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乡中观秦腔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秦腔有限的认知来源于那句“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的网络俗语,以及近年来,一些艺人将秦腔与流行说唱相结合,名之曰“本土摇滚”的电视制作。但作为南方人,对于这类“吼”唱,除了惊愕于他们的嗓门之高,表演之声嘶力竭,实感无福消受,只能敬而远之。而时值昆山举办“百戏盛典”,翻看剧目表,有来自陕西戏曲研究院出品的秦腔《李十三》,不觉好奇心萌发,很想见识一下以“吼”名世的秦腔,如何搅动氤氲缱绻的江南气息。
  整剧看下来,观念修正是必要的:整出戏,但听得欢音跳脱、苦音凄婉,彩腔华丽、花腔高亢,旦角委婉、老生苍凉……实在不是一个“吼”字可以囊括。
  但对我来说,这部戏最引人之处,不在于见识了秦腔曲式的丰富和唱腔的多样,而在于李十三扮演者,梅花奖得主谭建勋对这个角色的精彩演绎。此剧写清代陕西著名剧作家李芳桂,在求取功名走传统儒生之路的同时,醉心于戏文创作,与民间皮影戏班交往密切。其创作的《春秋配》《火焰驹》《白玉钿》等戏文,传扬一时。但其热衷曲艺的行为却为同窗好友田东升所不齿。时值白莲教起义,皮影戏被当作宣扬白莲教的“玄灯匪”,被朝廷查禁。李芳桂为搭救皮影艺人与担任洋县县令的田东升发生冲突,被迫辞去洋县教谕一职,田东升还上报陕西巡抚革去了李芳桂的功名。李芳桂心灰意冷回到故乡,痛定思痛,决意舍弃功名,一心写戏。后升任山陕巡按的田东升向嘉庆帝诬告李桂芳“暗藏祸心,以纸人纸马兴妖”,嘉庆帝下旨捕杀。李桂芳身负戏文出逃,在风雨交加中咳血而亡。
  前半部铺陈,李桂芳性格宽厚诙谐,和底层皮影艺人切磋时他忘情投入、怡然自得,被田东升告诫勿与艺人为伍时,他嘻嘻哈哈、不以为然;微胖略佝的身躯、喜眉笑眼的扮相,不徐不疾、一摇一晃的步态,生动地勾绘出一个封建时代热衷曲艺的非典型读书人形象。后半部,随着戏剧冲突的加剧,激烈的剧情让我们看到主演谭建勋深湛的功力:见到被无端拷打的艺人时,他全身剧烈战栗颤步前行,表达出内心强烈的激愤;在空阔的舞台,他以一系列高难度的跨、转、滚、翻,将在风雨中踉跄前行的艰难表现得淋漓尽致;当面对人生无望的绝境,他以撕心裂肺般的唱腔表达出内心的绝望、愤懑与抗议,直唱得人头皮发麻、忧心如炙。
  作为一个戏曲外行和现代观众,如果不是主角精湛的表演,我不知是否有耐心在剧场中坐上近三个小时。毕竟,如果单纯从故事或情节吸引力的角度看,传统戏曲无论如何,都无法与电影、电视剧争胜的。但正是因了谭建勋精彩的演绎,我对情节的追求,转化为对人物情感的体悟以及对演员在表现这种情感状态时的表演功力的欣赏。那些日常的行、走、坐、卧,喜、怒、惊、惧,在演员的一招一式中,转化为美的符号,连缀成美的華章,而这,当是戏曲相较于电影和电视剧,独特的魅力所在。
  还记得多年前看电影《霸王别姬》,其中有一个场景:出逃的小豆子(少年蝶衣)偶遇名角出行千人捧万人追的狂热场面,在人声鼎沸的戏院中,看着戏台上风华绝代的名角,小豆子泪流满面,随即放弃出逃回到戏班,接受在毒打中学戏、苦练成角的命运。这一幕一直印象深刻却难以感同身受,以我可怜的观剧经历去想象旧时名角的舞台表现力,是不切实际的;以当今戏曲的境遇去遥想昔日名伶颠倒众生的绝代风华,是困难的。但观看《李十三》,还是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功力深湛的名角对于传统戏曲的重要性,他就是舞台的核心、“看点”和灵魂所在。成功的戏曲表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演员的表演能力,这其中沉淀着数百年来戏曲艺人们的探索和积累,包含着表演者个人历年的苦练和对角色、对世故人情、对艺术的个性化体悟,鲜活的形象在眉飞、眼转中呈现,赏心悦目的舞台在起霸、走边的程式中完成,戏曲之美、传统戏曲的“看头”,皆依赖于演员唱、念、做、打的功夫。这大概也正是旧时代戏曲采用“名角挑班”的组织形式的原由。
  时代的变迁彻底改变了旧有戏曲的组织模式,但改变不了戏曲表演必须靠有功力的演员担纲的事实,在演艺形式多种多样的今天,这也是戏曲艺术的立足之本。写到此,不觉联系到“振兴传统戏曲”这个特别艰难的话题,除了戏曲进校园、培育年轻观众,和流行文化嫁接、降低欣赏门槛等方式外,我想如何让体制变革更有利于培育名角、打造名角,也是一个应该深思和面对的问题。
  在国家体制的保护下,质朴苍凉的秦音得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唱响于富贵温柔的江南,彰显这盛世繁华。但我更想祝愿,古老的戏曲艺术能够被一代代艺人潜心钻研、呵护,传之久远、绵延不绝。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其中有两句:“一生都在半途而废/一生都怀抱热望。”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大约是细腻的诗人才有的敏感,对那些“一生都怀抱热望”的艺术家来说,半途而废是只会让他们痛苦,乃至绝望的,如何还有闲情雅致去体会“不彻底”的美!今年是著名导演袁牧之先生(1909—1978)诞辰110周年,一生都对生命怀抱热望、对艺术怀抱热望、对祖国人民怀抱热望的他就是这样一位
期刊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推展中国当代舞蹈,2019年中国舞协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第六届培青计划—首届中国当代舞蹈双年展”。活动包括优秀作品展演、大师工作坊、主旨论坛、推介会等,多维度推介与促进中国当代舞蹈的积极发展。  早在2015年,青年舞蹈家谢欣即以作品《一撇一捺》入选“培青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也以编舞作品《春之祭》、《..After…》,艺术家助演《MO》不断地得到“培青计划”的
