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性并指畸形术后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73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瘢痕性并指畸形术后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烧伤后瘢痕性并指畸形56个部位依据粘连程度及周围供皮状况分别采用“Z”字或矩形皮瓣等小皮瓣修复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拆线后,对照组15例患者共21个部位应用常规治疗+弹力手套,治疗组17例患者35个部位应用常规治疗+防瘢痕粘连固定带持续保持压力。结果:两组年龄和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访3个月。对照组21个部位复发(7/21)。治疗组35个部位复发(4/35)。采用χ2检验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充分利用指蹼周围正常皮肤,精确设计小型皮瓣可简化手术,手术后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治疗与弹力手套比较,术后复发率低。
  [关键词]烧伤;爪形手;指蹼;瘢痕;粘连;整复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10-1013-02
  目前瘢痕性并指畸形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常因皮片挛缩或切口愈合欠佳导致瘢痕并指畸形复发而影响治疗效果。传统方法是应用弹力手套预防瘢痕性并指畸形复发,但是因为弹力手套结构特点,效果不可靠。我科自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瘢痕性并指畸形术后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号:200820076495)预防瘢痕性并指畸形复发,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患者本人同意。本组共32个患者(56个部位)烧伤后瘢痕性并指畸形,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32例患者中男27例,女5例;年龄12~49岁,平均(32.6±9.76)岁。对照组15例,治疗组17例。纳入标准:符合瘢痕性并指诊断标准[1],无严重心肝肾肺疾病的12岁以上健康人,依从性好。排除标准:不符合瘢痕性并指诊断标准或依从性差、随访时间小于3个月。手术时机:瘢痕性并指畸形手术拆线后,对照组常规应用常规手术治疗加弹力手套治疗21个部位,治疗组常规手术治疗+防瘢痕粘连固定带治疗35个瘢痕性并指。
  1.2 手术方式:18岁以下患者全麻,成人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气囊止血带,具体术式选择以瘢痕粘连程度与周围组织情况而定。
  1.2.1对指蹼瘢痕粘连所致的“蹼状”畸形,予以“Z”字皮瓣修复35个瘢痕性并指畸形。对严重挛缩并指畸形患者,在指蹼背侧设计矩形瓣,将皮瓣蒂部部分皮下组织向背侧游离,指蹼面辅助切口在基底形成局部三角形皮瓣,将矩形皮拉向掌面,三角形皮瓣拉向背侧缝合,张力大的创面移植中厚皮片共修复21个瘢痕性并指畸形。
  1.2.2手术切口拆线后对照组常规应用弹力手套外用预防复发,治疗组持续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2],均持续3个月。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两组年龄和性别经成组设计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病情严重程度以瘢痕性并指定义[1]由两个住院医师采用视觉评分法经成组设计t检验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复发率,P<0.05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年龄和性别经成组设计方差分析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参见表1)。两组病情严重程度由两个住院医师采用视觉评分法经成组设计方差分析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参见表1)。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手指外展30°~45°,手指屈曲功能恢复,随访3个月。对照组7个手指复发(7/21)。治疗组4个复发(4/35)。OR=3.88,应用弹力手套复发的危险性为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的3.88倍。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复发率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瘢痕性并指治疗以手术为主,尽管已有多种术式[1-3],但传统弹力手套治疗效果不可靠,常因皮片挛缩或成活欠佳导致患者瘢痕粘连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并指畸形术后复发主要原因是皮片挛缩或者切口瘢痕增生所致[4-5]。防治复发传统方法是切口完全愈合后常规应用弹力手套防治,因为手套结构特点导致弹力手套难以保证指蹼间持续压力导致瘢痕性并指复发,并且不能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指蹼的解剖特点。防瘢痕粘连固定带针对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参见图1)。它包括三部分:腕带,弹性带和高分子塑形板。腕带两端有搭扣,可方便的套在腕部,可通过搭扣调节装松紧度。弹性带可通过弹性带两端的搭扣方便在挂结在高分子塑形板上。该装置佩带方便,佩带过程中透气行好,与皮肤之间可保持持续的适宜的触接压力,内表面可以联合瘢痕贴,在进行塑形和弹压的同时进行抗瘢痕。因为弹性带松紧性可通过控制两端搭扣的位置进行调节,所以可进行动态调整保持适当的压力而避免疼痛和不适感。通过对32例患者术后观察发现持续应用防瘢痕粘连固定带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OR值提示佩戴防瘢痕粘连固定带复发危险性低于弹力手套。尽管如此,防瘢痕粘连固定带不能应用于手指、手掌和手背瘢痕的预防和治疗,并且存在压力值不明确,压力控制没有量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炜,钱云良.手部瘢痕、瘢痕挛缩.见:王炜 (主编).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09-1510.
