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观看”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n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意义上讲,“看”主要指一种视觉性行为,但“观看”却是一种文化。虽然说任何具有正常视力的人都可以“看”周遭的世界,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宗教与社会语境中,“观看”却是被塑造的,是充斥着权力话语的。在绘画领域,“观看”并不局限于身体性范畴,而是会涉及视觉的政治与意识形态问题。
  追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不难发现,当代绘画的任务之一就是打破禁忌,解放观看。之所以说是“解放”,是因为特定的艺术史情境决定的,1978年以来绘画的首要任务是摒弃先前的创作范式和僵化的艺术观念。譬如,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绘画体系为例,不管是50年代初国家对艺术家进行的“思想改造”,还是其后明确规定了艺术题材的选择范围,这一时期的绘画在明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同时,也融入了各种权力话语。
  “文革”期间,由于受到极左政治的支配,这一体系日趋极端,开始具有强烈的排他性,重要的表征是“红光亮、高大全”视觉机制的建立。这套机制不只是控制题材,实质上也控制着“观看”。这是一种双重的禁锢。对“观看”的控制势必导致架上领域会出现观看的禁忌。也即是说,一切违背了“红光亮、高大全”原则的“观看”都是不合法的。因此,建立在英雄的、集体主义的、宏大叙事的话语系统背后,那些日常的、个人化的、自然主义意义上的“观看”自然成为了一种禁忌。
  在中国当代绘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两次重要的艺术思潮涉及到解放观看。对英雄的、集体主义的、宏大叙事的拒绝,来自罗中立的《父亲》(1980)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1980),它们掀起了挑战“视觉禁忌”的第一波浪潮。自此以后,一种个人化的、现实的、自然主义的、充满人道主义情怀和抒情意味的观看开始具有了合法性。
  正是在这个“解放观看”的过程中,一位普通的老农可以以过去画伟人的画幅出现;一个片段化的日常生活,甚至一个并不起眼的场景才可以进入画面。于是,日常的视角回来了,质朴的现实回来了,自然的风景也重返人们的视野中。第二波浪潮是90年代初以刘小东、喻红、王华祥等为代表的“新生代”。这批艺术家开始画身边的同学、朋友,画周遭的现实生活,画都市里的外部环境。批评家尹吉男将这种创作现象称为“近距离”。而实际上,“近距离”仍然是在解放观看,在经历这波浪潮之后,个人的、日常的、具有都市眼光的“观看”开始在90年代的架上绘画创作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现象。
  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图像时代”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加之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观看”成为了许多艺术家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就架上绘画而言,随着更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崛起,他们推崇微观化的叙事与日常性的观看。
  但总体来说,对观看自身的反思,以及对观看方式多样性的实验,都是此前几个阶段不可比拟的。比如,将观看与性别、身份、阶层意识等联系起来,同时“看”与“被看”所涉及的主体性问题,以及凝视、偷窥、注视等隐含的话语权力,都是艺术家们力图去讨论的。
  实际上,如果将“观看”放在中国当代绘画发展的艺术史情境中,那么,改革开放前后就是一个分界线;如果将“观看”作为一种美学话语,其意义与价值则是艺术从政治神话向世俗社会、彼岸世界向现实世界、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叙事、从崇高精神的文化拯救到日常肉身体验的转移中显现出来的。
其他文献
为了体验飞翔和失重的感觉,行为艺术鼻祖、法国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因在1961年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行为艺术由此而生。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行为艺术到底“可以走到哪一步”的问题都饱受争议。  行为艺术之母、西班牙女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常以自己身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制造险境及各种自残手段进行有关身心极限的思考:“节奏系列”中,她将自己置身于浓烟烈火之间的木质五星围栏中直至烧伤昏迷、濒临窒
