我只好听从。  老家是江南一个典型的农村。昨天,我才回来,而母亲早已把应用物质准备好了:柴米油盐,包括厨师,包括地点。“祠堂好呢,下雨不用临时搭雨棚。”母亲告诉我。脸上的皱褶一颤一颤的,似家乡小河上荡漾的波纹。我一脸疑惑:一个老人,是怎样把这些七七八八的杂碎事儿办得如此周全
期刊
归来,起点是城市,终点是乡村,起点到终点,一个人用薄薄的票子铺垫脚下漫漫的路。  一个空荡的背包,塞着几件旧衣裳。左手行李,右手行李,人在车上,车在路上。  不知不觉,归来了。  陌生的窗口,顷刻间亮起了故乡亲切的脸容、贫瘠的故土、如织的人流、明朗的天空——我多少次在梦里也喊得出名字的风景啊!  我轻轻地走进来,正如梦中轻轻的呢喃。此刻彩霞漫天,黄昏孤影。夕阳正移动蹒跚的脚步走向苍茫的天际。故乡弯
期刊
3月24日,有好几个朋友给我发微信,说刘祥先生走了……  我跟先生相识在1992年,是他单位刘建宇介绍的,也是在3月。我那时写诗,但他跟我说:“诗歌的受众面太小,不如写写散文、小说。”他说过两次后,我就想起了80年代自己写的一篇小说曾经投过《红豆文学》,编辑的意见讓我结尾处再高大上一点,我一气之下就把稿子压在了箱底……先生听完,就像发现了宝贝一样,说:“我就需要你这种有生活经历的稿子。”没有几天,
期刊
最让人震撼的,是马尔代夫富华芬岛上的日出。那是天父和海母伟大的分娩!  起初,在遥遥天海结合处多了一抹淡淡的嫣红。进而,这一抹嫣红快速扩张,为天边的湛蓝抹上了一层玫瑰色。深蓝色的海面也映射出一道道绮丽的金红色。这时,无边的天和海都默契成雄浑壮丽的彩绘大幕,围起宇宙间最宽敞洁净的产房,静静地等待一个庄严的时刻。  天海结合处先是露出橙黄色的弧边,进而跳跃成金黄的小半圆,像是宇宙赤子从母腹初露的印堂。
期刊
一阵阵秋凉浸在我的身上,顿觉神清气爽。  街道上早已冷冷清清,雨很轻,满天的淅淅沥沥,温柔地沙沙沙沙……都说春雨细如丝,殊不知,这秋雨丝更长。今夜的秋雨下得是这般的柔和,如此的多情,就像是轻轻地拍着情人的肩膀,又像是哄着那可爱的娇儿早人梦乡。  路旁的街灯在秋雨的夜中不再耀眼,郁郁葱葱的法国大梧桐也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披上了秋装。尽管是中秋,可那树干和枝叶却已没了春、夏季节疯长的戾气,老老实实地耷拉
期刊
那天与单位几个年轻的员工小聚,酒桌上的话题因人而异,转换成了儿时的那些事儿。  小学时,我就对文字着迷似的喜欢,语文成绩在班里“一枝独秀”。记得一次语文考试中,我得了八十多分,第二名才五十多分。我的幾篇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读。这些都成为我一生喜欢写作、爱好文学的因子。  一部电影《少林寺》,开创了中国武打片的先河。后来,小村里又演过《武林志》《自古英雄出少年》,以及电视剧《霍元甲》等大量的武打
期刊
1976年夏,我在胡河村小学任教。快放晚学时,校长宣布说:明天是星期天,全公社号召老师们上山义务劳动,大家自带干粮,早点来。  既然是夏天,干的又是搬运石头的体力活儿,大家都觉得应该带点解渴的东西。学校有13名老师,全是记工分的,没一个拿沓沓的。对于汽水、冰水之类的饮料不敢奢望。  有人提出,听说第九小队老马爷种的烧瓜特别好,又熟又香,咱们找他要点带上,既解渴又解饿。大家都觉得这主意好。  大约晚
期刊
儿时,我是个“小书虫”,最大的爱好是读各种“小画书”了。因为物资的匮乏,这个爱好变成了一个奢侈的事。  有一次,因为从别人家借到了一本自己特别喜欢的书,怕别人要还就连天加夜地读,吃饭时因为忙着读书,汤洒到手背上而不自知。夜里才发现手背上被烫了个鸡蛋大的水泡。没有自己喜欢的书读就到处找各种书看,废弃的旧报纸、旧杂志,包括老爸书架上的那些大部头和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弄明白的古書,现在想来,喜欢阅读的习惯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