  [2]赵洪良,张杰,刘玉森,等.介绍一种防瘢痕粘连的多功能固定带[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9,25(4):313.
  [3]李向国,艾玉峰.烧伤后指间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治疗[J]. 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1997,6(2):78-80.
  [4]张大威.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5):59-62.
  [5]杨威,李时光,张广生,等.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2):1920-1921.
  [收稿日期]2013-03-23 [修回日期]2013-05-13
  编辑/张惠娟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各种形式的银被应用于创面细菌感染的治疗。但随着一些抗生素的出现,这些银的应用显著下降。由于复杂病原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的增加以及抗生素耐药的发生,制药公司和研究者正在寻找新的抗菌制剂。目前,纳米材料因其具有高表面积/体积比,以及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已成为新的抗菌制剂。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将银的尺寸调节到纳米大小,使金属的化学、物理及光学性质有了极大的改变。纳米级别的金属银是一种潜在的
期刊
荨麻疹是以突然出现的风团、瘙痒和/或血管性水肿为特征的皮肤疾患[1-2]。据估计,12%~22%的人一生中都经历过这类症状[2],其中约25%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荨麻疹[3]。未经治疗的荨麻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的健康指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4]。荨麻疹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得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1病理生理学  明确荨麻疹的病理生理学是恰当治疗的前提。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是荨麻疹的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研究该病的发病特点,为唇腭裂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的1386例唇腭裂患者,分别从患者诊断、性别、年龄、出生地,唇腭裂裂型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本组病例中,单纯唇裂356例(25.69%),唇裂合并腭裂580例(41.84%),单纯腭裂450例(32.47%);男809例,
期刊
念珠菌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Candid”,意为白色的。念珠菌是具有二相性的真菌,孢子相是无致病性的,而当菌群失调或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时,念珠菌就会产生具有侵入性以及致病力的假菌丝[1]。念珠菌作为内源性的共生菌,它的致病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不同于致病微生物以自身的毒力作为唯一的关键因素在致病过程中起作用。念珠菌是机会致病菌,因此无论是浅表真菌感染还是系统真菌感染都与机体生理状态有关[2]。念珠菌种
期刊
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皮损易于复发,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多见于头皮及四肢伸侧,亦可累及颜面,有损形象,影响患者社交及外出活动,尤其是部分患者皮损顽固难愈、经多种治疗仍疗效欠佳,最终发展为“顽固性”的寻常型银屑病,给患者长期带来较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笔者检索了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PubMed, Wiley-Blackwell, Science Direct,
期刊
专家简介:鲁开化,男,出生于1935年11月,是我国整形美容外科领域的杰出专家,曾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中心主任,现担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文职一级、技术一级。曾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军烧伤整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整形外科学组组长,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华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委员会委
期刊
目前,有关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的分离和提取主要以Zuk等提出的方法为蓝本(见表1),进行改进形成各自使用的实验步骤。由于实验室分离、提取多用于基础研究,当中获取细胞的过程多数未能顾及临床应用时所考虑的问题,如:传播动物源性疾病的风险、生产的时间、治疗的成本等。然而,转化医学“From Bench to Bedside”的目标就是将实验室研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之间的协同作用。方法:将来医院治疗的白癜风患者298例分成三组:对照1组:白蚀丸口服治疗;对照2组: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白蚀丸口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白蚀丸口服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与单独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疗
期刊
安氏Ⅱ类2分类是一组具有独特颅面结构的错殆畸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前牙闭锁骀、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不调、后牙牙槽高度不足等。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演变为骨性错骀畸形。因此,大多数学者主张早期矫治。自2000年以来,我科使用2×4技术配合压低辅弓对替牙期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进行矫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替牙期安氏Ⅱ类2分类错骀患者10例(男6例,女
期刊
常规治疗安氏III类、II类(下颌后缩)及开牙合的方法包括早期不良习惯的纠正、替牙期阻断性治疗、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和正畸掩饰性治疗。牙性安氏III类、开牙合多为不良习惯引起,通过早期不良习惯的破除、教育和正畸治疗可以纠正[1]。阻断性治疗在早期开牙合中运用功能矫治器使切牙伸长和被动地抑制上后牙萌出,在早期下颌后缩的病例中运用功能性矫治器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2],早期安氏III类的患者运用功能性矫治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