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雄形象的解构和重构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ta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雄和英雄崇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一,“在任何时代,任何怀疑的逻辑或一般的琐事、不虔诚和枯燥乏味的东西及其影响都摧毁不了人们心中的这种高尚的天生的忠诚和崇拜”。①千百年来,文本意义上的英雄形象随处可见。当然,自古以来在现实生活中也不缺乏英雄,这就为英雄形象的文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经验。
  在过去的许多文艺作品中,英雄往往被诠释成具有道德伦理感和大智慧的人,或者指代那些勇武过人而又有正义感的人,或者是为了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而牺牲的人。归结起来,这些英雄往往无所不能、身无瑕疵。然而,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却塑造出了另外一种英雄形象。他既有普通人的普通属性,同时,也具有英雄的道德伦理精神。可以说是对传统英雄观的一个颠覆和解构,同时,又重构了一种新的英雄形象。
  
  作为普通人的顺溜
  
  剧中的顺溜是一个普通人,来自社会最底层,身上有许多一般人都有的缺点。比如,他很虚荣,当他被提拔为排长时,他骑着司令的高头大马去见自己的姐姐,颇有衣锦还乡的得意和炫耀;他性格倔强,为了制造枪的消音器,不惜违纪挖掉老百姓祖坟上的竹子。老百姓告到了部队,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再次去挖了这位老百姓祖坟上的竹子。这种顽劣的性格让司令有时候也哭笑不得。
  同时,剧中的顺溜性格单纯简单,憨厚朴实,爱恨分明。为了给姐姐报仇,他固执地违反了部队的纪律,逃离部队,隐藏在城里,到处寻找下手的机会。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顺溜。
  剧中的顺溜,就像一幅白描画,虽只有寥寥数笔,却神韵全出,颇具生命,具有生活的真实性。电视剧通过对现实生活假定性的真实再现,让观众更容易理解顺溜的仇恨、顺溜的固执、顺溜的顽劣。也正因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便具有了生命力,具有了感染人、打动人的力量。
  
  作为英雄的顺溜
  
  顺溜虽然普通,却不愧为一个英雄。该剧一开始就将顺溜置于一系列小矛盾和冲突之中,也正是这一系列小的矛盾和冲突使顺溜有了成为一名英雄的可能,为顺溜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英雄品质铺垫了一个合理的心理动因。同时,这一系列的小矛盾又不断为叙事的发展以及矛盾冲突升级奠定了基础。这些冲突由小渐大,最终,顺溜被置于家族仇恨和民族矛盾的艰难抉择中。正如顺溜所说:“日本鬼子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投降了还有家可回,而胜利后的我们,家又在哪里呢?”这一句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顺溜无奈、矛盾、痛苦和委屈的心理,震撼人心。此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顺溜疯狂的复仇行为了。
  顺溜复杂的心理斗争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而使顺溜深具人性的色彩。最终,顺溜还是在家族仇恨和民族矛盾之间无奈、委屈、痛苦地选择了后者。不难想象,那样的抉择对顺溜来说是多么残忍。然而,顺溜并没有死于日本人的枪口之下,而是死在了国民党的枪炮之中,死得悲壮而惨烈。在这样的选择中,顺溜的品格得到了升华,在“大家”和“小家”的利益面前,顺溜选择了“大家”。顺溜不枉被称为英雄!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顺溜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
  
  何谓“英雄”?
  
  通过塑造顺溜这样一个英雄形象,该剧回答了这样一个命题:何谓英雄?关于英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另外一层意思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令人钦佩的人。②这两层意思都从道德精神的层面对英雄的意义做了解读,其实也是把英雄当成非一般的普通人来看待。一段时间内,许多的文艺作品也将英雄塑造成“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
  而在消费文化流行的今天,英雄成了一种满足观众猎奇愿望的消费对象。在一些电视剧中,对于英雄的诠释又出现了另外一种趋势。为了营造足够吸引人的噱头,一些电视剧往往偏离剧情、艺术精神与规律给英雄随意构建大段“风花雪月”的情感故事,这无疑是对英雄形象的恶意破坏。正如西方哲人柏拉图所说:“过度的快感可以扰乱心智。”这样的“英雄”形象势必败坏观众的审美品位,也降低了作品的审美品格。这实际上是对英雄形象彻头彻尾的无意义的解构和颠覆,最终让英雄失去最基本的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成为一个俗气而狭隘的人。这样的英雄形象也就失去了作为一种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了。
  比较起来,顺溜这个英雄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具有人性的“真”和“美”。他虽然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形象,但这个艺术形象是符合历史规律和艺术审美规律的。所以,他能深入人的内心,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
  而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这样的英雄又何止一个顺溜呢?从某种程度上说,顺溜已经不再是英雄,他仅仅是那个年代普通的革命大众中的一员。如果说该剧是通过塑造顺溜这样一个英雄形象来彰显英雄的高尚品质,还不如说该剧是通过塑造顺溜这样一个英雄代表,来赞扬那个年代所有为革命、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而战的不知名的普通革命大众。也就是说,这些革命大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这正是该剧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的独特之处,这也是对英雄形象的一次重新解读,脱离了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窠臼。这样的英雄形象除了具有传统英雄人物的勇敢、正义、爱国的民族情怀外,同时,还具有了普通人的“家园”情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因此,越发显得真实、生动、感人。
  
