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契机下的促国际化人才培养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倡议)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实施离不开能源合作,而能源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从“引进来”、“走出去”两个方面梳理了能源领域行业院校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上遇到的问题及瓶颈,就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调整学科设置、借助联盟平台、打造留学基地、扩大宣传、拓展合作项目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旨在加大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图分类号:G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6-0008-03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 major strategic concept to further improve China's openness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equires energy cooperation, and the solution of energy problems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vides lots of opportuniti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but it also brings some challenges. Tak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of energy field from the aspects of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adjusting the discipline setting, using the alliance platform, building the study base, expanding publicity, and expanding cooperation projects,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It aims to increase educ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promote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iz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一、概述
  “一帶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一带一路沿线有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富集在中东、中亚和俄罗斯等地区。据统计,除中国外其它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可采量为2512亿吨、天然气可采量292万亿方,分别占世界的60%和63%;油气产量为24.1亿吨和1.8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的58%和54%;占我国原油和天然气进口份额的66%和86%[1]。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能源合作,而能源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一带一路”战略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构想,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2]。
  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进行来华留学生教育,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规模,形成完善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同时还要培养一大批能够肩负“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际化人才[3]。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中国能源领域行业院校, 如何结合办学在这一机遇中寻求发展,是当前摆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1997年开始至今已经培养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近900名,派送600余名中国学生到该地区留学。随着中国石油石化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一带一路沿线石油石化企业、高校展开了全面合作,培养了大批国际化订单式人才[4],缓解了该地区油气领域人才紧缺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扩大“一带一路”教育交流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扩大“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尤其是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遇到了瓶颈,存在来华留学生数量大幅下降、中国学生赴“一带一路”国家留学人数始终处于低位等问题,即 “走不出去,引不进来”。   (一)留学生数量大幅下降
  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近5年的来华留学生现状进行分析,自2014年至201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833人最低降到2017年的536人(图1),并且留学生生源地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油气生产国为主向多元化来源转变。2014年833名留学生中来自一带一路地区的留学生为705名,占总人数的84%;到2018年587名留学生中来自一带一路地区的留学生仅有443名,占总人数的74%,生源比例下降了10%(图2)。
  五年间来自主要生源地中亚地区的留学生人数大幅下滑,这也是导致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来华留学生总数量下滑的主要因素。其中尤以来自中亚地区主要油气生产国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人数下降明显,2014年哈萨克斯坦在校生人数为436人,到2018年急速下降至130人,究其主要原因是以往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的中止/终止。
  (二)中国学生赴一带一路地区出国留学面临瓶颈
  在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要“走出去”,才能与世界接轨[5]。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近5年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现状进行分析,出国总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已近200人。但是与之呈明显反差的是,赴一带一路地区出国留学人数始终在低位徘徊,其中2018年人数最多(也仅29人),与21世纪初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派学生赴一带一路地区留学的人数相比更是寥寥无几。在一带一路地区学生留学项目中,赴俄罗斯留学的人数最多,其次是新加坡、以色列、爱沙尼亚等国家(图3)。
  三、影响因素分析
  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扩大“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影响因素:
  1.国内外油气行业在动荡中前行,经历了曙光乍现的油价在2018年再次蒙上阴影,2019年经济形势变化使得油价下行预期增大[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要生源地为油气富集的地区(详见图2),但是该地区受油气行业整体形势影响,经济形势不乐观、货币贬值。面临新一轮的金融危机,一方面各油气生产国大幅缩减了包括奖学金项目在内的教育方面的投资,各石油企业纷纷减少甚至取消培训员工及资助留学生出国留学项目。以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依靠石油企业订单式培养国内外学生的模式亟需转变。同时由于海外油气行业的不景气,导致对传统油气领域人才的需求降低,进而影响学生的留学规划及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外国学生自身难以负担起来华留学的费用,阻碍了多数学生自费来华留学。这都使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留学生人数骤减。
  2.出国留学项目单一,可选择性小,专业领域狭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目前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出国留学(尤其是研究生公费出国留学)的项目上,多局限在就读石油主干专业学位项目,短期交流项目少,其它非主干专业项目少。在一带一路地区不乏世界知名院校,也不乏实力出众的行业院校,如何加强合作、理顺信息渠道,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创造更多出国留学的机会,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3.中国学生赴一带一路地区出国留学意愿不强,多数学生更倾向于赴欧美留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整体教育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且英语在该地区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通用语多为俄语、阿拉伯语及各自的民族语言,语言因素也成为中国学生赴该地区留学的制约因素之一。
  四、对策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给我国和该地区高校之间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同时也充满了挑战。国际化人才培养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如何改变止步不前的状态,需要我们进行积极探索与尝试。
  针对留学生项目大幅缩减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组织专门的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等地区的海外石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充分了解了该地区对于培养留学生的新要求及建议。
  同时,在中国学生中发放了《一带一路国家留学需求调查问卷》,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关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共设置11个问题,发放约400份问卷,收回238份问卷。问卷显示:
  (1)大多数学生都认识到了一带一路与自己关系密切(62%),但是仅有12%的学生很了解该地区,高达70%的学生对一带一路国家了解一点,18%的学生不了解。
  (2)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费用昂贵,但仍然有37%的学生愿意到欧美留学;一带一路国家费用较低,有35%的学生愿意到一带一路国家留学,比例相当;还有27%的学生更愿意选择留在中国学习。
  (3)如果学生有去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的机会,学生们最愿意去的是俄罗斯49%,其次是中东欧25%,中亚、中东和东南亚分别为18%、15%和15%。
  (4)关于留学项目,40%的学生愿意参与联合培养、愿意参与学历项目和短期交流的学生为25%和22%,仅有11%的学生愿意参与夏令营。
  (5)关于赴一带一路国家留学选择授课语言的问题,有80%的学生选择英语作为授课语言。
  基于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出了扩大与一带一路地区教育交流,尤其是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对策:
