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堂吉诃德》作品的价值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or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被誉为欧洲“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对十六七世纪西班牙的现实社会做了广泛而真实的描写,从而奠立了它作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开山之作的地位。
  关键词:堂吉诃德;对比与讽刺;文艺复兴时期
  作者简介:冯思雨(1995-),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02
  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主要描述了西班牙拉曼·却的一个穷乡绅吉哈诺与农民桑丘·潘沙的游侠史。当时五十岁的吉哈诺因为痴迷于流行的骑士小说而走火入魔,也相当一回骑士。因此他拼凑了一副破烂的盔甲,自命为“堂吉诃德”,将一个长相粗野的村妇臆想成心仪的贵妇。后来他骑上一匹被他命名为“驽骍难得”的瘦马,开始出门游侠。第一次出游便被殴打以及揍个半死;第二次出游,他和他的主人农民桑丘·潘沙闹出许多荒唐事,最后被人骗进笼子押送回家;第三次出游虽然成全了一对贫穷的青年男女,但是却被戏弄一番,送回了家。
  《堂吉诃德》这本书的价值性在于这本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这部作品,最开始读起来的时候会感觉荒诞不经,而且会被堂吉诃德的有些形象弄得捧腹大笑,但实际上,这部作品中对于骑士形象的解读,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堂吉诃德这个形象在正常与疯癫之间交替,演绎着骑士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不断替换,也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强烈的戏剧冲突。
  首先,这部小说巧妙地模拟了骑士小说的故事形式,通过对这个“游侠”和“骑士”形象的描写,有力抨击了当时在西班牙国内的骑士小说,也暂时舒缓了骑士小说造成的极大毒害性,从而实现了作家创作这部作品主要的目的。当时西班牙正好处于十六十七世纪,当时的骑士小说正好在西班牙社会复苏并开始走红,十六十七世纪的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为其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可以说,当时西班牙的青年们正是由于骑士精神的影响,才不自觉地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和牺牲品。作家塞万提斯正是因为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了,才能够用生动、幽默、反讽的艺术形象,无情地讽刺和犀利地剖析骑士小说所具有的巨大的危害性。
  其次,小说主要是通过堂吉诃德和他主人的游侠经历,对十六十七世纪西班牙的现实社会作了广泛而真实的描写,从而奠立了这本书作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在之前的欧洲一些国家那些长篇小说,包括了文人创作的那些田园爱情小说和流浪小说等。堂吉诃德主仆游行的途径,就是当时西班牙城镇乡村的風土人情,通过小说所描绘的那些七百多个人物形象,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西班牙社会当时那个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和严峻的社会危机。小说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给国人造成的深重的灾难。许多热血青年由于受了统治阶级的蛊惑,成为了统治者扩张掠夺策略的炮灰,结果一般都是牺牲了。堂吉诃德主仆遇见了很多这样的人。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西班牙的对外侵权的封建专制统治。
  其三,小说能够吸引这么多读者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家非常机智地借助于堂吉诃德处于清醒状态时的语言,同时也宣扬了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这个形象看似疯疯癫癫,但在小说中,对于他的描写却是“头脑各方面都很清楚,稳健”,当堂吉诃德这个人处于清醒,他的言语充满了人性主义的思想。对于人的自由和尊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因为西班牙的封建统治者们异常严酷,塞万提斯只能借助于堂吉诃德这个疯癫的骑士人物形象来宣扬人文主义思想。也正是由于这部小说采取的堂吉诃德这个荒诞的形象,描绘出了一个理想社会,才让这部小说可以在当时的欧洲受到欢迎。
  其四,就是这部小说最为重要的成就,也是这部小说拥有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描绘和刻画人物形象上,塞万提斯成功塑造了多个个性鲜明,特征鲜明的典型形象。首先就是主人公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形象有着深刻的矛盾性,他的行为举止本意是想模仿中世纪的骑士,但却并不能像骑士一样处理事情。其实,从本质上说,他应该是西班牙人文主义的化身,只是因为他采取了当时已经过时的骑士道那一套认知和行为方式,这才导致了他思想和性格双方的矛盾性,才产生了荒诞不经、令人捧腹大笑的性格特征。当他认识社会时,由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于现实生活就持有了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但他却按照骑士道的思维来解释这些问题,认为那些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现象是由于妖魔鬼怪作祟。纯粹把幻想带进了现实,这也使得这个形象变得荒诞不经。这个人物在描绘理想的社会的时候,却是是以人文主义为主的,但是他却把这个东西与骑士制度为主要的中世纪的社会混杂在了一起,并且一心想通过骑士道来实现他的这种荒诞不经的社会理想,这就形成了偏执型的性格。当他外出行动,看到那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时,他所体现的哪种疾恶如仇的形象正是人文主义思想所赋予他的,但是他采用的方法却是骑士道方法,到处闯祸,害人害己。所以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本来就是荒唐的,确实也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疯疯癫癫的人,充满戏剧性和喜剧性,然而,当我们把这部作品的全部内容结合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看起来着实可笑,但他所具有的人文主义和所遭遇的困境和难堪却是让人叹息的,所以他的一生是一个大悲剧。
  在艺术上,《堂吉诃德》这本书是被公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之一,它不仅仅代表了在当时的欧洲,人文主义作品的最高成就,同时也使得欧洲现代小说创作的传统能够开启。