期刊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推荐中国当代舞蹈,中国舞协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于 2019年9月联合主办了“第六届培青计划—首届中国当代舞蹈双年展”。一批优秀的培青作品齐聚魔都,向中外观众展示出中国当代青年编导和舞者的风采和魅力。  “培青计划”全称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它以培养、扶持青年舞蹈人才为核心。多年来,这个极具创造力与开创性的品牌项目不仅吸引了谢欣、周莉亚、赵梁等成熟编导的加入,也推出了像宋欣欣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個乡村乃至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其传承的最终目标是让其回归民众的生活。  以立法形式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寻立法过程中与现实不符的部分,以乐观而富于现实可操作性的思维不断优化立法,是非遗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  而在广大民众尚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自觉了解和深入认识的现状之下,传播普及可以视为传承的前站。通过
期刊
双年展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展览形式,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初被引进国内,早期大多是以美术作品为其主要内容,并以推出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反映美术发展的前沿探索与当前面貌为宗旨。进入21世纪后,当代艺术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策展逐渐成为国内较为瞩目的艺术现象。从国际大型艺术展到各个国家、地区不同层面的展览,无论美术馆、艺术机构或是相关组织,都广泛使用策展这一概念和方式。时至
期刊
在被选派参加AHRC“中英创意产业合作” 研讨会后,我于2018年11月前往上海,并与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同事们共同在上海戏剧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天(11月6日至7日)的讨论,就项目合作细节和建立长久的伙伴关系达成共识。我于当地开展的活动纳入利兹大学马海丽博士主持的“弥合差距:中国戏曲在上海乡村和城市遗产景区的混合现实表演”(Bridging the gaps: mixed reality traditi
期刊
由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支持、中央音乐学院出品的歌剧《山海经·奔月》(以下简称《奔月》)于2018年3月16日至18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演。这部规模宏大的歌剧由周海宏编剧、宝玉作曲,是创作团队构思的“连套歌剧”中的第二部(其他两部尚在创作中),主要由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担纲演出,并特邀兰州音乐厅合唱团参演。演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歌剧爱好者前来观看,不乏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等业内人士,亦有电影界、
期刊
1949年中旬,革新成了上海地区评弹发展的大势所趋,媒体在期间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正如舆论对评弹改革产生的争论一样,谙熟传统的艺人们在面对陌生的革新语境时表现出了普遍的畏惧情绪。为了转变文艺界的观念促进艺人进步,党开始以春节戏曲竞赛的模式引导文艺改革以及对艺人进行思想改造。适时举行的“春赛”从演绎技巧与表演内容上对评弹的发展路径作了规定,并为接踵而至的大规模戏改运动奠定了基础。  1949
期刊
秋色烂漫,普天同庆。面对70年的新中国文艺,就如面对万里河山,苍茫寥廓,不知如何语言为好。新中国70年文艺是一部车载斗量的煌煌巨著。弱水三千,独取一瓢。我甚至连取一瓢的微薄之力也不具备,只是试图以一颗水珠来折射太阳光芒的七彩而已。本文纯属个人的阅读、欣赏和记录。把耳朵贴在70年文艺的苍茫大地上,侧耳倾听江河的奔腾呼吸。对我来说,音乐是共和国文艺最感性最直接的艺术形象。大约三四岁的时候,我随母亲奔波
期刊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不断产生的沪剧优秀剧目在上海乃至全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观演戏曲的热潮,沪剧因此而成了新时期现代戏创演的一面旗帜,在全国的戏曲界发挥了“领头羊”的积极作用。而这些剧目很多是由剧作家余雍和创作的,如《艰难的历程》《女儿的回忆》《张志新之死》《一个明星的遭遇》(执笔)《姊妹俩》《牛仔女》等。尤其是根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成的戏曲电视剧《璇子》经中央电视台和多省电视台播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