  注 释:
  ①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卡莱尔讲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②《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84页。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电视艺术美学2009级博士生)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摘要:自2008年底以来,美国多家报纸倒闭。表面看,美国报业倒闭潮是金融危机的恶果,但深层原因却是新媒体的冲击。目前,报业市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持续萎缩,尤其是年轻读者市场。本文通过对100位18至29岁的年轻读者的问卷调查,管窥年轻人不读报的原因,并结合报纸的经营案例,试探在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 互联网替代压力 阅读习惯 免费报纸 内容收费 全媒体运作    双重压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厦门三个媒体对同一题材的不同报道,结合最近一年来多名记者的报道案例,研究当前记者形成浮躁心态的原因和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记者如何跨越浮躁阶段、进一步成长提出对策。  关键词:记者 浮躁心态 责任感    最近几年,随着媒体业竞争的加剧,一部分记者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越来越浮躁,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平衡报道和公正评论,导致新闻侵权纠纷增多。一些记者为什么会犯这些违反新闻规律的错误
期刊
摘要:大众传媒凭借强大的技术和传播手段,拥有最广泛的受众。当前以追逐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媒体环境中,过度商业化导致的娱乐媚俗、耸人听闻的暴力和泛滥的性暗示,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社会公害”,大众传媒强大的教化功能令人忧心忡忡,因此媒体必须从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负起社会责任,在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保护青少年在健康的传媒环境里生活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政治使命。  关键词:青少年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三农”工作的逐步落实,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问题。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的生活尚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便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院在乡镇里还是稀有的娱乐场所;绝大多数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对“高科技”的畏惧,新媒体对于他们来说是下一代人的事物;由于邮政普及程度太低,农民一家一户订阅报纸的情况几乎没有,而统一订阅的报刊最终往往也是不翼
期刊
摘要:杨义认为文学研究要“直接面对经典”,直接面对经典的过程,是一种生命形态的智慧发展的过程。杨义的学术之路就是在直接面对、细读研读经典中一路走过来的。细读经典文本时要去理论化,要尽可能回到生命的本源,细读经典文本要读原版书,读当时报刊,就此把握经典作家在文学史上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直接面对经典 去理论化 生命的本源 真实原版    杨义在2006年接受“中国民族文学网”记者采访时认为文学研究
期刊
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成为一个必然的追求。在中国国际化的进程中,城市的发展和对外联系也在不断加强,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屡屡被联系在一起。2008年11月15日~16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分设了“国家形象论坛”与“城市形象论坛”两个分论坛。来自18个国家的学者尝试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城市形象建设。城市形象建设和传播的重要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展示设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笔者首先从学科特点出发分析了空间想象力的重要性,又结合SketchUp软件的特点,将其独特性加以延伸和总结,并就如何将其利用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培养空间想象力的途径和方法,从多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展示设计 SketchUp 空间想象力    现代社会中,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商业展示活动受到极大重视,会展作为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国内1999~2009年四种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有关网络传播研究论文,对609个样本进行文献分析,总结了十年国内网络传播研究的现状,勾勒出十年来网络传播研究的主题变迁轨迹。最后回答三个问题,一是网络传播是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二是发现了网络传播独立研究领域的结构框架;三是证明了一种新型媒体研究的扩散呈现创新与扩散规律。  关键词:网络传播 媒体 研究    导言
期刊
媒介素养具体讲就是指公民掌握媒介知识和媒介能力,包括媒介理解、媒介应用能力和媒介创造能力的总和。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的媒介素养如何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江西高校井冈山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等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媒介理解能力和媒介接受能力等媒介素养状况,分析大学生接触报纸、电视与广播以及新兴媒体互联网、手机的特点,归纳总结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特征、存在的问题等。本次
期刊
摘要:广告对于扩大区域旅游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选取《中国旅游报》所刊广西旅游广告作为研究样本,从而对当前广西旅游广告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其成功及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民族文化策略、政府主导、品牌塑造及广告诉求与表现等相关发展策略。  关键词:广西旅游广告 现状 策略    旅游广告是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为招徕游客或促使游客增加消费的信息传递活动。在旅游业的激烈竞争中,旅游广告成为旅游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