  《堂吉诃德》的创作充分体现了在当时的欧洲,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精神的高度自觉性,《堂吉诃德》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现实主义思想。从表面上来看,这部作品似乎只是写了一个疯疯癫癫的骑士和他荒诞不经的传奇经历。作者为了能够对当时社会下整个西班牙的整体情况的反映,有意地让堂吉诃德去到的地方有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的人物,不管是牧羊人还是车夫,不论是俘虏还是贵妇人,通过作家的描写,让他们的形象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深刻反映了当时整个西班牙的社会风貌。当然,最典型的就是堂吉诃德主仆,但是堂吉诃德这个形象相较于他的主人更加的鲜明并且复杂,看似夸张,但是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西班牙哪种脆弱的人文主义的反思和概括。
  小说大量运用了对比和讽刺的艺术手法,因此也产生了绝佳的艺术效果。小说中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之间的对比是最强烈的,主仆二人无论是从外表还是凑个自身的思想性格,都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比如,在作品的描写中。堂吉诃德是又高又瘦的,骑的马也是一匹瘦瘦的马,桑丘是又矮又胖的,骑的恰恰是一头肥驴;堂吉诃德谈吐文雅,桑丘满口脏话;堂吉诃德怀着崇高理想,商丘则目关短浅;堂吉诃德喜欢幻想,桑丘却朴实认真。两者的反差也是给读者带来了很多瞎想的空间,形成了矛盾和对比。小说语言风格特色显著,从而形成了其自身的语言风格,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对话更是令人捧腹大笑,这也是这部小说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3]罗文敏.《<堂吉诃德>与小说叙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人类对于狐从最早的图腾崇拜,到汉代之后的福瑞之兽,再到六朝时期狐演变为人类形态,这些均体现了狐神的演变历程,也表现出了人们对狐神从崇拜逐渐的转向畏惧。面对着亦神亦妖的狐,人们无法将狐奉为神明,用来祈福或者祛祸,所以,才出现了“无狐魅,不成村”的说法。本文从对性的关注、对性别认知的痛恨、思维认知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古代文学中狐神形象演变的动因,从中体会性别对于历史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图腾崇
本文主要对山区植树造林及管理进行了简单探讨,先简要阐述了山区植树造林所具有的重要发展意义,接着分别介绍了植树造林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方法以及山区植树造林常见管理方法
目前,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普及,农机化节约了农村的劳动力,促使农村富余人员到城市打工。由于农村会使用大量的农业机械设备,从而促使了农机维修网点的增加。农村的农机维
摘 要:《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创作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尽管没有女性主角,但是并不缺乏对女性的描写。本文从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出发,探讨该书中蕴含的女权主义思想。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角色;女权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01  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不仅书写了灿
“这里的党员是真正的党员,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里的党组织温暖,有凝聚力,使你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推动着,不由自主地向她靠近!”这是邓容老师调进草堂高中不久就发自肺腑的赞叹
摘 要:苏轼的散文才智驰骋,文理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写下的前、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这两篇赋采用“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赤壁山水及文人墨客载酒中流、扣舷而歌的情形,围绕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进行抒情和议论,在情、景、理交融中,淋漓表达了作者身处低谷时挣扎、反思和超越思想情感和对生命里程的自我观照。  关键词:苏轼;《赤壁赋》;艺术特色  
摘 要:诗词是古代文人情感抒发的主要渠道之一,在阅读和理解诗词的时候,掌握基本的情感表达,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深层的含义。在古诗词的研究和分析中,发现诗词当中有一类诗词,其借春花凋零和秋景萧瑟表现美好事物逝去的情感,这类诗词可以将其称之为“伤春悲秋”诗词。伤春悲秋诗词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环境,具体的情感表达也与作者的心绪存在着明显的关系,所以对古诗词当中的“伤春悲秋”情感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2017年院级科研立项项目,项目编号为:KY2017008。  摘 要:法国20世纪最具神秘色彩的作家朱利安·格拉克凭借其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文风,一直是法国文坛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本文借助主题学批评和微观批评法,以“水”意象为切入点,对《阴郁的美男子》做空间以及人物的符号学解读,并分析朱利安·格拉克的写作特点,以探析作者的诗意空间,展现格拉克“二元
摘 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师说》对教师功能的最好诠释,也是我们对教师的传统认识。在多年应试教育的束缚下,“重知识轻能力”、“分数至上”、“师生关系异化”等教育问题异常突出,并引起了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若要解决上述问题,妥善处理师生关系至关重要。而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韓愈的《师说》中就散发着后现代主义师生观的光芒,为我们当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教学理念及方式的不
摘 要: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论述了近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点、交代亚非文学的发展、具体举出具有代表性的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和印度作家泰戈尔,将论述具体到点上、最后进行了简单总结。近代亚非文学在亚非各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积极进行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基础上兴起。  关键词:亚非文学;民族觉醒;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作者简介:陈鑫(1995-),女,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