  1.转变思路,调整学科设置,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地区市场需求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从主要培养传统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人员转变到培养现代化的智能油田开发人才,兼顾培养精通外语的从事财务、审计等方面的社会亟需人才。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了大幅机构调整,瞄准科学前沿,顺应时代需求,新成立了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下一步学校将在培养顺应市场需求的国际化人才方面设置相应的学科。
  2.牵头成立大学联盟等平台,扩展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合作。各类国际大学联盟为国际教育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机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以往合作的基础上,借助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等平台,与一带一路国家6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尤其是自2016年以来,与一带一路23所院校签订了24份合作协议,内容涵盖学生培养、教师交流、科研合作等各方面。   此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18年9月牵头成立了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涵盖16个国家的28所能源领域高校,其中包括来自俄罗斯(古勃金国立石油与天然气大学、乌发国立石油技术大学、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哈萨克斯坦(哈英理工大学)、土库曼斯坦(土库曼斯坦国际石油天然气大学)、阿塞拜疆(阿塞拜疆国立石油与工业大学、巴库高等石油学院)、阿联酋(哈里发大学)、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石油大学)、越南(越南河内地质大学)、中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厦门大学)等一带一路地区15所高校。
  3. 将一带一路工程师学院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2018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哈萨克斯坦哈英理工大学签署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油气工程师学院的协议,学院正式成立。“一带一路”油气工程师学院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积极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的非实体机构。学院立足石油与天然气学科和产业,致力于推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石油工程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石油工程高端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4.加大对一带一路地区文化及高校的宣传力度,增进教师、学生对该地区的了解。打造赴一带一路地区留学精品项目,以学生带动学生。借助国际文化节、普希金艺术节等活动展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一带一路地区的合作情况,邀请参与项目的学生现身说法。自2016年始,每年在我校举办普希金青年艺术节,该艺术节由俄罗斯古勃金石油与天然气大学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办,旨在激发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热情,加强两校交往合作,促进中俄人文交流。
  5.不断拓展和丰富与一带一路地区高校之间的学生项目,从单一學位项目扩大到短期交流、联合培养、暑期实习等项目齐头并进,从原来的以选派石油天然气相关专业学生为主,转变到现在的涵盖机械、化工、计算机、新能源、外语、国际政治等各专业领域;同时针对学生对英文授课项目的需求,寻找对应的高校建立联系,并努力为学生争取免学费的机会,增大项目的吸引力。从而理顺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多出国留学和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朱其忠.打开“一带一路”油气藏宝图[J].中国石油企业,2015(8):73-76.
  [2]王军胜.“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图景[J].中国成人教育,2017(18):24-31.
  [3]陈姝璇,马忠.大力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双向人才培养[N].鲁南快报,2019-01-02.
  [4]张来斌.面向中国石油工业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2(8):53-58.
  [5]文君,蒋先玲.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5):153-160.
  [6]罗佐县.国内外油气产业2018年发展回顾及2019年展望[N].中国石油报,2019-01-08.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高职工科专业学生在课程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将师生交互的重点放在掌握课程学习方法上,并通过《数据结构》课程的实践具体说明了如何从发现学习规律、跨越学习难点、增加学习兴趣三个方面来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对轨道交通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而“新工科”和“以本为本”的高等教育对本科生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本科院校对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培养愈显重要。面对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现有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有必要做好专业课程的改革。文章以《机车车辆工程》教学改革为例,详细介绍了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对从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强化
期刊
摘 要:在推动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教研组依托“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制作了《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资源,并重新修订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采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引导性教学和过程性评价,突出教学重点、整合教学时间,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其临床思维能力,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人体解剖学;成人
期刊
摘 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探索了民族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及具體实践,分析了民族高校“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在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民族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9
期刊
摘 要:职后培训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成长的步伐?作者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主张通过强化培训的管理职能来保证培训的有效性,通过建立恰当的课程体系来增强培训的有效性,通过运用优质的师训队伍来实现培训的有效性,通过实施科学的培训模式来保障培训的有效性,通过改革创新的考核机制来促进培训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C
期刊
摘 要:目前,电子商务在专业教育课程与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衔接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校企协同、学创一体”等手段对培养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进行改革与实践,对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近年来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难题及采取的改革措施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兄弟院校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校企协
期刊
摘 要:在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基础与检验技术》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下设计并实施全面评价学生的三维综合评价体系,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线下课堂学习评价与线上网络学习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三维综合评价体系;混合式教学;专业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 要: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评估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分析精品课程建设与提升专业教育质量的关系的基础上,以皖西学院园林专业《制图基础与园林制图》精品课程建设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制订、高水平课程教学团队培养、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教材建设及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园林专业办学质量提升路径,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办学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专
期刊
摘 要: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以下简称农资)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其综合技能实习课程是实现该类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更好的促成传统农业院校农资专业综合技能实习课程改革,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实现路径可分“三阶段”进行,即第一阶段的多媒体+标本馆教学,第二阶段的微课程+野外实践教学,第三阶段的慕课+实验室教学。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的确定,极大的提高了农资专业学生的对
期刊
摘 要:应用型人才是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类型。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是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人员素质测评综合实践》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从双师队伍建设、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为优秀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课程开发;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