期刊
李超简介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上海油画史》、《架上的缪斯》、《中国早期油画史》、《中国现代油画史》、《中国近代外籍移民美术史》等。主编《中国西洋画百年珍藏系列》、《中国油画研究系列》等。先后赴日本、美国、法国、荷兰、俄罗斯、意大利、波兰等国家进行学术考察和讲学活动。2009年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奖”。  今年是上海开埠
期刊
多年前,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我见过恬静纯朴的风景,却没有见到塔莎奶奶,一个按自己方式生活在乡间,并不断地将生活中的美好画出来的女人;如今,我在上海却认识了一位如塔莎奶奶一样从容、优雅地生活着的女画家,她叫董蕾。这位1952年毕业于苏州美院的颜文樑先生的女弟子,1987年退休后去日本留学,1991年在国立东京学艺大学“美术教育科”修完研究生课程,独创的彩丝画获日本新洋画会公募展大奖,2003年回到家
期刊
值不值得买毕加索  @长城艺术:万达缘何重金购买毕加索之画,为了宣传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吗?  郭庆祥:万达搞收藏是万达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ChichaRita_:为什么选择毕加索的这幅作品,重金拍下是否有特殊含义?  郭庆祥:作者顶峰时期的精品,没有理由不收。  @藏仙张量冠:日本经泡破灭后,从两大拍行高价接手的富豪们何其悲惨!要么跳海跳楼,要么价格腰斩仍无人再接!有自杀者留有遗言:“这世界有
期刊
四年前,西方金融危机横扫全球也殃及中国的时候,798作为中国最大的当代艺术区由于西方许多资本逐渐的撤离,显得异常萧索。那时的798艺术区没有水墨画展览。一次聚会,遇到王秋人、老圃和郭艳,我们私下商量,是不是可以在798做个当代水墨展览?之后就找到栗宪庭老师,请他做展览的学术主持并写篇文章支持一下。随后大家又琢磨给这个展览取个什么名呢?最后一致觉得“自由的尺度”作为展览的标题有点意思,于是定下。就这
期刊
最近读了著名钢琴家约·霍夫曼的《论钢琴演奏》一书,其中收录了霍夫曼在1901年起为畅销杂志《妇女家庭》写的专栏,就是由霍夫曼来解答读者提出的具体问题。这位出生于波兰的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在任期间组建了出色的教师队伍,使得这所音乐学院一下子很著名,同时他对肖邦、李斯特和舒曼的作品也作出了卓越的诠释。  当时美国人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学钢琴要“留学欧洲”,霍夫曼对这种到国外学习音乐要比在国内好的观点
期刊
这个生活中自我又略带无厘头的小妮子颇有采访难度——她不爱带着媒体一起玩儿。之前某家媒体采访她之后写过的稿子“1984 年出生,纯种射手座,群星落射手,脑袋里的很多idea都在排队”、“她原本是租了工作室的,但因为生活不能自理,也吃不上饭,就被妈妈拎回了家”,被她po在微博上吐槽:“真给跪了,泥马以后再也不和媒体说实话了!”吐完之后,她还不忘补充上:“以后只接受邮件采访!不过写得倒是蛮搞笑的……”很
期刊
形散神散的策展  首先来说说展览策划。策展应该犹如一篇美文,要做到叙事分明、条理清晰、主题突出、过渡自然、有张有弛。对于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奢侈品牌来说,可以说的东西当然很多。但当一堆精彩但驳杂的内容一股脑地扔到观众面前时,你顿时明白,展览并未经过仔细的梳理。  展览整整有十大板块,每个板块大致为如下内容:  “迪奥风格”回顾了迪奥的历史,1947年迪奥举办首场高级定制发布会,“新风貌”诞生;“粉
期刊
2013年,跟中国人有关的两大艺术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的轰动。10月5日,香港苏富比秋拍拍场上,曾梵志的一幅《最后的晚餐》以1.8亿元港币成交(含佣金),创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最高价,也成为全亚洲在世艺术家中的“第一身价”。一个月后的11月5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场上,大连万达集团以281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2亿元)竞得毕加索作品《两个小孩》,这是中国藏家在国际上第一次公开出手购买西方美术名作,而
期刊
大光明电影院,是邬达克作品;沐恩堂,是邬达克作品;国际饭店,还是邬达克作品;市三女中,即原来的中西女校,还是邬达克作品……  流连沪上,但凡是20世纪上半叶的经典建筑,几乎都与邬达克有关。这简直是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一个建筑师,能与一座城市的一个时代如此交融。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乐章,那么邬达克的作品,就是凝固在上海的华彩乐章。  这位出生在奥匈帝国斯洛伐克境内的建筑世家之子,在布达佩斯皇家理工学院建
期刊